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与佛有缘(佛度有缘人)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九章,分别是:心中有佛是佛缘,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平和地面对生活是佛缘,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行智慧之事是佛缘,善于忍耐是佛缘,宽容待人是佛缘,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解了众生与佛缘之间的关系及怎样结佛缘,内容浅显易懂,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佛学中的一些知识和理念。本书中包含了十二个不同内容的版块,分别是:佛缘悟语,参禅悟道,佛门术语,帝王与佛缘,经典典籍,结缘圣地,佛门轶事,素食文化,佛学理论,佛门相关植物,佛典人物和佛教节日。这些版块在增强本书趣味性的同时,更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关于佛的知识,从而与佛结缘。

内容推荐

心中有佛是佛缘,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平和地面对生活是佛缘,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行智慧之事是佛缘,善于忍耐是佛缘,宽容待人是佛缘,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解了众生与佛缘之间的关系及怎样结佛缘,内容浅显易懂,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佛学中的一些知识和理念。

本书中包含了十二个不同内容的版块,分别是:佛缘悟语,参禅悟道,佛门术语,帝王与佛缘,经典典籍,佛教结缘圣地,佛门轶事,素食文化,佛学理论,佛门相关植物,佛典人物和佛教节日。这些版块在增强本书趣味性的同时,更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关于佛的知识,从而与佛结缘。

与佛结缘,当我们感到厌倦了尘世喧嚣的时候,佛会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些宁静;当我们觉得内心被烦躁填满的时候,佛会让一股清泉浇熄我们心中的愁怨。佛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一种追求快乐适意生活的心境,佛以非凡的智慧道出超脱的人生心境,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

目录

第一章 心中有佛是佛缘

一只听经的老鼠/3

和佛祖的公平交易/6

大师超度小狗/10

治驼背的医师/13

羊的选择/17

虔诚的僧人/22

掉到海里的情侣/24

第二章 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

皈依佛门的国王/31

自身的财富/34

公主的珍珠项链/38

渴望幸福的人/42

失而复得的幸福/44

孩子与花瓶/47

方丈买佛像/51

第三章 平和地面对生活是佛缘

大师的功课/59

饿死在粮仓里的鼬鼠/61

烦恼是最高的智慧/64

像盐一样的平淡生活/67

人生的味道/70

多脚蜈蚣的来历/74

第四章 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

盲人与灯笼/81

灯指罗汉的传说/83

被赶出门的父与子/88

心灵的天堂与地狱/92

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男孩/98

妮妮的花/101

第五章 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

星光带来的希望/109

公主选丈夫/112

小偷的佛心/115

富翁与穷汉/119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123

对武士最后的考验/126

第六章 行智慧之事是佛缘

拯救疯子的疯子/135

湖水与人生/140

最好的安排/143

度化国王/149

扫树叶的小和尚/154

大臣的改变/158

第七章 善于忍耐是佛缘

一块被遗弃的石头/167

不听劝告的野狐/169

和尚种的小花苗/172

沙粒与珍珠的价值/175

两个挑水的和尚/180

变来变去的泥像/183

第八章 宽容待人是佛缘

善良的仙叹/191

小沙弥喂猫/194

画眉的宰相/198

建议的价值/202

宽容的力量/205

囚禁自己的年轻人/210

第九章 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

挖井的哑巴和尚/219

帮助海星的小男孩/224

贫穷者的布施/228

输血的男孩/233

要懂得感谢别人/237

博爱的须菩提/240

试读章节

一只听经的老鼠

清朝有一位静然尼姑,是杭州武林门内一座庵堂的住持。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姑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还高,是不礼貌的,赶紧下来吧。若要听经,可以到我身边来。”那只老鼠歪着头,好像很注意听的样子,然后往下窥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尼姑们开始早课,老鼠听到木鱼声,就又跑出来。起初,它只敢伏在门边,渐渐地胆子大了起来,后来竟敢跑到静然身旁,接着又爬到供桌上,伏在佛经旁,听尼姑们诵经念佛。

早课完毕,静然尼姑便对老鼠说:“你也知道听经念佛啊!恩,难得你有如此善根,以后你就经常来听经修行吧!你要知道,听经修行不仅能够帮助你找到内心的幸福,而且能够让你脱离畜生的身体啊!”老鼠听了,仿佛有所领悟而惭愧的样子,低叫了数声,缓缓离去。从此,每当木鱼声响起,老鼠便跑出来听经念佛,庵里的人也都习以为常,而且很欢迎它。

如此过了一年。有一天早课念佛完毕,老鼠突然起身向佛像顶礼三拜。大家都觉得这只老鼠不可思议,都好奇地注视着它。接着,老鼠又回头向静然尼姑顶礼一拜,便寂然不动了。静然尼姑俯身看了看,高兴地说:“阿弥陀佛,它往生了!”随即拿起引磬,招呼大众齐声念佛,送他上路。几天后,老鼠的身体坚硬如石,并且散发出一阵阵旃檀香味。老鼠听经念佛修行,也能坐化往生,真是稀有难得啊!

佛门轶事

“对面夫妻”的由来

相传韦驮原是鲁班的弟子,住在峨眉山下。他生活贫困,但心地善良,当看到嘉陵江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常有渡江者不幸丧身水中的情况,就下决心要靠自己的手艺挣钱为百姓造桥。从此,韦驮每天拼命地干活,积下钱来,希望早日实现在嘉陵江上架桥的愿望。

有一次观音菩萨云游峨眉,经过江水汹涌的嘉陵江,见百姓为过江而发愁,慈悲之心又被打动。观音与梢公商量,准备化缘造桥。这位梢公在嘉陵江航行多年,深知渡江危险,造桥乃是为民造福的好事,所以大力支持。当天,嘉陵江畔方圆数百里,贴出了内容相同的告示:“农历三月十三日,有位美丽的少女站在嘉陵江上,谁能用银锭击中她,就可以娶她为妻。”是日早晨,当地人几乎都拥往江边看热闹。只见一条渡船横于江心,船上一位少女婷婷玉立,艳丽非凡,光彩照人。贫穷百姓没有银子可掷,那些官宦人家的公子哥儿以及富商巨贾、财主老爷们,迫不及待地将银锭朝少女掷去。但见银子落于船中,却没有一个能投中少女的身体。

韦驮恰在此时从外乡干活回来。经过江边,看到人山人海,便也去凑热闹。不看不打紧,一看傻了眼,船上那位婀娜多姿的少女,使他顿时生出一片爱心。囊中虽有一两银子,却是数月辛勤劳动所得,为造桥而积储,欲扔向少女又有点不合得。韦驮身旁站着一位老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只要真心爱这位少女,我保证你能扔中她。”韦驮将信将疑,顺着老人的手势,将唯一的一两银子朝少女扔去。银子不偏不倚,正好投在少女的怀里。观音菩萨大吃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吕洞宾在跟自己开玩笑,实在哭笑不得。但既已有言在先,不便在众目睽睽之下赖账,便将一船银子交与梢公负责造桥,自己来到韦驮身旁。美丽的少女突然现菩萨身,向韦驮说明真相,他才知是观音为了化缘造桥,才化为少女现身人间的,因此对她更加爱慕,一定要娶她为妻。观音走到哪里,韦驮就追到那里,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观音菩萨已修得正果,岂能再动凡心?但菩萨念韦驮确是一片真心,便将他带回普陀山,委任他当自己的护法神。从此以后,无论在观音道场普陀山,还是在其他供观音菩萨的佛寺中,一定都有身穿戎装的韦驮塑像,人们称这是“对面夫妻”。

这个传说,在《普陀洛迦山志》里有所记载。

和佛祖的公平交易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听讲的人都挤得水泄不通。于是,信徒间有人提议,建一座比较宽敞的讲堂。

其中,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50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别的事情去了。信徒对禅师的态度很不满意,因为50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竟连一个谢字都没有。于是就紧跟着诚拙禅师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可是50两黄金。”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你已经说过了,我也知道了。”禅师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50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你难道连个谢字都不会说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的佛像下:“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对你说谢谢呢?你布施是在积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一定要将功德当成买卖,我就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和佛祖银货两讫吧。”

P3-7

序言

我们的心灵世界,在这繁杂的都市中,已经波涛汹涌,因为有七情六欲在推波助澜;心境也是纷扰不安,因为它的不断攀援和执著。于是,心灵的动荡让我们想找一个出口却不得其门,想远离烦恼却总是身在其中。怎样开展自在、充实和喜悦的生活,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难题。

佛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人与佛密不可分,放得下、舍得开的人就是佛。在这世上,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坐卧难宁;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份残羹,常常让我们蹙眉千度。由于种种绳的牵绊,使我们痛苦着,并沉迷其中。

我们的生命本该轻松自在,却在尘世之中,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能拥有的东西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清扫和放弃一些东西,才会有新的东西入主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活得更多姿多彩,因为生命里填塞的东西愈少,就愈能发挥潜能。记得一部戏里,一个人对主人公说:“走吧,不要回头,做不好不要回来。”他的意思是让他离开这里,是希望不要让过去拖累他。清扫心灵是一种挣扎与奋斗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不断挥手的旅程,少年要告别家乡,伤心人要告别伤心地,雄鹰要告别安逸,快乐要告别悲伤。没有告别,就没有成长,要坚强,就要勇于转身,离别也是为了更好地重逢。

佛说,许多得与失也就在一念之间。以出世之心对待入世之事,会让我们的人生开阔许多。我们常说到“佛缘”,那么,佛缘究竟是什么?顾名思义,佛缘就是与佛结下的缘分。佛缘在哪里?佛缘不在寺里,不在山间,而在我们心中。心中有佛,我们就能与佛结缘。

本书共分九章,分别是:心中有佛是佛缘,放弃非分的欲望是佛缘,平和地面对生活是佛缘,对己对事负责是佛缘,拥有美好的信念是佛缘,行智慧之事是佛缘,善于忍耐是佛缘,宽容待人是佛缘,懂得爱与感恩是佛缘。本书以故事的方式讲解了众生与佛缘之间的关系及怎样结佛缘,内容浅显易懂,用最简单的语言阐述佛学中的一些知识和理念。本书中包含了十二个不同内容的版块,分别是:佛缘悟语,参禅悟道,佛门术语,帝王与佛缘,经典典籍,结缘圣地,佛门轶事,素食文化,佛学理论,佛门相关植物,佛典人物和佛教节日。这些版块在增强本书趣味性的同时,更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关于佛的知识,从而与佛结缘。

与佛结缘,当我们感到厌倦了尘世喧嚣的时候,佛会让我们疲惫的心灵得到一些宁静;当我们觉得内心被烦躁填满的时候,佛会让一股清泉浇熄我们心中的愁怨。佛是一种解脱的智慧,一种追求快乐适意生活的心境,佛以非凡的智慧道出超脱的人生心境,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做人还是做佛,全由你自己决定。

佛离我们很远,佛与我们无缘,因为我们心中无佛。

佛离我们很近,佛与我们有缘,因为我们心中有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与佛有缘(佛度有缘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有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1814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8-02-01
首版时间 2008-02-01
印刷时间 2008-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5
16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3: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