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在历史的拐角处)
内容
编辑推荐

通俗史学畅销书作家李亚平继《大宋实录》《大明王朝纪事》之后又一力作。作者用他充满现代情怀且极度个性化的解读方式,从“人”的角度去诠释至高无上的帝王,诠释那些权重位高的王公大臣,并透过他们去诠释历史上那些大时代、大变局,就此展现给读者一幅幅生动鲜活、起伏跌宕、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

内容推荐

大清帝国政治制度由军事贵族共和制向集权专制的转变,由努尔哈赤埋下伏笔,由皇太极发端,由多尔衮、顺治、康熙加快了脚步,由雍正皇帝完成,并在雍正与乾隆父子手中,以最终取消八王——王公大臣议政制度为标志,与帝王政治传统完全合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真正的专制暴政。

从此,这个王朝发生的故事,和历朝历代比较起来,在政治上便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了。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恰如米兰·昆德拉所说:这里不会变得更好,也不会变得更坏,只会变得更可笑了。

目录

引子

 1.多尔衮的爱恨情仇

 2.大风霾

 3.一片石

 4.福临:那眼花缭乱的世界

 5.孝庄:魅力与心机

 6.玄烨亲政

 7.康熙试剑

 8.待从头收拾河山

 9.天下人计

 10.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11.回望康熙

 12.雍正悖论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1643年即大明崇祯十六年、大清崇德八年,八月十四日凌晨,多尔衮来到三官庙。当年,庄妃就是在这个院落里,说服洪承畴放弃绝食,归顺大清的。

到这时为止,皇太极已经去世五天。多尔衮要在三官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内大臣索尼与图赖。这两个人都是由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是两黄旗中最为重要的管理大臣。多尔衮约见他们的目的,是要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

谈话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是前清时代满清王公贝勒们的一贯作风,他们喜欢直截了当。直到很多很多年以后,他们也未完全学会绕山绕水、云遮雾罩地打太极拳。

索尼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语气坚定,完全没有商量余地。

多尔衮没作任何表示就离开了三官庙。晨曦中,全副武装的两黄旗精兵已经把皇城内外围得铁桶一般。按照制度,皇宫警卫历来由皇帝自领的两黄旗护军担任。不同的是,今天拱卫的兵力显然比平时多得多,崇政殿沿途与四周也被围得水泄不通。那里,平日是大清皇帝商讨国是的场所,现在是皇太极停放灵柩的灵堂,今天上午,则将在亡灵面前推举大清皇帝的继承人。

前清时代大清帝国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时刻到来了。

獾子,杂食性鼬科动物,严寒时冬眠,居洞穴中,性机警,喜夜间行动。獾子油是东北民间治疗烧伤、烫伤的良药。多尔衮的名字,在女真语中是獾子的意思。就其一生行状判断,他与獾子还真的有几分相像。

在努尔哈赤的十六个儿子中,多尔衮排行第十四,他的同胞兄弟还有排行第十二的阿济格与第十五的多铎。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八哥。

有两件事情,可能对多尔衮的一生影响巨大,一件是他的亲生母亲、大妃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还有一件就是此次推举皇位继承人。

阿巴亥是在公元1601年即大明万历二十九年嫁给努尔哈赤的,当时,努尔哈赤四十三岁,已经有了六、七位妻子,阿巴亥只有十二岁。史书记载说,阿巴亥风姿俊美,颇有心机。老夫少妻,阿巴亥很受努尔哈赤宠爱。两年后,皇太极的母亲大妃孟古格格病逝不久,阿巴亥便被立为大妃。

公元1620年即大明万历四十八年、后金天命五年,发生了一件对后金政权影响深远的变故——努尔哈赤休弃大妃阿巴亥。当时,公开的名义是指斥大妃偷藏财物,实际上有很深的隐情。

这年三月,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妃子德因泽告发大妃阿巴亥允许贴身侍女将一匹蓝布送给情人。当时,女真人中有一项严格的禁忌:不经丈夫同意,女人若将财物送人,就是欺骗丈夫,若是送给男人,就会被认为是倾心于该男子。事实上,这样的禁忌即便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可能仍然在发生作用。德因泽进一步揭发说:“阿巴亥曾经两次备饭送给大贝勒代善,一次给四贝勒皇太极。代善接受并且吃了,皇太极接受而没有吃。而且,大妃一日之内两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大妃自己深夜出去也有两三次。”努尔哈赤命人调查,结果证实揭发属实。

令努尔哈赤更加恼怒的是,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王家里议事或宴饮时,大妃阿巴亥都会浓妆艳饰,精心打扮,并且可能在语言眉目之间对代善颇多表示,使在场的其他人很尴尬,又谁都不敢声张,只能假装看不见。这一点,可能令努尔哈赤万难接受。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恰恰与女真人的习俗和努尔哈赤本人的安排有关。

和我国境内其他游牧渔猎民族一样,女真人的财产主要由牲畜和猎获品构成,在天灾人祸的作用下,他们的财产极容易荡然无存。因此,其财富的积累过程十分缓慢,从而导致相对的贫穷。他们缺少形式多样的物质财富,缺少表现自己精神生活的艺术品、装饰品和宗教作品。他们崇尚力量,崇尚年轻,崇尚勇敢。重生轻死、贵少贱老是为风俗。显而易见,这些习俗全部与中原农业地区的文化是反着的。此外,他们坚定信奉萨满教,相信天地万物间充满鬼怪神灵,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去了另外一个神秘的所在继续生活。因此,杀人殉葬便成为一个古老的习俗,为族人所接受。他们死后的墓葬很简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和绝大多数人口中采用火葬,将生前用过的东西、衣物等一起烧掉就构成了他们的随葬品。沈阳努尔哈赤与皇太极陵墓中,埋葬的只是他们的骨灰和殉葬者,原因端在于此。

他们采用多种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夫多妻,多夫一妻,外婚制,对偶制,嫂婚制,姐妹即连带婚制等。这些婚姻形式的采用,同样与上述特定经济、财产条件下的生存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其内在逻辑指向,在于保证未来的生活与生存状态。

——在经济层面上,保证经济状况和综合力量的加强,而不是削弱。

——在人性层面上,令未亡人在生活与感情上有所寄托。

因此,父亲死后,儿子娶没有血缘关系的庶母,哥哥死后,弟弟娶嫂子,弟弟死后,哥哥娶弟妹为妻便成为十分正常的、富有人性化的考虑。与努尔哈赤同时代的哈达部王子康古鲁,在父亲王台死后,就与自己的继母、著名的叶赫格格温姐结婚。这位温姐,恰是努尔哈赤前任大妃孟古格格的姑姑。豪格死后,多尔衮、阿济格两人作为叔叔,各娶了自己的一个侄媳妇。皇太极的五位后妃中,两个妃子是亲姐妹,皇后则是这对姐妹的亲姑姑,诸如此类,十分常见。

在习惯于假模假式的汉族人士眼中,上述一切是标准的乱伦,他们会对此表现出真诚的痛心疾首与不屑一顾;孰不知,唯其如此,才在比较中彰显出孔孟之道贞节牌坊之类文化中过多非人性的残忍与虚伪。

事实上,直到21世纪的今天,上述婚姻形态仍然通行于我国某些边疆游牧渔猎部族之中。知道了这些,我们也就有可能对于努尔哈赤死后的大妃殉葬、皇太极死后孝庄文皇后与多尔衮之间的关系,具有某种更加贴近事实的理解。

在这种习俗之下,偏偏又有了努尔哈赤本人的安排。

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努尔哈赤从来没想过由自己指定接班人。他曾经为自己的嫡长子褚英做过类似皇太子一样的安排,褚英被处死之后,他又安排二儿子代善监理国政,并一度让他和自己一样,一个人兼任了两个旗的旗主。努尔哈赤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要将深受宠爱的大妃,还有年幼的子孙们托付给代善。从而,一度使代善的权势极为显赫。这可能是那些贝勒大臣们看到大妃与代善眉目传情时,谁都不敢废话的原因之一。(《满文老档》,太祖卷十四。)

如果仅仅从汉族士大夫和中原皇家政治的角度看,完全可以将此理解成是老皇帝在以名位后事交代继位者。但假如考虑到女真人上述事实上盛行着的多种婚姻制度的话,努尔哈赤的这番话则完全应该被理解成,自己死后,不但允许儿子代善继承自己,还希望他娶养无血缘关系的庶母——大妃。否则,这位大妃的举止怎么会如此荒腔野板,离谱得无法理喻?从她的一生行事判断,假如不是置身于这种多种婚姻文化氛围之中,这位史书记载中“有机变”的大妃,应该断不至于会错意到如此程度才对。

倒是准太子代善,很有可能因为心智、性情上的厚道和缺少智略,身处其中的文化氛围,再加上权势显赫导致忘乎所以,才真的会错了意。在人性的层面上,他可能并不真正了解其父的真实想法与性情,于是,将努尔哈赤所说的、所想的和所要做的当成了同一回事儿,忘记了死后是死后,而现在活着是活着的道理。结果,真实的情形可能是:努尔哈赤痛恨自己还活着时就开始眉来眼去的大妃和代善。不久,就将代善独掌的两红旗,分出去了一旗,交给代善的儿子岳托。从而,代善自己失去了父亲的欢心,被迅速灰头土脸边缘化,也害了那位大妃。P3-6

序言

“肃慎”,是女真族的远古祖先,在秦汉时代甚至更早得多的时候,就出现在我国的典籍中。据说,在古老得不可考的尧舜时代,这个民族就与中原地区有了密切交往。《国语》中记载说:孔老夫子周游列国,走到陈国时,遇到一群被木身石镞的箭矢射中的大鸟。这群鸟飞到国君的宫廷后死掉了。国君不知其故,派人请教孔老夫子。老夫子告诉他们,这种箭矢只有肃慎人才能造。周武王时,肃慎人曾经进贡过这种箭矢。后来,国君派人调查核实,果然在收藏贡品的金柜里找到了孔老夫子说的那玩意儿,证实了孔老夫子确是博闻强记。表明在久远的年代里,这个民族在渔猎上面的本领就不可小瞧。

肃慎、挹娄、勿吉、靺■、女真、诸申、满洲等名称,是这个同一渊源的民族在不同时代的称呼。在当代文化人类学研究中,这一民族被归人到了通古斯族系。在中国历史上,女真人曾经发生过三次重大作用,其冲击一次比一次剧烈,其影响一次比一次巨大,遂成为对于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少数民族。

 唐代的渤海国是由女真人的祖先靺■人所建,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于盛唐开元年间由大武艺开国,到后唐年间为辽国所灭,传国197年,是当时中规中矩、有模有样的大国之一。

此为女真人第一次影响中国历史。

女真人第二次施加大作用于中国,是在皇太极之前五百年。当时,他们的全部人口加起来可能还不到一百万,却以极短的时间凝聚成为一股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力量,一举将两个土地面积与人口总数均无数倍于自己的庞然大物——立国两百年的辽国和立国一百五十九年的北宋打翻在地,迫使辽国翻越大漠与雪山远逃西域,迫使自我感觉极佳、人口总数可能接近一亿的大宋帝国,只能屈居于东南一隅。

如今,女真人掀起的八旗旋风第三次席卷了中国的大东北,他们马上就要席卷全中国。

与五百年前的祖先比较,如今,女真人满打满算还是不足一百万人,他们的敌人大明帝国的人口则可能已经超过了一亿人。而更加重要的区别是,他们已经不是当年那只顾打家劫舍的强盗,他们目光深邃远大,他们胸襟恢弘宽阔,他们富有政治智慧,又有极其强大、令人不寒而栗的动手能力,他们所作的工作,甚至不亚于中国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人物。

而此时此刻的大明朝,与自己五百年前的祖先比起来,虽然土地面积大了许多,然而,其腐烂发臭的程度却也远远超过了大宋帝国,曾经有过的精巧雅致如今早已经变成了真正的愚蠢与恶俗。

由此可知,大清朝入主中原已经具有了某种宿命的意味。  如同我们在《前清秘史——入主中原之路》一书中所看到的那样,这个工作是在皇太极的带领下进行的。在下面,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工作是如何由多尔衮等人完成的。

可惜——

大清朝和以前的所有朝代一样,在统治层中继承和发展出了丰富的政治权术、狡诈和谋略,却从来没有在民族与国家的层面上,学会运用政治良知、理性与智慧。多少年来,我们没有学会和发展出更好的方式,于是,只能采用阴谋、暴力和血腥的手段,用制造痛苦来削减痛苦。以暴易暴、以毒攻毒,为了目的不择手段,已经成为帝制政治文化传统之中的一个基本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是必然地、无可避免地为未来新的、更大的痛苦预留下了空间与地步。

想想二百多年以后这个国家所遭遇到的所有屈辱、这个政权所受到的切齿痛恨,我们对此应该不难理解。

后记

这本读书报告的写作与完成,必须感谢两个人。

一位是尤小刚导演。

我孤陋寡闻,很少看电视,不知道尤小刚是位什么样的导演。后来,在洛杉矶一位好朋友家里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尤小刚,他当即抄起电话打到北京,找到了尤导。我们在电话上聊了几句,约定回北京后,我向尤导报到。

见到尤导之后,几次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的激情,他观察问题的深入细致,他的思维层次与能力,令我在深悔没有早点结识之外,复庆幸自己人生中多了一位亦师亦兄亦友的人物。在将他的几部历史题材连续剧看完后,我又昏天黑地、日夜不停地将几乎所有稍微重要一点的中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看完。之后,我相信,他对帝王政治摧残人性的批判不遗余力,是中国少见的富有现代人文关怀之思想情怀的影视剧导演。我想,在信息资料已经可以完整保留下来的今天,面对未来史笔如刀的审视,不知道有多少文化人可以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如果可以投票,我会把自己的一票投给尤小刚导演。

这本读书报告,就是与小刚兄合作的副产品。我希望自己的工作,没有让他失望。与他合作,是我的光荣。

另外一位,是北京握奇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的王幼君总裁。

我结识幼君兄同样很偶然。当时,我正想为一个农村小学的计算机教室出点儿力。偏偏在这时,有一个机会使我能够和他在一起聊天。他的满身书卷气,令我毫不犹豫地对他说:“我想占您一点便宜。”他扬扬眉毛,笑眯眯地问我:“什么便宜?”我就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请求。他一秒钟也没有迟疑,便答应了我那不无唐突的要求。这是我们第一次交往,也是到目前为止的唯一一次。

如今,他资助的电脑已经安装在了那所农村小学校的教室里。那是一批配置很高、数量不小的电脑。他没有提出过任何关于回报的要求,除了得到那些农村孩子们的感谢信。而他派去安装电脑的部下告诉我,他还在准备派工程师志愿者前去辅导那些渴望现代知识的孩子们。据说,他们公司有一位研究院院长,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计算机博士,已经报名做第一批志愿者。

我在新闻单位和公司工作的时间都不算短,对政府机关也很熟悉。老实说,我极少见到下级官员和公司职员在没有实现功利目的的可能时,夸赞自己的上司或老板。但我在他的部下那里听到了不止一次。从我和他仅有的交往中,我知道了这种夸赞的部分理由。

今后,我和幼君兄的交往可能仍然会很少。我想告诉他的是:在有时很艰苦的写作中,我时常会想起他,那是令我感受着人性的温馨与美好的回忆,使我在枯燥的写作中,对一切保持着信心。那样的时刻,我终身不会忘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在历史的拐角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亚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70217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9.09
丛书名
印张 13.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0:5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