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间紫禁城(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内容
试读章节

以太原为郡望的“姬姓王氏”

魏、晋以迄隋、唐,每个郡都产生了若干显赫荣耀的家族,此即所谓“郡望”,意思是先祖世代居住于某郡,这个家族在那里人才辈出,因而为当地所仰望。郡望与祖籍不同,祖籍是指某姓人祖先的出生和发祥之地,而郡望则是祖辈们的荣耀与发迹之地。

“郡”是自春秋和战国起始以迄秦代的数百年之间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区划。其特点是不再以血缘分亲疏,纯粹以地域作区划。秦始皇建立大一统的秦帝国之后,废除了六国的大小采邑,改封建诸侯为“郡县制”,分天下为36个郡,郡之下设置县,建立郡、县二级行政组织,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中国的行政区划制度由此而肇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用人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度,选用原则以家族世系为重,唯门阀是举,望姓氏族子弟大多入仕做官,身居高位要职,并且代代荫袭,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贫贱与富贵、显赫与卑微对比鲜明,反差巨大。望族大姓、高官要员久待于一地,影响日增而深广,人们必定仰慕其人及其地,最终人、姓、地三者相关联,于是形成了所谓“郡望”。

直白地说,“郡望”就是地名后面缀姓氏。

郡望现象代有沿袭,至今不绝。中华民族“寻根问祖”、“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使得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海外各国在内的全球华人极其重视自己姓氏的来历和郡望,海外华人大都将自己的姓氏、郡望、家谱视为命根和命脉,经常以同姓氏、同郡望来联宗认亲,“郡望”因而成为姓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

郡作为行政区划,始于秦而终于宋,长期沿用。后来虽然废止,但是“郡望”现象不灭,代代相沿不革。

太原郡是秦始皇所置天下36郡之一。“太原”这个名称来源于《尚书·禹贡》中的“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一语。《尚书·大传》诠释“太原”一词曰:“大而高、平者,谓之‘太原’。”可见“太原”就是“原之大者”,“大”而难尽其意,于是再大出一点而为“太”,可见太原是缘于地理、地形而得名。山西多山,并且地势高峻,唯汾河两岸为广原,因而在古代泛指汾河流域为“太原”。到了春秋的晚期,“太原”这个名称才专属于今天的太原地区。

太原地区春秋属晋,战国属赵。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国大将蒙骜攻打赵国,占领太原,于秦庄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始置太原郡,郡之首府设置于晋阳f故治在今太原市区西南古城营)。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逮至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迄隋唐两代,屡有太原郡之设。郡级行政区划废止之后,唐、宋、金、明、清代有太原府之设,元朝改置太原路,1927年迄今则为太原市。

太原其地,非比寻常,乃帝尧始居、西周初年唐叔虞受周成王赐封、唐王朝开国皇帝李渊及李世民父子的龙兴之地,“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剧镇,非贤莫属”f唐代诗人李白语),故历代多有望族世家。百家姓中的郡望数量之多,以太原为第二,仅次于京都长安所在之京兆郡,多达29个姓,分别为:王、充、伏、宫、弓、缑(读gou)、郭、郝、弘、霍、亢、能(读nai)、祁、韶、师、帅、沃、邬、武、鄢、阎、易、郁、昝(读zan)、祝、呼延、令狐、澹台(读tantai)、尉迟。

王氏以太原为“郡望”。北朝迄隋、唐时期,范阳郡(故治在今北京市及河北省保定市一带)卢氏、清河郡(故治在今河北省清河县)崔氏、荥(读xing)阳郡(故治在今河南省郑州市)郑氏与太原郡王氏,是享誉当时中国北方的“四大郡望”,俗称“范阳卢”、“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

“太原王”出于姬姓,其始祖是周灵王(公元前571~前545年在位)太子姬晋。姬晋亦名“王子乔”,善于吹笙仿凤、凰和鸣之音,东汉刘向所著《列仙传》说,太子晋游历伊、洛之地,被浮丘公引至嵩山修炼,30余年之后在缑氏山头向世人挥手告别,升天而去,世有“王子登仙”之传说,显然是被神化了的人物。

将太子晋王子乔神化为“仙”的原创者,可溯源至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屈原。屈原所作《远游》篇说:“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王子乔)而娱戏。”屈原将太子晋王子乔与轩辕黄帝相提并列,说他本人将要到天上去寻找早已修炼成仙的王子乔,并且拟与之“娱戏”玩耍,后人据此而将太子晋传说为“神仙”。

作为历史人物和“神仙”原型的周灵王之太子姬晋,《国语》有明确而翔实的记载:

灵王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雍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气;陂(读bei)塘污庳(亦读bei),以钟其美。是故聚不盹(读zhi)崩,而物有所归;气不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然则无夭、昏、礼、瘥(读chai]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以待不虞。古之圣王,惟此之慎。”

太子晋主张治理洪水宜疏导而忌堵塞,弘扬“养物丰民”、“民重君轻”论,指责壅堵洪水、修建王宫、利君害民是亡国之君所为而贤者不齿,可见他是具有先秦民本思想、胸怀经世济民大志的开明政治家。太子晋犯颜直谏,不讲情面,为周灵王所难以容忍,因而被剥夺了王位的继承权,废为庶民,郁郁寡欢,享寿18岁而英年早逝,“其嗣避周难于晋”,居住在山西太原,世人称之为“王家”,于是以“王”为氏,此宗王氏尊太子晋为始祖,后裔遂成为“太原王氏”。可见太原不仅是王氏郡望之所在,亦系周灵王太子姬晋这一支王姓人的祖籍之地。

自从太子晋的后嗣开宗立姓以来,太原王氏历经数度分支和迁徙,于是有了河汾王、琅琊王、河内王、洛阳王、咸阳王、金陵王、成都王、滇黔王、湖广王、闽南王、三槐王(开封王)、琼崖王、吉安王、东莞(读guan)王、潮州王、台湾王氏……以及南洋各国之王氏分支,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内外。

P11-15

目录

一、天上掉下“灵妹妹”:天外来客造就了一个延用千年而不废的县名——“灵石”

二、王家大院与太原王氏

 1、高度浓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哲学理念的汉字——“王”字及其训诂

 2、“王”乃天、地、人、君之和合。以“王”字为姓氏徽号者,堪称百家姓中高文化含量的超级大姓氏

 3、以太原为郡望的“姬姓王氏”

 4、郡是“片”而非仅“点”

 5、血浓于水,书写亲情;情重于山,饮福铭恩

三、太原王氏的一支走向灵石静升镇,一颗璀璨的明星在这里静静地升起

四、王氏文化的灵魂依附于王家大院这一载体,灵魂不再飘零,载体不再无神,鲜活的生命由此形成

五、一径抵幽山居然城市间——王家大院的外部环境

六、灵石四大家族太原王氏后裔——灵石静升王氏家族史略

七、一家数代竭力百年方成巨宅——王家大院修建过程

八、大院依山就势宅室随形生变——王家大院东宅院高家崖

九、庭院深深又深深户门重重复重重——王家大院西宅院红门堡

十、大道母群物广厦构众才——王家大院的空间利用·居住功能·饮食起居·生活方式·保卫措施

十一、未出土时已有节到长高后还虚心——王家大院的私塾·书院·文化教育·人性培养

十二、天上取样人间造窗如画卷门似诗——王家大院的木、石、砖雕和门窗艺术

十三、志节独垂千古后操持只在五伦中——王家大院的孝义坊·孝义祠

十四、勋业偕绵峰永峙儒行并汾水长清——王家大院的全方位扫描与多层次解读

十五、乡村小庙成子遗斯文在兹见儒行——与王家大院融为一体的静升文庙

内容推荐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境东北距县城约12千米的静升村,由东宅院高家崖和西宅院红门堡,以及宜安院、孝义祠、当铺院、王氏宗祠、戏台院、佣工院等共同组成,总计有大小院落123座、各种房屋1118间,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民居建筑群。西宅院红门堡今已辟为中华王氏博物馆,创建于清高宗乾隆四至五十八年(公元1739~1793年);东宅院高家崖则开辟为中国民居艺术馆,创建于清仁宗嘉庆六至十六年(公元1801~1811年)。东宅院与西宅院两大建筑群隔沟对峙,一桥相连,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浑然一体,气势恢弘而壮观,院内随处可见的木、石、砖雕艺术品尤其令人叹为观止,故有“华夏民居第一宅”及“中国民间紫禁城”之盛誉,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点、“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中国民间文化旅游示范区、山西“十大著名优秀景区”和省级文明景点、中国作家协会确定的“作家生活创作基地”,2006年12月15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编辑推荐

历经元明清穿越600年,她的建筑艺术让人叹为观止,她的历史价值却又难以估算,她的名号很多:“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 ,又有人称她为“山西的紫禁城”——

王家大院是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属黄土高坡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是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氏家族留于当今的一组建筑群,先后建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孝义祠堂三组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4.5万平方米。其总的特点是: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再加上匠心独运的砖雕、木雕、石雕,装饰典雅,内容丰富,实用而又美观,兼融南北情调,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被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

本书将带你一同去游览这个气势宏伟、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间紫禁城(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宝库//侯廷亮//毛晓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3062776
开本 16开
页数 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93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1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U241.5
丛书名
印张 6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6
17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