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又身兼“戎帅”的高适,作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包括其生平思想、军政活动、诗歌艺术、文赋创作、地位影响等,对其中若干悬疑及争议问题,作者勾稽史料,独抒己见,决疑解惑,识断精审。对于高适诗歌的主要成就边塞诗,作者对其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民族矛盾以及爱国主义内涵,作了细致深入地探讨和论述,并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评论了高适诗歌“悲壮”的风格特征及不同变化,以及抒情方式和语言的鲜明个性。该书布局匠心独具,笔势纵横结合,其中不乏创新之处,不啻为唐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
图书 | 高适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又身兼“戎帅”的高适,作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包括其生平思想、军政活动、诗歌艺术、文赋创作、地位影响等,对其中若干悬疑及争议问题,作者勾稽史料,独抒己见,决疑解惑,识断精审。对于高适诗歌的主要成就边塞诗,作者对其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民族矛盾以及爱国主义内涵,作了细致深入地探讨和论述,并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评论了高适诗歌“悲壮”的风格特征及不同变化,以及抒情方式和语言的鲜明个性。该书布局匠心独具,笔势纵横结合,其中不乏创新之处,不啻为唐代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 目录 序 全盛须臾那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高适所处的时代 一卧东山三十春晚年持节将楚兵——高适的生平- 永愿拯刍荛孰云于鼎镬——高适政治思想透视- 单车入燕赵栖迟愧宝刀——高适两赴蓟北的边塞诗述评 一朝感推荐万里从英髦——高适从军河西的边塞诗述评 秉钺知恩重临戎觉命轻——高适出镇淮南及诗歌创作 驱传及远蕃忧思郁难排——高适为官西川及诗作评价 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高适诗歌雄放风格论析 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高适诗歌雄放风格异变概观 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高适诗歌的语言特色 作赋同元叔能诗非仲宣——高适的文赋创作 脱略身外事交游天下才——高适和杜甫的交谊 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高适与岑参诗风之异同 缘情韵骚雅纵横建安作——高适诗歌的渊源 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高适的地位和影响 附录一: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边塞诗研究中若干问题刍议 论初唐边塞诗的发展和陈子昂的贡献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论盛唐边塞诗的雄浑美 后记 又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适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佘正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355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8-10-01 |
首版时间 | 2008-10-01 |
印刷时间 | 2008-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4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