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罗拉多河探险记
内容
编辑推荐

科罗拉多河大峡谷是全球七大自然奇观之一。在1868年以前,一直是一片令人望而生畏、无法涉足的神秘险境。鲍威尔于1869年和1870年先后两次率领探险队成功地对该地区进行科学探险考察,完成了对美国本土大陆的最后一次探险勘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本书评定为全球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杰出的探险经典著作之一。

内容推荐

本书真实客观地记叙了鲍威尔如何以过人的胆识率领探险队员们以超人的勇气和毅力战胜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了解到该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诸多真实情况的全过程。全书内容翔实,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目录

译序

序言

前言

科罗拉多河流域

台地与地垛

山脉与高原

悬崖绝壁育阶梯高原

从格林河到弗莱明峡谷

从弗莱明峡谷到洛多尔峡谷入口

洛多尔峡谷

从回声河谷地到尤因塔河河口

尤因塔河河口到格兰德河与格兰河的汇合处

从格兰德河与格兰河的汇合处到小科罗拉多河河口

从小科罗拉多河到大峡谷的终端

维尔京与尤因卡雷特山

渡过科罗拉多河

到祖尼镇去

大峡谷

试读章节

科罗拉多河由格兰德河与格林河汇合而成。

格兰德河发源于朗斯峰以西五六公里的落基山脉。有一群高山小湖泊蓄满了直接从终年积雪的山坡溶化的雪水,然后流入大家称之为格兰德湖的大水库,形成一大片风光旖旎的水域,静静的湖水反映着东岸一堵堵高耸的花岗岩悬崖峭壁的倒影,湖的西岸边缘是一大片巍峨挺立的苍松和冷杉。

格林河的源头在温德河山脉的弗里蒙特峰附近。格林河也像格兰德河一样,其水源来自许许多多的高山小湖。溶化的雪水,终年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高山小湖。落基山脉的一堵堵悬崖峭壁环抱着几千个这样的高山小湖,湖水深不见底,清澈碧绿,冷彻骨髓。这些从寒冷阴沉、荒无人迹的高山地区发源的溪流都有着很不平凡的传奇故事。它们沿着座座高山向下奔流而去,在流经道道峡谷时,形成大大小小的瀑布,翻腾奔涌,一泻千里,径直流到科罗拉多河下游炎热干旱的平原地区。到了这里,它们在高山中那样清澈的溪水此时都变成了浑浊的洪水,汹涌澎湃地奔入加利福尼亚湾。  科罗拉多河的河口在北纬31°53"、西经115°。格兰德河的源头大约在北纬40°17"、西经115°43"。格林河的源头大约在北纬43°5"、西经109°54"。  格林河大于格兰德河,构成科罗拉多河的上游。包括格林河在内,科罗拉多河全长约为两千英里。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流经的地域,约长八百英里,宽三百英里至五百英里,包括约三十万平方英里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的面积比新英格兰地区六个州加上包括马里兰州、弗吉利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外 在内的中部诸州的总面积还要大,换句话说,这一地区的面积差不多等于明尼苏达州、威斯康星州、艾奧瓦州、伊利诺伊州和密苏里州加起来的总面积。

科罗拉多河盆地分为两大差别显著的地区:科罗拉多河下游的沙漠地区和其上游的高原地区。下流的沙漠地区,尽管在有些地方分布着高达两千英尺至六千英尺的山脉,其海拔只略高于海平面。这一区域的东北面是一排悬崖绝壁,这些悬崖绝壁在很多地方形成非常陡峭的、常常是垂直的岩架,高达几百或几千英尺,通向上面的台地。

靠加利福尼亚州这一边,一大片沙漠向西延伸,越过加利福尼亚湾的顶部,快要抵达太平洋海岸。在沙漠与大海之间有一条狭长地带,其中有由起伏的山峦和连绵山谷构成的奇妙美景。在沿海一带地区,每当阵阵细雨和清凉甘露沐浴着这片土地时,空气中就洋溢着由海洋蒸发而形成的芬芳气息。雨季来临时,万木葱茏,鲜花盛开,漫山遍野。不时阳光普照,青山含笑,令人心旷神怡。雨季过后,层林尽染,一片金黄。然后,群山慢慢地披上棕色的冬装,直到来年雨季,翠绿的新叶从去年葱郁草木的褐色残骸中重新生长出来,那时鲜花再度在漫山遍野盛开。人们称加利福尼亚以北的大沙漠为“科休伊拉谷地”,是这片大陆上最荒凉的地区。在这带地区的地质史上,加利福尼亚湾向西北方向延伸至比现在要远得多的地方,大大超过现在科罗拉多河流入加利福尼亚的河IZZl。但是,科罗拉多河从上流山区带来大量泥沙,倾注入海湾,渐渐形成一片堤坝一样的辽阔高地,横在海湾里,将上面的河水与下面的海水分开。后来科罗拉多河在这片高地上面冲出一条河道,流入加利福尼亚湾。高地上面那一部分的河水由于被高地与海水隔开,便逐渐蒸发,最后干涸,形成现在的这片谷地。我们现在称之为“科休伊拉谷地”的地方原来是古代加利福尼亚湾上部的海底,这就是为什么这片谷地低于海平面的缘故。在科休伊拉谷地和科罗拉多河之间,有很多不高的灰色山脉,形成连绵起伏的低矮山岭。这一带降雨量很小,无法形成常年河。但一下暴雨,雨水)中刷着山坡,奔流而下,一路夹带着大量泥沙,成为滚滚奔腾的洪水。洪水将泥沙淤积在下面的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季节性小河不能将沉积的泥沙送入大海。这些山脉由于受到暴雨冲刷,形成许许多多的山谷。在科罗拉多河的亚利桑那州一边,沙漠平原被沙漠山脉阻断。这一带地区地形渐渐拾升,向东远远地延伸到新墨西哥州的谢拉马德雷。到了这里,这些山脉将科罗拉多河与北格兰德河分开。希拉河就是发源于新墨西哥境内的这一带地方。希拉河的一些支流出自南方属于墨西哥共和国领土的群山之中,不过希拉河积聚的水量大部分来自东北高原地区。它的源头遍布于青松覆盖着的群山之中和高原之上,但它所有的支都奔流而下,流入下游的沙漠谷地,希拉河穿过这片沙漠谷地,向西蜿蜒流入科罗拉多河。在持续干旱的季节,希拉河的河床干涸,但这一区域经常遭到狂风暴雨的袭击。在暴风雨中,洪水自高地奔腾咆哮而下,浊浪滔天,一路上摧枯拉朽,横扫谷地,淹没万物,造成洪灾。

科罗拉多河构成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边界。这两个州被许多豁然大开的黑色火山岩峡谷分开,科罗拉多河就穿流在这条连绵的峡谷中.在峡谷中,科罗拉多河;中积成一块海率面低而相当狭长的洪泛平原。在这片平原上到处生长一丛丛三角叶杨树,还有一大片浑身长刺、结满豆荚的牧豆树。在离科罗拉多河人海口四百英里远的上游,在希拉河以北两百多英里远的地方,科罗拉多河还有第二条支流,这条支流被人们过分彬彬有礼地称之为”比尔·威廉斯河”,其实它只不过是一条浑浊不堪的小河。在离这条河以北两百英里处,维尔京河汇入科罗拉多河。维尔京河发源于犹他州的罗卡贡特高原和派恩瓦利山脉,它的源头海拔七八千英尺。它从风景如画的高原山区,一路奔流而下,流入下面一片沙漠谷地,成为一条名符其实的流沙河。这条河在一些平常河段,河面很宽,但河水很浅,黄褐色的微波细浪在水下的流动沙洲上面荡漾着。这条河在流经比弗山脉时,将这条山脉切割成一条奇形怪状的峡谷,在峡谷的两边有宽阔平原,平原上长满刺茎藜,很多地方还突兀耸起一些崎岖嶙岣的小山。P2-6

序言

我从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科考探险一回来就发现,我们这次科考探险已成为全国很多报纸报道的热门话题。一则有关我们在大峡谷探险中遇险遭灾的报道广为流传,其中详尽描写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的细节,把我们悲壮遇难的经过写得活灵活现,以致举国上下所有美国人无不深信,所有探险队队员,除一人外,都已不幸罹难。我的一位好友收集了报上发表的许多讣告和唁电。我发现在这些讣告和唁电中,美国人民对我表示无上崇敬。我觉得很有意思,使我心中倍感温暖。大家都以为我已壮烈牺牲,这讹传的”牺牲”给我带来的无上荣耀,恐怕是我终身都难以企及的。

我们这次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的考察勘测不是为了去冒险猎奇,而是为了科学研究,想探明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地质和地理状况,除了写一个记录我们科考结果的报告之外,我根本没有打算写记叙我们探险考察经过的文章。我一回来就有许多家报纸的记者来采访我,而且每天都将采访的内容发表在报纸上。我原以为经过这番采访报道之后,人们不会再对我们的探险考察有什么兴趣了。然而,在1874年,(斯克里布纳月刊)的主编们向我约稿,请我用通俗文体写一些记叙科罗拉多河大峡谷探险实况的文章在<斯克里布纳月刊)上发。我同意他们的请求,准备写四篇记叙探险考察实况和有关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文章,并从我拥有的照片中精心挑选了多幅作为这些文章的插图。

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的科学探险考察早在1869年就已开始,一直进行到现在。”史密森学会”的亨利教授对从最初到现在仍在进行的科学探险考察所需的资金进行了评估。也正是在1874年,我应亨利教授的再三恳请,出席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听政会,解释亨利教授的某些评估。加菲尔德先生是拨款委员会主席。他听了我就大峡谷的地理和地质科学探险考察的情况所作的汇报之后,问我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最初的科考探险的经过为什么没有发表。我告诉他,我对讲述科考探险中经历的种种惊险遭遇没有兴趣,我只对科学考察的结果感兴趣。这些科考结果一部分已经发表,还有一部分正在发表之中。听了我的陈述之后,加菲尔德先生和蔼可亲地说,他坚持认为,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科考探险的经过应该由政府发表,公诸于众。他还强调,我必须明白,只有在作出承诺,将科考探险的经过写出来,公诸于众之后,政府才会拨款,让我继续进行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科学探险考察。于是,我作出了承诺,并立即着手将历次在科罗拉多河大峡谷进行科考探险的经过写出来。

我每天记的科考曰志是写在发黄的狭长纸条上,记完后我将它们搜集在一起,在宿营地用鳎鱼皮装订成册。经过再三考虑之后,我决定将这些曰志发表,只是由于当时宿营地条件恶劣,时间紧迫,因而曰志写得简略凌乱,发表时不得不加以修订。这些曰志碰巧是用现在时态写的,发表时仍保留现在时态。这样发表的曰志不长,只构成我那篇题为《西部的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的考察报告》的文章的一部分,而这篇文章在发表时就已注明,“考察是于1869年、1870年、1871年和1872年,在“史密斯学会”秘书的指导下进行的。”与这篇文章同时发表的其他几篇文章所论述的是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地理、地质和这片高原地区形成的自然发展过程。到此为止,我又以为,有关科罗拉多河科学探险考察的报道已全部结束。但是,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陆续收到很多来信,敦促我把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科考探险的经过用通俗文体写出来,把大峡谷的崇山峻岭、千岩万壑、悬崖峭壁、奇山异水如实描绘出来,由我著书发表。全国的日报和杂志都不时作出同样的呼吁。于是,我作出最后决定,把前前后后几次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探险考察的经过用通俗的形式充分地记叙发表。为了做到记叙充分完整,我修改和扩充了我原来记的科考探险曰志,并且增加了几章,描写这一片高原地区的奇特景色和当地居民,尤其是印第安人的民风民俗。我知道,要把如此辽阔的高原地区,如此雄奇壮观,如此美好瑰丽,千状万态的山光水色用文字描绘出来是极其困难的,加上我的描写能力又十分有限,于是我就只得求助插图,让它们来弥补我记述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从各种杂志和科学报告中收集了十分丰富的插图。这些插图都是来源于我自己的作品,但它们已随我的文章在别处发表过。

光阴荏苒,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科考探险以来不觉多年已逝。那些和我一道在科罗拉多河大峡谷一带从事科学探险考察的小伙子们多数已不在人世,至今还健在的几位也都两鬓如霜,年事已高。他们那坚强勇敢、黑中透红的面容,和他们那朝气蓬勃、青春焕发的英姿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们强壮魁伟却身轻如燕,行动敏捷,至今似乎还在我的身边工作着。当我回想起他们和他们的英雄事迹、慷慨行为时,总是百感交集,不能自己,既使我满心欢喜,又使我悲从中来,禁不住热泪泉涌。我在内战中失去了右臂,是个伤残退伍军人。这些英勇善良的人们,总是将此牢记在心。每次遇到危险,我的安全是他们最关心的首要大事。就是在科考探险的平常日子里,他们对我也是服务周到,关照备至,亲如兄弟,把我的伤残不幸化成了我身受的恩泽。

我谨将此书献给你们,我高贵而慷慨、去世和健在的伙伴们——J.C.萨默、威廉·H·邓恩、W.H.鲍威尔、G.Y.布拉德利、O.G.豪兰、塞尼卡·豪兰、弗兰克·古德曼、W.R.霍金斯和安德鲁·霍尔。

约翰·韦斯利·鲍威尔谨记

书评(媒体评论)

到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科罗拉多河去探奇访胜,几乎谁都带上一本鲍威尔写的《科罗拉多河探险记》,不少人还会伴着篝火阅读或者当众朗诵……

华莱士·斯特格纳

一部有关美国西部的历史,一部历险记,一部艺术性非凡的探险代表作 

迈克尔·格林

《科罗拉多河探险记》是一部记叙探险与发现的经典名著。

纽波特·比奇

约翰·韦斯利·鲍威尔在他的这部《科罗拉多河探险记》中,以洗练生动、诗意传神的文笔,记叙了他和他的伙伴们对科罗拉多河大峡谷的两次史诗般的探险考察。

杰拉尔德·R·洛弗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罗拉多河探险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韦斯利·鲍威尔
译者 雷立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7624
开本 32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947.127
丛书名
印张 1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1
146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