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帕尔马幽默作品选/外国幽默作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帕尔马代表作《秘鲁传说》中的作品40篇。这些作品往往取材于一个历史事件或一则奇闻趣事,然后在故事当中或结尾,用幽默调侃的笔调,明确或含蓄地讲出这篇故事在生活哲学上的寓意。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你得到历史知识或人生感悟,心智启迪或精神愉悦,定能让你开卷有益。

内容推荐

本书精选帕尔马代表作《秘鲁传说》中的作品40篇。所谓“传说”,是作者独创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通常以一个历史事件或一则奇闻趣事为题材,加工演绎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在故事当中或结尾,用幽默调侃的笔调,讲出这篇故事在人生哲理上的寓意。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能让您得到历史知识或人生感悟,心智启迪或精神愉悦,定能让您开卷有益。

目录

殖民地时期(1533—182O)

奥斯特利亚王朝统治时期(1533—1700)

替罪羊(1533)

我也许愿意,也许不愿意(1535)

圣主圣地亚哥的马(1542)

“别给了你黑面包,还想要甜馅饼”(1544)

已经犯的和将要犯的过错(1544)

別人围墙里的果子(1551)

我叫教会!(1575)

骑在了驴身上,就不怕鞭子抽(1591)

秘鲁的政府(1600)

一件违背誓言案(1607)

人类的始祖亚当长没长肚脐?(1607)

两只性情温和的小鸽子(1616)

诗人总督历险记(1618)

听其言观其人(1618)

修女与卡尔特会僧侣(1640)

蒙面幽灵(1651)

异端总督与刁钻的敲钟人(1656)

快刀斩乱麻(1664)

喝吧,神父,这样你就痛快了!(1668)

一件控告上帝案(1695)

母爱(1696)

波旁王朝统治时期(1700—1824)

一位任性的利马妇女(1727)

“佩里乔利”的乖戾言行(1762)

拿撒勒人(1763)

西里洛判案(阿马特总督时代)

廷塔州郡守(1780)

一出隐秘的戏剧(1801)

阿瓦斯卡尔的妙计(1805)

两个塞瓦斯蒂安(1817)

独立时期(1821--1830)

时间—土锅—我们必胜(182l)

面包、奶酪和糖渣(1824)

“圣西蒙·加拉巴蒂略”节(1826)

“缓流”(1826)

玻利瓦尔的最后一句话(1830)

共和国时期(1833--18××)

“命瑶利州敲钟!”(1834)

死抠字眼(1835)

一只微型炮的故事(1849)

一盒香烟(1880)

其他传说

利马谚语数则(无年代)

琐事两件(无年代)

试读章节

替 罪 羊

(1533)

印卡王阿塔瓦尔帕的弟弟、印卡王族蒂图一阿陶奇率领大队印第安人随从,带着增加赎身财宝的金银前往卡哈马卡,路上突然得到消息,说西班牙人已在一五三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把阿塔瓦尔帕杀死。蒂图一阿陶奇藏起携带的金银,聚起军兵,投奔基斯基斯去了。基斯基斯是印卡帝国最勇敢、最有经验的将军,当时正带领一支队伍袭扰西班牙征服者。

征服者进军库斯科,每天都与基斯基斯的军队交战。弗朗西斯科·德查维斯指挥的五十名西班牙人为皮萨罗殿后,一天下午为暴风雨所阻,在距主力五里处扎营,突然遭到六千名印第安人的袭击。西班牙人一如既往奋勇厮杀,终因配合不好,又兼寡不敌众,丢下七具尸体和十三名俘虏狼狈而逃。

被俘的人里有:弗朗西斯科·德查维斯,是名豪爽的统领,后来在阿尔马格罗派暴动那一天为保卫侯爵丧生;阿隆索·德奥赫达,也是个勇敢的人,一年后得了疯病;埃尔南多·德阿罗,他的大胆豪爽也不逊色。

史书上说,为杀害阿塔瓦尔帕,进行过一次连开庭带结案一天就完的审讯,在那次装模作样的审讯中,许多人主张留下他的性命。一致的看法是,如果杰出的统领埃尔南多·德索托当时在卡哈马卡,征服事业就不会被这次既不公正、又无益处的犯罪行为玷污。在审判阿塔瓦尔帕的二十四名法官中,只有十三人判他死刑。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的十一个人,我们应该列出姓名,对他们的正直行动表示敬意。他们是胡安·德拉达(后来是杀死皮萨罗的阿尔马格罗分子的头目)、迭戈·德莫拉、布拉斯·德阿蒂恩萨、弗朗西斯科·德查维斯、佩德罗·德门多萨、埃尔南多·德阿罗、弗朗西斯科·德富恩特斯、迭戈·德查维斯、弗朗西斯科·莫斯科索、阿方索·达维拉和佩德罗·德阿亚拉。这正像谚语所说: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蒂图一阿陶奇不仅知道投票赞成处死印卡王的人的名字,也知道像胡安·德拉达一样甘冒在皮萨罗面前失宠为印卡王辩护者的名字,这里面就有弗朗西斯科·德查维斯和埃尔南多·德阿罗。

蒂图一阿陶奇发过誓言,只要俘虏到其中一个刽子手,就杀死他以报杀兄之仇。他还提出,谁交出费利皮略的人身,就给予重赏。费利皮略是印第安人的无耻败类,他给西班牙人当通译,而且为了报复阿塔瓦尔帕一个妻子对他的轻蔑,还在主要的西班牙统领面前说长道短,鼓动他们处死印卡王。蒂图一阿陶奇没能称心地报仇雪恨。但三年后,堂迭戈·德阿尔马格罗发现费利皮略又一次背叛,命人把他分尸,到底惩罚了他。

蒂图一阿陶奇得知俘虏的姓名后,亲切地跟手下主要头人谈话,吩咐细心照顾伤员;伤员脱离危险,又豁达大度地释放,派印第安人抬着护送到库斯科附近。此外,他还向反对杀害阿塔瓦尔帕的统领赠送非常精美的翡翠,对他们保护国王的高尚(虽然是徒劳的)愿望表示谢意。

在跟年轻的印卡王族告别时,弗朗西斯科·德查维斯发现,十三名俘虏中少了一人。蒂图 阿陶奇狡黠地笑了笑,据说他用克丘亚语说了一句话,虽然不是逐字翻译,那句话至少表明了这么一句话的意思:

“噢!留下的就是替罪羊了。”

谁说“十三”不是招灾惹祸的数呢!

蒂图一阿陶奇到了卡哈马卡,把那名俘虏关进阿塔瓦尔帕被囚时呆的那间房子。

被挑中作替罪羊的这个西班牙人是谁呢?对战败者如此豪爽侠义的印卡王族蒂图一阿陶奇,为什么要对这个人炫耀残酷呢?

那西班牙人名叫桑乔·德奎利亚尔,不幸的是,最初几年他在西班牙当过一位法庭秘书的抄写员。说“不幸”,是由于他有这段经历,伙伴们认为他精通司法术语,在审判阿塔瓦尔帕时公推他作了书记员。

桑乔·德奎利亚尔理所当然地深受堂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的宠爱。他是加略岛上著名的十三人之一,征服就是靠这伙人的勇敢才实现的。

又是一个不祥的“十三”!

桑乔·德奎利亚尔当书记员时干尽了坏事,不仅把加重被囚印卡王悲惨境遇的话都记录在案,而且在向他宣读判决和把他送上行刑台时,对他极尽侮辱和嘲讽之能事。

蒂图一阿陶奇命人把他押到处死阿塔瓦尔帕的那个地点,一名传令官一边跟他走一边说:“帕查卡马克命令处死这个杀死印卡王的恶棍!”

印第安人保存着拷打印卡王用的那根棒子,管它叫“该诅咒的棒子”。他们就用这根棒子处死了桑乔·德奎利亚尔,并在广场上暴尸一整天,任人践踏唾弃。

由一位书记员偿付案件的代价并充当替罪羊,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是惟一的一次。

P3-6

序言

里卡多·帕尔马(1833—1919)生于利马,曾在圣马科斯大学攻读法律,辍学后在海军服役六年,因反对卡斯蒂利亚政府被流放智利;后任驻巴西帕拉领事,并游历欧美。1866年回国后任巴尔塔总统秘书,参加过抗击西班牙的卡亚俄保卫战,在与智利的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保卫利马的战斗,1884至1912年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对重建该馆作出卓越贡献。他是一位著名作家和多学科学者,发表过诗集《和声》和《西番莲》,历史论著《利马宗教法庭纪年》以及多部语言学著作。帕尔马的最大成就是他在担任图书馆馆长后,从尘封已久的图书、史籍和档案中发掘出大量题材,运用丰富的艺术想像力,独辟蹊径地创作了别具一格的《秘鲁传说》,从而成为十九世纪秘鲁最伟大的作家。

所谓“传说”,是帕尔马创造的一种新型文学体裁,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关于“传说”的特点,智利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阿图罗·托雷斯~,里奥塞科在其所著的《拉丁美洲文学简史》中说,它“是一种短篇速写,既不是历史,也不是逸事或者讽刺小品,而是三者之中抽出的精华”。我国前辈翻译家白婴先生在其《秘鲁传说》中译本之“前言”中说,传说“不同于短篇小说,不同于民间故事,不同于讽刺小品,也不同于历史逸事,它是介于这四者之间的东西”。这两段话概括了“传说”内容和艺术上的特征,因此可以说,它是根据历史逸事和民间故事创作的一种讽刺性的短篇速写。

“传说”的出发点或题材可以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并非确切的事件,一则珍闻掌故,一件人物传奇,一句俏皮话,一个成语或谚语……题材确定后,以这个事件或人物(或拟人化的东西)为核心,运用想像力进行艺术加工,包括编织情节,描写人物,设计对话,形成一个故事。其篇首多有几句开场白,用戏谑、巧妙的语言说明作者怎样获得灵感要写这篇“传说”。然后展开主要事件和故事冲突,同时插入一些题外话(多为故事发生时期秘鲁主要历史事件),通过场面变换、人物言行和情节发展构成一个完整故事。最后,在故事当中或结尾,用幽默或调侃的笔调,明确或含蓄地讲出这篇故事在生活哲学上的寓意。而这毫不显眼的只言片语往往是整篇故事的核心所在,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在1872至1910年间,帕尔马共发表了十集《秘鲁传说》计四百五十三篇,其中涉及殖民地时期最多,计三百三十九篇,四十三篇涉及独立时期,四十九篇涉及共和国时期,其余的涉及印卡帝国和不确切时期。这些零散的“传说”,犹如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面,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秘鲁从印卡帝国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三百年间的历史风貌。但正如郑书九、常世儒主编的《拉丁美洲文学选集》中所言:“帕尔马不寻求历史的真实,而只想用讽刺笔调讲述国家的过去。”因此,他不是干巴巴地讲述历史,而是通过丰富的想像,进行巧妙的艺术创造,使事件和人物鲜活地凸现出来。在这样讲述历史的过程中,帕尔马写了三百年间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市井小民的各色人等:总督、主教、法官、神父、贵族、富商、征服者、殖民官员、起义领袖、律师、下级官吏、修士修女、小工匠乃至奴隶、家仆等等。这些人物有的于史有据,有的来自多年前的故纸堆,有的来自民间口头传说,但经过帕尔马的天才之手,往往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情,不多的言谈话语,就成了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

帕尔马不仅是研究语言的学者,也是驾驭语言的大师。他在《秘鲁传说》中的叙述简洁明快,晓畅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他使用的语言以当时标准的西班牙语为主,同时大量采用了西班牙美洲特别是秘鲁语汇,还借用了一些印第安土语,使作品读来格外亲切自然。再者,每当情节发展、人物描写需要,或者作者情不自禁、有感而发时,经常插入一段多含讽刺诙谐意味的短诗或民谣,或信手拈来言简意赅的西班牙语成语,不仅给故事和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闪耀出帕尔马睿智、幽默的火花。  帕尔马历经几十年创作的十卷本《秘鲁传说》,获得了极高评价,产生了广泛影响,不少人起而模仿,但均为“东施效颦”,没有一部能与之媲美。它是秘鲁文学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帕尔马对拉美乃至世界文学的伟大贡献。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家科塞洛认为,“里卡多·帕尔马的作品可能是秘鲁文学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很少的西班牙美洲作家获得像《秘鲁传说》作者这么高和这么当之无愧的声望。……在秘鲁,他被尊为‘文学鼻祖’。”然而帕尔马作品的意义还不止于此,他是逐步脱离西班牙的文学规范、走向发现本土艺术的第一步。因此又有评论家说,他“通过漫长、卓有成果的作家生涯树立了自己的丰碑。全世界都推崇他的文学创作,赞扬他是美洲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

《秘鲁传说》出版后,引起秘鲁、拉美以及欧洲的强烈反响,不同版本和译本已经“周游了世界”,其文学地位历久不衰。我国读者对这部享誉世界的作品也不陌生。早在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就出版了白婴先生的译本,选入作品二十七篇。将近四十年后的1997年,又出版了我的译本。如前所述,《秘鲁传说》是一部包括四百多篇文字的洋洋大观之作,而且内中许多当时典型的秘鲁语汇和一语双关的谚语和成语又相当难译,若想全部翻译介绍不仅时间上不可能,而且在技术上本人自知才疏学浅,难以胜任,所以拙译只选择翻译了一百一十五篇,聊以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拙译出版后,1999年被评为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二等奖,2000年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同时也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2001年,以作者名字命名的秘鲁“里卡多·帕尔马大学”获悉此事后,热情邀请我访问秘鲁参加它建校三十二周年校庆活动,并慷慨地授予“荣誉博士”称号,同时接纳为“帕尔马学会”通讯会员,安排我参观帕尔马故居博物馆。我应大学要求先后作了《拉美文学在中国》、《感受帕尔马》和《文学翻译原则》的演讲。秘华协会为铭记我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在利马唐人街(加庞街)安放一块纪念砖,上面镌刻“秘鲁著作中文译者白凤森”。秘鲁最有影响的多家报纸杂志对这些活动作了广泛报道。这里介绍这些情况,决不是炫耀我的翻译如何如何,只想让读者了解帕尔马在秘鲁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以及秘鲁人民对他的崇敬之情,从而更好地认识帕尔马及其作品的价值。

这次应人民文学出版社要求,在原来译作基础上挑选适当篇幅出版《帕尔马幽默作品选》,我在欣然从命之余也颇感愧疚。因为已经出版的拙译只介绍了这部经典名著的四分之一,现在又从这部分中选择三分之一(40篇),更多的篇章不得不付之阙如,这只能使读者名副其实地管中窥豹了。如果读者能从“传说”的背景中得到一点秘鲁历史的知识,从故事内容中得到一点感悟和启发,从独具一格的幽默文笔中得到一点愉悦甚至报以会心的微笑,那将是对拙译的最大褒奖。我深知,我的译文可能远未达到帕尔马写作的那种境界,这里写下的我对这位不朽作家的感受也是粗浅的,因此欢迎专家和读者不吝指教。

白凤森

二00六年十二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帕尔马幽默作品选/外国幽默作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秘鲁)里卡多·帕尔马
译者 白凤森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060825
开本 32开
页数 22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2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778.45
丛书名
印张 7.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