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三十多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自任的摄影家,也有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
图书 | 城市表情(19世纪至21世纪的都市摄影增补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的是包括了从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三十多位各国摄影家的都市摄影实践。他们之中既有阿杰这样的以纯粹记录都市全部细节为自任的摄影家,也有通过为都市中人造像来聚焦都市生活形态的摄影家桑德,既有像克莱因这样的以都市为自己的感情宣泄对象而在与都市的对抗中形成了自己风格的摄影家,也有像荒木经惟这样的一直把都市看成是一个欲望发生装置而始终在以摄影与之调情的摄影家。 目录 摄影与都市(自序) 旧巴黎影像百科的编纂者——欧仁·阿杰 新兴纽约的观察者——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 为都市人造像——奥古斯特-桑德 夜巴黎的闯入者——布拉塞 1930年代的伦敦众生相——比尔·布兰特 一个先锋艺术家眼中的莫斯科——亚历山大·罗德钦科 巴黎“惊异之美”的炼金术师——曼雷 纽约的“肖像摄影师”——贝雷尼丝·阿波特 照亮“裸城”纽约的阿拉丁神灯——维基 从马德里到武汉——罗伯特·卡帕 纽约地铁中的偷窥者——沃克·埃文斯 献给纽约“城中之城”的《哈莱姆文献》——阿伦·西斯金 巴黎的“决定性瞬间”——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纽约街头的都会牧歌——海伦·莱维特 巴黎纽约“双城记”——安德烈·柯特兹 “丑陋”的都市现实——丽赛特·莫德尔 塞纳河边的”左岸之恋”——埃德·凡·德·埃尔斯肯 “布拉格诗人”——约瑟夫·休德克 在都市这个影像实验室里——哈里·卡拉汉 彩色的“大苹果”纽约——恩斯特·哈斯 现代都市生活的叛逆者——南·戈尔丁 “自然的眼光,偶然的真实”——罗伯特·弗兰克 纽约的“喧哗与骚动”——威廉·克莱因 与迷宫匹兹堡的影像格斗——尤金·史密斯 来自边缘的都市表情——黛安娜·阿巴丝 现代都市生活的荒谬图景——加里·维诺格兰特 捡拾都市中的自我——李·弗里德兰德 都市:“照片的海,照片的森林”——森山大道 作为风景的现代都市——托马斯·施特鲁特 世纪末东京物语——荒木经惟 早熟的都市摄影大师——张才 上海街头的梦游者——陆元敏 既是上海的,又是中国的——罗伯特·凡·德·希尔斯特 沉默的饶舌——朱浩 “格是阿拉格上海!”——“鸟头小组” 超级异托邦与摄影的“空间转向”——曾力 新版后记 参考书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城市表情(19世纪至21世纪的都市摄影增补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9959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0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摄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4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2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辽宁 |
长 | 210 |
宽 | 165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