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悠长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民族群体,汉民族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十分深远,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很多地区也有着她深深的历史足迹。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涉及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在很多方面反映着汉民族和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趋向,对促进汉民族和汉文化的研究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书 | 中原文化与汉民族研究--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汉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悠长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对周边民族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庞大的民族群体,汉民族的影响不仅在中国十分深远,在中国大陆之外的很多地区也有着她深深的历史足迹。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涉及学科广泛,内容丰富,在很多方面反映着汉民族和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趋向,对促进汉民族和汉文化的研究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录 序 炎帝的创新精神 河洛中原文化类型辨——兼谈客家人、平话人的形成 河洛文化与汉民族发祥地探源 河洛名儒许衡与《授时历》 汉族及其经济生活 儒家思想中的经商理财文化 地中概念的历史意义 说《禹贡》九州与五服 殷商人祭卜辞中所见杀牲法 福建汉族人口的变迁及其外移 从福建长乐显应宫看海外华人的郑和信仰 闽南文化与周边文化比较——从普度·中元节习俗看闽南文化 汉化与多元文化——蒙古族与云南多元民族文化的繁荣 中国各民族礼俗的内涵与变迁 古代中国汉族与周边民族经济文化的互渗与互动 教育技术对多元民族文化整合及传播的影响 铜仁傩文化及其历史价值探究 试论白族本主崇拜中汉文化的影响 彝族吸收采用汉族姓名文化述论 附录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朱锦昌先生致辞 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名誉会长杜荣坤先生贺信 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会长揣振宇先生致辞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原文化与汉民族研究--2006年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揣振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70737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7-07-01 |
首版时间 | 2007-07-01 |
印刷时间 | 2007-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81.1-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黑龙江 |
长 | 230 |
宽 | 175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