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着当下流行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形态展开,集中论述了“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作者在肯定了“虚构表意”的同时,建构了自己表达的框架,从三个层面展现了“虚构表意”的形态——纪录社会现实类、纪录文化思辨类、纪录心理情绪类。这样,其论述的“虚构”就不仅仅停留在纪录片对生活表象的简单“搬演”和“扮演”上,同时还延伸到了纪录片对“思辨”的纪录、对“情绪”的纪录层面上,从而使我们对“纪录片的虚构”的认知,有了开掘性的深意。
图书 | 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围绕着当下流行的影视纪录片创作形态展开,集中论述了“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作者在肯定了“虚构表意”的同时,建构了自己表达的框架,从三个层面展现了“虚构表意”的形态——纪录社会现实类、纪录文化思辨类、纪录心理情绪类。这样,其论述的“虚构”就不仅仅停留在纪录片对生活表象的简单“搬演”和“扮演”上,同时还延伸到了纪录片对“思辨”的纪录、对“情绪”的纪录层面上,从而使我们对“纪录片的虚构”的认知,有了开掘性的深意。 内容推荐 越来越多的实践需要表明,仅仅只有“纪实”的创作手法是无法“独自担当”起纪录片的“表意”任务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那些融合着人类文明记忆的历史史实,那些在另一时空下发生的、影像难以捕捉得到自然与社会的事实,那些盘桓在人们的思想、情感与心绪里的意识存在……与“眼前”的一切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现实世界。因此,纪录片——这种“对现实进行表达”的影片,似乎不该“遗忘”了这么一大片生活现实的景观!而这些景观,只有通过应用“虚构”的表意手段才能够被呈现在影像中。 目录 朱羽君 序一/l 董子竹 序二 影视艺术理论迈向美学层级 ——读《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5 绪章 一个半岛似的虚构概念/1 第一节 纪录片的“虚构转向”/2 第二节 纪录片的虚构之影像表意/17 第三节 研究的路径与现状/22 上篇 本位的视阈 第一章 影像表意的研究背景/30 第一节 在语言学转向中影像成为意义/30 第二节 影像功能的不同认知/33 第三节 影像成为一种意义:研究的价值与特征/43 第二章 纪录片的虚构:影像表意的内涵/48 第一节 在影像的呈现中表达意义/48 第二节 在观者的体认中获得意义/51 第三节 影像表意的不同媒介特质/54 第三章 纪录片的虚构:表意生成的形态与特性/62 第一节 纪录片的三种基本类型/62 第二节 虚构的表意:在纪实的断点处生成/69 第三节 纪录片虚构表意的功能特性/73 中篇 历时的视阈 第四章 纪录片的虚构:影像的初萌语境/84 第一节 影像媒介与自然物/84 第二节 影像复现与表意功能的实验与应用/87 第三节 非虚构与虚构的滥觞/92 第五章 纪录片的虚构:观念的生成语境/98 第一节 弗拉哈迪时代:虚构与纪实浑然共生/99 第二节 真实电影时代:虚构与纪实自觉分离/106 第三节 新纪录片时代:虚构与纪实复归融合/108 第六章 纪录片的虚构:中国的衍生语境/111 第一节 纪录与虚构的依存/112 第二节 纪录与虚构的误解/120 第三节 虚构表意策略的应用/124 下篇 共时的视阈 第七章 纪录片的虚构:与其他虚构表意形态的异同/130 第一节 纪录片化的“故事片”与故事片化的“纪录片”/130 第二节 在“真人秀”节目中的虚构表意/141 第三节 在栏目化节目中的虚构表意/147 第八章 造型风格的表现(上):情景的再现/153 第一节 纪存生命的形态/154 第二节 延展时空的再现/159 第三节 构建叙事的框架/164 第九章 造型风格的表现(下):思辨的重构和心绪的呈现/169 第一节 思辨的重构/170 第二节 心绪的呈现/176 个案研究 中国新派纪录片人系列访谈 《幼儿园》:一种审视的方式 ——纪录片编导张以庆访谈/190 《老宅2003》:让自己的语言生长 ——纪录片编导李汝建访谈/213 《房东蒋先生》:在个性的舒展中呈现 ——纪录片自由创作者梁子访谈/237 《雾谷》:只为推开一扇窗 ——纪录片编导周岳军访谈/261 《开水要烫,姑娘要壮》:剧情框架中的生命纪录 ——纪录片编导胡庶访谈/280 《梦游》:弥散着荒诞的世像 ——纪录片编导黄文海访谈/300 《毕摩纪》:直抵心灵的情绪穿越 ——纪录片编导杨蕊访谈/323 参考文献/344 后记/35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纪录片的虚构(一种影像的表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1085846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6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