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篇)/中国梦我的梦
内容
试读章节

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在我们追名逐利、穷尽一切想要得到的时候,却有人以“给”为人生的乐趣——“把幸福给你”就是郭明义的幸福观。他传递的不只是物质,更是温暖,是幸福。

郭明义并不富有,他们一家的生活甚至可以称为拮据。40平方米的单室,地面还是水泥的,极其简陋,女儿放假回家都要临时再搭张床。同事刁莹说:“我从没见过郭师傅不穿工作服的样子。”除了工装,他所有的家当是两条牛仔裤和一件红色运动上衣。月收入2000多元的他其实可以过得更好一点,但是他留给自己的微乎其微。近20年来,他累计捐款数是参加工作以来工资总数的一半还多。“把钱给需要的人,睡觉就睡得更踏实。”他就是这么朴实。为了更多的孩子走进课堂,他挤钱资助贫困儿童:献血时发的营养补助捐了,组织发放的奖励捐了,甚至连购物卡也被他换成现金捐了出去……

他有时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很长一段时间他甚至常常克扣自己的饭钱,这样就能多攒下点钱。2009年的一天,妻子孙秀英突然发现放在厨房好几天的两个干馒头没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让郭明义给吃了。原来那一个月,他天天中午不吃饭,以便每天省下5块钱。50岁的汉子嗫嚅地向妻子解释:“又资助了一个小孩,我想给他攒点钱。”

对自己吝啬到苛刻地步的郭明义有时出手相当“阔绰”。自行车送出过三辆,因为贫困孩子上学急需;电视机送出去3台;手机送出了几部,已经记不清了;衣服、帽子、鞋子、手表、台灯、书本等小物件更是数不胜数……

30多年来,郭明义从未有过动摇,用他的话说,每天都很充实幸福。在郭明义看来,自己的生活条件非常富足。“我什么都不缺,家庭也很幸福,我只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去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们。”郭明义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很知足。面对记者,他坦承帮助别人并不是自己一定要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他对家庭、对生活、对未来的达观与信心地感人至深。

说起郭明义,杨斯雯一脸幸福。“郭伯伯,我可以叫你声爸爸吗?”小斯雯生下来3个月,父母就离异了。她和体弱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巨大的生活压力让奶奶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郭明义得知小斯雯的情况后,开始了对她的资助。在见到郭明义之前,斯雯和奶奶想着能够捐钱给她们的人一定非常有钱,“当时想着他一定是西装革履,皮鞋锃亮”,可当郭明义出现在她们眼前时,祖孙俩都愣了。“穿着一身很旧的工作服,裤子后面还打着补丁。”斯雯的奶奶说到这,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在小斯雯眼中,郭伯伯就是她生活中的太阳,“他一下子把我的生活照亮了”。

1990年,齐大山铁矿号召职工参加义务献血,郭明义立刻报了名。此后的20多年间,他就再也没有间断过。截至2010年上半年,他已累计献血6万毫升,相当于他身体全部血液量的10倍还多。2009年春节前的一天,刚刚结束上午工作的郭明义正准备吃午饭。那时已经是下午2点了,他从早上5点起就一直没有进食。这时他突然接到血站的电话,问他能否提前捐献血小板,郭明义马上意识到有紧急情况。那天雪下得特别大,但郭明义还是跑了很远拦下辆出租车,迅速赶到血站。原来是一名患有严重溶血症的孕妇临产,随时都有生命危险,郭明义丝毫没有犹豫就上机献血。历时1小时40分钟的血小板采集结束时,疲惫的他在采血床上睡着了……

  郭明义的“发小”张毓春说,哪家的孩子上不起学、哪家的老人生了病,郭明义比谁都消息灵通。矿里大型车司机张国斌的女儿得了白血病,他得知后立马奔到医院去探望,留下了钱不说,回去就到全矿机关科室倡议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工友刘孝强的儿子也需要合适的造血干细胞,他找到鞍山市广播电台,向全市征寻造血干细胞;2010年3月,郭明义从报纸上读到这样一条消息:21岁的辽宁科技大学学生于雨含患上尿毒症,一家人全靠母亲每月800元钱的退休金维持生活,面对换肾的28万元费用,母亲准备捐肾救女。

看到此,郭明义当即决定捐肾,医院让他回去等通知。尽管最后没有捐成,但事情却流传了开来,邻居把这事告诉了他的母亲。70多岁的老母亲拿起电话就哭:“这么大的事,咋不先给我通个气呢?”妻子又心疼又后怕:“你觉悟再高,自己的身体不要了?”但是郭明义并没觉得这是件多么重大的事,反而觉得“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

在郭明义眼中,助人早已成为他的本能、他的条件反射、他的生活习惯。如同人类生存要呼吸空气一般,习以为常又不可或缺。2012年1月17日晚上,郭明义赶往北京参加龙年春晚,在去北京的路上,他还不忘托人把办公室的年货送给需要帮助的人。参加完春晚后,他第二天一大早就乘飞机赶往鞍山,来不及休息就跑到矿上给工友拜年,送去新年祝福。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如既往地默默付出。对于记者的疑惑,郭明义说:“我之所以愿意付出,是因为儿时受到的良好教育的影响。小时候看书上讲老一辈英雄的光荣事迹,心里就很受触动,也会去尝试着做,像学习雷锋去帮老人推车啊,帮学校修桌椅板凳啊,心里都有一种荣誉感。”正是这种荣誉感与助人之后的满足让他坚持了几十年。

P3-5

目录

郭明义:携爱上路行者无疆

杨佳:从黑暗中走来的“中国软实力”

吴菊萍:“最美妈妈”托起坠落的生命,托起爱的天空

张丽莉: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救人农民工:他们的援手,让这个雨夜不太冷

沈星:新时代青年军人之星

吴斌:“最美司机”用生命履行职责

谢延信:普通矿工演绎的非凡“孝”故事

刘万永:温和的“藏獒记者”

徐本禹:为爱担当用爱坚守的超级志愿者

赵仁伟:躺着的筷子男孩顶天立地

颜玉宏:“新时代张海迪”传奇求学路

邓前堆:“索道医生”溜索行医

陈锐军:一段援疆路 一世天山情

孟佩杰:最美女孩让孝爱阳光洒满大地

白方礼:耄耋老人、三轮车和35万元助学款

孙影:用爱和行动为山区孩子送去希望

刘丽:用爱心和执著传递梦想的洗脚妹

钟晶: “最美乡村女医生”诞生记

任影:只要心中有太阳,人生没有阴雨天

阿力甫夏.依那亚提汗:牧民孩子们的启明星

徐庆群:在志愿服务中铸造壮丽人生

宋鱼水:鱼水深情,爱满人间

宋玉刚:为藏区孩子点燃希望之光

石青华: “白菜爸爸”的慈善之路

旦正草:大草原上的好曼巴

方红霄:高原上那道犯罪分子不可逾越的屏障

张昕宇:用镜头和脚步刷纪录的“疯子”

海南鹦哥岭保护区大学生群体:热带雨林中的青春之歌

内容推荐

《中国梦我的梦——青春励志故事》丛书取材自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专栏。该专栏由国冢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指导,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未来网主办。本丛书共5本:《爱国求是篇》《科学求真篇》《人文求善篇》《艺术求美篇》《创业求实篇》,为青少年讲述励志故事,让最富激情和创造力的民族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篇)》是该丛书的其中一本,《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篇)》供读者阅读。

编辑推荐

《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篇)》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编著,取材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主办的“劳动·创造·奋斗——青春励志故事”大型网络文化活动,记录29位优秀人物典型的励志故事,既有中国当代的行业精英人物,也有虽然普通但业绩突出的青年;既有耳熟能详的成功人士,也有执著探索的有为之人。他们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突出的业绩和独到的影响。他们是时代进步的符号,是中国发展的基石。他们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一员,是中国梦的忠实践行者。通过一个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励志故事,讲述亿万中国人心中的中国梦,引领广大青少年焕发热情与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本篇为人文求善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春励志故事(人文求善篇)/中国梦我的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山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140216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2013295393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