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凯西来了(从助理到女王的职场启示录)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选择一位女性做你的职场引路人,你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足够成功,但成功是自己一手一脚辛苦挣来的。足够敏锐,在职场吃一堑长三智。可以是“女王”,但没忘了做“小妹”时的苦辣酸甜。可以位高权重,但讨厌摆臭架子教训人。最好是个美女,教完职场扮靓,还能教办公室防“狼”术。最好还当了妈妈,能告诉我怎么摆平老板、保姆和咬奶瓶的娃娃。……

这一切,凯西·布莱克全都具备。

女性职场第一读本”;奥普拉·温弗瑞盛赞并倾力推荐;本书,才是你今季最缺的单品。

内容推荐

她是《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位女性”之一。她连续7年荣获《福布斯》杂志评选的“美国商界最具权势的50位女性”称号。她被《金融时报》誉为“美国杂志界第一夫人”。

但是,别以为她是那个遥不可及的“穿PRADA的恶魔”。你犯的错,当年的她也没少犯!刚刚毕业做助理,她也曾“很傻很天真”。但她以过人的智慧规划生涯,择选良师,调整谋略,练就浑身本领,终成口红丛林的王者。

本书是每一位职场女性的成长必读。40年职场打拼心得、全真实切肤体验、针针见血见招拆招的成败细节提点、从助理到女王的步步通关秘籍,凯西在本书中倾囊相授。

终于,我们等到了凯西,等到了这本值得每一位拼搏中的女性逐字细读的职场启示录。

目录

推荐序 职业梦想与事业偶像

前方 我是谁?

前言

第一章:动力

 27支口红开创新杂志

 动力是成功的最大保证

 做办公室里最有准备的人

 临时抱佛脚,只能骗自己

 别让细微的错误毁了一切

 不好意思托关系,机会就会躲着你

 把自己推销出去!

 比别人多走一公里

 寻找最佳交锋方式

 不要做任何臆断

 永远不要让上司吃惊

 让上司看起来有面子

 解决问题,或者承认错误

 不要把“不”当做回答

第二章:冒险

 适度冒险,不要陷入疯狂

 最糟糕的情况很少像你想的那样

 决赛才是唯一的比赛

 请求原谅比获得允许要更容易

 想要打破规则,就得先了解规则

 别惧怕改变的风险

 吹掉窗帘上的灰尘

 学会推倒一切,重新思考

 职场点对点: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第三章:良师

 因人而异,有的放矢

 为你的人而战

 为自己找一位良师

 经验之谈,选对的信

 给别人当良师

 不要把非个人的东西个人化

 不要让你的工作中有嫉恨

 慷慨地赞美,谨慎地批评

 真正的机会只有一次

第四章:恐惧

 向恐惧撒些“魔力粉”

 永远别停止思考,即便脑子已经被搁在了砧板上

 听取一针见血的批评

 懂得在何时坚持你的立场

 不要把恐惧当作武器

 了解就事论事和个人挑衅之间的不同

 把恐惧转化为动力

 职场点对点:获得梦寐以求的职位

第五章:力量

 力量=顾全大局

 力量=知道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

 力量=谨慎地选择战斗

 力量=控制信息的传播

 力量=了解你的强项和弱点

 力量=不要过多考虑力量

 力量=知道自己没必要到处开火

 力量=知道如何让事情过去

 不要害怕适当加以打击

 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

 尊重话语的力量

 别被任何表象冲昏头脑

 面对困局,越快解决越好

 职场点对点:处理好决定成败的细节

第六章:热情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请做你自己

 找到能让你兴奋的东西

 你可以说:“不,谢谢”

 也可以出于某种策略答应别人

 如果你真的想退出,就大胆地退出吧

 拥有你的全部,而不是其他人的

 过你想过的“360度生活”

 诚实坦率地面对自己的抉择

 解好“孩子+工作”方程

第七章:态度

 通过志向来衡量自己的价值,而不要只看到自己的不足

 坚持你的薪资要求

 获得你应得的假期

 别忘了社交

 少对别人的行为挑刺

 你可以变得很强大,同时又不让人讨厌

 精心安排(并期待)你的成功

 接受属于你的功劳

 时刻注意更新和改造

 立足品牌,吧目光放得更远更广

第八章:领导艺术

 带有感情地领导(但别这么说出来)

 尽你所能成为最好的倾听者

 卓越的领导者懂得如何授权

 关注解决办法,而非纠缠于问题

 懂得比赛和训练的差别

 不是只有狗才需要忠诚

 合乎道德的决定永远是正确的决定

 记得责任该由谁来承担

 把大家都扔进水池里

 每次只关注一件事

 知道何时退居幕后

 通往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

 学会慷慨

 职场点对点:我搜集到的职场成功秘诀

第九章:做个踩准时代节奏的职场人

 学会适应变化,不管是什么变化

 把握数字世界的脉搏

 制订非传统的工作计划

 投身改变中的社会文化

后记 我为自已能推动一场女性职场变革而骄傲

致谢

试读章节

27支口红开创的新杂志

那是12月一个晴朗的早晨,一位年轻女子走进了我在赫斯特的办公室。她长着一头浓密的黑发,穿着紧身牛仔裤,蹬着4英寸的高跟鞋,戴着羽毛耳环。她有着6英尺高的性感身材和一双引人注目的黑眼睛,完全可以像一个亚马逊女战士一样趾高气扬地走进来。但我看得出她有点紧张,她的紧张是有原因的。阿图萨·鲁本斯坦当年才26岁,是《时尚》杂志的编辑,当时她是来向我推销自己关于办一本新杂志的想法的。

在这个行业里,很少听说一个20多岁的编辑会有机会直接向总裁建议办一本主流新杂志。但我对阿图萨的想法有所耳闻,她想在《时尚》的品牌下创办一份针对少女的出版物——她打算把它命名为《时尚娇点》——这引起了我的兴趣。阿图萨出生于伊朗,在一个传统的家庭中长大,现在她坐在我的办公室里,满怀激情地谈论着少女们面对的压力、她们需要什么样的建议和帮助,以及关于如何把这些内容放进一份月刊中去的设想。

我告诉她,我很喜欢她说的这些。

“好吧,”她回答说,“那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你应该做出一个雏形,或者叫‘样刊’。”我说,“去报摊上买一堆杂志,然后把它们剪贴起来,做成你想象中的杂志。不要暗地里找一个艺术总监来做哦——应该用你自己的想象和激情来做。弄好之后拿给我来看。”

阿图萨不假思索地说:“你想什么时候看?”

“越快越好。”我说。这次谈话就此结束了,阿图萨像个孩子一样蹦蹦跳跳地出了我的办公室,挥手向我告别,迫不及待地要开始做她的杂志了。

说实话,阿图萨来推销一本针对少女的杂志其实并不是什么创举——随便去杂货店的杂志架上看一眼你就明白了。其实在阿图萨提出自己的设想之前,我们也已经讨论过要不要办一份青少年杂志。但阿图萨展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首先,她显然与少女们有着情感上的联系——她了解她们的烦恼、不安全感,还有希望,并且她自己也还记得这些感觉。但更重要的是,她向我证明了自己拥有获得成功所需的最重要的因素:动力。

她通过三种方式表明了这一点:

她跟她的上司、《时尚》杂志主编凯特·怀特说了自己关于杂志的想法,这为她与我的会面埋下了伏笔。

在我们见面的时候,她不光表达了她的热情,还进一步问我下一步该做什么。

她要求一个明确的截止时间,这样她就可以在我需要的时候把样刊拿给我看了。

这一切都很好,我也注意到了。但随后阿图萨显示出了更高的热情。

跟我谈完之后,她直接去了报摊,买了几十本杂志带回家,然后像疯了一样开始剪贴。她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床上、地板上和桌子上到处都堆满了剪下来的东西,她就坐在这些东西中间一页一页地把它们粘贴起来。她用27种不同颜色的口红一遍又一遍地写着“时尚娇点”这个名字,想要准确地捕捉到年轻的形象,直到最后她筋疲力尽地睡着了,口红印到了白色的新床罩上(这让她的新婚丈夫很郁闷)。

阿图萨几乎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她一心想在周五下班前把样刊做出来。她已经问过我的助手,知道我将在5点30分下班,而她迫不及待地想让我在周末就能看到样刊。然后,就在她准备把最后几页打印出来的时候,出问题了——办公室的打印机坏了。她沮丧地看着自己定下的截止时间过去了。

打印机修好之后,她把最终版本打印了出来。由于来不及在周末前交到我手上了,她失望地让助手给我的办公室打电话。当时她考虑通过办公室的内部邮件把样刊发给我,这样我会在周一一早看到。但让她惊喜的是,我还没有下班。“你为什么不现在过来呢?”我对她说,“给我看看你的成果。”

尽管从《时尚》的办公室走过来得花5分钟,但放下电话后大概两分半钟,她就气喘吁吁地到了。她走进办公室,把样刊递给我,然后就开始兴奋地告诉我她做了些什么。

“慢点说,”我对她说,“我哪儿都不去了。”我真的哪儿都不去了。我正忙着匆匆翻阅样刊,我已经知道这将是赫斯特的下一本新杂志了。

太不可思议了——它充满了活力和激情,与其他青少年杂志都不一样,因为它有着阿图萨个人性的、更情绪化的风格。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个典型的“丑小鸭”:腼腆、缺乏自信、脸上满是青春痘,并且总觉得自己让人讨厌。这本杂志正是她在少女时代所渴望的。对她来说,《时尚娇点》不只是一本杂志——它是一项使命。她将会成为“知心姐姐”。

我把样刊放在办公室的一个陈列架上,跟赫斯特公司其他最新一期的杂志放在一起——从《时尚》到《时尚芭莎》,还有《嘉人》、《时尚先生》和《大众机械》。“阿图萨,”我说,“看起来我们就要给自己做出一本杂志了。”后来她说,当时她并不太确定这话是什么意思——是要她来当编辑吗?还是赫斯特会采纳她的想法,但是另找一个更有经验的人选?这对她来说至关重要,但她知道无论如何,她的杂志都将成为现实了。她太激动了,以至于站起来跟我握手的时候,一把就抓住了我的手腕,激动地上下猛晃。

P3-5

序言

职业梦想与事业偶像

如同马丁·路德金那句名言:“我有一个梦想……”很多人生的传奇都是这样开始的。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的商业社会中,如果说一个男人成功是因为他的梦想,一个女人的事业之路通常开始于一个更加可信的职业偶像。凯瑟琳·P·布莱克,正是我的事业偶像。

作为一个从业16年,中国第一批时尚媒体人,我还记得如同时尚沙漠般荒芜的1993年,仅有凤毛麟角的时尚品牌。我们心中充满极度的渴望和需求,盲目地追随纷杂潮流,我们在一个小院里挑灯夜战,立志要在中国做出一本国际一流的时尚杂志,终于,《时尚》杂志横空出世。今天,中国市场已在世界的时尚版图中成为最重要的指标,中国时尚杂志也成为世界瞩目的传播平台。凯瑟琳·P·布莱克正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全球最大的出版集团之一——赫斯特集团的总裁,一位漂亮、出众、令人难忘的杰出女性。与赫斯特集团的成功合作,令时尚集团成为中国最出色的杂志出版集团。当2004年,凯瑟琳来华访问的时候,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这是个怎样的女人,她以怎样的能力,成为美国赫斯特这个出版大鳄的操控者?

当2004年凯瑟琳微笑着走进时尚集团办公楼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比想象中更加完美的人选。她有一头飘逸精神的金色短发,高挑紧致的身材蕴含无限能量。她充满感染力的声音和笑容,有力的握手,以及谈话中处处显示出的果敢与远见令我印象深刻。今天,她的第一本著作得以在大陆出版,这不仅是一本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媒体人必读的书,对于很多对事业充满期待的女性,它更是一本具有无以伦比启迪意义的职场宝典。这是一部比《穿PRADA的女魔头》更引人入胜的书,因为她是真实的,她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她的生活是你也可以拥有的。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除了梦想和激情一无所有的年轻女孩,怎样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机会,抓住机遇,走向比预期更加美好的未来。她的媒体经历丰富传奇,与多位举世闻名的出版大鳄的合作经验,使她得以犀利地向我们揭示了成功的本质。

你想拥有这样的未来吗?风姿卓越,魅力无限,用智慧去创造未来,用实力来掌控人生。打开凯瑟琳·P·布莱克女士的这本书,每看一章后,思考一下如何学以致用,相信你会像我一样获益良多。

苏芒

于北京《时尚芭莎》办公室

2009年6月10日

后记

我为自己能推动一场女性职场变革而骄傲

写作本书期间,我身边发生了两件有意义的大事。第一件是我们的新总部赫斯特大楼正式启用了。对于赫斯特来说,这意味着我们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它是纽约城中最环保的摩天大楼,它最终将分散在10个地方的杂志员工聚集到了一起。同时,它也是“9·11”事件之后破土动工的第一座大型商业建筑。

我非常喜欢直人云霄的开阔空间以及楼内的各种高新技术。这真是一处美丽的工作场所,是举办活动的绝妙场地。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不少美妙的夜晚,包括隆重的揭幕仪式,当时史蒂夫·旺德为我们演奏,纽约市市长彭博、奥普拉·温弗瑞、凯蒂·库里克以及马莎·斯图尔特与数百位嘉宾一起到场。那一晚我真为自己是赫斯特的成员、为自己能够在这幢大楼里工作而倍感自豪。因为兴奋,我和史蒂夫·旺德一起蹦上舞台(把他的乐队吓了一跳),跟CEO维克托·甘兹跳了几曲。

然而对我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时刻是一个人安静的时候,站在赫斯特大楼43层的办公室里,俯视着曼哈顿。有时候,早上我到达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透过高大的落地窗欣赏薄雾弥漫的中央公园,晨曦正将整座城市慢慢唤醒。然而最令我陶醉的是黄昏时分,夕阳西下,船只在哈德逊河中穿行。这种时候我都忍不住捏自己一把,想道:“这些都是我的吗,是那个来自芝加哥南部,名叫凯西·布莱克的女人的吗?这间漂亮的办公室里的一切都是我的吗?”

当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眼前这一切似乎是白日梦。那时候,大公司中的确没有任何一位女性总裁,政坛中也没有有权势的女性。20世纪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参议院中都没有女性,而今天我们已经有了16位女性参议员。同时,我们还有了第一位女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以及第一位民主党总统参选者希拉里·克林顿。

世界已然改变,身居最早的女性主管之列,我为自己能够参与推动这场变革而感到自豪。随着后面的几代女性在事业上的阻力越来越小,终有一天,女性将能够与男性公平竞争。我希望并相信,你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迎来这一天。

2006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也对我造成了很深的影响,我的婆婆,佩格·哈维在这一年的圣诞节后去世了,享年96岁。她度过了漫长而充实的一生,为家人和朋友付出了一切,她的宽容令人难忘。

佩格在爱荷华州克林顿市一个有教养的家庭中长大。当时经济很不稳定。她经历过了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她还记得在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之后,她和母亲一起去投票站参加投票的情景。身为小城镇中产阶级家庭的女孩,她也许会同其他人一样,通过自己周遭的环境去理解这个世界。但她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和智慧以及幽默感,最终她理解生活的视角远远超出了她的家乡。

25年前我还在公司里努力奋斗的时候,我与她的长子汤姆结婚。在我们俩收养了儿子达菲和女儿艾莉森的时候,佩格总是会给我们帮助。她无条件地支持着我们,爱着我们。尽管她从未涉足商业——如果她出生在一个不同的时代,一定会那样做——但她从未要求我少花一点时间在办公室里,多留一点时间给家人。

在我看来,佩格正是“360度生活”的体验者。她知道如何让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持平衡,而且从不错失任何获得快乐和满足的机会。即使年龄只有她一半的女性,也未必过得像她那样丰富多彩。她喜欢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与他们分享孩子们或者孙子们的故事。她是一个天生的乐天派,对生活充满热爱。事实上,去世之前,佩格告诉我们,她不想举办葬礼,她不想因为自己的离去让我们大忙一场。因为她觉得只有活着的时候才应该忙碌。  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双亲就去世了。父亲是在我22岁的时候,母亲则是在我35岁的时候。嫁入汤姆一家是我的幸运,他们从一开始就把我视做亲人。佩格总是对我说:“多么可惜啊,你的父母亲都没能看到你的成功。”然而我仍旧是幸运的,还有佩格这样一位婆婆来分享我的成功。

我不是那种喜欢老调重弹的人。不论成败,都已是过眼云烟,我总是注视着未来。

正因为如此,写作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令人陶醉的经历,因为我从未花过这么多的时间回顾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当那些曾经给了我深刻影响的事件和经历被一一回放时,我一次次地感到,我是多么幸运啊!当然,有些人会说,运气都是通过摆正自己的位置并且把握机会创造出来的,这两点一直是我努力去做的。

这就是我送给你的最后一项建议。机会一定会到来——它们总是会来的。相信自己,把握机会。不要害怕面对它们。请相信,你理应拥有最美好的人生,最成功的事业。

书评(媒体评论)

如果说一个男人成功是因为他的梦想,一个女人的事业之路通常始于一位可信的职业偶像。凯瑟琳·P·布莱克,正是我的事业偶像。

本书不仅是一本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媒体人必读的书,对于很多对事业充满期待的女性,它更是一本具有无以伦比启迪意义的职场宝典。这是一部比《穿PRADA的女魔头》更引人入胜的书,因为她是真实的,她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她的生活是你也可以拥有的。

——《时尚芭莎》执行出版人兼主编 苏芒

“凯西·布莱克教我们如何切实可行地成为一个优秀职场人所必备的品质——激情、动力、冒险精神……阅读本书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凯西是一切女性的典范,我愿意为她效犬马之劳。”

——通用电气公司主席兼CEO 杰弗里·伊梅尔特

“本书中超越了琐碎的职场智慧令人叹服,我相信它对于任何一位职场女性都富于启迪——它能让你更好地与人共事,更有效地安排生活,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eBay公司总裁兼CEO 梅格·惠特曼

“毫无疑问,这本书太棒了!读完本书,我更加理解了凯西为什么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无论你是刚踏入职场还是正在升职的道路上挥汗奋斗,你都将从凯西的洞见中获得助益。”

——美国著名电台主持人,《奥普拉杂志》主编 盖尔·金

“每个女人的衣柜里都需要一件经典黑色小礼服,同样,每个女人的手袋中也需要一本《凯西来了!》它完美地阐释了如何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做你想做的自己。”

——世界顶级设计师 DKNY品牌创立者 唐纳·卡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凯西来了(从助理到女王的职场启示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凯西·布莱克
译者 徐嘉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15653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1
出版时间 2009-08-01
首版时间 2009-08-01
印刷时间 200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权图字01-2008-2917
版权提供者 Crown business, an imprint of Random House, Inc.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