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报告文学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建国60年是我国当代文学从初步发展,到短暂的沉寂,再到大发展、大繁荣的60年,各种体裁的佳作破土而出。

由王蒙担任主编、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选编的《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由《中篇小说精选》、《短篇小说精选》、《小小说精选》等分卷册组成,囊括了建国60年以来文学领域中一流作家的代表作以及各个体裁的经典篇章,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成就。

本册为《报告文学精选》。

内容推荐

本书为《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之《报告文学精选》,在编选此书的过程中间,编者对于建国60年以来的报告文学作品,经过反复的阅读和比较之后,选出了本书里面的这些篇章,提供给作家、批评家和广大的报告文学爱好者,作为参考的一种文本。

全书包括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哥德巴赫猜想、祖国高于一切、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20周年祭、毛泽东和蒙哥马利等众多内容。

目录

前言

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穆青 冯健 周原

哥德巴赫猜想/徐迟

祖国高于一切/陈祖芬

历史沉思录——井冈山红卫兵大串连20周年祭/胡平 张胜友

毛泽东和蒙哥马利/董保存

生死一线——嫩江万名囚犯千里生死大营救/杨黎光

西部的倾诉——中国西部女性生存现状忧思录/梅洁

护士长日记——写在抗非典的日子里/张积慧

4万:400万的牵挂/张雅文

人民代表冯有为/刘元举康锦达

我们可以称他是伟人——速记中国农民吴仁宝/何建明

天使在作战/朱晓军

木棉花开/李春雷

三声长哨与147条性命/徐坤

废墟上的儿童节/李鸣生

新中国60年报告文学作品存目

试读章节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明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盛细致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还没有了解到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

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三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的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八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向敌人扑去,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颗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这个连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头——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

这个营长向我叙说着以上的情景,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情感是沉重的。他说他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觉得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的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岗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有一天夜里,他被一阵哭声惊醒了,出去一看,是一个朝鲜老妈妈坐在山冈上哭。原来她的房子被炸毁了,她在山里搭了个窝棚,但窝棚又被炸毁了。……回来,他马上到连部要求调到步兵连去,正好步兵连也需要人,就批准了他。我说:“在炮兵连不是一样打敌人吗?”“那,不同!”他说,“离敌人越近,越觉得打得过瘾,越觉得打得解恨!”P001-002

序言

在中国,报告文学是一种年轻而古老的文学样式。说它年轻,因为报告文学在全世界都只是100多年前才兴起的一种文学体裁,在诸种文学体裁中可谓是最年轻的。中国具备现代意义的报告文学最早的代表作是瞿秋白于1922年出版的《饿乡纪程》和稍晚些的《赤都心史》。夏衍1936年创作发表的《包身工》则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成熟之作。然而,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真正得到确认则是1980年代以后的事情。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空前繁荣兴盛,“蔚为大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产生强烈而广泛的社会影响,使得这种文体的特质和品格获得了文学界、文学理论界普遍认同。换言之,中国报告文学真正的独立确立其实只是近30年的事情。但是,旱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史记》便开启了我国纪实文学和史志报告的先河。《史记》上书三皇五帝远古史,下述汉武大帝当代史,完全具备报告文学的特质,因此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由《史记》开辟的这种纪实文学史传传统一直绵延至今,它追求“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既是历史书写对严谨性的要求,也是报告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可见,报告文学在中国根基深厚,历史悠久,并非纯粹的舶来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今年,新中国即将走过她60周年的历程。综观新中国60年报告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建国17年”、“文革10年”、“新时期23年”和“新世纪10年”四个阶段。

一、建国十七年(1949—1966)

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使中国社会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文学战线“轻骑兵”的报告文学,及时而敏锐地反映时代的巨变和社会生活,注重塑造时代新人,弘扬时代强音,呈现出与现代报告文学迥然相异的主题内容和审美特征,形成了一种小中兴的局面。有塑造时代新人、英雄人物的作品,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亦有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新生活的作品,如华山《童话的时代》、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李若冰《柴达木手记》、刘白羽《从富拉尔基到齐齐哈尔》。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同志提出文艺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极大地解放了作家的思想,拓宽了作家观照生活的视野。与此同时,苏联一大批“干预生活”的特写作品涌入中国,也为中国作家提供了借鉴参考的对象。1950年代中期,作为“文学侦察兵”的报告文学,出现了一批积极“干预生活”的“批评特写”,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反响,代表作如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和《本报内部消息》。

六十年代初中叶,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先进典型和英雄人物、表现共产主义风格的报告文学,为新时代塑造了一大批光辉的形象。如王石、房树民《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魏钢焰《红桃是怎么开的》,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甄为民等《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西虹等《南京路上好八连》,黄宗英《小丫扛大旗》,孙谦《大寨英雄谱》。

建国十七年的报告文学,表现的主题大多是明朗的、跃动的时代主旋:题材内容是激奋人心、鼓舞斗志的正面事件;人物是具有新时代新风貌的典型。这些报告文学因对人民现实生活的贴近和真实反映,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一时期报告文学的主要缺陷是:对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质重视不够,不少作品在艺术方面比较粗糙,对人物个性存在某种程度的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缺乏立体感和丰富性。此外,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报告文学一度还曾出现过较严重的“失真”现象。

二、“文革”十年(1966—1976)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文革”十年,许多作家惨遭迫害,加之错误文艺路线的控制和指导,文学创作受到了严重摧残,呈现出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

“文革”十年,也是报告文学的低谷期。根据一份统计,1967—1968年,竟无一篇报告文学问世。而自1969年起,虽然断断续续地出现了一些报告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却因恪守“题材决定论”、“主题先行”、“三突出”等错误文艺路线,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只有少数表现英雄模范事迹(如铁人王进喜)的作品,尚有一定的可取之处,而其所带有的“硬伤’’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新时期二十三年(1977—1999)

新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环境的逐步完善,思想的重新解放,“双百”局面的日渐形成……这一切的一切,都推动着作为文学“轻骑兵”和时代生活“神经末梢”的报告文学的崛起和持续繁荣,从而造就了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惹人瞩目的一道美丽风景。

1977年,徐迟以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主人公创作了《地质之光》,受到读者的称颂。1978年1月,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以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哥德巴赫猜想》,引起了轰动效应,成为新时期报告文学的“报春燕”。《哥德巴赫猜想》描写的是长期被扭曲的普通知识分子。其诗化的叙述语言、生动感人的情节设置以及对知识分子的重新肯定等,勇敢地突破了“文革”十年强加于文艺的种种条框,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划时代标志性的意义和价值。从此以后,报告文学如雨后春笋春花怒放,出现了一大批眩人眼目的报告文学作家和作品。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社会效果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从而为报告文学确立了自己不可动摇的文学地位,使报告文学茁壮成长为堪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并肩鼎立的重要文体。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报告文学,包括报告“文革”制造的各种冤假错案的“伤痕文学”,对历史进行追问和反省的“反思文学”,表现伟大的改革实践、探索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疑虑、阻力、难点等的“改革文学”,揭示、思考现实存在的各种社会弊端、干预生活的“社会问题报告”等。“伤痕”和“反思”报告,如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郭宝臣《命运》、张书绅《正气歌》、理由《扬眉剑出鞘》。“问题报告”如刘宾雁《人妖之间》、《一个人和他的影子》、《艰难的起飞》,乔迈《三门李轶闻》。改革报告如程树臻《励精图治》、张锲《热流》、李延国《中国农民大趋势》。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社会问题、矛盾冲突渐露端倪,“时代轻骑兵”和“突击手”的报告文学,敏锐地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这些社会热点、焦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譬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民工潮问题,完善法制建设问题,独生子女、青少年教育问题,人才流动、出国潮问题,生态保护环境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城市交通、供水、住房问题等。代表性作品如涵逸《中国的“小皇帝”》,苏晓康《阴阳大裂变》,苏晓康、张敏《神圣忧思录——中小学教育危境纪实》,胡平、张胜友《世界大串连》,徐刚《伐木者,醒来!》,麦天枢《西部在移民》,赵瑜《强国梦》等。此期报告文学的题材和内容得到极大的丰富,报告文学的社会功能继续得到强化,全方位的、多视角的、全景式的宏大叙事的作品接连涌现,使报告文学的文学性、艺术性特质得到了加强和扩展。

进入九十年代,报告文学仍然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其在内容上具有了,更大的包容性。但是,对影响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大实践的报告,对新时代涌现出来的当代改革者、劳动者群体形象的塑造,对时代主旋律大力张扬的作品数量仍占相对多数。譬如,王宏甲《无极之路》,杨守松《昆山之路》,卢跃刚《长江三峡:中国的史诗》,邢军纪、曹岩《商战在郑州》,黄传会《“希望工程”纪实》,李鸣生《飞向太空港》等。与此同时,“社会问题报告文学”仍占有相当的比重,譬如,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保护(如陈桂棣《淮河的警告》)、新形势下知识分子的生存处境(如王家达《敦煌之恋》)、贫困大学生(如何建明《落泪是金》)、贪污腐败(如杨黎光《没有灵魂的家园》)等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报告。这种报告已经从“激愤式”走向了理性的思考,更加重视对问题的剖析,从中引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这一时期的报告文学,在题材空间上继续有所拓展,高新科技领域与高科技人才、尖端军事国防题材、革命历史和近代历史题材等较多地进入被“报告”的范畴;报告文学的文体形式和表现手法进一步丰富:日记体、口述实录体、访谈体,电影蒙太奇手法、多元叙事等种种方式都被作家所尝试和采用。

新时期二十余年,报告文学逐渐摆脱了以前常与散文、新闻作品混淆不清的状况,茁壮成长为一种完全独立的文学样式。作家对报告文学特性和功能的认识、理解迅速深化,除了高度重视“报告”的新闻性、真实性这一作品的“生命线”之外,非常重视题材选择、采访技巧、谋篇布局、环境渲染、细节运用、典型塑造、多元叙事等艺术手法的综合应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期报告文学在艺术上的成就表现在:一、报告文学题材不断拓展,新闻性和真实性的特质得到增强,能够比较客观、全面、完整地审视和把握现实与历史,勇于揭示和表现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二、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为丰富和丰满。知识分子和普通人大量成为报告文学作品的主人公,人物性格、人物个}生得到重视和强调。三、艺术手法上的多向开拓。注意吸收小说、散文、诗歌等其它文体的长处,以及电影、戏剧其它艺术的表现手法,使作品的文学性大大增强。

四、新世纪十年(2000—2009)

从上世纪末期开始,文学包括报告文学即受到了市场经济和网络等新兴传媒的严峻挑战。报告文学创作受市场经济杠杆影响,一方面更加重视面向市场和读者创作,注重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可读性和社会性,增强文学性和艺术性;另一方面,个别作家也存在着为市场写作乃至创作有偿报告、广告文学的不良倾向。网络、影视、手机等新兴传媒的流行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报告文学在努力适应新传媒环境的同时,也在试图利用新传媒提供的便利和传播途径,由此出现了如电视报告文学(电视剧、政论片等)、摄影报告文学、网络视频报告文学等新样式。

在新世纪报告文学中,最突出的是“时政报告”,即以社会重大事件,时事、政治、经济的焦点问题作为自己的创作对象,如中国“入世”、三峡工程、载人航天、青藏铁路、南水北调、奔月计划、北京奥运、科学发展、改革开放30年(可统归为“新时代报告”),抗击“非典”、抗冰雪灾害、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可统归为“灾难报告”)等。新时代报告的代表作如何建明《国家行动》、黄济人《命运的迁徙》,李鸣生《千古一梦》,胡平《心月何处》,徐剑《东方哈达》,吕雷、赵洪《国运——南方记事》,李春雷《宝山》,梅洁《大江北去》,王立新《曹妃句》,孙晶岩《五环旗下的中国》。灾难报告代表作如张积慧《护士长日记》、徐刚《国难》,陈启文《南方冰雪报告》,李西闽《幸存者》、何建明《生命第一》、李鸣生《震中在人心》、朱玉《天堂上的花朵》。其次是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报告。如梅洁揭示贫困地区艰难生存的《西部的倾诉》,朱晓军揭露和反医疗腐败的《天使在作战》、《一个医生的救赎》,揭示生态环保严峻课题的李林樱《生存与毁灭》,农民工子女教育困境的黄传会《我的课桌在哪里?》,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阮梅《世纪之痛》,独生子女意外死亡社会难题的杨晓升《只有一个孩子》,空巢家庭老人苦境的曲兰《老年悲歌》,基层政权建设两难处境的魏荣汉、董江爱《昂贵的选票》等。其三是为时代楷模、英雄立传作歌,呼唤并重建理想、信仰、品格情操和社会道德良知的。如蒋巍、徐华《丛飞震撼》,蒋巍《灵魂的温度》,何建明《根本利益》,党益民《守望天山》,徐风《花非花》,张雅文《生命的呐喊》等。此外,历史题材报告文学亦时有佳作出现。

新世纪以来,广大报告文学作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重大事件面前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不缺席,不失语,报告文学在题材内容、理性思索、文体形式、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在现场性、真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品格方面有较大创新拓展,使得许多作品更生动好读,更有力量。同时,像《天使在作战》这样富于现实批判精神的作品较少,报告文学的战斗性、政论性、干预生活的能力有所削弱。报告文学的发表园地、生存空间有所萎缩,创作队伍后继乏人,现有作家艺术能力有待提高。报告文学发展既有难逢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

建国六十年报告文学的成就令人振奋。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虽经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报告文学仍旧是一种相当年轻的、尚在成长之中的文学品种,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和缺陷。但是,报告文学常葆的蓬勃生机与活力则是毋庸置疑的。

有人说,选家必须具备独到的眼光,能从乌煤中发现黄金,从芳草中找出鲜花。任何一种选择取舍,都自觉不自觉地带有选者的思想烙印,体现着选者的思想取向和艺术观点。要从新中国成千上万篇报告文学作品中拣选出十数篇优秀作品,这实在是一种太大的冒险。因此我的选编,必然是挂一漏万管中窥豹,只希望能为读者勾勒出一条了解新中国报告文学发展脉络的线索,为文学爱好者提供一部60年报告文学的简明读本。为略补编选取舍之缺憾,特在书末附上部分长篇报告文学和未能收录的中短篇报告文学存目,供读者延伸阅读时参考。

(李朝全,中国作协创研部副研究员、理论处处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报告文学精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朝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1256
开本 16开
页数 4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7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28.3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66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5: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