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带你走进美国高中(一位细心妈妈记述孩子在美国读高中的经历)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详细地描述了沛菁这个京城长大的孩子,是如何从北京灯市口的166中学走进芝加哥威尔士街培顿高中的。这个在快乐和烦恼中成长起来的小留学生,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终于高中毕业,考入大学,修成了“正果”。

本书以沛菁在美国读高中为主线,介绍了美国高中教育的机制和教学理念,同时还揭示了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层面上的一些内容,这会使我国的教育界朋友和关心美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家长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不妨读一读。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一个北京166中学高一学生沛菁去美国芝加哥市读十一和十二年级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为线索,从一个母亲的视角用朴实、休闲的风格描述了今天美国高中生活的场景,并试图通过美国高中教育理念与我国的差异,寻出一些对我国教育改革有益的启迪。本书在记录美国高中生活的同时,还介绍和简要分析了美国社会的其他情况,如志愿者机制、图书馆服务系统、美国特色的消费理念、多元社会的种族意识等。

本书主要描述了美国高中的情况,但同时还根据广大读者对赴美留学的热情,辟出一些章节,以沛菁考大学的实际经历,全写真地将高中生如何在美国选考大学介绍给大家。

目录

引子

洋寒窗景色

培顿高中的第一印象

被赶上美国架子的中国“鸭子”

掌握选课自主权

 附一:中美学历完成时间比较

 附二:依利诺州公立高中与培顿高中必修课对照表

 附三:2003~2004年培顿高中十二年级必修课程表

 附四:2003~2004年培顿高中十二年级选修课一览

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

英文教学的诀窍

 附:2003~2004年沛菁在美高中期间所读书目

近乎“魔鬼”式的写作训I练

最具挑战的课堂演讲

形式多样的家庭作业

美国高中分数的含金量

 附一:芝加哥公立高中学生成绩报告单(芝加哥教育局统一印制)

 附二:GPA记分标准和计算方法

高中“小学者”见识学术报告会

多族裔的校园

美国的志愿者行动与中国的学雷锋运动

实用的消费课

离不开的图书馆

在高中也可读大学课程

十六岁学开车

社会的热点也是学生的热门话题

募捐——美式文化的一部分

无偿献血

五花八门的俱乐部和学生社团

 附:2003年培顿高中俱乐部和学生社团一览表

火爆的学校运动队

 附:培顿高中学生运动队名单

补习学校

托福考试

隆重热闹的毕业典礼

校园故事

生动怪异的校园文化

一年四季乱穿衣

培养学生的国际观

不拘一格的家长会

从请假方式窥见学校管理

校园安全措施

煞费苦心的课程安排

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指导老师的独特角色

桃李间的情感

比中国班主任还中国的美国“班主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只有HOT经济才有COOL文化

 附:扶轮社(Rotory Ctab)简介

情深意长 

校园之外

看棒球比赛

芝加哥航空表演

游艇俱乐部的晚餐

与小松鼠对话

蓝人剧团

应对高考

中国学生应对美国高考

 附:美国高考报考时间表

高考报名的繁与简

信息量丰富的高考成绩单

独特的大学招生文化

复杂的大学申请过程

 附:美国高中生报考与申请大学进程表

家长感言

华盛顿特区公立高中入学要求与美国大学基本情况

华盛顿特区公立高中入学要求

美国大学基本情况

 附一:美国大学类型分类一览表

 附二:2004~2005年美国中西部地区大学年平均费用支出表

 附三:部分依利诺州公私立大学费用支出比较

 附四:美国的文理学院

 附五:美国的社区学院

 附六:美国大学审核国际新学生的标准

 附七:申请美国大学的热门网站

 附八:申请美国大学应注意的问题

试读章节

英文教学的诀窍

已经进入高考准备阶段的沛菁,经常手里拿着本小说,坐在沙发里,悠闲地读着,享受着读书带来的那份快乐。这种情形对我们周末往返于补习班,狂逛各种题库,准备高考的国内考生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沛菁之所这样“逍遥”,干着与准备高考不大“沾边”的事,恐怕要从她的美国英文教学说起。

美国的英文课与中国的语文课类似,是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年年必修的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的课上,学生要做十二个不同阶段水平的单词词汇练习,老师也会不时地对学生进行单词测验。单词量是把握一门语言的基础,中英文在这一点上的要求是一样的。但在英语课教学方式上,与我国重精读的方式相比,美国更重视广泛的阅读。学生从小学开始读小说,读到中学、大学,从短篇读到中篇、长篇,从美国、英国的名家念到世界巨著,从古典的看到现代的。大量阅读书籍的方法使学生的单词量、语法、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美国一些州市教育局明确要求,中小学学生每一学年至少要读22本书,包括小说、传记文学、科学新知一类的书籍。在美国旅行,人们经常会看到在飞机上、机场候机室,旅馆大堂以及绿地上的大人孩子看书的情景,这一良好习惯源自其从小重视读书的基础教育。

培顿高中英语教学的一贯做法是把串讲文学史和阅读精品小说结合起来,是一种有骨有肉的、粗线条和精华结合式的学习。在介绍文学史的同时,学生配合课堂教学,阅读不同题材的小说。仅在培顿高中学习的1年里,沛菁就读了6本小说。比如其中一本《红字》(The Scarlet Letter)。语言有深度,文学背景较久远,描写的是十七世纪来美国定居的第一代移民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制度和人类的悲惨命运,从中探讨“善”与“恶”的哲理。另一本《时时刻刻》(The Hours),属于现代作品,这本书描写的是三个不同时代的三个女性的不同经历和心理历程。沛菁在暑期结束前,与远在北京的姥姥通电话,介绍自己的学习进展时说:

“我这学期经常读些小说。”

“你哪来的时间,现在不是已经开始准备大学考试了吗?不会影响学习和考试吗?”熟知国内学生为准备高考而冲刺情景的姥姥,简直不能相信,脱口而出。

“不会。假期里我自己又读了6本。”沛菁带着一种收获后的自豪感答道。

“那你可要把时间安排好啊。”心存疑虑的姥姥没再问下去。

“姥姥,放心,我会让您满意的。”沛菁安慰着姥姥。

在培顿高中的两年时间里,沛菁在边上课,边准备高考,边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下,一共读了22本小说。沛菁读了原汁原味的小说后,语言的表现能力和文字表述力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甚至连做梦都常常说英语了,真是圆了日有所想,夜有所思的说法。来美国多年的中国朋友说:“如果梦话开始讲英语了,说明语言已经有了一个飞跃。”沛菁的英文在短时间内确实有了不小的长进。

美国英文教学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读得懂,按要求通过所提的问题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刻理解,会表达,能写作。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在美国读研究生,教授一次要给学生开出10几本,甚至更多书的书单,学生经常是用书筐装书的。在耶鲁大学的图书馆,一个研究生一次可以借200多本书,多读书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如此重要,也是学者必走的一条路。美国人认为:英文的积累和提高,很大程度上是用读书的多少来衡量的。美国人不仅书读得多,而且速度快,他们把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的能力,看成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阅读能力越强的人,汇集、理解、判断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也越强。  在十二年级,沛菁选修了世界文学课。其中需要阅读的一本小说是《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沛菁从拿到这本书到读完,只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其实老师并没有给规定时间。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她爱不释手,每天晚上睡觉前还要读上几页,才肯上床休息,一度有点到了“痴迷”的程度。读书之余,她还常常给我们描述小说中的一些精彩情节。和我们交流看法,让我们与她共享这部小说的魅力。书读完了,她仍意犹未尽,又想方设法在图书馆找到《傲慢与偏见》的电视连续剧,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可见一部世界名著对一个高中生的影响力之大。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还可使人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当世界文学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五至八页的论文,沛菁驾熟就轻地确定将《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塑造出的敢于在十八世纪挑战守旧观念的妇女形象,作为自己论文的主题。为此,她在校图书馆又翻阅了7本论述《傲慢与偏见》的相关书籍。大量的参考材料阅读,对书中精华的心领神会,使沛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很快写出了自己的论文,并获得了论文A的成绩。

放暑假回国期间,经朋友介绍,沛菁在两天的时间里,边做一些其他的事情,边读完了中文畅销书《那小子真帅》上下集,这是她过去从未有过的阅读中文的速度。掌握一种语言,其实没有什么捷径,不断地读书是提高和丰富人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经之路,美国高中英文教学强调泛读的做法,应该给我们重精读的教学方式带来一些启发。P32-P34

序言

本书的主人公沛菁,我有所了解。记得,她上小学的时候,放了学,经常背着小书包,到他爸爸的办公室呆上一会儿,印象中的沛菁是个比较腼腆,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机灵的小女孩。见到她时,有时是她和我打招呼,有时是我停下来问问她的情况。许多年过去了,当沛菁的妈妈写的《带你走进美国高中》的书稿进到我的电子邮箱,跃入我的视线时,我很想知道小沛菁现在怎么样了,于是,抽空把书稿看了一遍。书里的沛菁在美国闯荡了几年,已经由一个梳小辫的小学生,变成了高中毕业,上到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了,我真为她感到欣慰。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曾经主管过中美双边的经贸合作方面的事务,也曾多次出访过美国,去过不少地方。这次应作者的要求,梳理了一下我对沛菁小时候的记忆,比较了她后来在美国生活成长的那段经历,有一些感慨,我便答应了为本书作序。

《带你走进美国高中》这本书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沛菁这个京城长大的孩子,是如何从北京灯市口的166中学走进芝加哥威尔士街培顿高中的。这个在快乐和烦恼中成长起来的小留学生,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终于高中毕业,考入大学,修成了“正果”。作为中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和生活环境共同培育出的“果实”,沛菁在异国他乡的求学经历、喜怒哀乐,会对我国未来越来越多的低龄化的小留学生们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经验。作者借本书以沛菁在美国读高中为主线,介绍了美国高中教育的机制和教学理念,同时还揭示了美国社会、政治、文化层面上的一些东西,这可能会使我国的教育界朋友和关心美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家长们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家不妨读一读。

中国驻WTO大使

孙振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带你走进美国高中(一位细心妈妈记述孩子在美国读高中的经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铮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30193957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0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9.712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3: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