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黄昏与抑郁同行(让抑郁远离中老年分册)
内容
编辑推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中老年人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

中老年是抑郁症比较容易侵蚀的年龄段,由于事业的逐渐下坡和年龄增长带来的对生命的恐惧,抑郁症有了可乘之机。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中老年人可能会陷入抑郁的怪圈。但是,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所处的任何一种困境。

让压力和苦闷走开,相信你,一切会更好!

内容推荐

中老年是抑郁症比较容易侵蚀的年龄段,由于事业的逐渐下坡和年龄增长带来的对生命的恐惧,抑郁症有了可乘之机。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中老年人可能会陷入抑郁的怪圈。但是,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却是无止境的。

本书告诉你,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所处的任何一种困境。让压力和苦闷走开,相信你,一切会更好!

目录

中老年危机/1

抑郁如虎/1

中年的考验/6

中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7

中年男性亟需心理保健/9

抑郁症悄悄侵袭中老年人/10

自己多爱自己一点儿/11

心理危机频频爆发/12

下岗职工的担忧/13

成功人士也容易患抑郁症/13

晚年生活感到抑郁吗?/15

老年心理“亚健康”/15

老年抑郁症自杀率不容忽视/16

慢性病人警惕抑郁症/17

抑郁症是什么/18

走近抑郁/18

抑郁,一种令人担忧的心理状态/20

抑郁症是怎样一种病?/23

抑郁发作的表现多种多样/25

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两回事/25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是什么?/27

你的抑郁心情从何而来?/28

中年——更年期是最大的杀手/30

更年期抑郁/32

更年期的“心病”/33

自我减压度过更年期/34

抑郁症容易被更年期“隐藏”/36

什么是老年抑郁症?/38

老年抑郁症的发生与识别/42

老年期抑郁症与退休/44

什么是不典型的老年抑郁症?/47

直面老年抑郁症与自杀/48

老年人心理状态变化多/49

我真的患抑郁症了吗/51

小贴士:抑郁症的识别有九个特征/51

我生病了吗?/52

孤独和兴趣的丧失/53

四大症状/54

轻度抑郁和情绪失调的表现/58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抑郁症/64

抑郁症引发的躯体症状/65

季节性的抑郁情绪爆发/67

警惕抑郁症的危险前兆/70

面对危机,你会抑郁吗?/71

让抑郁见鬼去/75

我能够彻底“走出抑郁”吗?/75

让医生来帮忙/76

试试其他治疗法/81

逐步改变你的行为,抑郁正在离开/85

抑郁治疗误区多/93

靠自己打败它/96

自我测验/96

自我调节/124

愤怒不难对付/137

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中年人/139

人老心不老/143

谁来帮助我/149

心理医生——你的指路人/149

心理医生的作用/15l

心理门诊是什么样的?/154

寻找你的心理医生——苏珊的故事/156

该找哪类心理医生?/159

心理医生不是救世主/163

我该注意些什么?/164

你了解心理咨询吗?/167

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172

心理咨询的误区/173

家人和朋友:请及时伸出你们的援手/180

健康的心态是生活里的阳光/185

小贴士:你知道什么样的心理才算是健康的吗?/185

快乐篇/186

养生篇/194

试读章节

中老年危机本章提要

中老年是抑郁症比较容易侵蚀的年龄段,由于事业的逐渐下坡和年龄增长带来的对生命的恐惧,抑郁症有了可乘之机。这个阶段的人有着一些特殊的心态,个人的经历已经使他们对生活有了固定的处事模式。因此,在面对一些特殊事件的时候,中老年人可能会陷入抑郁的怪圈。另外,“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也会引起中老年人的个人心态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长期的抑郁症。抑郁如虎

心理的问题困扰着当今世人。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8%的城市人渴望交流。根据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抑郁症造成的负担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据统计,如今危害人们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不再是传染病等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而是与心理、环境、社会相关的身心疾病。

抑郁症是一种原发于情感障碍的精神病。在我国,抑郁症的患病者已超过26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指出,未来人类将受到三大慢性疾病的威胁,分别是癌症、心脏病和抑郁症。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在我们的身边很有可能就有抑郁症患者。但由于当前公众对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和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都很低,同时社会上对精神疾病存有偏见,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就诊及治疗率很低,得到治疗的患者不到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中老年人的精神障碍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在各种老年精神问题中,老年抑郁症占有很大比例,发病率较高。国外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抑郁症发病率在10%左右;我国的一些小规模调查显示,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接近7%。这两个数字已经远超过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中老年抑郁症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继发于各种躯体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等等。一些患者在各种刺激下诱导起病,也有许多患者发病没有明显病因。

中年和老年是人生的特殊时期,由于心理、生理的变化,他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减弱,任何应激状态都容易引起抑郁等心理障碍。但一些老年抑郁症患者患病多年,程度很重甚至数次自杀,却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其原因在于社会和医生对该病的识别率低。退休的大妈患抑郁症跳了楼

2005年某日早上7时许,天有些阴。家住杭州市下城区永康苑14幢五楼的孙何根老人,看到老伴董祖宝一脸愁眉苦脸的样子,却无法用言语安慰——因为老伴退休后经常是这个样子,说啥也没用。这时候,已出嫁的女儿和她4岁的孩子还在睡梦中。他转身去厨房准备给老伴倒杯热牛奶,令他意想不到的灾难发生了!他回转身来,看见了老伴走出门外的背影,然后他就听到了老伴的一声惨叫。董祖宝大妈像落叶一样,飘在小区冰冷的地面上。

董大妈已经离开了人世,永康苑社区干部说,董大妈现年59岁,是退休职工,平时很文静,患有抑郁症。孙何根69岁,对老伴十分关爱,老夫妻看上去很恩爱,只有一个女儿,家庭条件不错,想不到会这样想不开。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发布的信息,目前全球抑郁人口多达1.2亿人,几乎每4个人中便有1人在一生中某个阶段出现精神或行为问题。至2020年时,抑郁症更会发展成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脏病。今年6月,在北京召开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又公布了另一个惊人的消息——目前中国有超过2600万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目前,中国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但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90%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据调查,在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在这些抑郁症患者中,有10%~15%的人最终有可能死于自杀。与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目前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而在现有的抑郁症患者中,只有不到10%的人接受了相关的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抑郁症,必须首先解决识别率和用药意识。一组数据说,抑郁症在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负担为141亿人民币,间接经济负担481亿人民币。

要减轻抑郁症给社会带来的负担,首先应积极发现和治疗抑郁症,因为现在抑郁症患病率不低,但真正诊断出来并且接受治疗的只有10%左右。在2002年四个部委的规划里,特别提出要对抑郁症治疗从10%提高一倍到20%,这样才有两成的病人可以得到治疗。因为抑郁症可能导致丧失工作能力,或者丧失社会的能力和家庭的能力,如果不治疗,结果将导致致残率增高,自杀率也会增高。自杀的人群中,中国有40%的人是因为罹患抑郁症,国外的调查结果居然高达70%1

2004年,国家公布一组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截至2003年,全国平均每年有240万人因抑郁症实施自杀,实施成功的有10%,即24万人。这240万人中有80%在实施行为前都有导致抑郁的重大生活事件出现,但其中只有8%~10%的人在自杀前向别人求助过。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黄昏与抑郁同行(让抑郁远离中老年分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介崇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998274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变态/病态心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49.4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