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希望与梦想(巴拉克·奥巴马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巴拉克·奥巴马,200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位有着非洲黑人血统的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像一头非洲雄师搅动着美国政坛,有人说他是新时代的肯尼迪将他与林肯和马丁·路德·金相提并论。他能否成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我们将拭目以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奥巴马在美国政坛掀起的热潮为近年来政治人物之最,受欢迎程度堪比摇滚巨星?本书将向你介绍这位黑白混血儿的传奇人生。

内容推荐

奥巴马在美国政坛掀起的热潮为近年来政治人物之最,受追捧程度堪比摇滚巨星。无论奥巴马能否成功入主白宫,无论他的形象是天长地久还是销纵即逝,他都必定会作为一个希望与梦想的象征而被永远铭记。

目录

第一章 奥巴马热

第二章 少年困惑

第三章 上下求索

第四章 政坛学徒

第五章 展翅高飞

第六章 总统之路

试读章节

第二章 少年困惑

1987年奥巴马初次来到肯尼亚时,是一个26岁的芝加哥社区组织工作者,正准备进哈佛法学院深造。他在机场落地后,发现行李已在途中丢失了,他坐着姑姑的一辆发动机发出嗒嗒声和没有消音器的破旧大众甲壳虫车,一路咆哮着进入了内罗毕。

在肯尼亚这片因海明威的小说《非洲的绿色群山》而成为永恒的土地上,他去了位于西部农村地区他祖先生活过的克格罗村。他先坐了一夜火车到基苏木镇,从那里又坐了几个小时的“马他突”,这是一种装着光秃秃的轮胎、没有几个座位的类似小公共的交通工具,乘客拥挤,摇摇晃晃。在颠簸的路途中,他的腿上坐着他同父异母的姐姐奥玛和一个陌生人请他帮忙抱着的不停地尖声嚎哭的婴儿,还有满满一篮子的马铃薯。这并不是他常常幻想的父亲的故乡之旅——就像“回归故乡……白云飘扬,恶魔逃遁,大地颤抖,祖宗先人,起身同庆”。

19年后,那种超现实的幻觉似乎在他眼前变成了现实。2006年夏天,当奥巴马和妻子米歇尔、两个女儿玛莉亚和萨莎在内罗毕的肯雅塔国际机场落地时,前来迎接他们的是美国驻肯尼亚大使。他们被飞快地

带过一大群等候在那里的记者,坐着12辆汽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地进入市区。

他在参观内罗毕的被炸美国大使馆遗址纪念碑时,欣喜若狂的肯尼亚民众身穿印着他的名字和形象的T恤衫,齐声欢呼着“欢迎你,奥巴马!”

省掉了一夜的火车劳顿,奥巴马全家直接坐飞机来到基苏木镇,通往克格罗村的沿途有成千上万的民众列队欢迎,许多人爬到树上,为的是更好地看清楚载着这个当地卢奥部落族人自豪地宣称为自家人的美国人的车队。“他是我们的兄弟,”一个族人说,“他是我们的儿子。”

在克格罗村,在这个并排埋葬着奥巴马的父亲和祖父,还生活着他称作“奶奶”的卢奥族八旬老人的小村,人群齐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一名部落歌手高唱着他的颂歌,孩子们则唱着他们为他编写的歌谣,一名村民赠送给他一件礼物“以示我们对你的感激之情”。这是一头用一根破绳索拴着的三岁大的山羊。他说,“肉很肥,也很甜。”奥巴马彬彬有礼地谢绝了这份礼物。他与妻子、孩子、奥玛(为只会说卢奥话的奶奶当翻译),还有其他亲戚共进了一顿以鸡肉、稀粥和卷心菜为主的午餐。

“虽然我在世界的另一端长大,”奥巴马对乡亲们谈到他19年前的来访,“我感觉得到跟我说我属于这里的人们中间存在的那种精神。”

然而,他踏上那次旅程并非容易。他在《源自父亲的梦想》(逐年记述他的成长历程的文学性自传)中写道,他是“一个在西方不完全感觉像在家里的西方人,一个前往完全是陌生人的故土的非洲人”。

然而,一到那里,他就开始体会到他的朋友们第一次去非洲回国后所描述的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在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写道,“你可以体验到那种来自不觉得被人观察的自由,那种相信你的头发就应该那样长,你的臀部就应该那样晃的自由……在这里,世界是黑色的,所以你就是你。”

第一次非洲之行就像是一个成人仪式,帮助他在他生长的世界与他从未真正认识的父亲的世界之间达成了妥协。此前,他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往往充满痛苦的挣扎,为了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

他日后回忆说,那是“一个十岁孩子的一场噩梦”。时间是1971年,在檀香山的普纳胡学校入学的第一天,一位好心的老师(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荷福蒂小姐)把他介绍给全班同学,当她说出他的全名时,同学中传出咯咯的笑声。

“我以为你的名字叫巴里。”那天早上外祖父陪他来学校时碰到的一个男同学说。  “巴拉克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荷福蒂小姐说,她自己也在肯尼亚住过,很高兴听说这个新来的男孩的父亲是肯尼亚人,“那是一个非常壮丽的国家。你知道你父亲是哪个部落的吗?”

当奥巴马轻轻地回答说“卢奥部落”时,另一个男同学尖声学起了猴子叫,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那天放学前,一个红头发女同学问他能不能摸摸他的头发,而另一个男同学问他父亲是不是食人族。

“我在班里对于其他同学的新鲜感很快就消失了。”奥巴马日后写道。他的同学大多数是来自富裕家庭的精英子弟,家里的房子比奥巴马与他外祖父母同住的两室一厅的公寓大多了。他们表面上并没有虐待他,没有揍他,也没有嘲笑他,他们干脆就对这个黑孩子失去了兴趣。他会踢英式足球、打羽毛球和下象棋——在雅加达和母亲同住的四年问,他从印尼继父那里学会了这些本领,然后离开母亲独自回到夏威夷——可是他不会投掷橄榄球或者滑滑板。

随着时间流逝,他交了几个朋友,也学会了“摇晃着扔扔橄榄球”,不过多数时候,他放学后按时回家,看漫画书,看电视,听广播。“我觉得安全,”他写道,“就好像我沉人了漫长的冬眠。”

开学后没几个月,一个消息把他从大梦中惊醒。他的外祖父母(或者叫外公外婆,夏威夷话外婆叫“图图”)宣布他的父亲——奥巴马从婴儿起就再也没有见过他——要回家来过圣诞节了。要回来过节的还有他的母亲安,她也要带着奥巴马的同母异父妹妹玛雅从雅加达回来了。

“这将是一个非常棒的圣诞节。”外公说。

多年后,奥巴马写道,在成长期间,“我的父亲对我始终是个谜,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他只是从母亲和外祖父母给他讲的故事里了解的人物,一个从他们几乎总是乐于与他分享的回忆中了解的人物。在他们的故事里,老巴拉克身材高大,英俊帅气,和蔼可亲,头脑聪明;他说话的音调是一种低沉的男中音,带点英国口音;他有一种强有力的唱歌般的声音,充满个性,而且还是一个出色的舞蹈家;他既威严又慈祥,既诚实又坦率——这些特性使得他有时似乎“有点盛气凌人”和“说一不二”,他的母亲承认。他才华横溢,在大学里是优等生,迷人而自信。

“这是事实,贝尔,”外公说,“你爸爸他善于处理任何情况,所以大家都喜欢他。”

在全家福照片里,奥巴马看到父亲那“黝黑的笑脸、突出的额头、厚厚的眼镜使他显得比实际年龄要老”。

从母亲那里,奥巴马了解到父亲出生在维多利亚湖畔一个贫困的小村庄,他的父亲侯赛因·安扬高·奥巴马是他们部落里一位有学问的长者,也是一位医生和药剂师。他教儿子放羊,教他懂得良好教育的价值,送儿子到英国殖民当局在当地办的一所学校上学。老巴拉克靠奖学金在内罗毕上了大学,当肯尼亚准备宣告独立时,他被选送到美国继续深造,以便回国后走上领导岗位,帮助建设刚刚起步的祖国。

1959年,奥巴马的父亲23岁,成了夏威夷大学的第一名非洲学生。在那里,在一堂俄语课上,用他儿子的话来说, “像炭一样黑的”老巴拉克遇到了一个天真烂漫的18岁大学一年级女生,她“像牛奶一样白”,两人形成鲜明对照。

安·邓纳姆出生在堪萨斯州,父亲是家具店经理和人寿保险推销员。他身上有一丝波希米亚人的痕迹——他喜欢做诗,听爵士乐;他的妻子则更实际些,她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是一名从不迟到的雇员。她在堪萨斯州的家族上可以追溯到一位著名的先贤——美利坚联盟国总统杰佛逊·戴维斯。

邓纳姆一家比奥巴马一家晚一年搬到夏威夷群岛。他们两人开始约会,相恋不久后就结了婚——在1960年,这种行为在大多数州都还被视为犯罪。“在南方很多地区,”日后奥巴马写道,“我父亲可能会因为看我母亲的眼神不对,而被吊到树上绞死。”

不过,那时夏威夷刚刚加入联邦,历史不长且比较宽容,因此他们的家史上没有关于奥巴马父母在檀香山街上遭受辱骂的记录。他父亲仅用了三年就拿到了经济学学位,1962年毕业,也就是在他的儿子出生一年后。

他收到纽约新学院大学的来函,可以提供一笔慷慨的研究生奖学金,足够他带着妻儿同去纽约。可是,老奥巴马接受了哈佛大学一笔仅够负担学费的资助,他显然认为这个世界著名学府的博士学位更有助于增加他返回肯尼亚时的资本,使他可以胜任等待他的任何领导职位。

他一个人去了波士顿,他和安约定,等他完成学业后,安和孩子就去找他,然后他们全家一起回肯尼亚。

然而,日久情疏,夫妇俩最终劳燕分飞。父亲给他们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留下的任何记忆也随之消失殆尽。

他的母亲又结了婚,1967年她带着儿子跟随同为夏威夷大学毕业生的新婚丈夫罗罗·苏托洛迁往他的祖国印尼。奥巴马在印尼生活了四年。

奥巴马岁数大一点以后,他听说父亲在哈佛大学获得学位后只身一人回了肯尼亚,他在这个新独立的国家的政府里担任经济学家和政府要员。他也再婚并生了五个子女。巴拉克的母亲告诉他,这些孩子——四男一女——都是他的同父异母弟妹,是他在非洲的亲人。

……

P37-4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希望与梦想(巴拉克·奥巴马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史蒂夫·多尔蒂
译者 李莉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03595
开本 16开
页数 1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8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