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办的一份全国性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长期保持专业刊物的特色,其内容涉及地貌、疆域政区、城市、交通、人口、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它既有统历史沿革地理的研究,也有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微观地理的研究,并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在海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历史地理(第22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办的一份全国性学术刊物,自1981年创刊以来,长期保持专业刊物的特色,其内容涉及地貌、疆域政区、城市、交通、人口、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它既有统历史沿革地理的研究,也有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对微观地理的研究,并集中反映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界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态,在海外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唐代金沙乌蒙地区羁縻州交通与地望研究 城市化与上海地区市镇空间结构的演变——以1870-1937年真如、罗店为例 民国市镇的区位条件与空间结构(下)——以浙江海宁硖石镇为例 战国秦县新考 辽朝州县制度新探 南宋利州路分合考论 雍正十一年王士俊巡东与山东政区改革 清代江南苏松常三府的分县和并县研究 黄支国新考 略论先秦至唐代关塞格局构建的时空进程 唐前期河西节度三军考述 清代档案中气象资料的系统偏差及检验方法研究——以云南为中心 海河流域历史上强度最大的一次降水——十六国后赵石勒时期滹沱河大洪水研究 青海的早期现代化及其地理因素 江苏长江岸线的历史变迁与沿江开发应注意的问题 福建植被的破坏与教训 清代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的特点 清中期以来绥远地区经济开发与土地沙化 清代湖南矿业开发的分布与格局(1644-1874) 三至十七世纪云南瘴气分布区域初探 试论清代官办义学的性质与地域特点 试论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的地理基础 近世浙江岁时习俗的区域差异 农坊制度与雍正敦煌移民 吴淞江考察 青龙镇兴衰考辨 青龙江演变的历史过程 宋代吴淞江白鹤汇与盘龙汇一带河道演变 “汇”与吴淞江河道及其周边塘浦(九至十六世纪) 道光七年吴淞江整治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吴淞江两岸寺院发展的时空过程 地名研究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司序行文门》所见西夏地名考略 地方志研究 清末民国中日方志贸易述略 学术动态 南方开发与中外交通——2006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补白 宣统云南统县政区数目考 清朝的府县同名现象及其误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历史地理(第22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邹逸麟//周振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0752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9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7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928.6-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60 |
宽 | 18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