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思潮之一,其产生、发展的根源是西方妇女运动。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起源、特点及发展趋势。全书共三编:绪论、流派论和作家、文本论。
图书 |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内容 | 编辑推荐 女性主义理论是当代文学批评理论潮流中影响最为广泛、最具活力的思潮之一,其产生、发展的根源是西方妇女运动。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理论到实践,系统阐述了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起源、特点及发展趋势。全书共三编:绪论、流派论和作家、文本论。 目录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回顾与展望 第二章 女性主义批评≠性别批评 一、女性主义批评与性别批评的发展及分水岭 第二编 流派论 第三章 马克思女性主义/会女性主义 一、《诚信》:美国婚姻家庭的危机与展望 二、从《呼啸山庄》到女性主体性地位的社会构建 三、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看苔丝悲剧成因 第四章 黑人女性主义厂第三世界女性主义 一、“解构”黑人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论《爱女,毕拉武德》中黑人女性自我的解体 二、为了忘却的记忆——论《宠儿》对黑人“二次解放”的呼唤 三、从艾丽丝·沃克《紫颜色》看黑人女性主义 第五章 心理分析女性主义 一、一个被忽视、被压抑的女性——评《恋爱中的女人》中杰拉德母亲的形象 二、一个前俄狄浦斯孩童的完整身份——电影《钢琴教师》女主角埃利卡的身份透析 三、本我·自我·超我——评《一小时故事》中的女性意识 四、心理分析女性主义批评与汤亭亭的《无名女人》 第六章 生态女权主义 一、《千亩农庄》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 二、大地与女性身体的原型思考 三、《啊,拓荒者!》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析 四、《永别了,武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五、《浮现》的生态女性主义观 第七章 后殖民女性主义 一、《梅丽迪恩》中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 二、莫莉:文化杂交和世界文化的象征 三、《最蓝的眼睛》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四、《印度之行》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第八章 女同性恋女性主义广怪异”理论 一、从“怪异”理论看拜伦的《唐璜》 二、人兽之间——论《夜林》对人生状态的探索 第九章 赛博女权主义 一、木子美、高唐神女与网络女性主义 二、浅析网络女性主义的“双重属性” 第三编 作家、文本论 第十章 作家论 一、艾米莉·迪金森的性别“差异”意识 第十一章 文本论 一、《傲慢与偏见》——奥斯丁女性主义思想的代表作 二、《到灯塔去》中人物的精神奋斗历程 三、论织就《达洛卫夫人》叙述结构的经与纬——《达洛卫夫人》的叙事联接方式及时间序列 四、爱的毁灭与重生——读《呼啸山庄》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左金梅//申富英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125064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20 |
出版时间 | 2007-10-01 |
首版时间 | 2007-10-01 |
印刷时间 | 2007-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 |
丛书名 | |
印张 | 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山东 |
长 | 205 |
宽 | 14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