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科学的算计/我们的科学文化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不远处的“隧道口”,论著、演讲、对话部分有对“科学”、“技术”元命题的历史与哲学叩问,有诺奖得主们学术论文发表的实证研究,也有对纳西族边民朴素的科学意识的人类学考察,还有对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近现代医学等细分学科的思想史探究和洞悉;随谈部分有对中国当代科学先驱“救亡图存”愿景的重温,余山天象台闲居静思期间的启灵与开悟,以及对滔滔而至的新媒体的反思与焦虑。

内容推荐

一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传播等等领域的研究者,因为有共同的价值理念、思想倾向和关注的问题,而成为多年的朋友,被称为“科学文化人”。诸同仁志同道合,气味相投,本“君子和而不同”之旨,在《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中各抒己见,贡献出自己最新的思想和最具创意的文章。

目录

主编絮语:算计与智慧

特稿

 田松:同父异母的兄弟:传统纳西族的署自然观及其现代意义

 徐保军、刘华杰:科学家每年应当发表几篇文章?——来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SCl论文数据的暗示

专题

 陈自富:几乎不可能的战争——关于《智能简史》的思考

 姜波:重返286时代

 江晓原:三十年媒体之变迁:电台·电视·互联网

演讲

 江晓原:误导与重构——科学的图像

 吴国盛:技术的本质

对话

 王一方、张大庆:当代医学的精神转身——“新医学模式”30年

评论

 钮卫星:“宽面条”是这样抻出来的——劳埃德《古代世界现代反思》中的科学史观解读

 高唏:德贞与中国医学早期现代化

 陈蓉霞:哈维与血液循环理论的诞生

人物与访谈

 翻译:穆蕴秋:对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一次访谈

 散木:两个“竺可帧”——沪版《竺可桢全集·日记》足本与京版《竺可桢日记》摘选本比较读

 甘子钊口述:救亡图存:中国科学的永恒使命

游记与随笔

 吴燕:佘山记

阿里巴巴:伏地魔之子论纯科学推进的进度

 熊姣:魔瓶被打开之后

科学文化书籍信息

 江晓原:科学文化书籍信息(四)

 吴燕:科学文化原版书简介(四)

学位论文摘要

 王延锋:皮克林科学建构论研究

 杨惠玉:《通报》在西方中国科学史研究中的角色

 李娜:居里夫人传记在中国的传播及性别研究

《我们的科学文化》约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科学的算计/我们的科学文化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江晓原//刘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766736
开本 16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3
出版时间 2009-07-01
首版时间 2009-07-01
印刷时间 2009-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1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8
15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5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