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诗与远方系列
内容
试读章节

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下

叔本华

并不像人们所说的,这个世界上的事物的特征只是缺少完美,其实是颠倒和扭曲。不论是人的智力、道德,还是自然物理方面,一切都体现了这一点。

面对诸多恶行,常常会有这样的借口传入我们耳中:“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行径其实是自然的。”但这样的借口没有一点说服力;我们对此的回答应该是:“正因为这样的行为非常恶劣,因此它是自然的;正因为它是自然的,因此它非常恶劣。”假如能准确理解这个思想的含意,那就表明已对原罪学说有所认识了。

我们在评判某个人时,必须要坚持这样的观点:此人存在的基础是“原罪”——某种罪恶、荒谬与颠倒,原本就是一些无胜于有的东西,所以一个人注定要死亡。此人的劣根性必定也是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现实反映的:没有人能经得起真正的审视和检查。我们还要对人这样一类生物抱有什么样的期待呢?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能更加宽容地评判他人;即使是潜伏在人身上的魔鬼突然苏醒发威,我们也不会过于吃惊;我们也会尤为珍视在他人身上看到的优点,不管这是源自其智力还是别的什么因素。我们对他人的处境也会更加关注,并会认识到:从本质上讲,生活就是一种感到匮乏、不断需求与经常处于悲惨之中的条件状态,不论是谁,都得为自己的生存努力奋斗,所以就不会总是一副笑脸迎人的样子。

假如人真的像乐观的宗教与哲学所描述的样子,也就是说人是上帝的作品,甚或就是上帝的化身,并且不论从什么意义上讲,人这一类生物都是他应该成为的样子,那么,在我们与一个人初次见面、加深了解进而相互交往以后,我们所获得的印象与这种说法会是多么地截然不同啊!

“原谅就是一切。”(《辛白林》,第5幕第5景)我们要用宽容的态度来对待人们的缺点、愚蠢和恶劣的行径,因为我们眼前看到的只是人类的共同缺陷。而我们之所以会对这缺陷这样愤怒,只因此刻我们自己还没有显现这些罢了。

也就是说,它们并未现于表面,而是藏在深处。如果有机会,就会马上现身,这好比我们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即使某种弱点在某个人身上会更加清晰,但不能否认的是,由于人具有个体差异性,在一个人身上的全部恶劣因子要比在另一个人身上的劣根性的总和还要多。

生存的虚无感到处都有,显露无遗:生存的整个形态;空间与时间的无限,相形之下个体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有限;现时的匆匆易逝,却是现实此时仅有的存在形式;所有事物间相互依存又相对的关系;一切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任何驻留、固定的存在;无限的渴望伴随着永远无法得到的满足;一切付出的努力都受到阻碍,生命的进程就是这样,直到阻碍被克服为止……时间和它所包含的所有事物所具有的无常、易逝的本质,只是一种形式罢了,像这样的努力与拼夺的虚无本质就以此向生存意志显现而出,而后者作为自在之物,是永恒存在的。由于时间的缘故.所有的一切都在我们的手中立刻化为虚无,其真正价值也全部消逝了。

以往曾存在过的,现在已不再,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但当前存在着的一切,在下一刻就成了过去的存在。所以与最重要和最有意义的过去相比,确实性就是最不重要和最没意义的现在所具有的根本优势。因此,现在与过去的关系,就相当于有与无的关系。

人们非常惊讶于这样的发现:在经过许多个千万年以后,自己忽然存在了!之后经过不长的一段时间,自己又会回归到漫长时间的非存在。这里面总有一些不妥——我们的心这样说。想到这样一些事情,即使是悟性很低的粗人,也可以隐隐触碰到时间的观念。若想真正步入形而上学的殿堂,就一定要清楚作为观念存在的空间与时间,这为我们理解其他同自然秩序完全不同的事物秩序奠定了基础。康德的伟大就在这里。

我们生命里的一切只在某一刻才属于现在时的“be”,当这一刻过去以后它会永远变成过去时的“used to be”。每当夜幕降临,就表明我们又少了一天。眼见我们原本很少的时间渐渐消失不见,这的确会让我们变得疯狂,所幸我们的内在深处还隐隐意识到:永不枯竭的源泉属于我们,生命时间可以借着这一源泉获得无限的更新。

基于前述这些思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理论: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前的时刻并使它成为生命里永恒的目标,因为只有当前的这一刻才是唯一且真实的,其余的一切只是我们的想法和思绪罢了;不过我们一样也可以把这类做法看作最大的愚蠢,因为在随后的时刻发生的,会像上一刻那般梦一样消失得踪影全无,不复存在,这类东西永不值得用心地奋力争取。P11-14

书评(媒体评论)

人生亦复如此,我们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富与贫,而是如何好好地决乐地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

——林语堂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林清玄

我的确总是告诫自己,即使摆出一副黯淡的神情,事情也不会因此顺利进行,更没有道理将他人的生活拖累得黯然失色。事情不顺时,若能保持笑容,问题就会不可思议般得到解决。糟糕的心情是破坏环境的利器。

——渡边和子

目录

一、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周作人:把生活当作一种艺术

 蒙田:在从容中感受生命的真正意义

 叔本华:人生大的智慧就是享受当下

 梁实秋: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要懂得享受人生

 沈从文:每个活人都像是有一个生命

 雪莱:人生是的奇迹

 爱默生:自己选择自己的道路

 惠特曼: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林语堂:人生是一首诗

二、用淡泊写意人生,用安然葱茏时光

 蒙田:学会写意地生活

 林徽因:时刻留一份心灵的净土

 梁实秋:寂寞是一种清福

 胡适: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

 爱默生:坚持自我,修养自己

 梭罗:无论你的生活如何卑微

 夏丏尊:对于一切事物,如实观照领略

 爱默生:保持自己遗世独立的个性

 胡适:生活的“为什么”,就是生活的意思

三、追寻生命的真义

 陈独秀:人生的真义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

 罗家伦:把自己的生命,换成有价值的事业

 培根:摆脱束缚心灵的桎梏

 奥里森·马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尼采:生活的热忱

 陆小曼:随着日子往前走

 培根:人类幸福的两个敌人是痛苦与厌倦

四、享受简单生活的乐趣

 梭罗:简单生活的乐趣

 林语堂:中国人“知足”的精义

 老舍:人是不容易看清楚自己的

 朱自清:只想好好做一回父亲

 徐志摩:志摩的信:给抱怨生活干燥的朋友

 萧红: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丰子恺:看见事物本身的真相

 鲁迅: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林徽因:人生

 济慈:夜莺颂

内容推荐

每一个认真对待的日子,都将是最美的一天。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天,在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体会生活本身,把每天都当成人生奖赏。

想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不抱怨,不放弃,为自己的梦想尽每一份努力。人生,就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较量,别在怀念过去或憧憬未来中浪费每一天。走好每一天该走的路,做好每一天该做的事,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是否充实,用心去感受生命的本质。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奇迹,不要因自己的身份而自我设限,寻找自己的梦想,过好生活的每一天,并努力做到好。

《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精选爱默生、蒙田、梭罗、梁实秋、胡适等中外名家的精彩散文。

编辑推荐

时间在向前不断推移,仿佛幕后有一张无形的大手,掌控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姿势。然而,人的生命不会像花朵和树木一样轮回。生命在那张大手的缓缓推动下,向着衰老一步一步叩首,向着死亡一步一步迈进。那只无形的大手,像一个暗处的小偷,偷走了我们生命的一天又一天。《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精选爱默生、蒙田、梭罗、梁实秋、胡适等中外名家的精彩散文,通过名人对人生的感悟,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能够尊重自己的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树立自己不可泯灭的人生理想,在平静中求永存,在追求中求永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把每一天当成人生奖赏/诗与远方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蒙田//叔本华//胡适
译者 方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8961
开本 32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6-07-01
首版时间 2016-07-01
印刷时间 201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2016080812
中图分类号 I16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0:5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