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该找谁去告别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80后才气作家李子悦的代表力作,它奏响了2007最精彩的青春离歌。

小说题目本身就透露着不知何处是故乡的漂泊与孤独感,这部长篇作品,是作者寻找精神上的归属感的又一次努力。

这本书写的是一男N女的事。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里面,有爱情,有亚爱情,还有友情等,正好都是年轻人,所以里面干的事情是年轻人常干的事情。

内容推荐

这本书写的是一男N女的事。

里面,N女最后一个都没有剩下,都走光了。这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里面,有爱情,有亚爱情,还有友情等,正好都是年轻人,所以里面干的事情是年轻人常干的事情。不过一般人都没有干好,我这部小说里的年轻人则干好了,虽然他们最后都散了,但是在里面他们活得像水草一样茂盛。

现在,没有了集体的笑话了,我们依旧每天装作快乐,上班下班,城市的灯火熄了。我们拉一拉被角,装作房子的主人,安静的睡了。那么心地荒凉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我们最后的年轻,不应该这样,我们要幸福起来,我们要相信彼此都还活着,好好生活。

这是我们最后的年轻。

试读章节

在上大学之前,我几乎没有正视过任何一位女孩,这主要是因为我当时太诚实、懦弱以至于胆小如鼠。我敢说是大学给了我一个做男人的机会,至少是学会了谈情说爱、牛逼哄哄和不屑一顾。总之在我百无聊赖的大学生活里,对于女人我开始变得胆大如牛,有恃无恐,并且得心应手了。

谈到我大学时代的女人,周小菁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女人在认识我时是十九岁,离开我时也是十九岁,也就是说我和她走在一起用来甜言蜜语加上哭哭啼啼再加上做爱的时间,总共还不到一年。

然而就是在这短暂的一年里,周小菁给了我她的初恋、初吻和初夜。当然这些话部是她自己说的,我一直都没有承认,并且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我越来越坚信自己的看法了,我的看法是:一切都是假的。我的看法之所以如此偏激,是因为就在前不久我还洗心革面地跑到她家里,哀求我们重新开始,可是她脸上的表情竟然木讷得像块腊肉,她已经认不得我是谁啦。要是初恋都这么容易遗忘的话,那我们的银行密码还不得整天贴在脸上啊,所以我觉得周小菁的初恋十有八九不是给了我,她对我说了谎活。至丁说她的初吻也给了我,这我就更难考证了,她人长得不仅是蜜桃般的水灵,而且又喜欢露宿街头,谁知道漆黑半夜里有没有让人或者叫春的猫什么的KIss过。她说初夜给了我,到现在我还很后悔。我后悔倒不是因为她说的有悖于真相,她说得一点没错,她确实把初夜给了我,只可惜我当时太嫩,对于性简直是一无所知,所以当周小菁一步步向我靠来的时候,我只有手足无措地忙上忙下的份,也就是说我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尽管以后的每一次我都手到擒来从没有落下。但是这一次的错过仍让我第一次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不可言说的耻辱,这种耻辱不同于后来我接二连三的补考事件,也不同于后来我为了一个妖冶但却不漂亮的女人而被她的若干个男朋友揍得呜哩哇啦的耻辱,这种耻辱我将不能原谅自己,因为我是一个男人。这就好比将军可以原谅自己的士兵打了败仗,但他决不会容忍自己的手下扣动扳机而前方居然没有一个人倒下。我就是这个不称职的士兵,所以如果我真的不是周小菁的初恋的话,她离开我恐怕也就是这个原因了,因为将军并不是仅仅靠士兵的枪声吃饭的。周小菁爱上我并不是看上我的纯洁,她需要的仅仅是初夜一次就能够让她蹚过尘世纷繁一百年的男人。

2

我和周小菁分手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我犯上了儿乎所有的青春期的男人都犯有的喜新厌旧的毛病,我的小魂小魄被另一个天仙赵彬彬给勾走了。所以到了后期每次再和周小菁有所来往时,我多少表现得对什么事都有点气急败坏,或者满不在乎。尤其是当她缠着我逛街的时候,我的气更不打一处来,而且这个前提还是她自掏腰包。

记不清楚是哪一天了,反正那天我一如既往地没去上课,周小菁和我在离学校门口不远的大堤前见了面,我们沿堤而上,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江面和来往于此岸彼岸熙熙攘攘、写满了时光印记的采沙船,微风伴着和煦的阳光轻拂过来,一切都显得很安详、静谧,可是我的心中没有一点诗意,变得混乱不堪,我住想赵彬彬现在在干吗呢?她有男朋友了吗?如果有他们在干吗呢?想到这里几乎要了我的命,我没有继续想下去,我怕我一不留神跌进江面,成为鱼的下酒菜,我可不想死,我还没有初恋呢。

或许有人会问,你床都和女人上了,还没有初恋呀?是的。我的确还没有初恋,因为一提到初恋我就觉得空荡荡的,茫然得像一头迷失方向的麋鹿,不知所从,初恋过的人在面对回忆时是这个样子的吗?我觉得不悲哭几声或者美滋滋一顿,至少也应该在心里念叨一下恋人的名字吧。

我平安无事地走过了江堤,没有和周小菁说一句话,我为自己的沉默而叫好,因为这样我就可以让沐浴春风的周小菁知道我在冷淡她,从而可以摆脱她的纠缠了。P2-5

书评(媒体评论)

最早知道李子悦是在“快读”小说里看到他的《一个无聊的下午》,我觉得写得不错,现在看到了他的长篇《我该找谁去告别》。比起“无聊的下午”,这个长篇看到了他的童年,他九岁时的初恋,他的大学,他的恋爱,他的兄弟,他的理想,他的家族纠纷,一本真诚的青春成长小说,如自序的题目,这是“最后的年轻”的纪念。祝贺这本书出版,然后,就该找它告别了,我想在这本书的基础上李子悦会走得更远,事实上,他已经走得很远了。

——孙智正(作家)

我断定好人能把生活写成童话,而好玩的作家能把生活写成笑话,李子悦的小说比童话有趣,比生活耐人寻味。《我该找谁去告别》是对80后作家的突破性奖励。

——努力嘎巴(《芙蓉》编辑、作家)

2006年,或者2005年,我编辑了李子悦的一篇题为《我没有自己的城市》的小随笔,滕州、南京、株洲,给作者留下了不同的生命印记。而今天,这三座城市又一一出现在他的长篇作品《我该找谁去告别》之中,小说题目本身就透露着不知何处是故乡的漂泊与孤独感,这部长篇作品,是作者寻找精神上的归属感的又一次努力。

——李兰玉(《青年文学》编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该找谁去告别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子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037125
开本 32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