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娜娜(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娜娜》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左拉在1871-1893年间创作的由20部长篇小说组成的世界名著《卢贡·马卡尔家族》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本书主人公娜娜是一个被遗弃的私生女,曾流落街头,沦为暗娼,后因演《金发爱神》而被捧为艺坛明星,成为巴黎上流社会王公贵族追逐的玩物。她玩世不恭,出卖色相,周旋于追逐者之间,耗尽追逐者的钱财,以此报复社会之不公,最终仍然摆脱不掉悲惨的命运。

内容推荐

《娜娜》是法国文学巨匠、自然主义的主要倡导者左拉的20部自然主义家族史小说《卢贡·马加尔家族》中最著名的5部长篇中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位轻浮放荡、穷奢极侈的年轻妓女娜娜短暂一生的兴衰沉浮,详尽地表现了第二帝国时期法兰西上流社会那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荒淫糜烂的生活风俗,预示着第二帝国走向崩溃,走向灭亡。

试读章节

“主啊!”是福谢对拉法卢瓦兹的所言全部。

此时,马尔斯带着羽毛头盔急匆匆地来到幽会地,发现自己夹在两个女神中间。接下来的场景普吕利埃演得非常巧妙。狄安娜亲吻爱抚着他,打算在把他交到伍尔坎手上之前再发起一次对他感情的攻击,维纳斯因为狄安娜的出现而大受刺激,对他甜言蜜语,他喜滋滋地放任自己屈身于这温柔乡、销魂窟。最后,该场景以一个大三重唱结束,也就是这时,领座员出现在吕西·斯图亚特的包厢里,把两束白色丁香花扔到舞台上。观众们鼓起掌,娜娜和罗丝·米尼翁欠身致谢,普吕利埃捡起花束,正厅里很多人转过头,向着斯泰纳和米尼翁所在的包厢微笑。银行家的脸刷地红了,他的下巴抽搐扭动,好像喉咙被堵住似的。

接下来的场景把观众们都吸引住了。狄安娜勃然大怒,紧接着,维纳斯坐在长满苔藓的河岸边,叫马尔斯过去。以前还从来没有哪个剧院敢把这么过火的引诱性场景搬到舞台上。娜娜用胳膊搂住普吕利埃的脖子,将他拉近,这时,丰唐从洞后现身,做出滑稽的愤怒表情,脸上夸张地模仿着一个丈夫看到妻子明目张胆地偷情时怒气冲天的反应。他拿着那张有名的铁孔罗网。他摆弄了一会儿,仿佛渔夫要撒网捕鱼,随后,他用了一个巧妙的招式,把维纳斯和马尔斯收进网内,罗网裹着他们,使他们定格在情侣的姿态。

一片喃喃低语声响起,渐渐膨胀成越来越高的叹息声。有人拍手,每一副观剧望远镜都瞄准了维纳斯。娜娜一点一点地争取到了观众,现在每一个男人都对她着了魔。从她身上产生的一片欲望之浪就好像发情的母狗,这欲望传播得越来越远,直到充满整个大厅。现在她最轻微的动作也能煽起欲望之火,她的小拇指稍稍动一动也会让男人的身体产生变化。他们的背弯起,颤抖着,好像小提琴琴弓在他们身上拉弦;许多人颈背下的汗毛在颤动,女人们屏住呼吸。福谢看到在他前面的逃课男生兴冲冲地从椅子上半立起来。好奇心使福谢看向德旺德夫尔伯爵,他脸色苍白,嘴唇紧抿;他又看向胖斯泰纳,斯泰纳一脸兴奋;他看向拉博德特,拉博德特像一个马贩子惊喜而又色迷迷地盯着身材比例极其匀称的母马;他又看向达格内,达格内耳朵通红通红的,高兴得直扭动。他又心血来潮地往后看,惊讶地看到了米法一家的包厢。在脸色煞白严肃的伯爵夫人身后,伯爵僵直地坐着,嘴巴张得大大的,脸上红一块白一块,他旁边的暗处里,德舒瓦尔侯爵水蒙蒙的眼睛现在睁得像猫眼一样圆,亮晶晶的闪着磷光。观众们透不过气来,汗答答的脑袋上头发显得沉甸甸的。他们在这里三个小时了,他们的呼吸使空气里充满了一股子人味儿。在煤气灯闪烁的灯光下,空气中的灰土变浊了,静静地悬在水晶灯下面。整个大厅好像在晃动,观众们被疲惫与兴奋之间的一阵阵晕眩攫住,昏昏沉沉,被子夜睡在床上时摸索搜寻的冲动所控制。娜娜在这批神魂颠倒的观众面前,在这一千五百个人挤在一起,被即将结束的表演震撼得激动难安时,凭着一身光滑白嫩的肌肤保持着胜利,她的性征强大得能摧毁所有人,自己却全身而退,毫发无损。

这场歌剧即将结束。应伍尔坎的胜利召唤,众神排成一列在这对情侣前走过,嘴里噢噢啊啊地发出惊讶和取笑的声音。朱庇特说:“我觉得很无聊,孩子,你竟把我们叫过来看这种场面。”接着,情势逆转,有人为维纳斯请命。绿帽子合唱队被伊丽丝领着,又进来了一趟,他们请求众神之主不要答应他们先前的诉求,因为自从他们的妻子待在家里以后,他们的日子很不好过;这些男人们还是喜欢被蒙在鼓里,但快快乐乐的,这就是这部歌剧的主旨。于是维纳斯自由了,伍尔坎和她被判分居,马尔斯和狄安娜重归于好,朱庇特为了家庭和睦,把他的洗衣小女工打发到星座里了。最后,丘比特被从黑牢里放了出来,她在那里非但没有进行“爱”的动词变位,反而忙着做起纸飞镖来。幕布在绿帽子丈夫对维纳斯下跪合唱,表示感谢的赞美诗的高潮中落下,维纳斯,这位裸身女王灿烂地微笑着。

观众们已经站了起来,开始朝出口走去。剧作家的名字也被提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幕布升起了两次,“娜娜!娜娜!”的名字被狂热地呼喊着。然而,大厅在全空之前就暗下来了。脚灯熄了,细长条的灰色帆布从包厢上滑下来,包在顶楼的金饰上;观众席刚才还被包围在热气与噪音中,现在突然陷入沉沉的寂静,一股霉味和尘土味儿飞扬在空气中。米法伯爵夫人笔直地站在她的包厢前面,身上裹着厚厚的皮大衣,在等着人群散开的时候看向暗处。

P26-28

序言

1860年,埃米尔·左拉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我最终之所以以文学为业,是因为我想遵循自己的座右铭,那就是‘要么拥有一切,要么一无所有’。因此,我希望自己不要步任何人的后尘。这并不是因为我奢望得个学派创立人的称号——一般来说,那种人总是刻板的——而是希望找到一条未经勘探的小道,从而走出我们时代那些平庸作家的圈子。史诗,在我看来,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而不是对古代作家的愚蠢模仿,我觉得这样的史诗才是非凡的。有一点很明显,每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诗歌。然而,由于我们的社会不同于1830年的社会,而且它还没有自己的诗歌,谁发明属于我们时代的诗歌必将名载史册。”

左拉说出如此豪言壮语时不过20岁。之后,经过大半生的艰辛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一部自己憧憬的名载史册的史诗,一部属于他那个时代的诗歌——《卢贡-马卡尔家族:第二帝国时期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这是卷帙浩繁的巨著,包括20部长篇小说,1000多个角色;这20部小说从各个阶层和角度,展示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其中不少作品在当时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成名之前,左拉却度过了一段极其坎坷的岁月。

1840年4月2日,左拉降生于巴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弗朗索瓦·左拉是一个从军队退役的建筑工程师,后来定居在法国,设计了埃克斯一普罗旺斯运河,这条运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母亲埃米莉·奥莱里·奥贝尔是一个工匠的女儿。左拉两岁时,全家迁居埃克斯城,在那里,他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但是好景不长,左拉7岁时,他的父亲罹病去世,从此他们母子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为了摆脱贫困,左拉的母亲决定迁居巴黎。1859年,左拉连续两次中学毕业会考失败,学业中断。于是,父亲的朋友在港区替他找了一份工作,月薪仅有60法郎,即便如此,他也只干了不到两个月。失业期间,左拉不得不住租金廉价的阁楼,靠典卖家当维持生计。他常常光着身子睡觉,连偶尔来窗前栖息的麻雀也捉来烤了吃,然而,这一切没有阻挡他写作的决心。1862年,左拉进入阿歇特书局,在那里谋得一个小职员的差事。开始,他被安排在设备科打包,但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广告部主任。期间,他结识了很多作家和新闻记者,并为出版社写了一些散文和中短篇小说。1864年,他把几篇短、中篇小说汇成集子,取名《给妮侬的故事》,在埃泽尔·拉克卢瓦出版社出版。由此,他开始步入文坛。不过,鉴于他的第二本书《克洛德的忏悔》被当局斥为有伤风化,他被迫辞去了阿歇特书局的编辑工作,专门从事写作。此外,他还为报纸撰写评论。

从1868年起,他开始构思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的多卷本巨著,并命名为《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他原打算写10部小说,不过最后却写成了20部。这些作品气势宏大,再现了19世纪后半期法国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社会场景。1876年,他先后把《小酒店》交给《公益报》和《文学共和国》连载,得到9000法郎版税,这才彻底告别了饥寒交迫,颠沛流离的生活。不久,他买下了巴黎附近的一处僻静之地——梅塘,在那里居住、写作和接待朋友。

1888年,在左拉即将完成历时20多年的《卢贡一马卡尔家族》之际,一位名叫让娜·罗兹洛的年轻女工闯进了他的生活。两人相爱同居,育有一子一女。虽说左拉要忍受与他同甘共苦的原配妻子的妒火(左拉夫人后来接受了他们,并允许孩子姓左拉),但他却为自己的写作注入了思想活力。在《卢贡一马卡尔家族》的最后几卷,作品基调有了明显的变化,洋溢着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

左拉既是一个勇于探索新路的作家,也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一直对反犹主义深恶痛绝,“对人们聚集起来攻击一个单枪匹马的人表示强烈愤怒”。1898年,享有盛誉的法兰西学院准备接纳左拉为院士,但当左拉知道四年前犹太裔参谋德莱福斯被法国陆军部指责向德国人出卖机密的案件是一场冤案后,他放弃荣誉,挺身而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大胆揭露陆军部的阴谋,《我控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篇章。为此,左拉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说他犯了“诽谤军官和当局罪”,判他一年徒刑和3000法郎罚款。左拉不得不流亡英国,但是德莱福斯案件一天不被平反,左拉和他的朋友们就一天不放弃斗争。直到1906年,雷恩军事法庭才宣布德莱福斯无罪,恢复了他的军籍。可是,左拉没能看到这一幕。1902年9月28日深夜,左拉因煤气中毒抢救无效离世。

左拉的一生因《卢贡-马卡尔家族》名载史册,更因其中第九部《娜娜》誉满全球。该书是左拉深入社会底层,倾听贫苦大众声音的结晶。一次,他在咖啡馆邂逅一位身世凄楚的妓女,遂以她为人物原型创作《娜娜》。小说于l 880年问世后,立即引起轰动。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安娜·古波,是卢贡-马卡尔家族五代人中的第四代,因酒精中毒遗传,她表现出旺盛的性欲。她是《小酒店》一书所描绘的锌工古波和洗衣妇绮尔维丝·马卡尔的女儿,15岁被一个富有的纽扣商看中,最后与他私奔,沦为下等妓女。在这本书里,她已长至18岁,因被杂耍剧院的老板博尔德纳夫看中,主演下流歌剧《金发维纳斯》。她裸体上场,观众们对她垂涎三尺,“除了松散的长发,她无任何披被。当娜娜抬起胳膊时,人们可以在脚灯的亮光下看到她腋窝里的金色毛发。没有掌声。没有笑声。男人们面皮紧绷,神情严肃,他们鼻孔紧缩,嘴里刺痒干燥。一阵风,一阵隐藏着危机的和风仿佛从观众中吹过。突然之间,这个可爱的孩子身上的女性特征全显露了出来,令人不安的女性特征开启了一扇扇欲望世界的未知之门……每一个男人都对她着了魔。从她身上产生的一片欲望之浪就好像发情的母狗,这欲望传播得越来越远,直到充满整个大厅。”接着,上流社会的色鬼绅士纷纷前往她的公寓。她也开始与这些绅士纠缠。花花公子达格内在女人身上花光了钱,只是偶尔请她吃顿饭,或送她一束花。演戏时,英格兰亲王也看上了她。不久,银行家斯泰纳将她包养,为她买下一座乡村别墅拉米尼奥特。在那里,她和少年乔治·于贡及皇室侍卫大臣米法伯爵过往甚密。斯泰纳破产后,她又转向米法。回到巴黎后,她迷上了同台演艺的丰唐,于是,她甩掉伯爵,与丰唐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可是不久后,丰唐露出了邪恶面目,把起初和娜娜一起安家的7000法郎收回,并对她肆意殴打。之后,丰唐与意大利歌剧院的一个女演员相好,将娜娜赶出家门。娜娜不得不再次沦为娼妓,与萨坦在大街上游荡,染上同性恋的恶习。后来,通过拉博德特的撮合,娜娜与米法恢复了关系,她的一切花费均由米法提供,生活极度奢侈,但她只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待米法,享有充分的自由。她挥金如土,一掷千金。她接待的男人一旦钱财耗尽,便被拒之门外。德旺德夫尔伯爵因她千金散尽,期待赛马捞钱,却因作弊而绝望自焚;小乔治为了她自杀;乔治的哥哥菲利普因她盗用公款,锒铛入狱;米法伯爵丢了官,家庭破裂……她的朋友萨坦在医院病死,女仆佐薇也离她而去。后来,娜娜突然不辞而别,不见踪影。有人说她去了开罗,又有人说她迷住了总督,也有人说她与一个黑人鬼混,还有人说她到了俄国,成了王子的情妇。一天,她突然从国外回来,身携大量金银财宝。下火车后,她径直去姑妈家看望儿子,不料从儿子那染上天花,病死在一家旅馆里。此时,普法战争一触即发,第二帝国也和娜娜一样,走上了末路。

既然要写一部第二帝国时期的“史诗”,就不能不涉及到卖淫行业。而在当时,社会上已对妓女问题有所关注,市面上也已出现好几本描写妓女生活的小说,但是左拉坚信还没有一本能真实再现笫二帝国时期妓女生活的作品。早在写《小酒店》时,左拉就想好了《娜娜》一书的构架,他做了各种人物的卡片。在卡片上,他详细勾勒出娜娜的形象:出生时间、相貌、性格、经历、遗传性等等。为了让这部书更加符合现实,左拉进行了深入调查。熟悉妓女生活的朋友给他一本笔记,一位朋友陪他去一个半上流社会的妓女家里,这为他写娜娜的豪华公寓起了作用;他还去剧院的化妆室,看女演员如何化妆,察看各种装置和物品的摆放;他还找流氓和皮条客了解情况,与高级妓女一同进餐;他还到游艺场和跑马场进行实地观察,到处收集关于娼妓的事例。

左拉认为,“人物都是完完全全受他们的神经和血型支配的,他们没有自由意志,他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由他们躯体的生理本能带动的。”娜娜也正是如此。她之所以赤身裸体地站立于舞台,之所以大宴宾客,都源于她的生理本能。她梦想一切美好的东西,她大把花钱,甚至挥金如土,疯狂购买服饰、家具、首饰、各种小玩意儿,她利用男人,以堕落为乐。她只考虑自己,只为自己的幸福着想,至于造成什么后果,她根本不管,但她也有好的一面。她本性善良,心肠很软,她对丰唐的爱是执着的,表现出从良的愿望;对自己的儿子小路易,她始终保持着深沉的母爱。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她也说过“我想让人们对我尊重一点”。但她的这些良好愿望却不可能实现,因为在她周围是一个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娜娜在认识了他们的嘴脸之后曾宣称:“他们总是让我倒胃口,他们!”小说对这些上流社会的所谓“绅士”、“阁下”的批判,对社会弊端的针砭,对奢华淫逸之风的批驳入骨三分。如小说第三章,娜娜在家设宴,一帮上流社会的年轻人追逐声色,做出种种丑行;第十一章中,为了赛马赌金,巴黎人几乎倾城而出;而在第十四章,一听娜娜得了天花,他们又一个个唯恐避之不及。在左拉之前的法国文学史上,还没有人能把妓女的一生写得那么逼真,那么全面,而又那么彻底。诚然,《娜娜》一书中有不少下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当时的许多批评家对其大加鞭笞,指责其描写粗俗,甚至“猥亵”、“色情”、“腐朽”。面对这类指责,左拉说:“有些画家画裸体像,本人毫无欲念,一旦某位批评家声称这些活生生的肉体玷污了他们的心灵时,这些画家惊讶不已。我的情形与他们相仿。”读者的反应是鉴别一部作品是否成功的试金石。1880年2月该书出版后,首印55000册当即销售一空,之后更是一版再版,畅销不衰。福楼拜在读过此书后,大加赞赏:“太棒了!真是大胆,我们的好朋友是个天才……”确实,只要现实生活中还有罪恶,左拉的作品就永远不过时。《娜娜》是一部自然主义的杰作,运用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方法,左拉在世界文学史上竖起了一座丰碑。

自然主义原本是一个哲学名词,指所有一切存在的事物都包含在自然法则之内,除此之外不存在任何超自然的物质。19世纪中期,法国的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科学实验的方法被运用于医学、生物学、文艺学。文学评论家泰纳在1858年的《巴尔扎克论》首先在文学领域引入了这个概念,他认为自然主义的作家应该是:“奉自然科学家的趣味为导师,以自然科学家的才能为仆人,以自然科学家的身份描写现实。”

第二帝国时期,工人阶级生活环境恶化,资产阶级也因其发展受到压制而不满,上流社会到处弥漫着淫荡奢靡之风,贫富悬殊加剧。浪漫主义和温和的现实主义已不能追上现实变化的快速脚步,不能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不能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刻的揭露。唯有高度追求真实的自然主义才是记录那个时代的诗歌。左拉深受时代风气的影响,主张将科学,即生理学、遗传学应用于文学,提倡小说应着重描写入的生理本能,用纯客观的态度把生活中的一切细微末节精确而毫无遗漏地摄取下来,追求科学性和真实性。他1865年出版的《克洛德的忏悔》中自然主义的创作倾向已露端倪。1868年制定《卢贡-马卡尔家族》写作计划时,左拉的目的第一就是用人体生理学“研究一个家族的血统和环境的问题,一步一步地观察一个父亲所生的,由于不同的特殊生活遭遇和生活方式,几个孩子的情欲和性格形成的内在过程”;第二就是用社会心理学“研究整个第二帝国,从发生政变开始,一直到今天。把现代_社会中的坏蛋和英雄都表现在典型之中,就这样在各种事件和各种不同情感的描绘中勾画出整整一个社会阶段的面貌……”

左拉被认为是自然主义文学大师,是自然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他的自然主义理论主要反映在《实验小说论》(1880)、《自然主义戏剧》(1881)、《当代剧作家》(1881)和((自然主义小说家》(1881)等论著之中。而他的《卢贡一马卡尔家族》则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从《娜娜》这部小说不难看出自然主义的两个特点:一,以追求高度真实的描写为目的,这点前文已有论及,不再赘述;二,引入生理遗传科学作为观察研究入的指导,小说第七章中有一篇《金蝇》的文章,说“她祖上四五代都是酒鬼,她的血液里沉淀了贫困和酗酒的遗传积累,在她身上,它们转化成性欲的亢奋错乱。”而在第十三章中,又说“她已经完成了毁灭和杀人的功绩。从贫民窟的粪堆上飞出的金苍蝇携带着社会腐质的酵母,仅仅是在所有这些男人们面前闪了闪便毒害了他们。这合情合理,自然而然。她为她的世界里的乞丐和流浪汉报了仇。而正如同以往,她的性能力在荣耀的漩涡中升起,照耀在被降伏的受害人身上,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照耀着一片屠宰场,她则像一头绝妙的畜牲,对自己的行动无知无觉,对她施行的浩劫无知无觉,像平常一样心地善良。”

自然主义要求艺术家要以科学家的身份记录事实,科学地客观地反映现实。左拉说:“一部作品,只是一种记录,再没有别的。”这一点在《娜娜》中表现得很明显。他认为,作家的职责就是把生活的真实面揭示给入看,他说:“如果我们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掀出来很多丑恶的东西,那是想让人们有所畏惧,让人们改过知非。”但这种愿望是与只想摆出粉饰太平的假象的第二帝国当局格格不入的。因此,他受到四面八方的攻击,但正由于有了左拉,文学才完全超出了舞会、乡村别墅和上流社会的圈子,而进入了小酒店、贫民窟、矿井、坑道、肮脏的街道、妓院等过去很少被人们正视的社会领域。正是有了《卢贡-马卡尔家族》这样一部第二帝国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式的宏篇巨著,人类文学中才开始有了农民、工人、小店老板、艺术家、投机者、妓女等各种各样、血肉丰满的角色;一些惊世骇俗的场面也从社会的阴暗角落进入到高大的文学殿堂之中;无产阶级也是从自然主义文学开始才真正进入文学领域。

总之,以左拉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文学扩大了文学描写领域,提倡真实,使得作家的创作过程离社会生活更加贴近,更加注意表现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且把人的生理性带入文学之中。自然主义从文学发展的潮流来看,无疑属于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的一个重要支流。它当然也有其局限,有些方面的不足还非常明显,但是,决不能将它一笔抹杀,一概否定。自然主义产生了像左拉、龚古尔兄弟、莫泊桑、杰克·伦敦、德莱塞、弗·诺里斯等一大批重要作家,对德国、日本、意大利、拉美文学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很多作家在通读左拉作品之后,写出了具有典型自然主义色彩或是深刻揭露社会现实的作品,如被认为是19世纪西班牙批判现实主义主将的贝尼托·佩雷斯·加尔多斯和中国的巴金,而在茅盾的(《子夜》和郁达夫的(《沉沦》中同样可以看到自然主义的痕迹。左拉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继巴尔扎克和雨果之后法国的又一位文学大师。左拉曾说过,文学真正的死亡始于对作品和作者保持沉默。而对现实的沉默则是文学作品死亡的起始。读((娜娜》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现实并没有沉默,作品依然在言说,从他的作品里仍看得见今天的现实身影。让我们一起翻开他的小说,共同欣赏千古华章。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文学教授

             韩忠华

             2007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娜娜(全译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埃米尔·左拉
译者 颜朝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5422
开本 32开
页数 428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288
出版时间 2007-08-01
首版时间 2007-08-01
印刷时间 201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3
出版地 湖北
215
14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