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医图画通说
内容
编辑推荐

医学上有“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如夏至后极热,转而立秋天凉。冬至后极寒,转而立春阳生。也如疾病高热,热毒草极重,大量耗伤人体正气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之象,此为热极生寒,阳极生阴,阴阳欲绝之危证也。

书中对社会生活的一些弊病也每有指摘,因为现代的健康概念已经包含了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正常,只有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有益于大众健康。

内容推荐

笔者以自小习文练武之根底,学医行医三十年,又好修道学佛,钦慕儒家学说,研习武家精粹,对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颇为认同,对历代博学多才的医、武大家最为景仰。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李时珍、张景岳、王清任、徐大椿、叶天士、薛生白、张锡纯、王子平、郑怀贤都成为我心中的明星。因为命运多舛,性格又偏于阳刚,几十年读书求学不断,练功习武不止,行医治病不歇,追求真理之心不泯。博学身悟并临床实践之后,对中医学的理论每有豁然贯通之感。以我自身的体会考察当前中医大学(学院)教材的理论与观点,倍觉有许多缺失、肤浅之处,亟须补充、订正,以使中医学术本正源清,以使中医学精髓不致失传。

对于书中涉及的现代医学、科学、哲学的某些理论与实践,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商榷,因为中医学离不开相关科学。以张仲景“博采众方”、孙思邈“博极医源”的精神看中医,古今所有真正的科学(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新发现的相关学科)都是中医学的内容。这样的中医学才是医圣所期望的,这样的中医学才是世人所需要的,这样的中医学才会流传久远。

目录

第一章 无极

第二章 太极

第三章 阴阳

第四章 三才

第五章 四象(附四智)

第六章 五行

第七章 六合

第八章 七政

第九章 八卦

第十章 九宫

第十一章 十天干十二地支

第十二章 气、神、精

附篇 补足元气化肿瘤

试读章节

无极定律

大家知道有“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物理、化学方面的很多定律,唯独没听说过还有无极定律,是的,这一定律是我冠名的,就是:“无中生有,有归于无。”例如:地球上的生命是从无中逐渐生出来的,人的生育能力(天癸)是从无中生出来的,孩子是从无中生出来的,肿瘤、SARS、艾滋病毒是从无中生出来的,地球会衰老,地球上的生物会灭绝,孩子生长壮大最后也会老死,恶性肿瘤可以用中医方法化掉,SARS、艾滋病毒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杀灭或抑制。

无极定律与神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又日:“东方生风……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也是中医学的一个定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为气、为冰,这都是化在其中起作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疑难病奇迹般地好了,就是化的作用。道学修道健身功夫里,精气累积至一定程度,会发生体质改变,诸如“脱胎换骨”一类,都是化的作用。我们知道了“有归于无”、“神化”的道理,治疗肿瘤在很多情况下就可以不做手术,而以补足元气施治,使病人体质改变而化掉肿瘤。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优于手术疗法,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精气神足,孙思邈日:“精少则病,精尽则死,不可不慎,不可不思。”医生患者,俱当谨记。

无极与先天

在生物未生之前,能使这个生物生出的条件谓之先天。父精母血,父母的精神气质,是一个重要的先天因素,或者说是先天条件。先天是空无一物的,这个生物还没有形质,这个人还没有形成胎孕。但在空无一物之中,已具有了这个生物、这个人的全部信息。父母未生孩子之前,父母之间空无一物,但父母之间有性的吸引,有他们的爱恋和思念,有意识、有神在交流。一个健康的人本没有病,但在其体内与周围,许多致病因素、致病信息在伺机寻找宿主,以便生息繁衍。一旦人体免疫力减退、正气不足,邪气就入侵人体特定部位而导致发病。

先天与后天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认为:“先天主对待,后天主流行。”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先天状态,虽然空无一物,但在这空无一物之外,有阴阳在对立,在吸引。比如父母之间本无孩子,但他们相爱相吸,他们出自本能的生殖欲望已注定他们要生出与他们气质有关的孩子。后天主流行,就是生物既生之后,哪怕再微小,也马上就进入生长壮老死的生化道路,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一般情况下是不可逆转的。比如人出生之后,一般都要循生长壮老死规律走完一生,人生路程一般不可能有返老还童的可能。

无极与阳气、神

有人要问:“无极是空无一物,怎么还说有阳气、神呢?”阳气、神是具有物质性的,但它们毕竟不是可以摸、可以看的,至少一般人是观察不到的,所以说它们是无、是空也未尝不可。佛经有云:“说是一物便不是。”《金刚经》云“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又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说,物质的、非物质的,有的、无的,不是截然可分的,这正是宇宙的真实面目。应该说,阳与神是无处不在的,但它们更多的是处在无极的世界中。例如,现代物理学观测证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而是电磁场的最低功能态。美国物理学家特雷恩1973年首次提出:“真空的能量发生无规则的涨落,如此就产生出宇宙。”许多科学家认为:“真空沸腾着活力。”(见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牛实为的系列文章)。

无极与唯心论

有人要说,动不动就是神呀空的,都是唯心论。答:否,空中不空,包含万有。神,以阳气为载体,神具有一定的物质性,所以说无极不是“唯物论者”认定的唯心论。依照佛学“中论”的观念,说是一物便不是,所以讲无极、讲神、讲空、讲意识,绝不是唯心论。中医及其相关的研究使我们认定: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东西,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道德经》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又日:“有无相生。”我们所谓的心,心中有物,佛学中论讲,是某某即非某某是谓某某,我们所说的心是说:是心就不是心(不单单是心)的心,我们所说的物也是说“是物就不是物”的那种物。这不是诡辩论,这是甚深的智慧道理,这是被物理学粒子分解实验证实的科学规律。在对最微小粒子的观察中,科学家发现这种粒子与观察者的意识有关,越要弄清它的大小(质量),就越难把握它出现的几率(速度)(测不准原理)。事物是变化的,人在变,心在变,物在变,变化不已。珠穆朗玛峰过去曾是海底,一条黄河水历史上改了多少次道,火山喷发、地震海啸、鱼上山石、城沉水底,地球上不知有多少次沧海变桑田,又从桑田变成沧海。今天社会上不重视中医,明天全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医的宝贵,就会弘扬中医,今天我在写作鸿篇大论,明天我老糊涂了,就可能说胡话。没有绝对的心,也没有绝对的物。说自行车是个物吧,那也是依附人而存在的东西,在地下的岩浆面前,它不过是几壶铁水。说思维不是物吧,它却极能消耗能量,令人头晕脑涨,形销骨立,且神思不在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心,绝对的物,也没有绝对的真理。执著于心或执著于物都是错误的,都是不科学的。在心物二者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心,有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对人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现行《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增加了“气一元论”一说,谓宇宙之初本是一团气,这是偏执于有,偏执于物,因而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全面的。P2-5

序言

笔者以自小习文练武之根底,学医行医三十年,又好修道学佛,钦慕儒家学说,研习武家精粹,对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孙思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颇为认同,对历代博学多才的医、武大家最为景仰。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李时珍、张景岳、王清任、徐大椿、叶天士、薛生白、张锡纯、王子平、郑怀贤都成为我心中的明星。因为命运多舛,性格又偏于阳刚,几十年读书求学不断,练功习武不止,行医治病不歇,追求真理之心不泯。博学身悟并临床实践之后,对中医学的理论每有豁然贯通之感。以我自身的体会考察当前中医大学(学院)教材的理论与观点,倍觉有许多缺失、肤浅之处,亟须补充、订正,以使中医学术本正源清,以使中医学精髓不致失传。

对于书中涉及的现代医学、科学、哲学的某些理论与实践,笔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与大家商榷,因为中医学离不开相关科学。以张仲景“博采众方”、孙思邈“博极医源”的精神看中医,古今所有真正的科学(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新发现的相关学科)都是中医学的内容。这样的中医学才是医圣所期望的,这样的中医学才是世人所需要的,这样的中医学才会流传久远。

书中对社会生活的一些弊病也每有指摘,因为现代的健康概念已经包含了心理健康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正常,只有良好的社会风尚才能有益于大众健康。

书中还涉及体育锻炼、武术功夫的一些问题,因为体育疗法、导引疗法、益寿养生,本来都是中医学的内容。

本书学术认识除了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主要来自以下诸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老子》、《庄子》、《列子》、《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楞严经》、《黄帝内经》、《易筋经》、《孙子兵法》、《鬼谷子》……作者认为不读以上诸书,空来人世一回,枉生中国宝地。依我浅见,四大经典是中医主干,而上述诸书则是中医之根本。初学者以上述诸书作为参考,对此书的阅读亦是有益的。

有关中医学的古今中外的文献典籍浩如烟海,作者所学不过九牛一毛,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尚祈专家教正。

白云峰

2006年1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医图画通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云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63964
开本 16开
页数 2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6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46
173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