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河汴京徐府街/会馆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会馆文化丛书(第一辑)》试图从会馆入手,在呈现我国明清商业文明繁盛的同时,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梳理中华会馆、特别是商业会馆成长发展的脉络,展现其缤纷流华、富有启迪作用的文化内涵,勾勒贯通中原的悠悠商路,描述当年群雄逐鹿的商战烟云,再现山陕甘商人诚信为本、自律恭行、取财有道、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期有助于当下和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丛书图文结合,字蕴深厚,是了解中国古代商业会馆的通俗读本,也是研究会馆文化的珍贵文献。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通过描述山陕甘会馆典雅精致的建筑群落、精美华丽的木雕、石雕、砖雕“三一绝”,以及会馆陈年旧事的述说,使山陕甘会馆成为折射明清时期开封经济、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

内容推荐

古城开封因宋都而闻名中外。汴梁城不仅是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在其之后的很长时间仍然交通便利、水路畅通、商业繁荣。明清时期,南来北往的行商一度云集于此,并在这帝王之地设立行会,修建会馆。其中,山西、陕西、甘肃三省商人修建了山陕甘会馆。本书以明清时期开封商业经济发展、晋商的兴衰为历史背景,通过描述山陕甘会馆典雅精致的建筑群落、精美华丽的木雕、石雕、砖雕“三一绝”,以及会馆陈年旧事的述说,使山陕甘会馆成为折射明清时期开封经济、社会风貌的一面镜子。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山陕甘会馆,不仅记录了开封曾经容光的历史,也记录了她历经苦难的历史,更记录了她催人奋进、珍贵并弥足典藏的历史。

目录

透视会馆读春秋/1

一、几多祸水几度春秋

——黄河与开封的兴衰以及神奇的“城摞城”/2

二、当年应是车马喧

——徐府街与开封七十二胡同/17

(一)沧桑百年徐府街/18

(二)文墨清香书店街/21

(三)开封的“王府井”马道街/28

(四)鼓楼街的千年夜市/33

(五)寻常巷陌也风流/41

三、占尽风光五百年

——追忆晋商的辉煌/51

(一)晋商的三座丰碑/52

(二)晋商的“义利”观/57

四、奉祀关帝看大戏

——山陕甘商人联手建会馆/60

五、历尽沧桑容不改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山陕甘会馆/65

六、古城尘封的明珠

——今日“国宝”会馆/69

寻访“三绝”看辉煌/74

一、“仁义忠勇”的圣地/77

(一)会馆就是一座关帝庙/77

(二)青砖照壁书“圣地”/80

二、古戏楼和堂戏楼/85

(一)开封独一无二的古戏楼/86

(二)东西跨院的堂戏楼/91

(三)堂戏楼与“史公祠”/94

三、“晨钟暮鼓”与会馆钟、鼓楼/99

四、另类的“鸡爪牌坊”/105

五、“先义后利”拜关公/114

(一)供奉关帝大拜殿/115

(二)会馆与春秋楼/122

六、会馆的雕刻“三绝”/127

(一)木雕/128

(二)砖雕/142

(三)石雕/148

七、“武圣”关羽与“中国十圣人”/154

(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圣”杜康/155

(二)千秋太史公——“史圣”司马迁/156

(三)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圣”孔子/157

(四)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圣”杜甫/158

(五)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武圣”关羽/160

(六)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书圣”王羲之/161

(七)丹青高妙,冠绝古今——“画圣”吴道子/163

(八)医宗方祖,泽披万世——“医圣”张仲景/164

(九)圣手神医,百岁药王——“药圣”孙思邈/165

(十)闲品《茶经》拜羽仙——“茶圣”陆羽/167

陈年旧事有文化/168

一、鸡爪牌坊的传说/169

二、会馆与堂会/172

三、《歧路灯》与山陕会馆/175

四、中国科举制度在开封终结/180

五、冯玉祥主政河南与会馆办教育/187

六、会馆枪声/194

七、江总书记来会馆/203

参考文献/206

跋/207

试读章节

我国城市里的商业街,就源自北宋的都城东京,因此开封可以称得上是商业市井文化之根和现代商业步行街的鼻祖。

从先秦开始,中国城市的基本模式是封闭的街区结构,实行坊市制。坊是居民区,每坊有坊墙、坊门,按时开闭。居民不准临街开门,更不准经营商肆店铺。市是单独划出来的商业区,人们买东西只能到这些指定的区域进行交易。像极为繁华的唐代长安城有108坊,也仅仅有东、西两市而已。北宋建国之初,东京开封有东、西、北三市,但随着城市和人口的发展,在拓宽街道的同时,临街的坊墙逐渐被拆掉,并允许临街开设店铺客栈。从此,沿袭千年的坊市制宣告结束,商业街在东京迅速发展,城市空前繁荣起来。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的主要大街几乎全是商店林立的商业街,如州桥至南薰门的御街、东大街、西大街、马行街、牛行街、东华门街、汴河两岸等都是繁华竞逐、热闹非凡的商业街。甚至连皇宫大门口、皇家色彩极浓的御街广场,也成为半开放的交易场所。皇家寺院、佛门重地大相国寺,每月开放八次,任百姓自由交易,实际已演化成一条定期的大型商业街。在《清明上河图》里,我们则看到了对东京商业街的真实描绘。

自北宋以来,马道街就是开封最重要的商业街。在开封市乃至河南省的商业历史上,马道街资格之老、名气之大,鲜有能与之相比者。

它是河南省最早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开封市目前惟一的步行街。开封人经常开玩笑说,要是开封人不知道马道街,就如同北京人不知道王府井,上海人不晓得南京路,郑州人没听说过德化街一样可笑。

马道街地处大相国寺东角门外,北宋时期称寺东门大街,也称马行街。究其为何称“马道街”?据说,最初此处多为骡马车行,是人们雇佣骡马之处,故名。还有一说:明代坐镇开封的周王六世康王,因常去大相国寺拜佛,就在此街南端建一马房,以拴留、照料马匹而得名。

多灾多难的开封,在历经战乱和黄河水祸后,当年东京国际大都会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存在,马道街也随之萧条衰落起来,直至清朝才逐渐得以恢复,并成为河南百年商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1903年,清政府为维护其闭关自守的经济政策,倡导振兴商业,抵制洋商,下诏全国各省、县建立商务总会和分会,以求保护。马道街这个商业中心又重新繁荣起来。

较早在马道街开设的商业大户要属大清银行了,而最先兴建楼房的是开封商会和劝业商场。1913年,商会的楼房院落全部建成。新成立的开封商会于是年2月由书店街迁来,劝业商场也同时落成开张。

在商会的带动下,武安帮德字号的德庆恒、德庆成、德茂恒、老德记等绸布庄也相继由西大街迁来。土街的义丰永及新开的云锦章两大绸布店和经营布匹的和泰西等店也先后迁入马道街。紧接着,百货业资金雄厚的“同丰”和“华丰泰”两大百货店,于这一时期在马道街创建。

马道街首批迁入的商业还有照相业,而且迁来时间较早,户数较多。最初由张氏兄弟合伙开设在东司门的同生照相馆于1911年率先迁入,到民国初年照相业在马道街已有8家。至此,照相、绸布、百货并列,成为马道街的三大主要行业。

1910年春节,曾饮誉中州而迄今仍为豫人传颂的“丰乐园”在马道街建成开张,是当时河南境内惟一的现代化剧场,设包厢和特别茶座,场内金碧辉煌,颇为华丽。1913年,马道街首先修了马路,安上了电灯。这成为吸引商界的重要因素。正大林茶庄、中西药房、张麻子刀剪店、自来水筹备处、谦信洋行等相继开业或迁入。外埠商号也有慕名而来者,如上海正兴长布店于1916年迁入,设在劝业场内。

与此同时,原设在南北土街、东西大街、河道街的较大商户,也纷纷挤往马道街。1922年,河南最大、影响最广的同丰百货商店也在马道街应运而生。至此,马道街作为开封乃至河南省最早最繁华的街道和商业中心,才名副其实地真正建立起来。

P28-31

后记

2004年的年终岁尾,我见到了李芳菊教授的《中华会馆研究》,这是一份以社旗县山陕会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科结项报告。当时,我对“会馆文化”涉足未深,只是觉得这份结项报告完全可以整理成一本学术专著。待看过稿子,震惊于会馆文化的辉煌与神奇,我有了新-的想法。

在审读和编辑过程中,会馆建筑所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及其蕴含的深层文化魅力,令我叹服!后来,经与作者协商,对原书稿进行了重新审视,并设想以中国文化为切入点,去挖掘会馆文化的深层内涵。2D05年春,我又与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屈凌波教授多次探讨,决定立足河南,精选现存相对完整的社旗县、开封市、洛阳市和周口市等几处山陕甘会馆,探寻中原地区商业会馆文化渊源,辑成丛书,即《走马飞舟赊旗镇》、《黄河汴京徐府街》、《洛水瀍河映王城》和《漕运重地周家口》。

在编辑过程中,有幸通过网络拜识厦门大学历史研究所会馆研究方面的专家王日根教授,他的坚韧、执着、沉稳与大智,以及对会馆研究的真知灼见,使我进一步坚定了将“会馆文化丛书”往更广领域拓展、更深层次开掘的信念。

对会馆文化的理解和评述,历来见仁见智。我甘愿做一个稚拙的文化播火者,把从名家们那儿理解的会馆文化意蕴,加上能够收集到的资料,权且制成一份“套餐”,虔诚地奉献给读者,并期望得到鼓励。目前这一辑“会馆文化丛书”,仅限于商业会馆(河南地区山陕甘会馆)文化领域的初步推介和探讨。

作为带有浓厚商业文化色彩的山陕甘会馆,自产生之始即由实力雄厚的“富商集团”作支撑,承载了民间商会组织的作用和功能。明清时期的商业会馆,一般都是“富商集团”先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在征得政府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然后才得以筹建成立。日常生活中,商会参与地方社会事务管理,并接受政府指派,间接承担政府的某些职能;同时,政府对商业会馆的利益则总是能够给予尽可能的保护,也乐于出面调解各商会之间的纠纷,并通过商会向商人传递其意愿和相关信息。不难看出,商会与政府的关系是明确而亲密的,两者是互利的。毫无疑问,这对维护当时的社会秩序,特别是平衡商业领域的各种关系、保持当世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支撑商业会馆的“富商集团”社会地位显赫,经济实力雄厚,所以他们筹资兴建的商业会馆大都外观宏伟,做工精湛,大气而不失严谨;同时,能工巧匠们又能见缝插针地将传统民间故事、历史典故、传奇杂剧等文化要素融入每个建筑的细部中,使得会馆在富丽堂皇的外观下,兼备了丰厚的文化情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会馆不仅是一座精美绝伦的经典建筑,更是一座集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民族伦理、商业理念、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文化博物馆。

对会馆文化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穿行于侥幸存留的会馆文化殿堂,面对一座座富丽堂皇的宏伟建筑,我们真正体会到“叹为观止”的境界!曾经的辉煌已成历史云烟,唯有这些历史的遗留能让我们回味与赞叹。我们有义务去撩开历史的面纱,翻检、梳理并再现远去的辉煌,做文化遗产的承接者——这既是对历史的安慰,也是对未来的交待!

历史的发掘往往在不经意间开始。我们既不能轻视浩繁经卷的平凡一页,也不可疏于古城高墙那随意的一锨。会馆,也许离我们已经很远;也许,你不是相关方面的专业学者;或者,你对会馆只是泛泛了解。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必要探视这几乎被人淡忘的一角。走近会馆,小心地拂去历史的尘埃,揭开中国古典建筑那神秘的面纱,你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历史的侥幸者。因为,你虽然没有亲历当年的艰辛,却享有了当世的辉煌;你虽然没有目睹当年的风云,却能在凭吊中国古典建筑风流余韵的同时,观瞻人类历史上最精彩的画卷!

我们试图从会馆入手,在呈现我国明清商业文明繁盛的同时,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并通过形形色色辉煌灿烂的古代会馆与会馆文化,梳理中华会馆、特别是商业会馆成长发展的脉络,展现其缤纷流华、富有启迪作用的文化内涵,再现山陕甘商人诚信为本、自律恭行、取财有道、天下为公等理念,以期有助于当下和谐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本辑主要针对目前河南保存较好的山陕甘商业会馆,是近古中原地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彰显的商业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等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心而论,这一辑充其量只能说在某一范围内对会馆文化史料的收集和传播方面具有开犁发端的意义。毕竟,河南的会馆只是中国众多会馆中商业会馆的代表,其彰显的文化意义也因地域的狭小而深受局限。对中国会馆的研究和发掘,视野应当更开阔一些,理论的支撑也应当更扎实、宏大一些。显然,由于诸多原因,这一辑是无法完成这项使命的。令人庆幸的是,王日根教授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并愿意携手完成这项宏大的工程。

这辑丛书的出版,凝聚了众人的心血。安阳师范学院副院长屈凌波教授,丛书发端者李芳菊,分删乍者端木赐香(李桂枝)、李驰、徐永杰等是这场“大型演出”的主创人员;我的老师单占生教授及学兄刘建生等,都在关键时刻给我热情的鼓励和宝贵的指点;我的老同学、青岛书画院的青年书法家宋文京,也特意从青岛专门给我寄来了他珍贵的书法和篆刻;陈建章老师、冯俊杰学弟拨冗对书稿进行了严格、负责和高水准的校勘,他们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纠正了原书稿的许多错谬,并提出了重要的修改意见,其间渗透着他们的心血,令人钦佩!就像是通过发酵酿制成美酒,文字和图片的合成能够迎合读者意愿、天成和谐而富于审美情趣,不亚于酿制醇香的老酒,这些“工艺”必然劳苦而艰辛,多亏了天才而灵性的张庆,他的超然点缀,使本辑这几本书显得轻快、悦目,热闹而充满情趣l我们理应对上述诸位致以崇高的敬礼!

在做书的征途上,我是一个刚刚入伍的新兵,其中的艰辛与快乐,体验颇深。然而,我也难抵这充满挑战的诱惑。也许是“无知无畏”,抑或“文迷心窍”,一旦登上这辆“战车”,我便不能自已;作为战者或勇士,决然不再回头!

期望着同仁的批评与指教!

骆玉安

丙戌年冬月,北大蔚秀园拙耕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河汴京徐府街/会馆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062724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1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9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