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天际狂飙动地来(走近中国航空工业高层)
内容
编辑推荐

《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是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一份双月刊杂志,是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与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和职工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

本书是对中国航空工业高层——两个集团的党组书记兼总经理张洪飚、林左鸣及企事业单位共15位领导进行采访后所写文章的集合。本书记录了这些精彩人物,留住了这段历史,展现了这一时段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时代风貌。该书文笔生动、感人、好看,并配有50余幅照片。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航空工业高层——两个集团的党组书记兼总经理张洪飚、林左鸣及企事业单位共15位领导进行采访后所写文章的集合。

从书中您可以看到这些领军人物成功的事业、感人的魅力、智慧的头脑、奋斗的作风和阳光的心态。从书中您还可以看到,尽管这些人的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性别不同,但他们都从平凡中走来,向不平凡走去。

该书深入挖掘了这些成功人物的共同要素,展示了他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演绎的一个又一个各具风采的生动故事,令人荡气回肠。该书记录了这些精彩人物,留住了这段历史,展现了这一时段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时代风貌。该书文笔生动、感人、好看,并配有50余幅照片。

目录

劲风播新绿——与张洪飚总经理的一次交谈

大象起舞雄鹰高翔——与林左鸣总经理的一次交谈

蓝天谱华章——与刘高倬总经理的一次交谈

万山丛中成大业走好贵航这盘棋——听周万成董事长谈战略

谈判的艺术——听李缮董事长讲从梅兰日兰到施耐德

峡谷之美——听陈鸿祥董事长讲接班、交班

舞起新旋律——听张新国所长详解流程再造

站立潮头做栋梁——听段忠总经理讲股份制改革

一次了不起的国家行为——听马福安主任讲斯贝发动机的故事

中原崛起小巨龙——听新航董事长王伟讲整合

天际狂飙动地来——听郭昕院长讲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空台

红松礼赞——听哈飞汽车董事长刘涛讲面对市场

巾帼领三江——听马明清厂长讲从困境走向发展

从仰视到平视——听张昆辉院长讲创新发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伟大出自平凡——听石屏院士讲中国教练机发展

试读章节

2006年6月2日,林左鸣出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兼总经理,成为中国一航的第二任主帅。

林总虽然是福建漳州人,却南人北相,长得像个北方人,1.8米的大高个,端正魁梧,英气十足,一表人才。

对于林总,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他在任黎明公司总经理时所发的论文《国企“老板”的十条“军规”》(《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1年第5期)立意高远、文笔流畅、内容生动。年底这篇文章被《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杂志评为2001年“洪都杯”有奖征文一等奖。

受这篇论文的启发,《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杂志第6期就开辟了新专栏“当好老板大家谈”,继而引发十几位企业领导发表自己的职业感言,颇有特点,给我们杂志增色不少。

后来,《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杂志又陆续发表了林总的《试论企业家的七种精神特质》(2005年第5期)与《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2006年第4期)。

这些都使我对林总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他思想深邃,眼光超群,勇开先河,善于表达。他不仅作报告搞演讲,还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文章发表出来。这些文章观点鲜明、高屋建瓴,就事论理、针对性强。他在追求目标行动的同时,善于营造舆论的势场,并一路领跑。

所谓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理论、思路和舆论不就是巨大的精神粮草吗?毛主席曾说:革命要靠两杆子,其中之一就是笔杆子。所以且不可小视而轻之,这是推进我们快速、健康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零售”、“批发”——有创意讲效率

作为航空工业重要刊物,《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杂志始终关注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切。

当1957年出生的林左鸣接替1942年出生的刘高倬,隆重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一航领导的新老交替,主动拜会了中航二集团的主帅张洪飚后,我们想采访林总。

2006年9月28日,我向林总提出采访,计划在《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杂志2007年第l期发表采访文章。林总的秘书很快回复说,林总最近很忙,要等珠海航展以后。于是我耐心地等待着。就在我觉得周期紧张、准备改变2007年第1期内容计划时,12月6日中国一航办公厅新闻处来电话,通知我,12月8日下午l时林总安排采访。当时林总还正在参加中央经济工作会,要到12月7日结束才能回来。

对这次采访,我充满期待。

这次应邀参加的媒体有八家之多。《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是唯一隶属中航二集团的杂志。12月8日下午1时林总准时来到见面会会场。他先就比较共性的情况向大家概括地讲了半个小时,然后留一个小时给大家提问,还剩了一点时间和大家合影。

见面会一开始林总就感谢优秀媒体对集团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始终从容随和,对于公事几乎是有问必答,坦诚轻松。对于个人私事,则一笑了之。

林总确实是非常有创意,也擅长运用资源,能够把一件事运作得使之效益达到最大化。他把这次我申请的采访准确而得体地扩展成了“中国一航行业媒体见面会”,即把用2个小时只接受一个刊物采访的“零售”,变成了把这2个小时做成与媒体的见面会,“批发”给了八个媒体。

一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是会体现在各个方面和细节中的。

在这次见面会上,林总谈的内容丰富,媒体提的问题涉及面也很广。可是,在最后定稿时,有些生动具体的内容却由于保密的原因,被职能部门给过滤掉了,非常可惜。

商业成功——航空破茧之路  林左鸣:我国最先提出本世纪前20年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机遇期。现在这一观点在世界上已经得到了公认,形成了共识,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前5年大家的感觉可能还不太明显,但今年就很突出了,因为从2000年到2006年仅仅5年的时间,我国的GDP就翻了一番,达到20万亿元人民币,发展的速度极快,令我们感到非常大的惊喜,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本世纪前20年也是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可是对此,我们中国航空人的思想准备是不足的。我们这个团队不缺乏艰苦奋斗的苦干精神,但是缺乏思想,缺乏转变的平台。

纵观世界现代航空工业的发展历程,如果说,我们航空工业技术和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可以用算术级数来衡量,那么,我们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差距恐怕就要用几何级数来衡量了。有些他们已经驾轻就熟的发展运雷模式,我们想都没有想过,更不用说在实际发展中融入这些概念了。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正视,并且下决心迎头赶上。我们必须拓展两个市场,从过去只有军品一个市场,转变为军民结合的两个完整的市场,创造与实现寓军于民和以军转民的良性互动。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如果仅停留在企业管理变革的层面上,中国航空工业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茧而出。我们固然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缺乏核心技术,但是更缺乏的是快速将技术转化为价值并在市场中制胜的商业模式。我们一定要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与现代社会广义虚拟经济的深刻关联,必须下大决心突破军工过度神秘的惯性思维,让军工企业上市,进行商业运作,大踏步地走向资本市场,深化军工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走产融结合的发展之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去追赶和超过世界航空工业的先进水平。科技与资本的结合是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

赵淑芬:那么,中国一航走向资本市场,进行商业运作有时间表吗?

林左鸣:有。我们正在加大力度,通过改造利用好一批现有资本平台,打造一批新的资本平台,逐步实现集团各业务板块上市,更好地为现有业务发展与整合服务,更好地为新领域实施收购、兼并、扩张服务,到“十二五”时机成熟时通过股权置换、回购等方式有可能最终实现中国一航的整体上市。

这样做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有这么几点。

1.整合民机资源。我们的一个上市公司把有关单位现在转包生产机尾和机头等民机的业务都拿进来,包括将来上海中航商飞的ARJ21支线飞机定型后,以知识产权的方式买过来进行生产和销售(中航商飞把研制费拿回去,再去开发研制新机型)。这样这个上市公司就将被打造成为民机生产和销售的发展平台,同时屏蔽掉民机设计的最大风险。P8-11

序言

《航空工业经济研究》是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编辑出版的一份双月刊杂志,是我们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与中国航空工业企事业单位、广大干部和职工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在中国航空工业中有比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在赵淑芬主编的主持下,杂志紧紧围绕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这一宏大主题,站在中国航空工业全行业的高度,与两个集团的知名企业合作,以有奖征文形式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在读者中口碑不错。

特别是2004年开辟了“人物”这一栏目以来,每期都有对航空工业中一位有影响的成功人士的采访文章,既展示了这些成功人士的个人风采,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时期中国航空工业的巨大变化。“人物”栏目中被采访的对象,包括中国航空工业两个集团的党组书记兼总经理,还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研究所所长、飞机总设计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知名人士。这些人士分布在不同的岗位,是近年来在中国航空工业大发展中有较大贡献和影响的人。

这些采访文章立意高远深刻,文风清新活泼,给这份以论文为主的刊物注入了生气,增加了可读性和人情味,获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现在把这些文章结集成《天际狂飙动地来——走近中国航空工业高层》一书出版,可以说这是一本中国航空工业的“将帅”采访录,从中您会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人物的成功,也可以更加具体地感受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精彩。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中国航空工业的报告文学读物。

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天际狂飙动地来(走近中国航空工业高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淑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30228
开本 32开
页数 1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1
出版时间 2007-10-01
首版时间 2007-10-01
印刷时间 2007-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8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