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多年来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个初步探索,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既有导师的研究,也有研究生们的心血。全书内容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皮影、蒙古族搏克等。
图书 |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多年来在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过程中所进行的一个初步探索,其中既有理论方面的,也有实践方面的;既有导师的研究,也有研究生们的心血。全书内容包括: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皮影、蒙古族搏克等。 目录 第一部分 总 论 第一章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意义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承特有的教育功能 第二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盛衰 第三节 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探索 第二章 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观察力 第二节 记忆力 第三节 想象力 第三章 民族文化传承对人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动机 第二节 兴趣 第三节 情感 第四节 意志 第五节 性格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中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第一节 科学知识 第二节 人文知识 第三节 生活知识和生产技能 第五章 人类学坐标下的教育评价 第一节 单一评价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 第二节 人类学关注的有关人的发展性评价 第三节 文化差异与教育评价的合理化 第六章 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第一节 时代变迁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 第二节 教育多样化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三节 当代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拓展的探索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一、皮影 二、蒙古族搏克 三、藏族热贡艺术 四、江西永新盾牌舞 五、神话传说 六、蒙古族安代舞蹈 七、土族童谣 八、舞龙运动 九、泉州提线木偶戏 十、黎族跳竹竿 十一、鄂伦春族游戏 十二、傣族舞蹈 十三、春节 十四、彝族烟盒舞 十五、满族歌谣 十六、江永女书 十七、土家族摆手舞 十八、蒙古族赛马 十九、风筝 二十、苗族芦笙 二十一、苗族刺绣 二十二、达斡尔族游戏 二十三、东北二人转 二十四、侗族大歌(一) 二十五、侗族大歌(二) 二十六、“嘎拉哈”游戏 二十七、面塑 二十八、满族珍珠球 二十九、陕北安塞剪纸 三十、凉山彝族家支文化 三十一、朝鲜族荡秋千 三十二、日本茶道 三十三、北美洲因纽特人游戏 三十四、日本柔道 三十五、苏格兰风笛 三十六、新西兰毛利雕刻 作者简介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军//董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08460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8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03 |
丛书名 | |
印张 | 2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