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行世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代流传的版本不少。岳麓书社版《后汉书》,是以百衲本(商务印书馆据南宋绍兴本影印,原缺五卷半,以北京图书馆藏东京静嘉堂文库残册补配)《后汉书》原文为底本,参校汲古阁本(明毛晋汲古阁刊本)、殿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王本(清人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本)以及中华本(中华书局1965年版繁体、直排本)整理而成的简体字排印本,分上、下两册印行。本书的校勘,主要是利用不同版本来比较异文,择善而从,其中也慎重地吸收各家的研究成果。
图书 | 后汉书(上下)(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后汉书》行世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历代流传的版本不少。岳麓书社版《后汉书》,是以百衲本(商务印书馆据南宋绍兴本影印,原缺五卷半,以北京图书馆藏东京静嘉堂文库残册补配)《后汉书》原文为底本,参校汲古阁本(明毛晋汲古阁刊本)、殿本(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刊本)、王本(清人王先谦《后汉书集解》本)以及中华本(中华书局1965年版繁体、直排本)整理而成的简体字排印本,分上、下两册印行。本书的校勘,主要是利用不同版本来比较异文,择善而从,其中也慎重地吸收各家的研究成果。 目录 卷一上 光武帝纪第一上 卷一下 光武帝纪第一下 卷二 显宗考明帝纪第二 卷三 肃宗孝章帝纪第三 卷四 孝和殇帝纪第四 卷五 孝安帝纪第五 卷六 孝顺冲质帝纪第六 卷七 考桓帝纪第七 卷八 孝灵帝纪第八 卷九 孝献帝纪第九 卷十上 皇后纪第十上 卷十下 皇后纪第十下 卷十一 刘玄刘盆子列传第一 卷十二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 卷十三 隗器公逊述列传第三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 卷十六 邓寇列传第六 卷十七 冯岑贾列传第七 卷十八 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卷十九 耿弇列传第九 卷二十 铫期王霸祭遵列传第十 卷二十一 任李万邳刘耿列传第十 卷二十二 朱景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 卷二十三 窦融列传第十三 卷二十四 马援列传第十四 卷二十五 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卷二十六 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第十六 卷二十七 宣张二王 杜郭吴承郑赵列传第十七 卷二十八上 桓谭冯衍列传第十八上 卷二十八下 冯衍列传第二八下 卷二十九 申屠刚鲍永致恽列传第十九 卷三十 苏竟杨厚列传第二十上 ……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汉书(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范晔//(晋)司马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65974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42 |
版次 | 2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205 |
出版时间 | 2007-11-01 |
首版时间 | 2007-11-01 |
印刷时间 | 2008-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34.204.2 |
丛书名 | |
印张 | 43.37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6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