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望沙原/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新闻出版总署第四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国顶级儿童文学大奖获奖作家(车培晶、薛涛、董恒波、刘东、常星儿、立极、许迎坡)近年力作!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以反映现实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为主,作品内容丰富,故事情节生动,呈现出质朴沉郁、明快、诗意等多种美学风格。

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常星儿的《回望沙原》、《红月亮》、《麦芒》、《枫林,那火红的枫林》、《墨绿的草滩》等十余篇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本书为“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之一,作者常星儿是辽宁省优秀中青年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全国性儿童文学大奖。本书包括《回望沙原》、《红月亮》、《麦芒》、《枫林,那火红的枫林》、《墨绿的草滩》等十余篇短篇小说。

目录

总序 生气赛过当年/邓友梅

序 精神寻路者的成长叙事

——读常星儿小说集《回望沙原》/洪兆惠

回望沙原/1

岑老师远行/23

红月亮/35

一只小鸟的起飞/41

最后一班复读生/49

我的捕鱼故事/65

红柳滩,红柳滩……/71

麦芒/77

球王阿明/87

白鹭别墅/95

第十一只沙雀/117

一个少年的碱草滩之夜/125

远去的一只鹰/131

枫林,那火红的枫林/139

唱着歌走来的女孩/143

秋声/153

沙原红了/175

墨绿的草滩/185

苍狼阿力/191

后记 陈伯吹和“小虎队”/赵郁秀/203

附录 造福于亿万儿童/陈伯吹/210

试读章节

此时根旺扬起头看看天,脸色一下子变了,变得铁青。

“快些走!”根旺冲我说。

我没理他—一快些走?慢走我都懒得抬腿了!反正也找到了出坨子的路,能走出坨子就行!早点儿晚点儿是次要的事儿。

“鸣山,你快走啊!”根旺又说。

“都找着出坨子的路了,你还急啥?”我说。

“快走!沙暴要来了。”根旺又冲我说,“我本不想跟你说,可不说不行了——沙暴来了。”

天晴晴的,没有一丝风,怎么会有沙暴呢?

“根旺你吓唬我。”我说。

我依然慢慢地走。

我不知道,这眼前的宁静是沙坨子在憋着气,憋足了,风刮起来就煞不住了。

根旺不再理我。他挥着鞭子轰羊,有一只羊落后了,他上前一脚,险些把那只羊踹趴下。

“落后你等死呀!”根旺骂道。

根旺急眼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急忙上来帮他赶羊。

根旺已不再和我说话,他只顾轰羊。

果然,没走出多远,周围忽然暗了下来,远近一片浑浊。没有云,没有雾,天怎么说黑就黑下来了呢?

四周依然一片宁静。天似乎屏着呼吸,不吭气,只是黑黑地沉着。这时,在我们头顶上又惊慌地飞过几只沙鸡。它们扎煞着羽毛,像一团团蓬蒿。

起风了。

我知道,沙暴真的要来了!

风开始像是人在呜咽,还抑制着,听了叫人心里很难受。可一会儿就吼叫起来——沙暴这就来了。

它来得突然。

我觉得沙暴是从坨子和天幕相接处挤出来的。它一下就扑到我们跟前。它吼叫着,旋转着。还没等我仔细打量它一眼,它就形成一面墙,堵在了我们面前。

羊群轰地一下炸了。

十五只羊四处逃窜。我朝那只离群最远的羊跑去——我想把它们圈回来。一只我也不想叫它们跑丢。

“回来!”根旺喊我,“鸣山,你回来!叫它们跑去!想死就叫它跑去!”

我不听他的,仍然追那只羊。

“鸣山,回来!”根旺又喊。他的声音已显得很弱很遥远。

我没理他。

根旺跑近我,他不再说啥,照我的脖子就是一鞭:

“回去!”

我转回脸,喊道:“根旺你吃错药了!羊跑了你不去追,还打我!”

说着我又去追羊。

他照我的脖子又是一鞭。

我站住脚,我也想狠狠地打他一下,可我手里没有鞭子。我说:“根旺你等着,两鞭子你可要记住!走出沙暴我也叫你尝尝鞭子的滋味!”

我转身又想去追羊。

我的脖子又挨了一鞭。

我站住,看着跟旺,我想根旺是疯了。  我不再追羊,怔怔地看着他。

根旺也看着我。他的眼睛都红了。我真想抠出他的眼睛,像抠羊眼睛那样。

这时,根旺转过脸去:“鸣山,原谅我。沙暴里咱俩不能离开。丢几只羊就丢几只羊吧。快回去——咱俩一起——在一起围住大堆儿羊。”

“……”

“快呀!”

“鸣山,就算我求你……”根旺的声音叫沙暴扯来扯去。

我眼睁睁地看着那只羊跑了,跑进沙暴里。

根旺拉着我回去圈那些羊。

羊惊恐地叫着,逃窜着,圈也圈不住,一只羊离开了群,又一只羊离开了群……

可根旺似乎满不在乎,他只是一劲儿轰赶着羊。

“赶啊,鸣山!好兄弟,别站下!”根旺不住地对我喊,“咱俩别站下,叫羊也别站下——站下就完了!”

“……”

“鸣山,看着我,咱俩别分开!”根旺喊,“看着我!”

风越来越大。渐渐地,我辨不清方向了。风左右地击打着我,没走几步,我就被风推倒在地上。

我爬起来,风又推倒我,我又爬起来……风吹倒我几次我已记不清了。我爬起来,继续走……

这时我注意到,沙坨子已开始移动。这时别说趴在地上,就是走慢了也有被活活埋掉的危险——坨子里管这叫“沙吃人”。

倒下了,我爬起来,又倒下,又爬起来……最后,我竞爬不起来了。

我想喊根旺,可已喊不出声了。我趴在地上,想,这下完了!一切都完了!

这时,根旺拉起我。

“根旺……”我趴在根旺的肩上,用力地说。

“别说了!”根旺喊。

“根旺……”

“什么也别说了!”

根旺搀扶着我,圈着羊,赶着羊,在沙暴里走着,走着……

沙暴是接近傍晚时停下的。

根旺放下我,急忙数羊。

十五只羊只剩下七只。那八只不知它们跑到哪里去了。

看着这七只羊,我哭了。

这七只羊就是卖上再好的价钱能卖多少钱?这趟算是赔了!

“哭什么?”根旺喊了一声, “这不还剩下七只吗?”

喊完,他举起鞭子,轰上这剩下的七只羊,朝前走去。

我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

P12-15

序言

精神寻路者的成长叙事

——读常星儿小说集《回望沙原》

洪兆惠

从辽西荒僻的草甸子和浩瀚的科尔沁沙地走出来的儿童文学作家常星儿,满怀对生活的热爱,以父辈的亲切目光关注着家乡孩子们的成长。新世纪里的辽西农村孩子与常星儿儿时一样担负着生活的重担。然而,他们叉身处新旧交替的历史变革中,公共生活的形形色色,通过现代传媒同样像影响城市里的孩子那样影响着草句子和沙原里孩子的心灵世界,给他们的成长增添了许多困惑。这一点,常星儿敏锐地感觉到了,所以,他不仅关心家乡孩子们的生活,而且更关注他们的精神状况。那么,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他的作品如何引起孩子们的共鸣。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他的叙事能否直达孩子们的心灵,取决于他是否了解和理解当下孩子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需求,而作为一个父辈,真正了解和理解下一代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通过阅读《回望沙原》,我们发现常星儿引发读者共鸣的是他的精神追寻。

在常星儿的小说中,主人公主要是十六七岁的少年。这个年龄的孩子,看世界的目光好奇而质疑,本能地抵制父辈的俯视教育,有着说不尽的怀疑、苦恼、彷徨和期待。这“青春疼痛”的结果,就是对生活种种甚至是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然而他们往往得不到答案,所以他们迷茫。回应孩子们的期待是常星儿的写作动因。然而,他的写作并不是居高,临下地告诉孩子们生活和人生的答案是什么,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现实中的孩子,同他们一起经历底层生活的艰辛,在体验的基础上,以他们的立场对人生进行追问。他同孩子们一起追问精神在人的生存中的位置,追问道德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追问希望力量是什么,追问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生活态度,等等。他作为农村孩子的代言者,他的追问源于农村孩子的境遇,问题朴实无华但却十分有分量。

常星儿的这部小说集,是以其中的《回望沙原》作为书名。这篇小说讲述了少年鸣山为了给自己挣到学费与他儿时的朋友根旺一起贩羊的故事。鸣山周围的男孩子,有许多已经往家搂钱了,屁股坐上了摩托车,腰间挂上了手机,而他却恋着读书。为了不看爸爸的脸色,他决定与已经挣到钱的羊贩子根旺去贩羊。根旺用商人的严肃口气与他讲定利益和责任,然后上路。第五天,他们迷路并遇沙暴,用来换钱的羊四处逃散,鸣山挣钱的愿望瞬间破灭。然而,有着商人冰冷的根旺并没有让鸣山失望,把他上学所用的钱给了他,这是当初鸣山来找他时就暗暗决定了的。这次贩羊和遭遇沙暴,对于两个少年来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是他们的成人仪式。沙暴使根旺内心深处对文化的渴望更加明晰。知识可以让他避开沙暴,也可以让他挣到更多的钱,然而他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知识,所以他才拒绝鸣山重复自己。而这次沙暴对于鸣山的意义则更加重大和多重,不仅他的意志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他切身体会到人间真情,这真情是根旺给予他的。反过来,根旺在给予鸣山以真情时自己也获得精神升华。这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执导的电影《云上的日子》中讲过的一个印加挑夫的故事:几个学者雇用印加挑夫送他们到高山顶上的一座城市,走到半路,挑夫停下来不肯挪动脚步,直到几个小时后印加挑夫才重新上路。挑夫的首领解释说:他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落在后面,他们必须等待灵魂。正是受这个故事的启发,我在读《回望沙原》时把注意力放在了根旺身上,觉得它讲述的是根旺归依精神的故事。也正由于根旺对精神的归依,引发了读者关于精神在人的生存中位置的思考。当今疏离精神而趋附物质的现实让孩子迷茫,迷茫中的思索最能切中要害。

……

后记

陈伯吹和“小虎队”

赵郁秀

“悉知在筚路蓝缕中奋进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重在扶植新人,且屡屡获奖;被称为‘东北小虎队’的青年作家群,在艰苦条件下的闯劲和坚韧的求索,确令人赞叹。”这是我们敬仰的儿童文学一代宗师陈伯吹老人于1996年7月20日为我主编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撰写的序言中的一段话。

此丛书含长、中、短篇儿童小说及童话集共六部。六位作者当时平均年龄三十二岁。得到了各方的好评和鼓励。

我们衷心感谢于酷暑炎夏,抱病挥毫为我们作序,一贯关怀、鼓励我们“为小孩子写大文章”的陈伯吹老人,他诚挚坦言“以一套丛书来展示一省之青年创作群体的新姿和实力者,则‘棒槌鸟’丛书恐怕是仅见或首见的了。故我九十有二高龄,虽已搁笔,但此酷暑之际,汗流浃背也愿为之作序”。每读到此,激动不已。这使我不由想起陈老称为“简朴、务实很使我感动”的在大连召开的辽宁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大会,当时八十高龄的陈伯吹老人同我们一样睡在学生宿舍,一样吃着从学生食堂打来的饭菜。散会后,知陈老顺道要去北方参观,我们想给他买斤糕点,老人微笑拒绝,只拿了两个食堂的馒头,并说喜欢吃馒头。依依送别时,我望着陈老那矮小却挺拔、坚实的背影,忽又想到这位出生于江南水乡、长期工作在上海的老人怎能喜欢吃北方的馒头?这两个馒头,如同两块巨石,深深地压在我的心头,更能使我常常忆起会议间,陈老坐在木板床沿,同我们促膝交谈的亲切话语,一直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一晃十年过去,已近百岁高龄的陈老又为我们汗流浃背、躬身伏案,将他寄希望于后一代的炽热真情灌注于字里行间,这定格于史页的崇高形象,时时浮现在我们眼前,撞击我们的心灵。

这序言先刊发于《中国艺术极》,题为《东北小虎队虎虎有生气》。丛书获奖后,1997年8月7日,《人民日报》又以《造福于亿万儿童》为题再予刊发。致使亿万少年儿童及广大成人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位于儿重文学园地辛勤耕耘了七十余载的陈伯吹老人的赤子之心。更有人向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寄信祝贺我们得到陈伯吹老人的直接关爱,可谓“终身之福”!我们共同祝愿老人早日康复,再沐春风。未料,刚刚过去三个月,11月6日,陈伯吹老人竞驾鹤西去了。这刊发于《人民日报》的“序言”,竟成陈老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成为陈老珍贵的绝笔。成为儿童文学界人们心灵上的丰碑,它将永载中国儿童文学史册!当曾热心关怀与提携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的上海著名评论家周晓,特向我函告并寄上陈老“年表”时,我不知是惊、是哀,急忙找出精心保存的陈老亲笔书写的序言文稿,不禁潸然泪下。那薄薄的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稿纸上,写满了老人工工整整的钢笔小楷,字字似珍珠,句句是号角,它激励着我们一定要沿着他的足迹以“一种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精神”“全速前进”!

我们“小虎队”的朋友们牢记“顽强坚韧”,更为团结互助,坚持阳光写作,新作不断。相继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图书奖等各种大奖;有人荣获德艺双馨文艺家、十佳青年、优秀青年作家等各种荣誉。有人还当选为省市政协委员。更为可喜的是,“小虎队”不断壮大,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2004年秋,三十多岁的刘东和王立春(女)双双荣获了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与他们同龄的立极等也接连荣获了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但是,当我们在学会的年会、笔会相聚畅谈时,当我们再次拜读陈伯吹老人的精妙文字时,免不了这样的思考和探讨:我们的作品如何才能更贴近现实,赢得更广大读者的喜爱?是否做到了陈老教诲的那样“和儿童站在一起……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重的心灵去体会……写出儿童看得懂并且喜欢看的作品”?当今,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但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儿童文学出现如下缺失……原创作品过少,在少得可怜的原创作品中,优秀作品更要少一些。够得上品牌的更少。”(引自《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汇编》76页)2005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十六版。出现一醒目标题《儿童文学呼唤原创》,文中明确强调“没有作者队伍的壮大,就不会有原创作品的繁荣”。面对这一呼唤,肩负神圣使命的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团体,应该警醒、挺身,曾被陈伯吹老人关爱的、“使我深深地感佩”的辽宁“小虎队”应再结队亮相,不辜负老人家的殷切期望,奉献出“三贴近”的原创新作。

在2004年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金炳华同志讲话中,特别强调“要重视面向广大农村少年儿童的创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亿多少年儿童中有两亿多在农村。文学界要与出版界加强合作,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少年儿童,有计划地组织创作一批真实反映当代农村少年儿童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满足广大农村小读者的阅读需求”。面对这活生生的现实,面对两亿多正在成长的农村新一代眼巴巴的期望,我们怎能不从感情上激发,行动上实践。所以我们决定编辑这套青年作家群体的丛书,以能迅速反映现实生活的中短篇小说为主,加大反映农村生活题材的份额,以鲜活的农村孩子形象展示社会新貌。同时,着墨浓郁的地域特色,宣扬传统文化和审美取向,坚持“童心、童趣”和独特风格。在这七部作品集中,有反映城镇、农村少年儿童成长的悲喜故事,有再现抗日战争时期同法西斯斗智斗勇的少年英雄形象,有以幽默调侃的语言为特色的叙述风格。这些作品有直面苦难和忧虑、以美感和诗意化解苦难的凝重之作,还有以心理咨询为特征的少年心理咨询小说,以及富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大展艺术想象力的幻想儿童文学,等等。

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得以空前繁荣,为适应广大小读者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低幼、儿童、少年文学的细化和界定。2002年,由我们承办的在大连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北大曹文轩教授宣读的论文《论成长小说》,最先被日本等国报刊翻译刊登。年底在沈阳举办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交流会上,港台作家们对曹教授的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旧有儿童文学概念、首先提出的“成长小说”论,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同。这套丛书所编入的七部中短篇小说集,大部分都属于“成长小说”范畴,它们更贴近现实,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创作、编好这套丛书,我们于2005年一年中,曾先后在沈阳、大连等地开过大小四五次出版研讨会和改稿会。不断探索切磋,群策群力,和谐互助,在不断交流、争辩中,碰撞思想火花、艺术亮点,提升作品质量。这也是对辽宁儿童文学学会成立二十年来一贯坚持的敬业、勤业的学习气氛和工作精神的发扬,也是对耄耋之年的陈伯吹老人光临我们学会成立大会、给予我们的“为了孩子们、为了生命之树常绿的事业而全力以赴”的精神的传承。

为“以品牌创造市场”,这套“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是在原来彰显地域特色的“棒槌鸟儿童文学丛书”基础上推出的,为发扬陈伯吹老人对我们“东北小虎队,虎虎有生气”的鞭策,这套丛书没收入年龄已达五十岁的当年“小虎队”的作家之作,这当属遗憾。而女作家的原创新作以及童话、寓言等低幼范畴的作品,均考虑今后再陆续编辑出版。

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的成长,得到了以陈伯吹为首的全国许多专家的关注,著名评论家们特为本丛书撰写了精辟的评介文章,便于少年读者们阅读理解。辽宁儿童文学得以繁荣和发展,也是仰仗于各位专家的厚爱与支持,在此我们深表感谢!同时,也要感谢一直关注辽宁儿童文学事业的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邓友梅先生于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  由于时间仓促和经验所限,本丛书各部作品中尚有很多不足,敬请广大读者及专家们指正,我们当努力改正。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多年来对儿童文学创作给予了关心和扶持,这次更大力支持儿童文学原创新作的出版。他们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将永铭史册。

本丛书出版之时,正值敬爱的陈伯吹老人仙逝八周年暨迎接百岁诞辰之际,这套丛书也是对老人的“童心、童趣”的实践成果的纪念、缅怀,更是为前辈先驱终生事业“跑毕全程”之接力、之延续,我们定要“锲而不舍”,“全速前进”!

书评(媒体评论)

用文字、更用信念,为我们守望一片纯净与美丽……

——浦漫汀

书写少年心灵,营建精神家园,形成精彩与深邃。

——蒋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望沙原/小虎队儿童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星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544524
开本 32开
页数 21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0
出版时间 2007-06-01
首版时间 2007-06-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4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6: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