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晴雨表。
没有经济实体,航海就发展不起来。
没有科技,航海只是一枕黄梁。
古代中国,以船舶为主体的海洋文化,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航海发展史。
图书 | 哥伦布之前的中国航海/海洋文明探索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航海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的晴雨表。 没有经济实体,航海就发展不起来。 没有科技,航海只是一枕黄梁。 古代中国,以船舶为主体的海洋文化,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航海发展史。 内容推荐 中国航海历史的特点,最早是族群迁徙,而后才发展成为航海贸易。前者盲目性很大,因系逃亡,往往不思归路,故为人所不知。后者,已发展成为定向航行,有去有回,犹如后期开辟并对世界文明产牛深远影响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古代的中国人在太平洋上漂航到达的地方最多,这在古代世界各地是少有或者是没有过的事情…… 目录 引子/1 一 路,在水之一方/5 太平洋上的流浪者/9 海洋文化一例——文身/11 季风是如何发现的/17 二 夏代:船系成型、定向航行/21 商代造船与以“贝”为“财”/24 殷人·美洲/29 三 春秋的海战海港与航海术和“船宫”/35 战国海运及我国海洋思想的发展/40 始皇巡海·海漕·灵渠/44 徐福探险与日本/48 四 西汉:千年丝绸之路的开辟/53 千年“丝路”之证/56 中国帆船体系的显露及橹和舵出现/59 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使交属”/69 斗舰、水密舱、车轮船的出现/75 隋:名舰五牙/80 六 唐代的海上丝绸之路/86 但等唐舶、木兰舟/90 唐代的四大港口/93 七 宋代“丝路”的延伸——亚非航路/98 “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泉州/102 指南针·平衡舵及其他/103 航海图的绘制/106 八 元代的通商交往/109 丝路:贸易、交往及对元代社会的影响/114 造船趋于高峰与牵星板的出现/120 九 明代:“大航海”先驱郑和最早绕过好望角/124 空前壮举:七下西洋/130 惊世的宝船/138 《郑和航海图》/147 十 “如果没有……”/153 附录 中国水运大事年表/158 后记 海问:六十年/17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哥伦布之前的中国航海/海洋文明探索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房仲甫//姚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海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277005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08-03-01 |
首版时间 | 2008-03-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552.9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