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苏州山水/苏州文化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苏州城里,有繁华的商市、幽静的深巷、秀美的园亭,而古城的四郊,土沃田腴,山温水软,风光绮丽,胜迹遍布。山色是那样苍翠,波光是那样澄碧,确乎让人流连。如果行于山野,楫于河流,满目都是云烟,满目都是风月,似乎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都记录了历史的沧桑,都在叙述遥远的故事。

本书为“苏州文化丛书”之一,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山水的魅力,向世人展示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用以提高苏州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人的素质,用以吸引与沟通五湖四海的朋友。

内容推荐

苏州市文化局与苏州大学出版社推出一套《苏州文化丛书》,囊括了苏州的戏剧、绘画、园林、街坊、名人、名胜、民俗、考古、工艺……向世人展示苏州文化的综合实力,用以提高苏州人的文化素养,提高人的素质,用以吸引与沟通五湖四海的朋友。文化的沟通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具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谁都知道,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其民族文化,一个地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恐怕也是如此。

本书为其中一册,向读者介绍了苏州山水的魅力。苏州的山水,有这样一种清秀明丽、幽艳旖旎的意态。但它真正动人心弦之处,是历史上的遗韵和人文的胜迹,它们是苏州山水的生命。

目录

小引

好风将梦过横塘

峭石悬空笼细雨

石湖不让镜湖深

上方一塔俯清秋

斜阳细草吴山路

尧封之山何蟥妩

归舟木渎犹堪记

钟声塔影送斜曛

一峰常插白云中

金波影里石莲花

神僧名迹在支硎

远上寒山石径斜

日落金山石气黄

狮子山头云漠漠

揽胜何山缅古情

暮烟疏雨过枫桥

巍峨宝殿拂丹霄

一路梅花到崦西

万峰形胜出尘埃

夕阳满地乱云斜

后记

试读章节

石湖不让镜湖深

石湖位于苏州西南十二里,周二十余里,为太湖由东一脉支流而形成的内湾,潮汐不通,波澜不惊,如练如镜,一碧千顷。春秋时,吴越争霸,越国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遂于周元王三年(前473)伐吴,大破吴师。大军从榜李北进,至南太湖白洋湾,一夜之间,凿开一条小河,直达石湖,打通了越军主力从太湖至胥江的通道。这条小河,因此称为越来溪。相传当年勾践攻至石湖,濒溪筑城,与吴人隔水相持,而吴王夫差的姑苏台,也就在西面绵延的山峦间,隐隐可见,故有“吴台其阴,越城其阳”的说法。又相传范蠡扶越,功成身退,于此而人五湖。石湖之东,田圃相属,水港纷错;石湖之西,山峦起伏,群峰映带。最近处为上方山,山颠楞伽塔高高耸立,迤逦而北为茶磨屿,其间除寺宇之外,有拜郊台、鱼城、苦酒城等吴越遗迹。明初僧人妙声这样称赞石湖:“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山自西群奔来,遇石湖而止。夫山川之气扶舆磅礴,郁积而不泄,则秀润清淑,必锺乎人。”(《衍道原送行诗后序》)

自古以来,石湖就是一个名胜之区。旧时以夏日荷花灿若云锦而著名,唐人赵嘏有《石湖秋日观贡藕》,诗曰:“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叶乱田田绿,花余片片红。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御洁玲珑膳,人怀拔擢功。梯山漫多品,不与世流同。”据《唐国史补》记载:“苏州进藕,其最上者日伤荷藕。或云叶甘为虫所伤,又云欲长其根,则故伤其叶。近多重台荷花,花上复上一花,藕乃实中,亦异也。有生花异,而其藕不变者。”据说,这伤荷藕就产于行春桥北的荷花荡,凡花为白色的,藕味佳妙,而藕为九窍的,食之无滓。近人范君博《石湖棹歌》咏道:“荷花荡水弄潺涯,啮叶虫伤长藕根。九窍玲珑推绝品,伤荷藕进被承恩。”石湖夏日的风光确乎让人流连,姜夔是石湖的熟客,他的《次石湖书扇韵》便写道:“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曲桥水村,浮萍藕花,真恬静如画。

然而石湖得大名于天下,是因为有范成大的石湖别墅。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六有曰:“石湖之名,前此未曾著,实自范文穆公始,由是绘图以传。”淳熙八年(1181)三月,时范成大五十六岁,将赴建康任,去临安朝辞,孝宗赵奋以御书“石湖”两大字面赐。范成大不由感激涕零,《御书石湖二大字跋》有曰:“臣惊定喜极,不知忭蹈,昧死奉觞,上千万岁寿,奉宝书以出。越五日,至石湖藏焉。石湖者,具区东汇,自为一壑,号称佳山水。臣少长钓游其间,结茅种木,久已成趣。”可见石湖别墅早已有了,并不是因御书而建。早在绍兴三十年(1160),范成大三十五岁时,吴儆便有《送范石湖序》,“石湖”的别署,正说明他早年曾寄迹石湖,甚至他十九岁去昆山读书之前,一直是住在石湖的。乾道三年(1167)起营建别墅,第一个建筑便是农圃堂。八年(1172),范成大邀周必大往游,周必大在《吴郡诸山录》里记道:“至能之园,因城基高下而为台榭,所植多名花,别业农圃堂,对楞伽山,临石湖。”同年,范成大又约城中宅第的邻人游石湖,《初约邻人至石湖》诗曰:“窈窕崎岖学种园,此生丘壑是前缘。隔篱日上浮天水,当户山横匝地烟。春入葑田芦绽笋,雨倾沙岸竹垂鞭。荒寒未办招君醉,且吸湖光当酒泉。”可见石湖别墅虽小有建筑,但还是以山水田野风光取胜的。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他在《骖鸾录》里记道:“始余得吴中石湖,遂习隐焉,未能经营如意也。翰林周公子充同其兄必达过之,题其壁曰:‘登临之胜,甲于东南。’余愧骇曰:‘公言重,何乃轻许与如此!’子充曰:‘吾行四方,见园池多矣,如芗林、盘园尚乏此天趣,非甲而何?”’由于范成大长期宦游在外,于石湖别墅“未尝经营如意”,仅具天然的“登临之胜”而已。淳熙五年(1178)以后,他回苏州去石湖的机会就较多了,那年初夏有《初归石湖》,诗曰:“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当年手种斜桥柳,无限鸣蜩翠扫空。”诗中颇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感慨。

由于范成大的名声极大,龚明之《中吴纪闻》便说:“范公文章政事,震耀一世,其地为人爱重。石湖西南一带,尽佳山水,作圃于其间颇众,往往极侈丽之观。春时,士大夫游赏者独以不到此为恨,犹洛中诸园,必以独乐为重耳。”(各本《中吴纪闻》此条存目,据同治《苏州府志》卷四十五录出。)故时人于石湖别墅,都十分称赞。林光朝说:“越城旧隐,在江东为第一。”杨万里说:“公之别墅日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绝境也。”周必大说:“公随高下为亭观,植花竹莲芰,湖山绝胜,绘图以传。”关于石湖别墅里的景观,《百城烟水》卷二这样记道:“随地势高下而为台榭,别筑农圃堂对楞伽山。孝宗御赐‘石湖’二大字。有北山堂、千岩观、天境阁、锦绣坡、说虎轩、梦鱼轩、绮川亭、盟鸥亭、越来城等处,以天境阁为第一。”所记天镜阁,当初并非在湖中,位置大约在如今的渔庄。考诸沈周《吴中胜览图卷》、《石湖归棹图卷》,文徵明《石湖图卷》、《石湖清胜图卷》,文嘉《石湖小景图轴》等,湖上都没有天镜阁的影子。据《吴门表隐》记载,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总督尹继善于湖上建湖心亭。绘写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的《盛世滋生图》及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的《南巡盛典·名胜》上,湖上便有建筑了,《南巡盛典·名胜》标日“湖心亭”。嘉庆初年重修湖心亭,便易以石湖别墅旧名,称为天镜阁。至于锦绣坡以及玉雪坡都是园圃,其中多植名花,以梅菊为尤盛。淳熙六年(1178)重九,范成大有《水调歌头序》记其游赏之乐,有曰:“舣棹石湖,扳紫荆,坐千岩观下菊丛中。大金钱一种,已烂熳浓香,正午薰人酒杯,不待轰饮,已有醉意。其傍丹桂二亩,皆盛开,多栾枝,芳气尤不可耐。携壶度石梁,登姑苏后台,跻攀勇往,谢去巾舆筇杖,石棱草滑,皆若飞步。山顶正平,有坳堂藓石,可列坐,相传为吴故宫闲台别馆所在。其前湖光接松陵,独见孤塔之尖。少北,点墨一螺为昆山。其后,西山竞秀,萦青丛碧,与洞庭林屋相宾。大约目力逾百里,具登高临远之胜。”写得真是太美了。

P23-27

序言

苏州向以物阜民丰、风物清嘉闻名天下。袁宏道为吴县令时,曾致书友人龚惟学,这样盛赞苏州:“若夫山川之秀丽,人物之色泽,歌喉之宛转,海错之珍异,百巧之川凑,高士之云集,虽京都亦难之。”孙嘉淦《南游记》也写道:“姑苏控三江、跨五湖而通海,阊门内外,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语其繁华,都门不逮。”《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便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苏州城里,有繁华的商市、幽静的深巷、秀美的园亭,而古城的四郊,土沃田腴,山温水软,风光绮丽,胜迹遍布。尤其是西南一隅,碧波万顷的太湖,包孕吴越而控诸山,诸山因得太湖而独擅胜场,一山一胜,胜胜相形,故地尽东南之美。山色是那样苍翠,波光是那样澄碧,确乎让人流连。如果行于山野,楫于河流,满目都是云烟,满目都是风月,似乎每一块石头,每一棵老树,都记录了历史的沧桑,都在叙述遥远的故事。

是为小引。

后记

苏州山水的魅力,并不在于崇山峻岭、奇峰异洞、大河急流、深潭悬瀑,它具有自己的性格,山峦蜿蜒,山色青翠,遥遥望之,只是淡淡的一抹,即使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似乎也温情脉脉,风烟俱净,水天一色。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固然有它的气魄,但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也自会让人迷恋沉醉,流连不去。苏州的山水,便有这样一种清秀明丽、幽艳旖旎的意态。但它真正动人心弦之处,却是历史的遗韵和人文的胜迹,它们是苏州山水的生命。因此这本小书对此给予较多的关注,也可以说,它们所演绎的故事或蕴含的意思,引起我的一点想法,也就成为我写这本小书的一个原因。

由于丛书体例的限制,这本小书仅写了二十个题目,远不说巍峙江边的香山,平畴突起的玉峰,“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虞山,以及昆承湖、尚湖、阳澄湖、澄湖、淀山湖,即使是苏州古城近郊的山水,也只是写了一部分,像洞庭东西山、横山、皋峰山、姑胥山、阳山、澹台湖、黄天荡、独墅湖等,都未曾涉笔,也就想在以后闲暇的日子里,再写这本书的续集。即使这二十个题目,也是随便行文,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想起什么,也就说什么,并不想将它们写成一篇篇小志,因此这一山或一水,也就不可能是全面的叙述或介绍,有的故意不写,有的知道的人多,也就一笔带过。

本人的学养,实在浅薄得很,况且苏州文化博大精深,苏州学人深藏不露,错误失当之处,还望读者教我。此外,文章引用的书,都是极普通的版本,容易见得,也就不再列出“征引书目”。

起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是秋蝉在树的九月,如今已是寒风嗖嗖的岁末了,真是光阴荏苒,不能不让人有一点感慨。

1999年12月30日于苏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苏州山水/苏州文化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稼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376860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7
出版时间 2000-08-01
首版时间 2000-08-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9.625
印次 3
出版地 江苏
201
14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