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遭遇史景迁(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冷清且孤高的学界一隅——古老的汉学呈现了难得的火爆局面。其最引人注目的标志是岁初海峡两岸掀起的“史景迁旋风”。耶鲁大学历史学家、美国当代汉学研究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史景迁频频出镜,一时成为学院界话题。本书是作者对史景迁的一种认识,是作者对史景迁曾经发表过的一个演讲的改写。

内容推荐

史景迁的治学领域极为宽广,他古今兼治,中西双擅;以治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为经,以治西方汉学史为纬,纵横交错,东西兼顾,从而在这宏观的背景上编织出深远的、富史诗般意境的中西文化交流的新篇章。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史景迁还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文笔十分波俏优雅,富有英国式的幽默和美国式的清新开朗。他力图把古老、枯燥的汉学带人当代社会。他文采斐然,妙笔生花,在西方社会一般层面上极大地拓宽了汉学的视野和影响力,开掘了读者群。

目录

遭遇史景迁

 史景迁缘起

 史景迁悖论

 史景迁的文笔

 “史家”史学

 人类学与史景迁的史学

 史景迁凭什么?

史景迁五章

 题解

 冒牌康熙帝之女的法国宫廷生活

 海外奇缘:唯一相继受法王和英王礼遇的中国人

 魂断巴黎:才如江海命如丝

 黄奴吁天录:胡若望的巴黎《天问》篇

 失足惜千古:春风不渡玉门关

汉学的悲剧

 汉学魔咒与怪圈

 西方最早为汉学献身者:屈死的贝耶

 关于神秘汉语的种种离奇传说

 葡萄牙文版的《天方夜谭》

 被美化了的中国和西方“恶魔化”中国的端倪

 勃朗哥的《东方专制主义》和黑格尔的推波助澜

 为虎作伥的汉学家及汉学界

 西方关于中国的早期刊物

 西方早期关于中国的书籍之概况

试读章节

史景迁在中国学界被留心,至少也有近20年了。且不说他发表关于中国的作品已将近半个世纪,早在1989年,他就曾被北京大学请去做过整整一个学期的讲座。那他为什么会在最近又那么强烈地吸引了中国学界的眼球呢?

这大概要从他的著作近年来在中围畅销说起。

史学书,特别是那些被炒烂了的关于明清、关于近现代中国的史学书在今天面临“阅读危机”的中国读书市场能够畅销、能够以这样恣肆的态势刺激着疲软的学术园地,这的确使人振奋。但可惜的是,这种使人振奋的场面不是由国内那些长年正襟危坐冷板凳且自恃功力高深的历史学家而竟是由一个洋人掀起的,想来总不免使人有点酸溜溜的感觉。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问题的可悲之处在于,史景迁的书畅销,我们的史学家竞不能及时跟进这大好形势、也在这图书市场上分一杯羹:眼下的读者对这批“正宗”的学问家并不十分买账而偏爱“非正宗”的史景迁之类的书。

那么,就甘心让这隔海几万里的洋人独占了市场而专擅学术风流不成?别担心,我们的学界有的是办法。

某些人的办法是先验明其正身,再抄他的后路。

首先,学界开始散布史景迁的方法不是正宗。即使在美国,史景迁也是被目为“野路子”,虽然现在他的英名被忝列为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其次,他们否定史景迁写的历史是历史,说那是小说,它们的价值只如同中国眼下的种种“戏说”和“正说”皇帝的系列等等。没想到,学界的这些够恶毒的语言并没有能扼杀了史景迁,反而是眼见得史景迁越来越红火了。

市场、读书界的俗就这么令人无奈;而学界的清高、义正词严和挑拨离间也就这么令人同情。

那末,究竟史景迁的路子到底“野”不“野”?

说史景迁的路子野,究其实不是中国人的发明。在美国,关于史景迁的路子到底野不野的争论到今天也没有休止和定论,但这种争论也从来没有成为过主流学界的议题。那么,史景迁的路子到底野不野呢?我们不能回避这个话题。

众所周知,史学界一直是个最严谨、保守,甚至墨守陈规的领域。正是基于此,西方学界的通则认为:在整个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中,艺术是最生动飞扬难以把握,而史学则是最客观稳重接近于科学的。敢于声称史学接近科学就在于它的循规蹈矩,在于它的积重和以事实为据、古板和不重声色。历史是古旧的,它不愿意新东西的介入和染指;历史学是研究古老的事实的学问的,它往往拒绝新学说的入侵。

然而到了新的世纪,历史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其实,不仅是在新世纪,早在古希腊、在中世纪,历史学方法就不断地受到挑战,史学的研究就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方法和轨道。

在这种新的史学背景的刺激下,任何一个严肃的、负有使命感的史学工作者都不能全然漠视历史科学的走向而执着沉迷于所谓古老的行规。史景迁当然也没有例外。

史景迁的治史和史学观是植根于现代西方新史学的治学经验和大背景的陶冶之上的。他的史学观念和方法里熔铸进了当代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方法,是和当代新的治史方法、史料学,特别是跟当代文化人类学、新民族学、认知人类学、民族志方法研究的很多理论观念分不开的。

史氏史学的路子野不野,我们先不必匆忙下结论,我们最好先回顾一下西方学术思想发展的历史特别是西方近代史学史的路径。否则,我们贻笑大方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无知却责备别人。或许史景迁并不“野”,“野”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他的根底。他的根底在哪里呢?我们在下面将有详细的阐释。

不过,就学界一般的通例而言,自诩学院派而本领有限的deadwnnd(僵木头,西语指那些过气的、假正经古板而又没有真本事却在高校或研究机构混事的学者)学者们对成功者诋毁时祭出的最损也往往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讽刺别人是野路子。

“野路子”往往是一些无能的读书人对成功的同行的恶谥和他们为嫉妒驱使对别人所能做到的最高程度的诽谤和陷害。但依通例,这些被诽谤者往往都是学界中人甚至都是学界精英或占据学界要津者。换句话说,这批被陷害的学者大都是学院中人,“学院”中的学院派。比如在此被深深诟病的史景迁就是在世界学术最高殿堂之一的耶鲁大学,同时又是美国研究历史的最高学术机构美国历史研究会的现任主席。

那他又为什么被恶谥为“野路子”呢?这些,解铃还须系铃人,如果您真要想得到答案,恐怕只能亲自去问这些招的人了。

诽谤,特别是学术诽谤,往往能成功于一时,但较难持久。这儿因诽谤而成功者成功的理由和失败的原因亦恰如鲁迅先生所谓捣鬼者一样:“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P12-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遭遇史景迁(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海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86734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7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81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192
134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