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酒(中华千古文人的颓废与豪放图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蘸着酒写成的。随处都飘散着浓厚的酒香。酒是麻醉剂,更是兴奋剂;酒是忘情水,更是生命水。它深深浸润着中华千古文人的血脉和精神,承载着他们的低回与狂歌,颓废与豪放!

一部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蘸着酒写成的,浓烈悠长的酒香弥漫在历史册页的斑驳墨迹里,更交融在无数慷慨悲歌之士的灵魂血脉间。

内容推荐

一部中国文化史可以说是蘸着酒写成的,浓烈悠长的酒香弥漫在历史册页的斑驳墨迹里,更交融在无数慷慨悲歌之士的灵魂血脉间。

孔融、曹植、陈亮,因酒而获罪,却也因酒而留名千古;

阮籍、嵇康、陶渊明,以酒避世,然而终究似醉犹醒,承受着尘世的纷扰;

李白、杜甫、辛弃疾、李清照,诗魂与酒共舞,写就千古华章……

酒,深深浸润着中华千古文人的血脉和精神,承载着他们的低回与狂歌、颓废与豪放!

目录

第一章 酒——中华文化的独特载体

 酒起源的传说——“仪狄始作酒醪”

 高梁酒的发明——“杜康作秫酒”

 周公颁《酒诰》——世界第一部禁酒令

 酒旗高擎迎醉客

 千古酒狂相百态

第二章 酒之典故,千载醇香

 酒池肉林

 高阳酒徒

 文君当垆

 青梅煮酒

 旗亭画壁

 汉书下酒

第三章 因酒获罪,千古留名

 灌夫使酒骂座全家遭诛

 孔融触犯曹操因酒捐躯

 曹植嗜酒贪杯误事误己

 周■醉酒招致杀身之祸

 李景俭嗜酒使性骂宰相

 陈亮屡次醉酒惹祸上身

第四章 以酒避世,半醉半醒

 信陵君伤时酒色避祸

 嵇康醉酒如玉山倾倒

 阮籍醉酒佯狂保全身

 刘伶酒醒还醉醉还醒

 张翰且乐生前一杯酒

 陶渊明独醉寄酒为迹

第五章 诗与酒,形意相通的华美共鸣

 王无功邀游于醉乡

 孟浩然嗜酒不图官

 李太白斗酒诗百篇

 杜子美性豪业嗜酒

 白居易逢酒且欢欣

 柳三变拟把疏狂图一醉

 石延年豪放旷达称酒怪

 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

 苏东坡醉后狂歌不自知

 杨万里家酿剑铓割肠里

 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

 李清照遣酒消魂寄离愁

 陆放翁耳热酒酣诗兴生

试读章节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二有“苏子美饮酒”一节,说到苏舜钦《汉书》下酒的故事:苏舜钦豪放不羁,嗜好饮酒,住在岳父杜衍家,每晚躲在书房内独自饮酒,却不叫送菜,而且总要饮一斗酒。杜衍心存疑惑,就派人去暗中观察苏舜钦读书,发现他正在读《汉书》。当读到张良与勇士埋伏在博浪沙,企图以大铁椎击杀秦始皇仅误击随从待卫之车时,苏舜钦就拍案叫道:“惜乎不中。”说完就满饮一大杯。又读到张良与刘邦会于陈留,张良对汉高祖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时,他又拍案叫道:“君臣相遇,其唯如此!”说完又满饮了一大杯。他岳父听说后大笑曰:“有这样的下酒物,饮一斗实在不算多也。”这就是有名的“汉书下酒”的故事。

《汉书》是东汉史学家班固记述西汉和王莽时代历史的史书,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断代史。由于《汉书》选材精当,记述详实,描写生动,更由于所记录的历史对象本身的丰富多彩,使得《汉书》在文化史中始终占有很高的地位。在二十四史中,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位列最先,历来被看作史学最重要的经典。在以后的二十二部正史里,多可看到最高统治集团中帝王和他们身边的将相们阅读《汉书》、讨论《汉书》的故事、《三国志·吴书·孙登传》记载,孙权希望孙登读《汉书》,以“习知近代之事”,曾经令张休从张昭受读,然后再转授孙登。《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李密少年时出行,骑在牛背上阅读《汉书》的故事。这一情节流传久远,于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有“常把《汉书》挂牛角,独出郊原更谁与”的名句。

“汉书下酒”的故事还生动传神地表现了欣赏文艺作品的感情活动。苏舜钦是个很会读书的人,他感情灌注、沉浸其中,运用想象,充分领略了作品的情味。其实《史记》较《汉书》写得更为精彩,如以《史记》下酒,岂不更痛快?但仔细观察这一典故,发觉苏舜钦抚案浩叹“惜乎”且“引一大白”的缘由并非为《汉书》的文辞击赏,而是为张良刺秦始皇一事豪饮。所以不论是《史记》还是《汉书》或是其他的史书,苏舜钦只要读到了张良刺秦误中副车处都会大醉一场的。张良这种传奇的人生早已超出了文字所能蕴涵和传达的意义之外了。故其内质为张良,而(《汉书》仅是豪饮的媒介罢了。历史上,果真有以《史记》下酒的,清人汪价头痛卧床休息,正巧友人送来佳酿,他立即叫人温上一杯,边饮边读(《史记·荆轲传》,瞬息之间,拍案而起,什么病症也没有了。

以书佐饮,既是古人饮酒不忘学习的风雅表现,又是古人饮酒不肆铺张的直率淳朴之风的反映。苏舜钦以书佐饮,为后人传为佳话,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苏舜钦之后,《汉书》下酒竟然成了一个典故,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在《桃花扇》第四出《侦戏》中就曾经写道:“且把抄本赐教,权当《汉书》下酒罢。”后来的陆游也曾以书佐饮,但不是《汉书》。他的诗《雁翅峡口小酌》中写道:“欢言酌请繇,侑以案上书。虽云泊江渚,何异归林庐。”还有以《离骚》下酒的,清代文人屈大均《吊雪庵和尚》一诗中亦有“一叶《离骚》酒一杯”之句。清代后期曾做过礼部侍郎的宝廷也有诗云:“《离骚》少所喜,年来久未温,姑作下酒物,绝胜肴馔陈。愈读饮愈豪,酒尽杯空存。”

苏舜钦,字子美,祖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南)人,后移居开封(今属河南),青年时即有文名,以诗歌著名,与欧阳修、梅尧臣等人诗酒唱和,颇有名声,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曾任大理评事,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临进奏院。后受李定等诬陷,被捕入狱,旋削籍为民。苏舜钦文笔犀利,思想敏捷,平时爱好喝酒,酒名和文名齐等。他酒后所写的作品,飘逸狂放,独具风神。欧阳修《六一诗话》评论说“圣俞、子美齐名于_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

欧阳修在《苏学士集》的序言里说:“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指被李定诬陷),而流落以死。”一个有才华的文人竟然是这样的遭遇,真让人叹息不已。苏舜钦从政不慎,“放歌狂饮不知晓”,结果授政敌以柄,落职闲居,在苏州筑沧浪亭以自适,索性“日日奉杯宴,但觉怀抱抒”,在沧浪亭里自由自在,“醉倒唯有春风知”,最后抑郁而死,年仅四十岁。苏舜钦过于正直,锋芒毕露,被与范仲淹、杜衍政见不合的御史王拱辰视为眼中钉。庆历四年,进奏院祠神,苏舜钦出卖了进奏院的一些旧档废纸,在照例祭神以后,举办酒席,宴会宾客。在封建社会,这只是一件极为寻常的事情,可是一到旧派手里,他们小题大作,认为这是监守自盗。结果被王拱辰唆使李定借故以“自盗”的罪名劾免,苏舜钦得到革职的处分,凡是参加这次宴会的同僚兼酒友,一律贬黜,没有例外。杜衍看到这个情况,不安于位,自请下台,范仲淹、富弼也纷纷离开汴京,旧派的御史中丞王拱辰除掉了政敌,弹冠相庆,说:“吾一举网尽矣!”真真做到一网打尽。梅尧臣认为正义在苏舜钦的一面,他写出《送苏子美》等篇,从道义上声援苏舜钦。苏舜钦实际上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古代文人讲究诗酒风流,酒狂常为诗狂而设。如果只有酒而没有诗,文人就不成其为文人了,因为村夫野老也懂得口腹之快。司马光就曾说过苏舜钦因酒因诗而留名:“潦倒黄冠无足论,白头嗜酒住荒村。狂名偶为留诗著,陈迹仍因好事存。”苏舜钦好酒,他写酒的诗歌自然不少,不但饮酒咏酒,而且对酒的生产流程也十分熟悉,有诗为证。酒酿成熟之后,必须将酒液与酒糟分离,方能收取纯净酒,这一收酒过程,俗称榨酒、压酒,宋人一般在糟床上用重压法来完成。苏舜钦《夜闻省酒有声因而成咏》一诗就形象地描绘了榨酒的情况,诗云:“糟床新压响泠泠,敬枕初闻睡自轻。几段愁棕俱滴破,一番欢意已多成。空阶夜雨徒传句,三峡流泉无此声。只待松轩看飞雪,呼宾同饮瓮头清。”P74-7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酒(中华千古文人的颓废与豪放图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20498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5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S971
丛书名
印张 1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