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超越课程表(世界著名科学家走过的11条路径)
内容
编辑推荐

学习对我们来说,通常是循规蹈矩式地接受训练,是为了拿到高分、考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而非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

在这个新的时代,那些习惯于循规蹈矩式学习的学生将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边。我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学习质量将很难得到提高。大一点说,缺乏创意,不仅直接影响学业,而且影响将来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创新是动力,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就谈不上创新型国家。

超越课程表,从循规蹈矩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注重培养新思维和新意识,以期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内容推荐

信息时代的悄然来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革命。人们对知识的拥有方式,已经不再表现为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和窄广,而转化为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有人形象地认为,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者,而是不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能动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人。这种获取知识的本领,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话说,就是“面对复杂事物有可能及时正确地组织与决策”的智慧和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要关注孩子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要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开发智慧,提升智慧。

目录

路径一 走出对“高分”,的迷恋

 金字塔:基础知识是塔基/3

 综合素质渐成衡量入才的标准/6

 综合素质的要求/8

路径二 跨学科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相得益彰

 现代学科发展的特点/13

 跨越专业领域做学问/14

 文科、理科都不能偏废/22

 案例:“文化背景”影响人的一生/26

路径三 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在感兴趣的领域学有所长

 忠于自己的天真/33

 通过学习和活动确立稳定的兴趣/36

 对求知欲旺盛的领域进行超前性学习/38

 认识自己的特点/40

 选择有意义的愉快人生/46

路径四 承认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自主学习/53

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55

学习特点个性化/57

创造性学习/58

找准自己的学习类型/61

路径五 独立思考,习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刨根问底,认识本质/65

 有新的见解,接受事实的检验/67

 鼓励自己寻找困难问题的答案/72

 独立行知,在继承中创新/76

路径六 忠于真理,鼓励一切向权威提出质疑的思想和行为

怀疑是求知的起点/81

带着怀疑、批判的态度做学问/83

坚持真理,有肯定自己的勇气/88

爱老师,更爱真理/94

真理比财富和权力更重要/96

路径七 学术自由,对学业充满内在的热情

 无所顾忌地想/101

 年轻人要有个性,肯超越、肯跳跃/103

 把自己喜欢的事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107

 超越表面的聪颖,沉醉于思索/111

 投入学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113

路径八 广泛涉猎,完成一定程度的学习量

知识愈多愈有利于学习/119

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量/120

愿意过辛苦而充实的生活/121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125

路径九 在各种形式的交流、互动中学习

 在交流中学习/129

 在与人交往中成长/131

 参观、参加活动/134

路径十 在学习的同时,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大自然给人启迪/141

 学习与课外活动相辅相成/143

 通过课外活动发展能力/145

 不要小看课外的“鼓捣” /147

路径十一 以“服务社会”为学习的原动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153

 有美好的想法,才能经受挫折和困难/156

 原创要植根于社会生活/160

 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变化/162

 修身成仁,服务社会/165

试读章节

综合素质渐成衡量人才的标准

德国人才学研究学家威尔尼茨教授认为,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是德、识、才、学诸因素的综合效应,任何一个因素的缺失都会成为学生成才道路上的障碍,甚至是致命性的障碍。对人才成长规律的尊重,是加速人才成长的“催化剂”。所以,能进好学校的学生,未必都有最好的成绩。

国际教育界有个基本的教育理念,即课业成绩并不能反映学生的一切。“好学生”并非仅仅是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学生的综合素质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国外名校的选才标准要比国内院校宽泛很多,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相当看重。在选择学生时,他们并不以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在他们看来,只在学校各项考试中名列前茅,并不算真正的优秀。世界上越是高水平的学校,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

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每年拒收不少“高考状元”,理由是对隐藏在这些“好学生”分数后面的综合素质不满意。洪堡大学招生院院长在给报名考生去信时就写道:“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进入学校的都是充满活力的新生。”

柏林工业大学的副校长查斯坦贝奇先生认为,应该在一年后对初入学者进行考试。他认为,一个成绩是100分的高中毕业生不一定就是一个出色的学生,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评定学生成绩的优劣及能否获得学位,不仅要看他是否取得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还要看其综合成绩。

在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趋向多元化,除了智力因素的要求以外,也看重其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健康审美等综合素质,或者说这些看似软性的素质决定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发展潜力。

学生在智力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发展综合素质。仅凭智力能力很难融人社会发展,这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常有用人单位为找不到合适的员工发愁,因为他们发现这些学生除了考试,其他别无所长。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民营经济逐渐成长为就业主渠道,员工的能力决定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良好的生活态度、灵活的适应能力与积极的创新能力逐渐成为社会用人单位选择人才的重要参考。

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已不再是过去那种划分得很细的专门人才,而是基础宽厚、支柱坚实、能力增强、素质优良的专业人才。在拓宽专业的基础上,淡化原有专业界限,整体优化专业人才。基础宽厚主要体现在掌握各学科中最基础和最必需的,反映该学科社会、自然、文化、经济、管理等背景的基础知识。支柱坚实是指有扎实的专业大类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既是本专业的基础,又是跨专业的基础。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方法和应用,了解某一两个专业的发展方向和科技前沿,为毕业时选择职业及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据有关资料,某大学对其毕业生调整工作岗位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有的专业调整率达到了75%,也就是说75%的毕业生已转换了工作岗位,若没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基础,便很难适应二次择业。又如,复旦大学力学专业学生可以考进独资银行;物理学专业学生可以进跨国软件公司、会计师事务所。这都说明社会需要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人才。 从近年人才市场和就业形势反馈的信息看,那些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既懂技术,又懂经济与管理;既善科研,又善开发与经营;既善写文章又会计算机操作的复合型人才深受各行各业的欢迎。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宽广的知识面,适应性、综合能力、知识更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和基础素质都较强的人才。

21世纪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世纪,迅速变化的时代要求不断地创新。21世纪的人才首先要拥有创新意识,要能够用新的思维方法分析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没有创新的思维,人类就无法解决新世纪面临的复杂问题。21世纪的人才也要具备创新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后者在我们这样一个长期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国度中显得更为重要。P6-P8

序言

上课时间到了,这堂课学什么?同学们看了一下课程表,赶紧准备上课……这是在学校中普遍可见的情景。一天又一天,我们按照一种制订好的计划慢慢地长大了。

学习对我们来说,通常是循规蹈矩式地接受训练,是为了拿到高分、考上大学以及大学毕业,而非主动发现学习的乐趣。可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是教育界公认的原则。现实中这一原则常常被抛至脑后,学生成了老师灌输的对象,成了学习的客体,这一情况是比较普遍的。

今天,老师和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必然是听话的,我们在课程表的安排下,始终习惯于接受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死记硬背书上的标准答案,没有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学到最后,却常常一无所获。比如,死记硬背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者普遍没有英语交流能力,开口不能说,动笔不能写。

传统的循规蹈矩式学习,是一种封闭式学习,老师早早就把学习内容、过程都已固定好,我们只是去被动适应、去模仿。而学习本质上要求我们依靠自己去主动探索、积极反思,老师只是起向导作用。

正确的学习技巧是开放式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实践证明,只有主动学习的学生才能管理、评价自己的学习。在学习时能够提出一些更深入的问题,能够缩短完成功课的时间,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学习。

在这个新的时代,那些习惯于循规蹈矩式学习的学生将被时代远远地抛在后边。我们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那么学习质量将很难得到提高。大一点说,缺乏创意,不仅直接影响学业,而且影响将来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一个国家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创新是动力,人才是关键。如果没有创新型人才,就谈不上创新型国家。

超越课程表,从循规蹈矩式学习转向主动式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从现在开始,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做起,注重培养新思维和新意识,以期将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编者

2007.12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戴尔·卡耐基

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耍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

——华罗庚

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托尔斯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超越课程表(世界著名科学家走过的11条路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剑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727510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9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9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54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