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作者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他认为,现代生活是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的。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它至今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它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图书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插图新版社会学经典名著)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作者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他认为,现代生活是逐渐以群体的聚合为特征的。书中,他指出,个人一旦进入群体中,他的个性便湮没了,群体的思想占据统冶地位,而群体的行为表现为无异议,情绪化和低智商。本书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它至今被翻译成近二十种语言,至今仍在国际学术界有广泛影响,它是群体行为的研究者不可不读的文献。 内容推荐 《乌合之众》为社会学经典名著,已被翻译成近20种语言。作者勒庞以十分简约的方式,考察了个人聚集成群体时的心理变化,指出个人在群体中会丧失理性,没有推理能力,思想情感易受旁人的暗示及传染,变得极端、狂热,不能容忍对立意见,因人多势众产生的力量感会让他失去自控,甚至变得肆无忌惮。 作为一部经典之作,《乌合之众》对于理解今天仍不失现实意义。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机器,“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性,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亢?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迹可寻。今天,《乌合之众》以其对大众心理的精辟剖析,已成为众多理财专业人士荐阅的书籍。 目录 勒庞《乌合之众》的得与失 作者前言 导言:群体的时代 第一卷 群体心理 第一章 群体的一般特征 第二章 群体的感情和道德观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理性与想象力 第四章 群体信仰所采取的宗教形式 第二卷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 第一章 群体的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第二章 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第三章 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第四章 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 第三卷 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 第一章 群体的分类 第二章 被称为犯罪群体的群体 第三章 刑事案件的陪审团 第四章 选民群体 第五章 议会 民主直通独裁的心理机制(代译后记) 译名对照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插图新版社会学经典名著)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法)古斯塔夫·勒庞 |
译者 | 冯克利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667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12.64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5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7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