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企业与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书初稿根据滔知常与彭铁林分别提供的两个报告记录稿整理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企业、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一个不能回避的新问题、政府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企业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等。
图书 | 怎样与媒体打交道--媒体危机的应对策略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政府、企业与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已经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书初稿根据滔知常与彭铁林分别提供的两个报告记录稿整理而成,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政府、企业、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一个不能回避的新问题、政府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企业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等。 目录 导论:政府、企业、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一个不能回避的新问题 第一节 举世瞩目:没有人敢轻视媒体危机的应对 第二节 闻风而动的学界 第三节 媒体危机应对:盲目VS科学 第一篇 政府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 引言 第一章 政府媒体危机中的政府:政治传播学的视角 第一节 为什么要提“政府形象力”? 第二节 变化中的变化 第三节 媒体与“政府形象力” 第四节 政府媒体危机与“政府形象力” 第二章 政府应对媒体危机的智慧: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节 “第一时间”策略 第二节 “意见领袖”策略 第三节 “议程设置”策略 第四节 “金字塔”策略 第五节 “语言修辞”策略 第三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一节 “边做边说” 第二节 “秀”与不“秀” 第三节 “以硬碰硬” 第四章 政府应对网络媒体危机的策略:需要重视的领域 第一节 网络“猛于虎”? 第二节 “修筑主阵地” 第三节 “抢占制高点” 第四节 “各个击破” 第二篇 企业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 引言 第一章 知己知彼:认识媒体和记者 第一节 认识媒体 第二节 认识记者 第二章 营造透明的玻璃屋 第一节 危机期问配合记者采访:与媒体合作 第二节 超越众声喧哗:选择合适的新闻发言人 第三章 应对媒体化解危机 第一节 不要让媒体兴奋起来 第二节 为企业营造有利的拟态环境 第三节 让受伤的软实力硬起来 第四章 借力传媒:转“危”为“机” 第一节 策划媒介事件的常规战术 第二节 掌握策划媒介事件的要领 第三节 媒体造势的三部曲 第三篇 名人的媒体危机应对之道 引言 第一章 关于名人应对媒体危机 第一节 名人应对媒体危机:一个“我说不好”的困惑? 第二节 “不变”真的可以“应万变”吗?行动才是硬道理 第三节 两只老虎与一块馒头:赢在“握手” 第四节 谁能摘到最大的苹果?高效才是最好 第二章 “眼球”看世界 第一节 “名人”之道:通向“罗马”的路况分析 第二节 盘点“粉丝”:筑墙之前要知道圈进来的是什么 第三节 焦点事件与事件焦点:“眼球”的麦当劳 第三章 聚光灯下的博弈 第一节 地狱是一个人停止希望的地方 第二节 说“让人相信是事实的事” 第三节 和鱼儿一起游泳 第四章 另类焦点与公益建设 第一节 另类焦点的三“转”策略:借力打力 第二节 公众形象“加减法”:减少出错与累积好感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怎样与媒体打交道--媒体危机的应对策略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潘知常//彭铁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435480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4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 |
出版时间 | 2008-01-01 |
首版时间 | 2008-01-01 |
印刷时间 | 200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1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