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19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
目录

绪论

 一 缘起:何谓“作者表述”

1.“电影作者”、“作者策略”及“作者论”

2.“作者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

 二 从遗忘到回归: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

1.《小城之春》:被尘封了的作者电影

2.“作者表述”的回归:《小城之春》以外的中国电影

 三 1990年代中国电影“作者表述”的四种表现形态

1.为何选择1990年代的中国电影?

2.“作者表述”的四种表现形态

第一章 历史叙事:个人命运的历史陈述

 第一节 禁锢人的历史

一 向一个朝代进献的祭品

 1.被遗弃者

 2.庇护者

 3.祭品

二 性别秩序中的疯女人

 1.规训与疯癫主题

 2.秩序内外的人物关系

 3.一个影像寓言

 第二节 遮蔽人的历史

一 个体命运框架内的集体表达

 1.死亡和活着的双面一体性

 2.一个社会性的时间史

 3.个人框架和活着主题

二 符号化的空间和人

 1.风格化的西域传奇

 2.人物的符号功能

 3.被膜拜的神性英雄

 第三节 捉弄人的历史

一 飘摇欲坠的蓝风筝

 1.儿童眼里的荒谬世界

 2.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学样本

 3.一个符号意象

二 无所依附的群氓

 1.时空体的建构:封闭空间和开放时间

 2.被抛离历史轨道的个人

 3.停滞于乡土的群氓

 小结

第二章 心理叙事:“原生”形态的人性探索

 第一节 压抑规训下的扭曲心理

一 历史阴云下个人的抗争与臣服

 1.迷恋:忠贞于“霸王”的虞姬”

 2.背叛:枉负深情的人

二 善恶间扭曲的人

 1.非双元逻辑结构

 2.恶的演进

 3.恶的普泛

 第二节 激情冲动后的盲目心理

一 目标和结局的背离

二 性权力的错位

三 盲目的女性和消隐的男性

 第三节 封闭空间内的偷窥心理

一 隐私:交流的无奈

二 偷窥:压抑的反抗和迷茫

三 性萌动:爱欲的突破口

 小结

第三章 性别叙事:凸显差异的女性书写

 第一节 关于女性的男性体验

一 牝鸡司晨的欲望

 1.婚姻之锁

 2.爱情之难

 3.同性之虚妄

二 女性隐秘的幽暗花园

 1.电影与小说的差异

 2.四种女性心理

 3.表述的局限

 第二节 异于男性的女性感受

一 从女性群体到女性个人

 1.主题的“误读”

 2.女性的改写

二 爱与焦虑的现代女性世界

 1.身为作家的女性

 2.剔除男性的女性话语

 小结

第四章 身份叙事:边缘状态的自我倾诉

 第一节 边缘人物的自恋絮语

一 个人目光与集体凝视的“缝合”

二 观望中暴露的意识形态暴力

三 政治话语与商业话语的奇特组接

四 影像空间中漂浮的生存状态

 第二节 成长主题的激情滤色

一 灿烂记忆中的英雄梦

 1.青春乌托邦

 2.原欲的冲撞

 3.向集体归顺

二 在“寻父”中成长

 1.精神与叙述的断裂

 2.经典文本的意义置换

 3.寻找“精神之父”

 第三节 叙事风格的两种趋向

一 叙事视角与主体性

二 叙事结构与寻找主题

三 叙事符号与作者权力

 小结

结语

 一 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创作中“作者表述”的式微

 二 症结:世俗现代性的胜利

 三 “作者表述”之意义

参考文献

综合理论论著

电影理论论著

电影史论著

电影论文

电影作品

后记

英文目录

内容推荐

本书从“作者论”与英国的浪漫主义批评的深刻渊源入手,辨析出“作者论”中蕴涵了浪漫主义批评秉持的审美现代性,并得出结论:作者电影中体现的审美现代性与工业电影秉持的世俗现代性是这两类电影相互冲突的主要原因,这是本书论述的理论基点。尽管“作者论”是一个重要的电影理论资源,但是为了避免直接使用来自西方的“作者论”阐释中国电影可能产生的误解和偏差,本书使用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概念——“作者表述”来分析中国电影。本书从“作者表述”的角度考察了1990年代出品的中国电影,以为其“作者表述”主要体现在“历史叙事”、“心理叙事”、“性别叙事”和“身份叙事”四个方面。本书的结论是:1990年代的中国电影蕴涵了丰富的“作者表述”,但审视中国电影的百年历史,这些表述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出现游移和偏离,中国电影导演应当加强和稳固“作者表述”,避免成为被商业意识形态或其他意识形态驯服的媚俗者,使电影真正成为“力量的”和“知识的”艺术。

编辑推荐

本书从特定的“作者表述”的理论角度探讨90年代中国电影的形态及其特质,证明作者有能力建立一种独特的学术文化视野来进入论题的研究。90年代中国电影的形态可能是迄今最丰富、复杂的电影时期,作者对此的研究,将对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工业的研究提供新颖且富学理的借鉴价值,其学术成果整体上处于专业领域的前沿水平。其次,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对论题所及范围的资料和研究水平相当熟悉,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的学术潜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本书基础的扎实。这都保证了本书的学术质量。同时,对于电影作品的具体解析,也是本书处处可见的精彩之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1990年代中国电影中的作者表述/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孟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475767
开本 32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09-03-01
首版时间 2009-03-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2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