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流千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征战纪实)/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是一支攻守兼备,尤以打阻击闻名的英雄铁军,创造过许多辉煌战绩。本书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之一,再现了第二十八军的征战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描写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征战历程的纪实文学作品。

抗战爆发后,渤海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陆续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一批抗日武装。敌后抗战的燎原烈火,解放战争初期的惊涛骇浪,使渤海子弟兵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逐步形成了第二十八军的前身部队——渤海军区前方指挥部及所属第七、第十一师,不久又改编为华野第十纵队,从此打出渤海,转战南北,屡建战功,成为华东战场的一支劲旅。莱芜参战,扼守锦阳关,牵敌胶济路,配合野战军主力围歼李仙洲;泰安攻坚,强夺摩天岭,浴血占泰城,活捉敌中将师长杨文瑔。外线出击,多次出色完成阻击任务,以致敌军在文件中写下“排炮不动,必是十纵”。挺进中原,鏖战牛王垌,勇夺邓县城,扬威老河口,斩敌马刘营。豫东战役,先后阻击国民党军王牌主力胡琏兵团和丘B清泉兵团,使敢打硬仗、善打阻击的十纵名声大振。回师济南,毛泽东亲点十纵阻援,但宋时轮争得主攻任务,横扫外围,攻克城垣,直捣王耀武的绥靖司令部。南下淮海,徐东大阻击,徐南追逃敌,围困杜聿明,率先攻进敌指挥中心陈官庄。1949年春,十纵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横渡长江,截歼逃敌,参加苏浙皖边大围歼,而后转战淞沪,会同兄弟部队解放大上海。盛夏酷暑,千里入闽,翻山越岭直取福州,扬帆渡海攻占平潭。血战金门,结局悲壮,但其忠勇精神可歌可泣。受命剿匪,闽北扫群魔,荡寇九仙山,跨海平匪巢,战果累累。驻守福建前线,粉碎国民党军窜扰,驰援东山击败胡琏,雄镇海疆再谱新篇。

目录

第一章 燎原烈火

党中央派来播火者[1]

挫败吞并阴谋[6]

智斗沈鸿烈[11]

艰苦的岁月[17]

胜利大反攻[24]

第二章 潮涌渤海

捍卫抗战果实[32]

谈判桌上的较量[38]

针锋相对[44]

奋起自卫[51]

铁流滚滚[56]

第三章 驰骋鲁中

大战前夕第十纵队成立[64]

升为野战部队的第一仗[70]

山高还是人高[73]

攻关拔寨战犹酣[78]

扼守险隘古道[82]

胶济路牵制敌援军[85]

“五万大军不如五万头猪”[87]

第四章 虎啸东岳

力争主攻任务[90]

“吃大饼”的战术[94]

勇夺摩天岭[98]

鏖战蒿里山[106]

浴血克东门[111]

携手破泰城[117]

活捉中将师长杨文球[121]

第五章 出击外线

汶上风雨骤[126]

梁山高奏好汉歌[133]

“排炮不动,必是十纵”[141]

破击陇海路[147]

长驱百里袭柳河[153]

转兵“北线”再奏捷[160]

第六章 逐鹿中原

挺进豫皖苏[166]  

邓小平政委来了[172]

纵横驰骋在宛西[177]

兵发老河口[185]

斩敌马刘营[189]

第七章 威震豫东

攻其必救[197]

拖住胡琏兵团[203]

再战整编第五师[209]

把阵地夺回来[213]

邱清泉的哀叹[216]

壮哉桃林岗[222]

第八章 强攻济南

打回家乡去[229]

横扫敌外围据点[235]

促使吴化文部起义[243]

攻取王耀武的绥靖司令部[251]

怒潮在永镇门奔涌[259]

第九章 决战淮海

大战之初的惊险一幕[266]

阻击邱、李两兵团东援[273]

粉碎“三路会师”的图谋[280]

堵住南逃之敌的退路[283]

迫使第七十二军投诚[288]

摧毁杜聿明的指挥中心[294]

第十章 飞越天堑

兵临长江[300]

炮击英国皇家军舰[306]

突破长江天险[313]

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319]

苏浙皖边大围歼[324]

第十一章 直取淞沪

转战大上海[331]

打开通往淞沪的大门[338]  

地下党送来守敌防御图[346]

血染的战旗飘扬在杨行[351]

汤恩伯带着遗憾逃离上海[357]

第十二章 挥戈入闽

冒暑大进军[360]

翻山越岭下榕城[368]

抢占闽江大桥[374]

穷追猛打歼逃敌[380]

没有枪声的战斗[386]

第十三章 龙腾海峡

从陆地猛虎到海上蛟龙[391]

风浪中首战告捷[396]

深入虎穴伏顽敌[400]

扬帆竞渡夺海坛[404]

碧海红旗[409]

第十四章 遗恨金门

胜利形势下的攻金使命[416]

敌情与决心[419]

血战滩头[425]

意外变故[431]

以寡敌众[434]

冒死增援[437]

悲壮的结局[439]

沉痛的教训[443]

第十五章 剿灭顽匪

闽北扫群魔[446]

追剿“地头蛇”[451]

荡寇九仙山[458]

海上轻骑兵[463]

跨海捣匪巢[470]

第十六章 卫戍东南

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478]

惊心动魄的岛屿争夺战[483]

魔影又现[489]

驰援东山[495]

永恒的英雄[502]

后记[512]

试读章节

停战协定签订后,国民党反动派毫无和平诚意,在加紧进行全面内战准备的同时,不断调动军队对各解放区实施蚕食和袭扰,并有计划地派遣特务潜入解放区进行暗杀、绑架、策反等恐怖活动。

渤海地区,在国民党军庇护下的伪军频频制造事端,袭扰活动愈演愈烈。1946年1月下旬,沧县之敌两个团配有铁甲车向解放区进攻,企图打通津浦线沧(县)泊(镇)段的联系。驻德州伪军更是肆无忌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的第三天即以千余之众出犯十里堡;2月20日袭扰小东关;3月30日进攻驻刘家集的八路军部队,我伤亡排长以下11名;3月22日窜犯解放区内地德平县境,24日在德辛集区大肆屠杀群众,避雪店9名群众被杀死,烈属孙洪文全家5口无一幸免,连6岁的小孩也被伪军用刀剁死……

面对国民党破坏停战的阴谋,中共中央要求全党全军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坚决反击国民党军的挑衅,并发出了一系列指示。3月15日指出:“华北、华中各地应即提高警觉,密切注意顽方动态,并在军事上作必要准备,加强整训,加强侦察,严防反动派突然袭击。如反动派发动进攻时,必须能够在运动中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之。”4月18日又指出:“蒋表面愿求妥协,以欺骗国人,暗中布置军事,阴谋甚大,望准备一切条件,应付任何事变。”

据此,渤海军区部队对国民党军和伪军破坏停战协定的倒行逆施作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对其进攻和蚕食解放区的挑衅活动进行了坚决打击。

5月3日,由伪军改编的国民党交河县保安团由驻地泊镇出动,袭击驻交河县南三里庄的八路军交河县大队,致使该大队二连牺牲20余人、被俘人员遭枪杀30余人。驻泊镇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第十五军事调处执行小组各方代表赶赴现场时,国民党特务、保安团团长徐春霖指使几百名汉奸、地痞等恶棍,谩骂、围攻和用砖块殴打执行小组中共代表、渤海一分区司令员傅继泽,悍然制造了殴辱执行小组中共代表的“交河口事件”。

消息传开,解放区军民义愤填膺,纷纷谴责公然违犯停战协定的罪恶行径,强烈要求铲除国民党安插在解放区的这一毒瘤。傅继泽遂致电北平军调部中共代表,汇报了“交河口事件”的经过,为维护停战协定的执行,保卫解放区,建议集中兵力攻占泊镇。军调部中共代表当即回电,同意坚决反击敌人的挑衅。

5月5日午夜12时,渤海一分区十七团及沧县独立营首先向冯家口周围洪辛庄、门庄子、马寨等据点发起进攻,战至次日下午,歼敌1700余人。接着,第十七团等部挥戈进击冯家口车站,守敌惧怕被歼,慌忙向沧县逃窜。

反击作战打响后,渤海一分区十八团向泊镇车站攻击前进,突击队炸开铁丝网,迅速向车站攻击,十几分钟就突进七八十米,毙敌几十人。泊镇守敌、汉奸鲍秀祥部急忙收缩阵地,凭坚固守。攻击部队顽强冲杀,打退敌人三次凶猛反击,至8日夜间,鲍秀祥渐渐不支,带着残部撤逃,结果在张官屯、北蔡庄子等地被一分区十七团全歼。

冯泊反击战,共歼敌3000余人,解放了泊镇、冯家口两座车站及其周围地区,进一步沟通了渤海解放区与冀中解放区的联系,同时沉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冯泊战斗后,渤海解放区几个伪军据点里的敌人一度有所收敛;但是从5月中旬起,随着国民党正规军对各解放区进攻的升级,这些伪军又开始蠢蠢欲动,特别是驻德州的伪军,挑衅活动更为猖獗。据当时的《渤海日报》报道:“至5月12、14、22、25等日,则公然射击我军区生产人员,23日则以百余伪军包围我德县东九区区公所。此外违约运兵运武器弹药的事实更不胜枚举。致和平后的德县人民,复陷于水深火热倒悬之苦。因此求救群众天天塞满在我军区司令部,要求解除德县伪军武装的书信如雪片纷飞。6月5日,德县徐胜参议长,各救会刘杰主任,群众代表尹树生,翻身英雄刘日泉,被害家属张希山等代表德县30万人民向军区袁司令请愿,要求解散伪军,惩办汉奸,保卫人民利益,保卫三大协定。”

渤海军区指战员根据人民的意愿,经报上级批准,于6月7日零时打响了解放德州之战。

那天夜里天气阴沉,刮着五六级的大风,田野里的麦浪一波又一波地翻腾着。德平、阜东、平原等独立营(大队)首先拔除了德州外围的据点,为主力团攻城扫清了道路。接着,军区特务二团三营在匡五县独立营配合下,悄悄地进至机场附近,剪开铁丝网,摸到敌人的碉堡跟前,放上了炸药包……等到守敌发现,为时已晚,只听“轰隆隆”几声巨响,碉堡和工事化作碎片坐着“土飞机”四处飞溅。不到两个小时,守敌一个营的兵力被打掉了一个多连,其余的扔下机场抱头鼠窜。德州守敌企图利用机场逃跑或受援的梦想随之破灭。

与此同时,冀南军区独二团和景县、故城县独立营(大队),夺取了运河上的铁桥、木桥,堵住了德州城西门,使敌人无法向西突围。军区特务二团一、二营夺取了德州火车站。

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战斗,摧毁了守敌外围据点,控制了飞机场、运河大桥和火车站,断绝了守敌与济南等地国民党军的水、陆、空联系,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8日晚,特务一团三营十连率先逼近伪军盘踞的玉皇阁,解放德州的战斗转入第二阶段。玉皇阁位于德州城外东南角,高约40米,三面环水,伪军居高临下,火力极猛,十连第一次进攻未能得手。第二天晚上,十连采用“爆破与突击”相结合的战术,再次攻打玉皇阁。伪军为阻我攻击,竞丧心病狂地放火焚烧玉皇阁外的大片房屋,以此形成火障。十连指战员怒不可遏,在范副连长带领下,牛排长等带10多个爆破组分别向玉皇阁下匍匐前进。随着李德三、邢家春送上的第一包炸药炸响,其他爆破组也相继拉响了炸药包,将玉皇阁的围墙和工事炸塌数处。突击队趁机冲了进去,消灭了院内的敌人。又经一阵激战,攻占了玉皇阁。天亮后,又打退了城内援军的反扑,牢牢地占据着玉皇阁这一制高点,把敌警备司令部、城内外的主要街道都控制在严密的火力之下。

这时,冀南独二团、景县独立营堵住了西门、西北角;军区侦察大队、吴桥独立营堵住了北门;特务一团于攻下玉皇阁后逼进南城门下;特务二团一部密切监视着东门、火车站和东地医院,将德州城铁桶般地围了起来。

位于七里铺的渤海前指指挥所里,司令员袁也烈、政委景晓村密切关注着战况,认为总攻的时机已到,全歼德州守城的条件已经具备,于是果断地向各部队下达了攻城命令:“今晚九时向德州发起总攻,特务一团一营主攻南门,其他部队佯攻西门、北门,力争佯攻能变成主攻,务必在今晚打进德州城,消灭王继祥、张光第伪军!”

10日晚上9时许,三发红色、三发蓝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德州的战斗开始了。在炮火掩护下,特务一团一营三连的爆破手抱起炸药就往前冲。冲锋与反冲锋的战斗持续到深夜11时,敌人的工事、城墙被炸开了,一营副营长宋家烈带领120名战士冲上南门城楼,一阵猛打猛炸,击溃了顽抗之敌。

袁也烈、景晓村听到攻下南门的消息后,非常高兴。袁也烈狠狠地把大腿一拍:“这下王继祥没处逃啦!”接着转身对作战参谋说:“把‘捷足先登德州城’的旗子给三连送去,告诉他们,军区表扬他们,希望他们扩大战果,迅速攻占敌警备司令部!活捉王继祥!”

P44-47

后记

当我在撰写《驰骋华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一军征战纪实》时,这本《铁流千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征战纪实》也在酝酿构思当中。

对于第二十八军的征战历史,我是在20多年前开始接触的。那时,我在参与编纂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过程中,接触到该军从初创到成长壮大的大量史料;期间通过为该军老首长肖锋整理有关回忆文章,则进一步加深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了解到该军是一支攻守兼备,尤以打阻击闻名的英雄铁军,创造过许多辉煌战绩。所以,我一直企盼有一天能为她书写不平凡的征战历程。而今天,这一愿望终于成为现实。

毋庸讳言,在第二十八军的战斗历史上,也有过金门失利的沉痛教训。但是,瑕不掩瑜。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没有回避,而是客观地记述了这次战斗的前后经过,意在正视历史,吸取教训,警示未来。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采访了有关老首长、老同志,并在档案馆、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参考了有关书刊和文章。参考的书籍主要有: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战争战略防御·回忆史料》、《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回忆史料》、《解放战争战略追击·华东地区》、《剿匪斗争·华东地区》、《国民党军起义投诚·鲁豫地区》、《国民党军起义投诚·沪苏皖浙赣闽地区》、《第二野战军战史》、《第三野战军战史》、《粟裕战争回忆录》、《叶飞回忆录》、《星火燎原》、《卧底将军》,长征出版社出版的《威震华东》、《猛将严师宋家烈》,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武功文事彪炳青史——缅怀宋时轮将军》、《鏖战上海》,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军中儒将李曼村》、《光荣的抉择》,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东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回顾金门登陆战》,新华出版社出版的《陈粟大军征战记》,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渤海区地方史》、《袁也烈纪念文集》,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雄师:第三野战军》、《八路军山东纵队史》、《宝山激战》、《景晓村纪念文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天翻地覆三年间》、《金门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淮海战役记》,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金门之战》,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风雨沧桑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华东战场最高机密》,黄河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暨山东军区战史》、《从渤海之滨到武夷山下》,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渤海铁流》,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泰城风云》,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战役》,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回忆史料》、《战斗在清河平原》、《战斗在渤海平原上》、《淄流滔滔》、《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济南战役亲历记》、《淮海战役资料选》,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鲁北烽火》,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粟大军战中原》、《豫东战役》,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华东战场参谋笔记》,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三野战军征战日志》、《决战淮海》、《淮海战役的故事》、《折戟》,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艰苦奋战的冀鲁边》,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陈粟大军挺进豫皖苏》,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解放纪实》、《缅怀朱绍清将军》,以及《第二十八军军史》。

军事科学院刘庭华研究员、北京军区政治部李金明同志在百忙之中审定了书稿,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魏继光社长、董保存副总编、郭米克主任和本书责任编辑钱庆国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许多同志热心提供史料和线索,给予了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笔者水平所限,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07年7月2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流千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征战纪实)/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征战纪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广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320866
开本 32开
页数 5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1
149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