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志(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国志》是记载从三国形成至西晋统一的一部史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包括《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本书选编了其中对三国形势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通过这些人物传记,有助于认识三国历史的概貌。全书叙事生动、文笔优美、可读性较强。

内容推荐

陈寿《三国志》与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及范晔《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三国志》历经十年才完成全书上下六十五卷。陈寿也创新了纪传体史书的新形式,为魏、蜀、吴三国各写、书。陈寿以[三国]瞻名书,即表现了三国鼎立的历史事实。采用三国并叙的方法。各书虽纪、传名目有异,但蜀、吴诸主传皆与纪基本相同,而这种编蔡体例颇能反映三国历史的实况。陈寿开创的这种三国并书的先例,对后世影响甚大。

目录

武帝纪(节选)

刘备传(节选)

孙权传(节选)

董卓传(节选)

荀或传(节选)

诸葛亮传(节选)

周瑜传(节选)

张辽传(节选)

关羽传(节选)

张飞传(节选)

钟会传(节选)

华佗传(节选)

试读章节

【翻译】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初年相国曹参的后裔。汉桓帝的时候,曹腾任中长侍大长秋,被封为费亭侯。曹腾死后,养子曹嵩继承爵位,官至太尉,没有人清楚他的身世。曹嵩生太祖。

太祖小时候就机警过人,精于权术,而且仗义行侠,放荡不羁,不务正业,所以世人并不看重他。只有梁国桥玄与南阳何颥认为他非同常人。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天纵奇才是不能济世拯民的,能安定天下的,就是你啊!”二十岁那年,被推举为孝廉,做了郎官,随后出任洛阳北都尉,升迁为顿丘令,又被征召入朝任议郎。

灵帝光和末年,黄巾造反。太祖被任命为骑都尉,征讨颍川黄巾。既而升迁为济南国相。济南国辖有十几个县,县官大多巴结攀附权贵外戚,贪赃枉法,声名狼藉。太祖到任后,奏请朝廷,将他们之中十分之八的人给免职了。还禁止一切不合祀典的宗教迷信活动,使坏人纷纷逃窜,济南地界风气端正秩序井然。过了很久,被征还京师,调任东郡太守,太祖没有就职,推脱有病,返回故乡。

不久,金城的边章、韩遂杀害刺史和郡守,举兵反叛,部众有十多万人,天下为之骚动。朝廷征召太祖为典军校尉。时值灵帝去世,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合谋要诛杀宦官,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召董卓进京,企图胁迫太后诛杀宦官,可是,董卓还没有抵达京师,何进就被宦官杀了。董卓到了京师,废黜皇帝为弘农王,而改立献帝,京师大乱。董卓上表举荐太祖做骁骑都尉,想与太祖一起议事。太祖于是改姓易名,抄小路东返。出了虎牢关,经过中牟县,引起一名亭长的怀疑,被押送到县衙,县里有人暗中认出了太祖,替太祖求情,使太祖得以脱身。不久董卓杀害了太后和弘农王。太祖到达陈留,散尽家产,招募义兵,准备用来讨伐董卓。十二月,在已吾县起兵,这一年是中平六年(189年)。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春,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仙、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渤海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各拥有数万兵众,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太祖暂任奋武将军。

二月,董卓闻知州郡起兵,立即将天子迁徙至长安,董卓留守洛阳,焚毁宫室。此时,袁绍屯驻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屯驻酸枣,袁术屯驻南阳,孔仙屯驻颍川,韩馥仍留在邺县。董卓兵强马壮,袁绍等没人敢率先出兵。太祖说:“我们聚义起兵是为了诛暴除乱,现在各路大军已经会合,诸位还犹豫什么?如果董卓听说山东州郡起兵,凭着王室的权威,据守二周地区的险关要镇,然后进兵东方,那么,尽管他行之无道,仍足以危害天下。现在,他焚烧宫室,胁迫天子西迁,天下震动,人民不知该归附谁,这正是上天要灭亡他的时候,只要一战就能安定天下,机不可失呀!”于是率自己的军队西进,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部将卫兹带领一部兵力与太祖同行。到达荣阳城外的汴水岸边,遇到董卓部将徐荣,与徐荣交战,失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被流箭射中,坐骑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自己的坐骑给了太祖,太祖才得以连夜逃去。

太祖回到酸枣,各路义兵共有十多万人,天天设宴聚会,不思进取。太祖责备他们,因而谋划,说:“诸位请接受我的方案,请渤海太守带领河内的义军直扑孟津,酸枣诸将进驻成皋,占据敖仓,封锁辗辕关、太谷关,牢牢控制住以上险关要塞;请袁将军率领南阳方面的各路义军进驻丹水、析县,杀入武关,以震慑三辅地区。各军都深沟壁垒,不与敌人交锋,再多设疑兵,向天下人显示攻必克、战必胜的形势,以顺诛逆,胜利就会指日可待。现在为道义而起兵,却迟疑观望而不敢前进,在下很替诸位感到羞耻。”张邈等人却没有采纳太祖的意见。

袁绍与韩馥合谋欲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太祖坚决反对。袁绍曾经弄到一枚玉印,在座席上手握玉印触了触太祖的胳膊肘,太祖只是笑笑。从此,太祖开始鄙视袁绍的为人。

二年春,袁绍、韩馥拥立刘虞为帝,刘虞始终不敢担当。

四月,董卓返回长安。

七月,袁绍胁迫韩馥,夺得了冀州,袁绍上表举荐太祖为东郡太守,治理东武阳。

三年四月夏,司徒王允与吕布一起杀掉董卓。

青州黄巾一百多万人进入兖州,杀死任城相郑遂,辗转进入东平。兖州刺史刘岱打算进攻黄巾,济北相鲍信劝谏,刘岱不听,遂与黄巾交战,被黄巾杀害。鲍信与州吏万潜等人前往东郡迎接太祖代理兖州牧。太祖于是进军,在寿张县东攻击黄巾。鲍信奋力拼杀直到战死,才勉强将黄巾打败。太祖悬赏寻找鲍信的尸首,却没有得到,众人就照鲍信的形貌刻了个木头人,太祖对着木头人祭悼痛哭。接着率军将黄巾追杀到济北。黄巾向太祖求降。入冬,太祖接受黄巾降卒三十多万人,其中黄巾军家属就有一百多万人,收编黄巾军的精锐,号称青州兵。

四年夏,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阙宣联合,一起举兵,攻占泰山郡的华县与费县,进攻任城。秋,太祖出征陶谦,连克十多座城邑,陶谦固守城池,不敢出战。

献帝兴平元年春,太祖从徐州返师。当初,太祖的父亲曹嵩卸任后返回老家谯县,董卓之乱时避难琅邪,被陶谦杀害,所以太祖志在报仇,东征陶谦。这年夏天,太祖让苟或、程昱坚守鄄城,而自己再次征讨陶谦,拿下五座城邑,于是攻占的土地到达东海郡。太祖回师经过郯县,陶谦的部将曹豹和刘备在郯县以东驻军,拦击太祖,结果被太祖打败。又顺利攻取襄贲。太祖军所到之处大肆屠杀。

适值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兖州各郡纷纷响应。苟或、程昱坚守鄄城,范县、东阿也据城自守,太祖于是带兵赶回。吕布到达兖州,攻打鄄城,没有得手,就移军西屯濮阳。太祖说:“吕布一个早晨就得到一州之地,却不能占据东平,扼断亢父、泰山的通道,凭借险要地势来阻击我,反到要屯守濮阳,凭这一点我就知道他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进军攻打吕布。吕布出兵迎战,先以骑兵冲击青州兵,青州兵溃退,太祖阵脚大乱拍马而走,冲出火阵,不小心跌落马下,烧伤了左手掌。司马楼异搀扶太祖上马,才得以逃脱。太祖回到军营之前,诸将没有见到太祖,都很恐慌,太祖便强撑着身体,亲自慰劳军队,下令军中加紧准备攻城器械,然后再次进兵攻打吕布,与吕布对峙了一百多天。这时发生了蝗灾。百姓大闹饥荒,吕布军中的粮食也吃尽了,因此双方各自撤出战场。

这一年,一斛谷子值五十多万钱,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惨象。太祖于是遣散了刚刚招募来的官兵。也是在这一年,陶谦死了,刘备代替他做徐州牧。

二年春,太祖袭击定陶而没有得手。恰好吕布赶来,被太祖打退。到夏天,吕布又与陈宫率领一万兵马从东缗卷土重来,当时太祖兵少,于是布设伏兵,发动奇兵出击,大破敌军。吕布连夜逃走,太祖乘胜追击,攻克定陶,然后分兵平定各郡县。吕布向东投奔刘备。张邈跟随了吕布,让其弟张超将家属安置于雍丘。秋八月,太祖围雍丘。十月,天子任命太祖为兖州牧。

这一年,长安大乱,天子东迁洛阳。

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春,太祖准备迎接天子,诸将中有人疑虑,苟或、程昱支持太祖,太祖于是派遣曹洪带兵西迎天子,卫将军董承与袁术的部将苌奴封锁险关要塞,曹洪无法前进。

P12-17

序言

《三国志》是记载从三国形成至西晋统一的一部史书,其中主要记载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亡,包括《魏书》三十卷,《吴书》二十卷,《蜀书》十五卷,共计六十五卷。

作者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早年师从同郡著名学者谯周,曾在蜀汉担任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因不肯屈事宦官黄浩等人而屡遭贬黜。蜀汉灭亡之后,因得到张华和杜预的赏识推荐,先后出任晋朝的佐著作郎、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

陈寿编撰《三国志》之前,魏、吴两国已有史书,官修的有王忱《魏书》和韦昭《吴书》,私修的有鱼豢的《魏略》,这三部书为陈寿编撰《魏书》、《吴书》提供了基本材料。蜀汉虽没有官修史书,但因陈寿是蜀人,且是史学家谯周的弟子,早在担任蜀汉观阁令史期间就曾编辑过《诸葛亮集》,写过《益都耆旧传》,注意搜集乡邦文献,这为他后来写作《蜀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国志》三书宋代以后才开始合刻为一书。自问世以来,颇受赞誉,裴松之称为“近世之嘉史”,《晋书》则称赞陈寿“有良史之才”。

《三国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是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它继承了《史记》和《汉书》的编撰体例,同时又有所创新,既是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也是一部纪传体的国别史。

《三国志》三书分立,以曹魏为正统,同时兼顾吴、蜀两个割据政权,这本身就体现了陈寿实事求是的著史态度。陈寿在状写和评价历史人物时,也继承了古代史家的优秀传统,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叙事客观,立论公允。他对资料的取舍剪辑比较严谨,文笔简洁流畅,甚得史家之法。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陈寿编撰《三国志》时在西晋初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资料毕竟有限。陈寿以后,随着新发现史料的逐渐增多,人们感到有必要用新发现的史料来补充陈寿原书。于是,到了南朝刘宋时期,便有裴松之出来为《三国志》作注。他的注文旁征博引,在事实的考订和增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此,我们在读陈寿原著时,也应该读一读裴松之的注文。

本书选篇所依据的主要标准如下:第一,对三国形势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和重要影响的人物传记,通过这些人物传记,有助于认识三国历史的概貌。第二,魏蜀吴三国以及各国不同层面的历史人物皆有所兼顾,以求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风貌。第三,叙事生动、文笔优美、可读性较强的篇目;第四,在小说和戏剧中经常出现的历史人物,是国人最感兴趣的,读这些人物传记,有助于认识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翻译过程中,力求“信、达、雅”,然而限于才力,可能同这个要求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祈望读者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志(精)/中华国粹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西晋)陈寿
译者 史瑞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崇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310813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8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36.042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16
14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