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家的管理之道/中国文化与管理智慧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依法办事”,这是管理进步、社会进步的标志。可在现实中,“人治大于法治”、滥用权力等现象还是在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不能清除,就会影响管理进步、社会进步。

本书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阐述了法家的管理思想,旨在将法家的管理理念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中,批判地吸收法家的管理之道,再结合现代的科学管理制度,行法家之霸,树管理之威。

内容推荐

探讨中国式企业管理之道,是当前管理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发源于西方的管理科学,只有与中国文化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在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被誉为“霸者之道”的法家管理思想具有许多闪烁着智慧之光的宝贵见解,对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独特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本书共分七章,用一个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描述了了法家的管理思想,并对法家的管理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阐述,旨在把我们民族的诸多美德、苦干精神与现代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目录

第一章  事断于法,制度管理——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1.善用奖赏是最好的激励

 2.做人要宽,执权要严

 3.赏功罚过,领导者的利器

 4.制度大于人情世故

 5.做善事有时也害制度

 6.重信守诺,堪为表率

 7.制度不可变化太频繁

 8.简便易行才会落到实处

 9.适当留有回旋的余地

 lO.依靠法制而不依靠智力

第二章  识人辨奸,明察秋毫——不给阴谋者任何机会

 1.知人先要自知

 2.听其言和观其行

 3.别让表面现象迷住了耳目

 4.揭开背后的种种伪装

 5.行的正就不怕影子斜

 6.感情用事,贻害无穷

 7.不听信一面之词

 8.细微之处识人心

 9.不给阴谋者以机会

 10.由已知去探明未知

 11.众口一词未必对

 12.理刑断狱,明辨是非

 13.坚决不让坏人靠近

 14.一种高明的测谎术

第三章  任贤使能,惟才是举——找到你最需要的人

 1.兴盛由己,衰败有己

 2.英雄不问出处

 3.给人才以用武之地

 4.求得众人之助

 5.管官而不是管民

 6.用人不可吹毛求疵

 7.推举人才亲仇不避

 8.集思广益,兼听独断

 9.让人才充分展示自己

 10.不可事必躬亲

 11.驾驭难驾驭之人

第四章  生杀予夺,以术御下——让下属俯首帖耳

 1.把自己严密包裹起来

 2.把对手暴露在明处

 3.让对手无所遁形

 4.防止任何一派坐大

 5.对可疑之人严加防范

 6.用对方喜好的东西来降服它

 7.适度满足下属的欲望

 8.坚决铲除害群之马

 9.明枪不行还有暗箭

 10.用和平的方式解决棘手的事

 11.斩断对手间的联络

 12.打击朋党不遗余力

 13.寻找把柄,以挟制对手

第五章  恩威并施,赏罚分明——秘器不可让人

 1.赏罚是上司最锐利的武器

 2.把握公平的尺度

 3.一个都不能例外

 4.使人罚而不怨

 5.不吝厚赏,才能招来死士

 6.重罚之下,谁敢以身试法

 7.奖罚不可违背人情

 8.喜怒无常,赏罚有定

第六章  攻心有术,以理服人——把握游说的艺术

 1.游说的种种难处

 2.先搞清自己与上司铁不铁

 3.游说的三个要点

 4.话如春雨,润物无声

 5.以反为正的讽谏术

 6.任何时候都不触逆鳞

 7.言明利害是游说的关键

 8.善于巧谏,谏于无形

 9.为何不进言

第七章  独处高势,借势腾云——让自己无所顾忌

 1.把握住势,就能占据主动

 2.靠威势不靠信任

 3.别让大权旁落

 4.明职责,防下属越权

 5.权势不可让人

 6.坚决消除来自下属的威胁

 7.一味恃势,必为势所伤

 8.顺势而为,无势造势

 9.长袖善舞,借力成势

第八章  奋发图强——创设法令制度要适应社会潮流

 1.法家的始祖——管仲

 2.法家学派的创始人——子产

 3.法家的奠基人——李悝

 4.吴起的变法实践

 5.早期法家的贡献

 6.秦胜秦亡与法家的关系

 7.变法与流血

 8.立法应适应社会潮流

 9.法要因时而变

试读章节

9.让人才充分展示自己

任人以事,存亡治乱之机也。无术以任人,无所任而不败。

——《韩非子·八说》

领导者用人是非常慎重的事。在韩非子看来,选任什么人去处理事情,是存亡治乱的关键,不掌握方法而随便用人,没有一次是不失败的。

乐羊是魏国的大将,他带领魏国军队去攻打中山国。

当时乐羊的儿子正好在中山国,中山国的国君就把乐羊的儿子杀了煮成一锅肉汤,并且派人把肉汤送给乐羊,告诉他这就是用他儿子的肉煮成的。乐羊居然无动于衷,就坐在帐篷里吃掉了肉汤。

魏文侯得知这件事很感动,对人说:“乐羊为我去攻打中山国,连自己的亲儿子都不顾了,儿子的肉都能吃下去了!”

有人提醒魏文侯说:“连自己的儿子都能吃,还有谁他不能吃?这种人不能不防啊!”

乐羊从中山国打了胜仗回来后,魏文侯虽然奖赏了他的功劳,但对他的为人却起了疑心。

鲁国的孟孙大夫打猎时捕获一头小鹿,就交给在自己手下做事的秦巴西,叫秦巴西把这头小鹿带回去。

秦巴西抱着小鹿往回走,只见一头大母鹿老跟在后面,凄凄惨惨地啼叫。秦巴西明白那母鹿就是这小鹿的妈妈。他看了这情景实在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

孟孙大夫打猎归来,向秦巴西要那头小鹿。秦巴西说:“我实在不忍心看它们母子分离,就把它放掉了。”

孟孙大夫大怒,把秦巴西辞退了。

可是过了三个月,孟孙大夫又把秦巴西请回来,要他专门负责照看培养自己的儿子。

有人问孟孙大夫:“这个秦巴西,不是犯了严重错误被辞退的吗?怎么又重用他啦?”

孟孙大夫说:“我就是看中他这一点啊!他对小鹿都是那么仁慈有爱心,更何况是对我的儿子呢?把儿子交给这样的人,才放心啊!

由此可见,费尽心机巧伪装,不如笨头笨脑做老实人。乐羊算是精明,但他临了反而受到怀疑。秦巴西老实,虽然犯了错误,却更加得到信任。

举凡在政治里头,讲求的是“任才适用”为原则。有什么样的职位,就有什么样的专才去担任,这样才能使效能发挥到极致!如有擅长财经的人,他就会在经济、财政单位任事;学习文物的,他就会在博物馆、文教组织任职;而若是有着特殊本领的,他可能就会在情报单位、调查单位谋事。整个政府,就是依靠这些各有专才的人所组织起来的。

但是这个社会人何其多?不但伯乐难寻,恐怕许多人也不清楚自已的潜能,因而从来就没能发挥过!.作为一个领导者,我们不仅要有像伯乐一样的识人任事之能,还要有认识自己的能力。

西门豹在邺这个地方担任行政长官,他廉洁正直,不贪图一丝一毫的私利,对魏文侯身边的小人从不拍马奉承。这些小人便串通起来,在魏文侯面前说西门豹的坏话。

过了一年,西门豹来到都城上缴赋税并汇报工作,魏文侯就要罢他的官,收回他的大印。

西门豹请求说:“看来,我过去这一年是不懂得如何治理邺地,现在我知道了。我请求把邺地的大印再让我执掌一年。如果再有不当之处,到时候听凭大王治我的罪!”

魏文侯不忍心,就把大印又交给了西门豹。

第二年,西门豹拼命搜刮民脂民膏,聚敛不义之财,用来极力巴结讨好魏文侯身边的小人。小人们很高兴,纷纷在魏文侯跟前说西门豹好。年底,西门豹又来上缴赋税汇报工作。魏文侯热情迎接,并对西门豹很尊敬友好。

西门豹对魏文侯说:“去年我老老实实为国为君尽力,国君却要收回我的大印;今年我搞歪门邪道,为国君身边的小人服务,国君反而对我友好尊敬。我真是搞不懂如何从政了!”

他把大印还给魏文侯,不愿再干了。

魏文侯这时才明白其中隐秘,赶紧向他道歉说:“以前寡人不了解你,现在算是了解了。希望你还是为我努力治理好邺地吧!”西门豹这才重新接受了大印。

什么样的人才算是好的领导者?那就是做自己该做的。善于治理国家的领导者,未必是要在外交上、军事上大作文章,那样不一定能赢得民众的欢心。因为就算在外交或军事上赢得了胜利,却让国中的人民陷入了恐慌,这算得上治理得好吗?(P104-P106)

序言

人们通常认为,中国传统式的管理是基于人治而非法治。实行法治还是人治,是现代社会中区分管理是否先进的一个标志,在这方面,法家思想为我们弥补了这个缺憾。

在法家看来,人的天性本来就是趋利避害,为了达到一己之私,可以不择手段。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诸多事实仿佛也在印证着这一点,在韩非子的著作中,也有大量这方面的事例。正因为如此,法家才认为希望借助于人们一个人道德(尤其是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是极其靠不住的。在这方面,西方人或许颇有同感,他们对于领导者比对普通人有着更多的期望与要求。但领导者也是人,也会犯错误,管理的好坏不能寄希望于领导者的个人品德,只能借助于法律制度。

很遗憾地说,“中国式的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非常欠缺这方面的内容。虽然秦王朝借助于法家(主要是韩非子学说)一举称霸,继而统一全国,但随着秦王朝的覆灭,法家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派别已不复存在,也许在儒家理论中能够看到一些影子,这也是被儒家改造过的,不占主流,只是辅助管理手段。

我们今天大力提倡“依法办事”,这是管理进步、社会进步的标志。可在现实中,“人治大于法治”、滥用权力等现象还是在一些部门、一些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现象不能清除,就会影响管理进步、社会进步。

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今天我们重新提倡法家的管理思想,就是要在我们的管理中,注入“法治”的基因,从而提升我们的领导艺术和管理艺术。比方说,在一个组织中, “授权”以后,执法不可能由高层管理者“事必躬亲”,而必须由各层次的管理者去实施,因此“执法权”必须相应地授予各个层次的管理者,但如果在“执法”问题上只进行授权,而没有必要的监督、控制,那么就难以保证“执法权”的正常行使,因此执法者一定程度的集权,在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要推进管理现代化,就有必要对法家的管理理念做一番科学的吸收与消化,把我们民族的诸多美德、苦干精神与现代科学管理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当然,法家思想也要批判地吸收,它一味强调“法治”,忽视人权,不讲民主,只讲绝对的集权,只讲效果,不问动机,这无疑是片面的。

限于著者学识,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以期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7年4月于北京清华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家的管理之道/中国文化与管理智慧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与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458599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