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女神的恒河/世界河域文明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河流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恒河之于印度,更是如此。毫无疑问,从长度来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大河,共长度不过2000多公里。但无论是在印度还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她都是闻名遐迩的河流。本书为您介绍了恒河历史和发展,带你走进一次文明的漂流,一次历史的探寻,一次文化的盛宴。

内容推荐

这条具有神奇背景的河流,以其无私与慷慨,用丰沛的河水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刨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印度、盂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足恒河中上游,是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目录

引言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1

第一章 德里:“因陀罗神的住所”/1

 一、史诗之城/5

 二、帝都之始/12

 三、莫卧儿帝国的基石/15

1.成吉思汗的后裔:帖木儿/16

2.莫卧儿帝国的建立者巴卑尔/2l

3.不幸的“幸运者”——胡马雍/24

 四、印度的“紫禁城”:德里红堡/29

1.见证辉煌王朝的灭亡/32

2.印度在这里独立/36

 五、“圣雄”的安息地:甘地陵/40

1.“圣雄”引导印度/40

2.挽救印度的分裂/44

3.印度在哭泣/49

 附录:印度历史简要/58

第二章 阿格拉:追寻帝王之都的辉煌/59

 一、阿克巴大帝时代/60

1.“世界的领导者”/60

2.阿格拉红堡里的故事/69

 附录:莫卧儿建筑/75

 二、泰姬陵:见证传奇爱情的“泪珠”/77

1.印度历史上最传奇的爱情/77

2.悲伤缔造的奇迹/80

 附录:现存的世界七大建筑奇迹/85

 三.奥朗则布迁都:帝国的转折/87

 附录:莫卧儿皇帝列表/92

第三章 坎普尔:风云际会之地/93

 一.戒日王朝/94

 二、大唐高僧的法会/99

 附录:《大唐西域记》/109

 三.从坎普尔到勒克瑙:见证印度民族的血性/110

第四章 克久拉霍:奇特的神庙群落/119

 一、邂逅克久拉霍/120

第五章 瓦拉纳西: “圣城中的圣城”/131

 一、湿婆神的住所/134

 附录:1.印度教三大神之梵天/142

2.印度教三大神之毗湿奴/143

3.印度教起源与教义/144

 二、鹿野苑:佛法初传/146

 三、“大雄”诞生之地/152

 四、天堂之门/157

第六章 巴特那:佛光普照/163

 一、华氏城的黄金时代:孔雀王朝/168

1. “月护王”旃陀罗笈多/168

2.游离于“黑”“白”之间的阿育王/173

 二、笈多王朝:印度的黄金时代/178

 三、《西游记》中的“西天”/183

1.历史演绎的名著/183

2.传说中的“西天”:那烂陀寺/187

3.菩提伽耶:佛祖悟道之所/191

第七章 “宫殿之城”:加尔各答/195

 一、“第二个伦敦”:英国殖民统治的中心/197

1.殖民者的据点/199

2.印度的悲剧:东印度公司时代/203

 二、东方“诗圣”:泰戈尔/209

1.“诗圣”/210

2.独具特色的国际大学/213

3.伟大的爱国者/216

4.不朽的文豪/217

 附录:1.泰戈尔的遗言/220

2.印度的国歌《人民的意志》/221

 三、“加尔各答的天使”:特里莎修女/222

附录:特里莎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

颁奖大会上的演讲(摘选)/230

试读章节

二、帝都之始

与亚洲其他国家相比,古代印度的历史是比较混乱的,其主要表现便是统一王朝出现得较晚。因此,尽管德里的历史非常悠久,但直到12世纪末期才成为正式的国都,而导致这一结果的,还要归功于伊斯兰文明的进入。

我们知道,公元7至8世纪时,被伊斯兰教武装起来的阿拉伯帝国正如日中天,其势力不但覆盖了整个阿拉伯半岛以及埃及、北非、中亚等地,还进一步波及到亚洲大陆的东南端。早在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的扩张浪潮就曾波及到南亚西北端地区。8至10世纪,信德及旁遮普南部一带就已被阿拉伯人所统治,先后出现了木尔坦和曼苏拉两个小王国。不过10世纪中叶之前,伊斯兰教政权势力始终限于次大陆西北一隅,未对印度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

962年,在今阿富汗东部兴起由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人建立了加兹尼王朝(962—1186年)。999至1030年,加兹尼王朝伊斯兰教君主马默德在位。他率军对印度连续进行了17次大规模的军事入侵,屡屡击败印度拉其普特王公们的抵抗。1009年,马默德攻占曲女城,把这座历史名城洗劫一空,夷为平地。1025年,他又粉碎印度王公的顽强抵御,攻占了印度教圣地索姆那特的湿婆神庙,然后用4万头骆驼把藏在该庙的大批财宝运回加兹尼。加兹尼王朝的军事征伐打开了中亚通往印度次大陆的门户。但马默德的远征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并未谋取在印度建立直接的统治。加兹尼王朝在马默德死后急剧衰落,为阿富汗西部新兴的伊斯兰古尔王国所灭。古尔王国奉行与加兹尼王朝同样的侵掠国策,继续对印度发动侵略战争。1190年,古尔苏丹穆罕默德率军攻入印度腹地,在今德里附近与印度王公展开塔劳里会战。1192年,穆罕默德再次率12万大军与印度王公在塔劳里进行会战,结果大胜印军,进而攻克德里。接着古尔大军又连陷比哈尔、孟加拉等地。至此,德干高原以北地区皆入古尔王国之手。1206年穆罕默德遇刺身亡,身后无嗣,王国陷入四分五裂。就在这时,古尔王朝驻德里总督库特卜·乌德·丁·艾伯克自立为苏丹,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国家的统治,而德里也由此开始作为印度政治中心的历史。

德里苏丹国家是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较为稳固的伊斯兰教政权。它存在了320年之久,先后经历了奴隶王朝(1206—1290年),卡尔奇王朝(1290—1320年),图格拉克王朝(1321—414年),赛义德王朝(1414—1451年)和洛提王朝(1451—1526年)等5个王朝。德里苏丹国家以征服战争的方式逐步把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纳入伊斯兰教政权的统治之下。奴隶王朝的苏丹伊杜米斯(1211—1236年)先后敉平旁遮普和孟加拉的王公贵族反叛,征服了温德亚山北麓的瓜廖尔和马尔瓦地区,被史家称为德里苏丹国家的奠基人。另一位苏丹马茂德(1265—1287年)严厉惩处了桀骜不驯、专横跋扈的“四十人贵族集团”,加强了苏丹权威,强化了伊斯兰教律法。卡尔奇王朝的苏丹阿拉乌丁(1296—1316年)继续奉行高压政策,慑服贵族,实行改革,增加国家直接控制的土地,剪除割据势力,并遣大将卡富尔4次远征南印度,依次征服了四大印度教王国:雅达瓦、喀喀迪耶、曷萨拉和潘地亚,从而使德干高原成为德里苏丹国家的辖地。至此,德里苏丹国家的疆域东起孟加拉国、西至印度河,北抵克什米尔,南达科佛里河。

值得一提的是,外来文明的进入,对古老的印度本土文明也造成了巨大冲击。以苏丹为代表的穆斯林征服者们,在印度不仅确立了政治统治,也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印度原有居民的传统信仰体系和文化观念。德里苏丹国家建立之初,曾对印度教进行了残酷镇压,并以各种手段迫使广大印度教教徒改信伊斯兰教,但未能奏效。此后,历代苏丹仍奉行严厉的宗教歧视政策:经济上,严令印度教教徒交纳比穆斯林高得多的土地税,并交纳作为异教徒耻辱标志的人头税;政治上,任何印度教徒不得出任高级文武官职;一些具有宗教狂倾向的苏丹甚至颁布苛令,禁止印度教教徒理发、不允许在亚穆纳河洗浴、不得举行宴会等等。出乎意料的是,德里的伊斯兰国家政权并无力彻底消灭印度人的传统信仰。

14世纪末,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冲入印度,先在德里以北击垮德里苏丹图格拉克王朝的抵抗,进而将德里城洗劫一空,德里苏丹国家的中央统治区域急剧缩减,苏丹政令不出德里周围。15世纪后,北部穆斯林贵族和印度教王公拥兵自重,仅在形式上尊奉德里苏丹为君主;南部德干高原则形成了伊斯兰教巴曼苏丹国和印度教维查耶纳伽尔王国两大政权并立的局面,相互间杀伐不已。南亚次大陆的混乱与割据,又一次为北方民族的扩张和征服敞开了大门。也正是在这种历史的阵痛中,一个新的时代将要到来了。

不过对于德里来说,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倒得到了巨大发展。由于好几代王朝的经营,德里曾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辉煌。时至今日,我们仍能在旧德里的城区和郊外看到不少古城的残垣断壁,其中还能辨认的包括1304年卡尔奇王朝阿拉·乌德.丁苏丹时期建造的西里城;1321年图格拉克王朝时期建造的图格拉巴德及弗罗兹巴德等。尽管德里苏丹帝国已成过眼烟云,但面对这些废墟,不由人想起那几百年前的辉煌。

P12-15

序言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

现世的救主,女神的恒河,

请把财产充满世界!

无知的我们,心中只崇敬您。

神圣的恒河!

现世的救主,女神的恒河。

请您把幸福注满人间!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河流往往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恒河之于印度,更是如此。毫无疑问,从长度来看,恒河算不上世界大河,共长度不过2000多公里。但无论是在印度还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她都是闻名遐迩的河流。

作为印度最长的河流,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奔腾2700公里,横贯印度东北部。多少年来,它都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河”,而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也造就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在印度神话中,恒河原是一位女神,是希马华特(意为雪王)的公主,为滋润大地,解救民众而下凡人间。女神既是雪王之女,家乡就在对门山缥缈的冰雪王国,这与恒河之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加姆尔的甘戈特力冰川相呼应,愈加带有神话色彩。加姆尔在印度语中是“牛嘴”之意,而牛在印度是被视为神灵的,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于是便被视为圣洁无比了。

根据印度古代宗教传说,恒河之为“圣河”,乃是因其发源于“神山圣湖”。恒河的上游在中国西藏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冈底斯山的东南坡有一个大而幽静的淡水湖,叫玛法木错湖,湖水来源于高山融化的冰雪,所以湖水清澈见底,平如明镜。相传,这里的山中就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印度教徒尊它为“神山”。湿婆的妻子乌玛女神是喜马拉雅山的女儿,玛法木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印度教徒尊它为“圣湖”,由于恒河水是从“神山圣湖”而来,所以整个恒河都是“圣水”。千百年来,虔诚的印度教徒长途跋涉,甚至赤足翻越喜马拉雅山,到中国境内的“神山圣湖”来朝圣,到湖中洗澡,以祛病消灾,益寿延年;到神山朝拜,以得到湿婆大神的启示。

还有另一个传说:印度历史上某国王为了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以修来世,请求天上的女神下凡。但是,女神之水来势汹汹,大地难以承受,于是湿婆大神就站在喜马拉雅山附近的恒河上游,让水从他的头发上缓缓流下,从而减弱了水势,既可以洗刷掉国王祖先的罪孽,又能造于人类。由此,印度教徒认为恒河是女神的化身,是“赎罪之源”。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正是这条具有神奇背景的河流,以其无私与慷慨,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创造出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印度文明。时至今日,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尤其是恒河中上游,是经济文化最发达,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从地理的角度看,恒河有两个较大的源头,即阿勒格嫩达河和帕吉勒提河。两河上游急流汹涌,奔腾于喜马拉雅山间,地势由3150米急降至300米。两河在代沃布勒亚格附近汇合后始称恒河。穿过西瓦利山脉后,在古城哈德瓦附近进入平原,与其著名支流亚穆纳河结伴并排而行,流至阿拉哈巴德时汇聚在一起,地势再降至120米。由于恒河到此已沙多水浊,而亚穆河水深且清,结果褐色的恒河水与青色的亚穆纳河水形成十分明显的水线,以后逐渐交融混合。接着,恒河气势磅礴地流向印度宗教圣地瓦拉纳西,随后又集纳了许多支流,河面更加宽阔,一路浩浩荡荡奔向下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女神的恒河/世界河域文明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红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79172
开本 16开
页数 2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7-11-01
首版时间 2007-11-01
印刷时间 2007-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35.04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0
16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