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再教育(中篇小说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是应该这样。所以,组委会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

本书为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选编的《再教育(中篇小说卷)》。

内容推荐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选编的《再教育(中篇小说卷)》精选蒙古族作家创作的优秀中篇小说代表作:《巍巍兴安岭》《再教育》《寻踪科尔沁》《药术》《入梦白海青》四篇,翻译成汉文集结推出,多角度展现了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作品,成为读者了解优秀蒙文作家作品的窗口。

目录

巍巍兴安岭

再教育

寻踪科尔沁

药术

入梦白海青

试读章节

站在坝顶朝下望去,高山峻岭间蜷缩而栖的远村上空炊烟升起。因为清晨无风驱散烟雾,那袅袅升起的炊烟便原处沉降在村落杨柳枝叶间,变成山岚瘴气。与之相应,沉积在原野低洼处的晨雾也泛滥弥漫着,犹如潭水灌落。鸡叫声偶尔从远处微弱地传来,再近处,驴嚎猪叫之声,犹如山林深处被猛禽扑捉的窝眠喜鹊般听起来真有点儿疹得慌。原野间偶有这春耕时节早起的人们相互喊话之声,但孛尔阿拉克观望之中知道他们的声音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它扑腾了一夜的悬跳之心此时完全平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遥望中,并没看见和听见有喊骂着追逐而来的人们。或许到现在,人们还未发觉这头破门夜逃的老牛吧。如果是昨晚已经有所察觉的话。那些对其皮肉早已垂涎三尺的人们必定是不能睡个安稳觉的,孛尔阿拉克非常清楚这一点。即使是他们黎明时分发现了自己的出逃,并跨上光背驴子一溜小跑追逐而来又能如何——待他们寻踪赶到这坝上来的时候,自己早已躲进对面那地势险峻的高山老林里去了。它对此信心十足。况且,朝思暮想的故乡山水、自己所熟悉的草场和主人们就在眼前,眺望云雾缭绕的巍巍兴安岭,它那疲至筋骨的劳顿之感顿时一扫而除。此刻,成功逃脱并夜行百里的喜悦和不知从何而来的一种神秘力量似乎正给它补充元气与勇气。从遥远的北方翻山而来的和风,此刻正抚摸着它的肤毛。远处群山也都像在向它招手迎接一般,喜悦的激情缓缓加快了它的脉动。

从逃出来的那一刻起,孛尔阿拉克就暗下决心,若是有人追逐而来,自己就会拼尽全力奔逃。如果不幸被追上,那也将是一场皮开肉绽你死我活的搏斗,自己断然不会再活着回到那令人窒息、充满恐惧和仇恨的凶险之地。它知道,这次出逃的成败将给它的晚年生活带来截然相反的两种后果——要么是如心所愿回到七年间日思夜想的幼年故乡巴音德力格尔,在那流水潺潺、碧革荡漾的原生草原上尽情享受;要么是被前截后追的人们捆绑而去。继续那难以容忍的悲苦生活,甚至走玉面红的道路。在这生死攸关的危难时刻,为免于惨遭毒手,它必须拼死一战,并准备血洒归途。作为大自然的宠儿、天地之造化物,理应有生存权利与自由,在这七年中,它一直无比向往着前面那个完美称心的归宿。但它更知道那人意难违的恐怖结局与悲惨厄运早晚都会降临到自己,虽然它对此早有预料,但绝不希望那一天毫无征兆地突然来临。所以它选择了出逃,出逃对它来说是一次生死考验。它不想生死由人,它更想成败在此一举。现在想来,自己的这一决断是多么的机智!魂牵梦绕的故乡就要在眼前舒展开来,家乡的芳草将会给自己补充散失已久的元气。想到这些它简直无法控制自己的兴奋与喜悦之情。

于是它无比惬意地遥望起远山青岚的峻影。依稀记得,那里吹起的山风,总是那般的凉润沁心。从遥远的天际连绵起伏至脚下的这些山峦,犹如暴雨过后泛滥而起的汹涛洪水一般时低时高、时缓时急地绵亘不绝,山峦是在远古时代的某一刻凝固在了原处的自然景观,它看似没有生命,却有神灵。在晨雾的缥缈中,这些凝固的“洪峰浪头”偶尔将珍藏的冬雪闪现给阳光,呈现出一派虚幻神秘的气象。孛尔阿拉克感到自己似乎要飞越这如洪若涛般的群山,继而它的身心似乎真的要飘浮起来了,耳边响起的山风呼啸声犹如神灵的呐喊声。

突然,伴随着呼啸的山风,有一种犹如山洪冲来般的低沉闷响从坡下传来。孛尔阿拉克大惊之中急忙离开岭脊,顺着北粱惊奔而去。这一瞬,方才那喜悦之情从它脑海里烟消云散。情急之下,它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从驼峰似的两座大山包中间奔跑出来的。它跑到对面的缓坡上放慢脚步,神经质地动弹耳朵,谛听着坝南的响动。这时那低沉闷响却销声匿迹了,只听见山风吹动千枯的草茎发出的飒飒声。昨夜里,站在围墙门外有一双贼亮的大骨碌眼的那家伙不会是跟过来了吧?它不禁生起疑心来。

P6-7

序言

致读者

“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工程”和“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的成果陆续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值得加以庆贺的事情。因为,这一工程不仅是对文学创作的内蒙古担当,更是对文学内容建设的草原奉献!

在那远古蛮荒的曾经年代里,不知如何称呼的一群群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山林间穿梭奔跑,维持着生命的存延。慢慢地,他们繁衍起来并开始有专属各自的族称,然后被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所驱使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山林过起了迁徙游牧的生活。于是,茫茫的草原就变成了这些民族人群书写盏衰成败的出发地。挥舞着战刀和马鞭,匈奴人第一个出发了,紧接着是鲜卑人,然后是突厥人,再后是契丹人、女真人,之后是蒙古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踏着前人的足迹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如今,回首望去,他们奔腾而去的背影犹如一队队雁阵,穿过历史的天空渐渐远去……

雁阵飞去,为的是回到温暖舒适的过冬地。而北方民族依次相续地奔腾前去,为的却是要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潮流融汇对接。这是一个壮观的迁徙,时间从已知的公元前直到当今年代。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也有所变化,但这种迁徙依然不停地进行着。岁月的尘埃一层又一层,迁徙的脚印一串又一串。于是,经历过沧桑的草原充满了关于他们的记忆。在草原的这个记忆中,有他们从蛮荒走向开化的跋涉经历;有他们从部落成长为民族的自豪情怀;有他们建立政权、制定制度、践行管理的丰富经历;有他们敬畏自然、顺应规律,按照草原大地显示给他们的生存方式游牧而生的悠悠牧歌;有他们按着游牧生活的存在形态创制而出的大步行走、高声歌唱、饮酒狂欢,豁达乐观而不失细腻典雅的风俗习惯;有他们担当使命,不畏牺牲,奋力完成中国版图的大统一和各民族人群生存需求间的无障碍对接的铿锵足迹;更有他们随着历史的发展、朝代的更迭和生存内容的一次次转型与中原民族相识、相知,共同推进民族融合、一体认知、携手同步的历史体验;还有他们带着千古草原的生存经验,与古老祖国的各族兄弟同甘苦、共命运,共同创造中华文化灿烂篇章的不朽奉献……

承载着这些厚重而鲜活的记忆,草原唱着歌,跳着舞,夏天开着花,冬天飘着雪,一年又一年地走进了人类历史的二十一世纪。随着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节奏,草原和草原上的一切激情澎湃地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在它从容的脚步下发现了如土厚重的这些记忆。于是,我们如开采珍贵的矿藏,轻轻掀去它上面的碎石杂草,拿起心灵的放大镜、显微镜以及各种分析仪,研究它积累千年的内容和意义。经过细心的研究,我们终于发现它就是草原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它向世界昭示的核心理念是: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还有它留给往时岁月的悲壮忧伤的英雄主义遗风!这样,当世人以文化为各自形象,与世界握手相见时,内蒙古人也有了自己特有的形象符号——草原文化!

精神生活的基本需求是内容,而文学就是为这一需求提供产品的心灵劳作。因有赤橙黄绿青蓝紫,世界才会光彩夺目。文学也是应该这样。所以,我们大力倡导内蒙古的作家们创作出“具有草原文化内涵、草原文化特点、草原文化气派”的优秀作品,以飨天下读者,并将其作为自治区重大的文学工程加以推动。如今,这一工程开始结果了,并将陆续结出新的果实落向读者大众之手。

在此,真诚地祝福这项工程的作品带着草的芬芳、奶的香甜、风的清爽和鸟的吟唱,向大地八方越走越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乌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再教育(中篇小说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选编
译者
编者 优秀蒙古文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工程组委会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93454
开本 16开
页数 3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6-12-01
首版时间 2016-12-01
印刷时间 201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66
CIP核字 201702751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