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管理者的德鲁克
内容
编辑推荐

德鲁克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日本和中国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然而,系统研究德鲁克又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德鲁克一生勤于著述,著作数量丰富,其写作背景时空跨度很大。德鲁克博学多才,其论题涉及多个学科,理论体系十分庞杂。

这是一本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系统地研究德鲁克的书。

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中国的管理理论界和实业界都能够有所贡献,能够增进我们对西方管理思想的研究,也能够对理解和解决我国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有所启发和借鉴。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德鲁克为研究对象,以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发展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美国管理学乃至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德鲁克是管理思想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人物。他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各个时期都写出了代表性的作品,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两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

目录

辗转结缘  管理学

功能社会  乌托邦

通用汽车  两人说

管理实践  开先河

热潮之后  论管理

知识社会  新理论

经验研究  树范式

贡献长短  任评说

最佳弟子  数日本

思想传播  在中国

试读章节

德鲁克看到,知识社会将是一个比工业社会更为多元化的社会,社会部门将在其中扮演前所未有的主要角色。工厂社区未能做到的,社会部门将能够做到,人们将凭借社会部门而不是企业中的工厂社区取得公民身份。不同社会和国家肯定会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组建其社会部门,非营利组织在不同国家的兴起和发展证明了这一点。

自治社区将依托非营利组织来实现其整合社会的任务。在知识社会中,社会服务的供给将不会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商品的需求与供给通过市场来实现,但是,现在我们讨论的不是商品的需求而是精神的安全感,市场在这个方面显示出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因此,它的给予与需求将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非营利组织,这个部门的运作规则也将与市场机制大不相同(参见第6章)。

尽管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这个共同名称之下集合各种各样规模结构使命各不相同的组织,但这些机构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的目标是改变人。在美国,这些非营利组织中的志愿者正在成为劳动大军中的最大部分,其具有的独特的精神气质,独特的价值观念及其独特的社会奉献,正在塑造着积极进取与卓有成效的个人品德。

在德鲁克看来,美国第三部门机构正在迅速成为社会的新纽带,成为知识工作者和其他人群之间的桥梁。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类组织是它的不同器官,只有这些器官有效地完成各自的功能,一个社会才能健康运转。知识社会需要培育非营利组织这样一个新型器官,并且必须以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方式承担起社会功能。政府制定并执行规则,作为一个行政机构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服务;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并期望获得回报;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社会部门,它的宗旨在于改造人,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非营利组织关心个人的精神需要,特别是知识工作者的精神需要,并帮助其成员获得精神力量面对种种新问题带来的压力。由于政府的规模与复杂性,使得人们直接参与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商业部门经理,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在非营利组织中作为管理者发挥决策作用。他们成了主动的公民,这可能是第三部门的最大贡献。

正如德鲁克所说,管理只有几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以不同面貌出现,但问题的性质并未改变。在知识社会里,组织仍然是社会的器官,管理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确保这些器官发挥功能,以维护社会信仰保持社会和谐。在工业社会发展初期的混沌中,德鲁克希望通过改善大型企业组织的管理使它们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一观点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萨缪尔逊在其主编的著名《经济学》教科书中宣称:美国的事业是企业。在这个新时期,德鲁克在继续对关注企业的生产力,同时将目光投向非营利组织,认为非营利组织将承担起他原来寄希望于大型企业而未能实现的理想,充当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在60多年的管理学生涯中,德鲁克的思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德鲁克的管理思想除了变化之外,同时也具有某种一致性。正如邓正来对于哈耶克的评价,哈耶克的终身问题是对“一种整体社会秩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的追问和考察。哈耶克的这种连续性或终身问题意味着,尽管他的思想经历了诸多变化或转换,但在这些变化或转换的深处,哈耶克同时也具有某种基本的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只不过在其思想发展的不同时期,他对这个一以贯之的基本问题所诉诸的解决方式或途径不同而已。如果说哈耶克的终身问题是求解一种整体社会秩序的形成,那么,德鲁克则试图通过组织和管理来实现它。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一书中明确指出,他所设想的以通用汽车为典型并对其加以改良的现代企业内部秩序是一种“社会秩序的纲要”,尽管后来德鲁克对这个纲要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调整,但通过组织与个人的融合来创造一个功能社会的理想始终是他研究管理学的源动力。

从其功能社会的理想可以看出,德鲁克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希望和平地建立并维护和谐的工业社会新秩序。尽管时代变迁,社会在变化,德鲁克的研究领域和理论成果也不断发展,但是他对社会和组织的基本信念却未曾改变。可以说,德鲁克管理思想是为其功能社会理想服务的。

P44-47

序言

应张远凤女士的要求,让我为《管理者的德鲁克》一书写序。作为她的老师,我十分了解她多年来写作这本书的艰辛与快乐。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工作,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为她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感到由衷的高兴。

本书选取德鲁克为研究对象,以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发展为线索,从一个侧面展示了20世纪美国管理学乃至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德鲁克是管理思想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人物。他在6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在各个时期都写出了代表性的作品,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两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德鲁克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他的思想不仅在美国,而且在日本和中国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然而,系统研究德鲁克又是一件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德鲁克一生勤于著述,著作数量丰富,其写作背景时空跨度很大。德鲁克博学多才,其论题涉及多个学科,理论体系十分庞杂。

我曾多次告诫我的学生,一个学习社会科学的人必须熟读自己研究领域的著名著作,要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了解该学科发展的脉络。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像奔腾万里的江河,而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就像江河中突起的奇峰,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同时,展望并指弓l社会未来的发展,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因此,若不能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就不可能全面、系统地把握伟人、大家的思想,也就难以把握住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方向。因为毕竟是伟人创造了历史,历史推出了伟人。同样,要真正把握德鲁克这位世纪伟人的思想精髓、发展的历程,也就必须将德鲁克放进美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放到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坐标系之中。

张远凤女士的这本书正体现了这个特征。作者没有满足于只是在“管理的时尚”中游荡,满意于对只言片语的了解,而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对德鲁克的管理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她的这本书在西方社会经济变迁的背景下描述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成功地全面介绍和评价了德鲁克的理论体系。正如她在书中所讲到的:“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发展与西方社会经济的变迁紧密相关。”“西方国家在20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社会时期。针对每一个特定时期的管理问题,德鲁克都提出了有影响力的思想和理论。”本书不但将德鲁克的思想置于社会经济的大背景下,而且将德鲁克与泰罗、斯隆、戴明和马斯洛等人的思想联系起来,对他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交锋进行了阐释。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既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深度,同时又具有简明优美的文字。这样的风格似乎受到了德鲁克的影响。这种风格必然会让读者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让读者更容易读懂德鲁克,更能接受德鲁克。也只有这样,读者才不会感觉到德鲁克太陌生、距离我们太遥远,才会更深地感到德鲁克只是我们之中的一分子,尽管他是如此杰出的一分子。

《管理者的德鲁克》一书出版了,这是一本以中国学者的视角来系统地研究德鲁克的书。希望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中国的管理理论界和实业界都能够有所贡献,能够增进我们对西方管理思想的研究,也能够对理解和解决我国管理实践中的问题有所启发和借鉴。

我为本书的出版向作者表示祝贺,我也更希望她能在今后的治学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谭力文教授

2007年初夏于武汉大学珞珈山

后记

从最初接触德鲁克的著作到完成这本书,前后十五年。从写下第一个字到本书定稿,历时八年。此时此刻,德鲁克故去已经一年零六个月,距离他百年诞辰还有两年。

一本书就是一个缘,串起了那些趣味相投的人。我和他们原本素不相识,甚至很难有一面之缘。但是,得益于现代通讯手段的便捷,我可以和这些师长、朋友深入交流思想,一起分享学习研究德鲁克的快乐。由于这么多人共同欣赏着德鲁克,我得到许多鼓励和支持,埋首故纸堆中,心中也不觉得孤独。

这本书能够出版,要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我的人。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谭力文教授,他肯定了我的选题,一次又一次仔细阅读我的论文,给我许多启发和建议,支持我最终完成论文。没有博士论文这个基础,我恐怕没有勇气从头写作这本书。南京大学陈传明教授、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在阅读了我的博士论文之后,撰写了少见的热情洋溢的评语。由于他们的鼓励,我才确信有必要将论文改写为一本书。感谢沈国华先生,沈先生是德鲁克著作的资深译者,又是《外国经济与管理》杂志的编辑。在他的热心支持之下,我有两篇研究德鲁克的文章在这个杂志发表。文章的发表使我感到此行不孤,给了我继续研究德鲁克的巨大信心。文章发表之后,西南财经大学罗珉教授和我多次探讨德鲁克思想,给了我很多启发。感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张立宪老师,没有他的帮助,这本书的出版不会如此顺利。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李欣玮和王磊两位老师也曾经帮助我邀请专家评阅了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对她们的帮助一并表示感谢。在本书出版之前的苦恼时刻,感谢吴匕老师给我的安慰和鼓励。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先生,他总是乐意做我的第一个读者,数次阅读书稿,尽管他并不是管理学专家,但我很愿意听他的感受。感谢我的女儿,只要看到我在写字,她就会问:妈妈,你又在写德鲁克吗?

再一次感谢所有帮助与支持我的人!《管理者的德鲁克》终于出版了,希望和你们一起分享这份快乐!

张远凤

2007年6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管理者的德鲁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远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598961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5.3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