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城市以其文化变迁上先行一步的优势,引领着四方的时尚。本书讲的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乃是在东西文化的现代碰撞和融合中,北京和上海的文化人各用他们独特的叙事策略记录下来的“现代城中谣”,颇有一点“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感慨,很值得今人仔细寻味。我国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揭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与以杜衡为代表的“海派”之争。配150多幅精美的插图。

内容推荐

京派和上海现代派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风格独标的梦。一个梦萦绕于山间的清泉,一个梦飘浮在洋楼的酒浆。当泉水汇八江流,酒意受原野的清风吹拂的时候,梦也就残破,也就苏醒了。它们展示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错综复杂,展示了文学智慧的丰富层面,同时又不能全然逃避社会历史的动荡冲激。“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人们要理解审美的精魂的古今代谢的秘密,是不妨透过历史的重雾,往来于京派的牧歌和海派的爵士乐之间的。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试读章节

第一章“京派”与“海派”之争:文学史因文化气候差异的一番“对打喷嚏”

当今的新派作家,有谁不是一开口就讲几句“文化意识”?文化,作为一个人文学科的术语,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有显态的,也有隐型的;有表层的,也有深层的。总之,它神通广大,百病兼治,仿佛是畅销海内外的“万金油”。假若把一种文化,看做是某个人类群体独特的价值认知、生活方式和他们整套的“生存式样”,那么它是四处流散,无所不在的。一位外国的人类学和文化学的学者讲过一段颇为通俗有趣的话:“打喷嚏乍看象是纯属生物学的现象,但其中却发展出一些小小的习俗,诸如说一句‘对不起’或‘多多保重’。不同文化的人们,或者同一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都不会以严格相同的方式打喷嚏。打喷嚏是在某种文化网络里结成的生物行为。要指出哪一件活动不是文化的产物是很困难的。”([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的研究》)文化的产生自然受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经济活动的制约,但是它一经创造出来,又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日常惯例和心理层面渗透和沉积,如盐渗透到水里一般,处处难以辨认出盐来,却处处感觉到一种咸味。

自从机械文明产生以来,世界范围内,首先是欧洲发生了文化亢奋猛进的势头。闭关锁国的严实的门户,纷纷被军舰火炮轰开,一批古老文明颓然凋谢和猛然转型。原先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几大人类文化圈,在愈来愈深刻的程度上开始了猛烈的冲撞,出现了破裂和崩毁、固守和新生的惨烈的痛苦。长期雄踞世界古老文明前列的中国文化,面临着最严峻的挑战,经历了由古典化走向现代化的极其艰难痛苦、路漫漫兮的历程。自十七世纪初,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献上方物和基督圣母图,开始西学东渐以来,中经丧权辱国的鸦片战争和励志图强的戊戌变法,直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化在残夜中做了整整三百年的酣梦和噩梦,才出现了破晓期的开放心态,从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的祖宗古墓中走出来,尽情地呼吸着苦涩的、然而是新鲜的外来文化的狂风。

从温暖的、却已经发生霉变的密室中,骤然走到新鲜的、却也带几分凛冽的旷野中,体质柔弱的人是难免要打几个喷嚏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繁众,伦理联系极为牢固,而阶级、阶层、社区、地域、职业等类社会层面非常丰富的大国。由于下层宗法制农业社会区间相互阻隔,上层军阀专横跋扈,政出多门,到处呈现出半封建社会的政治地域色彩和人际等级关系,一个好端端的国家陷于四分五裂之中。因而全国各地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速度、角度、深度,以及接受者的心态、情调、趣味,都有很大的差异,在山川阻隔之间,形成种种色色的复杂的新旧交错的文化景观,形成新旧文化配比相差甚大的一个个文化小气候。当本世纪三十年代前期,北平的“京派”作家在大学公寓中闻到“十里洋场”的酒气肉味,上海现代派作家在租界亭子间闻到明清古都朴野恬淡的风气的时候,他们都不禁鼻子痒痒的打起喷嚏来。这就是发生于1933年至1934年间,一方是北平的沈从文,一方是上海的杜衡的“京派”与“海派”的争论。

文化的差异引发了这场争论,文化的差异又渗透在这场争论的方式之中。

“京派”的理论家带有明清帝都的古朴之风,即使是争论,也具有宁静、恬适和随和的风度,仿佛一位谆谆善诱的教师爷在规劝着一个调皮促狭的学生,仿佛一位眉宇清明的艺术之神谛视着骚动纷扰的人世间。揭开这场论争的,是沈从文发表于1933年10月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的文章《文学者的态度》。他写得那么亲切自然,先从身边的厨子写起:“我家中大司务老景是这样一个人:平时最关心的是他那份家业:厨房中的切菜刀,砧板,大小碗盏,与上街用的自行车,都亲手料理得十分干净。他对于肉价,米价,煤球价,东城与西城相差的数目,他全记得清清楚楚。凡关于他那一行,问他一样他至少能说出三样。他还会写几个字,记账时必写得整齐成行美丽悦目。”在主仆间互致敬意,彬彬有礼之中,他引导文学者以这个诚实的下等人对待职业的态度为态度,认为:

伟大作品的产生,不在作家如何聪明,如何骄傲,如何自以为伟大,与如何善于标榜成名,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作家诚实的去做。作家的态度,若皆能够同我家大司务态度一样,一切规规矩矩,凡属他应明白的社会上事情,都把它弄明白,同时那一个问题因为空间而发生的两地价值相差处,得失互异处,他也看得极其清楚,此外“道德”,“社会思想”,“政治倾向”,“恋爱观念”,凡属于这一类名词,在各个阶级,各种时间,各种环境里,它的伸缩性,也必需了解而且承认它。着手写作时,又同我家中那大司务一样,不大在乎读者的毁誉,做得好并不自满骄人,做差了又仍然照着本分继续工作下去。必须要有这种精神,就是带他到伟大里去的精神!

他自然是讨厌“海派”作风的,但他在批评“一群玩票白相文学作家”的态度的时候,并没有忘记拉上北京的人物作为陪绑,以显示公允平正并无门户。他指出:“这类人在上海寄生于书店、报馆、官办的杂志,在北京则寄生于大学、中学以及种种教育机关中。这类人虽附庸风雅,实际上却与平庸为缘。”“已经成了名的文学者,或在北京教书,或在上海赋闲,教书的大约每月皆有三百至五百元的固定收入,赋闲的则每礼拜必有三五次谈话会之类列席,希望他们同我家大司务老景那么守定他的事业,尊重他的事业,大约已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他这种欲擒故纵的迂回战术,受到“海派”作家的反击之后,火气难免上升,但他依然不失学者风范,又在《论“海派”》、《关于海派》等文章中,恭恭敬敬地表示“同意”对方的文章,并对自己所用的术语作一番严格的界定:“‘海派’这个名词,因为它承袭着一个带点儿历史性的恶意,一般人对于这个名词缺少尊敬是很显然的。过去的‘海派’与‘礼拜六派’不能分开。那是一样东西的两种称呼。‘名士才情’与‘商业竞卖’相结合,便成立了我们今天对于海派这个名词的概念。”“我所说的‘名士才情’,是《儒林外史》上那一类斗方名士的才情,我所说的‘商业竞卖’,是上海地方推销×××一类不正当商业的竞卖。正为的是‘装模作样的名土才情’与‘不正当的商业竞卖’两种势力相结合,这些人才俨然能够活下去,且势力日益扩张。”作者已经改变了第一篇文章中正襟危坐,向生徒从容布道的态度,眉心已微微紧蹙,用语也带几分尖锐、甚至刻薄了。不过,他依然把清除这种“妨害新文学健康发展”的海派坏影响,作为南北两地作家的共同责任,并且特地说明:“杜衡君虽在上海,并不缺少成为海派作家的机会,但事实明明白白,他就不会成为海派。……茅盾、叶绍钧、鲁迅,以及大多数正在从事于文学创作杂志编纂人(除吃官饭的作家在外),他们即或在上海生长,且毫无一个机会能够有一天日子同上海离开,他们也仍然不会被人误认为海派的。”这样,他把起而应战的对方排除在论争对象之外,使自己成为避开后卫和门将的足球运动员,可以从容不迫地射空门了。诚然是打喷嚏也有打喷嚏者的文化方式,沈从文受海派风气的刺激接二连三地打出来的“喷嚏”,分明带有古都社会雍容尔雅的风度,先是掀起竹布长衫的大袖,掩住仰天皱鼻子的面容,轻松过后,又风度翩翩地向对方连称“失礼失礼”、“请多多包涵”。因此,虽然难免带点冒失,但终究没有留下多少宿嫌。从这里,也可以或隐或显地窥见“京派”作家节制、和谐而圆融的审美文化的心境。P1-7

序言

民俗民谣,牵系着人们的寻根意识。这些俗谣是在地理中生根的,正如《史记》所言:“人民谣俗,山东食海盐,山西食盐卤。”自从有了作为文明发展之标志的城市,我们又有了“城中谣”。《后汉书》记载了一位名臣的奏疏,说是“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日: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可见风俗时尚对社会影响之深。奏疏还引了当时长安的《城中谣》: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城市以其文化变迁上先行一步的优势,引领着四方的时尚。本书讲的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乃是在东西文化的现代碰撞和融合中,北京和上海的文化人各用他们独特的叙事策略记录下来的“现代城中谣”,颇有一点“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感慨,很值得今人仔细寻味。

“现代城中谣”啊,你是怎样唱出来的,你又如何牵系着我们的灵魂?

2007年4月24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京派文学与海派文学(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26011
开本 16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91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