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宋诗三百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丛书”之一,共选宋诗三百首。文字清俊隽永,自然流淌。举重若轻,三言两语却又阐释透辟。用语省净,点到为止,说诗不黏不滞,却示人以赏诗“活法”,是历来宋诗选本中颇受好评和最有影响的选本之一。

内容推荐

宋词与唐诗并雄于中国文学史,且词凄恻缠绵的韵致,清丽婉转的韵调尤胜于诗。本书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丛书”之一,收录了宋词的大量经典之作,每首词都一一作了注解,附有白话翻译,还有赏析,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词的意义。本书既可作为青少年理想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的必备读物。

目录

1/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2/柳枝词

2/塞上

3/村行

4/山园小梅

5/莎衣

6/春日登楼怀归

6/书河上亭壁

7/呈寇公二首

8/对竹思鹤

9/夜怀

10/江上渔者

11/小桧

12/梦中作

12/新市驿别郭同年

13/行色

13/宿甘露寺僧舍

14/题西溪无相院

15/寓意

16/书端州郡斋壁

17/和才叔岸旁古庙

18/陶者

18/田家语

20/汝坟贫女

20/鲁山山行

21/悼亡三首(选二)

22/书哀

22/小村

23/梦后寄欧阳永叔

23/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选一)

24/东溪

25/煮海歌

27/落花二首(其一)

28/阅史有感

29/雪中枢密蔡谏议借示范宽雪景图

30/探春

3l/怪石

32/边户

33/戏答元珍

33/田家

34/梦中作

34/画眉鸟

35/别滁

35/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36/晚泊岳阳

36/宿云梦馆

37/夏意

37/过苏州

38/淮中晚泊犊头

38/沧浪亭怀贯之

39/题杜子美书室

40/蚕妇

40/咏愁

41/读长恨辞

41/残叶

42/九日和韩魏公

43/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

44/闲居

44/客中初夏

45/微雨登楼

45/安乐窝

46/北斋雨后

47/此君庵

47/多景楼

48/临终作

49/示长安君

50/明妃曲二首(选一)

5l/思王逢原三首(选二)

52/河北民

53/壬子偶题

54/泊船瓜洲

54/众人

55/芳草

55/梅花

56/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57/钟山即事

58/北陂杏花

58/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一)

59/乌江亭

59/宰豁

60/郊行

60/题齐安壁

61/孟子

61/元日

62/出郊

62/寄和甫

63/岁晚

63/千蹊

64/晚晴

64/雨后池上

65/西村

65/金陵

66/遥碧亭

66/纨扇

67/暑旱苦热

67/赠黄鲁直

68/和子由《渑池怀旧》

69/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69/吴中田妇叹

71/饮湖上初晴后雨

71/病中游祖塔院

72/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选一)

73/宿九仙山

74/书双竹湛师房二首

75/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作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选一)

76/初到黄州

77/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78/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78/东坡

79/海棠

79/题西林壁

80/惠崇春江晚景

80/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选一)

81/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选一)

81/赠刘景文

82/八月七日初人赣,过惶恐滩

83/纵笔

83/纵笔三首

84/倦夜

84/儋耳

85/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引

86/寄内

86/早行

87/徐孺子祠堂

87/乞猫

88/次韵公择舅

89/次元明韵寄子由

90/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90/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91/有怀半山老人再次韵二首(选一)

91/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

92/题新妇石

92/睡起

93/登快阁

94/寄黄几复

95/陈留市隐并序

95/题郑防画夹五首(选一)

96/题子瞻枯木

96/蚁蝶图

97/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选一)

98/早发

98/绝句

99/武昌阻风

99/泗州东城晚望

100/赠女冠畅师

101/春日五首(选一)

10l/秋日三首(选一)

102/病后登快哉亭

103/示三子

103/病起

104/春怀示邻里

104/绝句

105/九日寄秦觏

106/贵溪在信州城南,其水西流七百里入江

106/遇赦北归

107/夜行

108/夏日三首(选一)

109/发安化回望黄州山

110/眠石

110/咏路

111/醉眠

111/白鹭

112/春日郊外

113/梦笔驿

114/小斋即事二首(选一)

114/枫桥三绝(选一)

115/绝句

115/在北题壁

116/秋晚

116/病牛

117/连州阳山归路

117/夜雨

118/兵乱后杂诗五首(选一)

118/春日即事

119/海陵病中五首(选一)

119/夏日绝句

120/春残

120/题八咏楼

121/三衢道中

121/早行

122/牡丹

122/襄邑道中

122/春寒

123/汴京纪事二十首(选二)

124/秋夜

124/元夜三首(选一)

125/池州翠微亭

125/题青泥市寺壁

126/登岳阳楼

127/有感

128/游山西村

129/剑门道中遇微雨

129/临安春雨初霁

13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31/沈园二首

132/示儿

132/碧瓦

133/横塘

134/催租行

134/州桥

135/四时田园杂兴(选八)

138/行舟忆永和兄弟

138/雪

139/姚江

140/观书有感二首

141/鹅湖寺和陆子寿

141/水口行舟

142/春日

142/醉下祝融峰

143/绝句

143/小池

144/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144/新柳

145/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5/南溪早春

146/夏夜追凉

146/石门瀑布

147/送别湖南部曲一

148/武夷玉女峰

148/鹤鸣亭绝句四首(选一)

149/梅花

150/平甫见招不欲往二首(选一)

150/过垂虹

151/宫词

151/农谣五首(选二)

152/春思

153/机女叹

153/香奁体(选二)

154/新凉

155/野望

155/哭徐山民

156/约客

156/悟道诗

157/寄兴

158/于眙北望

158/淮村兵后

159/游园不值

159/宫女词

160/早行

160/戊辰即事

16l/闻城中募兵有感二首(选一)

161/见方云台题壁

162/商歌三首(选一)

162/看叶

163/题临安邸

163/早起见雪

164/访益上人兰若

164/武夷山中

165/蚕妇吟

165/扬子江

166/过零丁洋

166/金陵驿

167/山中夜坐

167/金陵三迁有感

168/四禽言

169/野水孤舟

170/泊舟严滩

171/杜鹃花得红字

172/鲁港

173/咏制置李公芾

173/寒菊

174/伯牙绝弦图

174/送友人归

175/醉歌十首(选二)

176/湖州歌九十八首(选五)

178/夜归

178/野步

179/西塍废圃

180/茶陵道中

180/偶成

181/病起行散

181/寄江南故人

182/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

182/京口月夕书怀

183/书文山卷后

183/过杭州故宫二首

184/山中

184/裁衣曲

185/在燕京作

185/题壁

186/题驿壁

试读章节

徐铉

徐铉(916—991),字鼎臣,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初仕南唐,后归宋,任散骑常侍等职。诗文与韩熙栽齐名,称“徐韩”,有《骑省集》。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①

海内兵方起②,离筵泪易垂。怜君负米去③,惜此落花时④。

想忆望来信,相宽指后期⑤。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⑥。

【注释】①王四十五:徐铉之友。四十五是王在兄弟中的排行。东都:指江都府(今江苏扬州)。②指宋太祖赵匡胤进行统一中国之战。③怜:爱。负米:《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孔子日:‘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负米”即孝养父母之意。④由于王将离去,不能在一起饮酒赏花,辜负了春光。⑤相宽:互相宽慰。后期:后会有期。⑥殷勤:情真意切。手中柳:折柳相送,为古代送别的习俗。向南枝:东都江都在江北,王北去,怀念朋友时,必将南望。

【评析】别离是古往今来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让无数人为之动情、苦痛的人生经历。六朝文学家江淹在其脍炙人口的名篇《别赋》中写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可见生离死别的巨大伤痛,古今确是相通的。所谓“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凉”(《别赋》)。作者在“海内兵方起”,战乱不息之时送友人归家,自然更多了一份感伤之情。然而作者的笔锋至此却陡然一转,以别后的“想忆”、“相宽”抚慰友人也宽慰自己,为沉重的离别抹上一笔亮色,表现了与友人的深挚感情,朴实无华而又真切感人。

郑文宝

郑文宝(952—1012),字仲贤,汀州宁化(今属福建)人。初事南唐,入宋后,中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任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等职。诗风轻盈柔美。

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春潭①,直到行人酒半酣②。

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亭亭:高高耸立貌。画舸:装饰华丽的小船。系(ji):拴。春潭:春日潭水边的柳树上。②行人:即将登船启航远行之人。

【评析】这首诗写柳而通篇不著一“柳”字,只在首句“系”字上下工夫,正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陈衍日:“此诗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说,体格独别”(《宋诗精华录》卷一)。钱钟书日:“这首诗很像唐朝韦庄的《古离别》:‘睛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是江南。’但是第三第四句那种写法,比韦庄的后半首新鲜深细得多了,后来许多作家都仿效它。”(《宋诗选注》)

柳 开

柳开(946--999),原名肩愈,字绍元,号东郊野夫。大名(今属河北)人。开宝六年(973)进士。任殿中侍御史等职。提倡韩柳散文,诗亦学韩愈,有《河东集》。

塞上

鸣■直上一千尺, 天静无风声更干①。

碧眼胡儿三百骑②,尽提金勒向云看③。

【注释】①鸣■(xiao):响箭。干:指声音尖锐、爆裂。②碧眼胡儿:胡兵,异族士兵。③金勒:马络头。

【评析】诗人写边塞题材却聚焦在一支呼啸直上云天的响箭上,立意非同凡响。而“尽提金勒向云看”的三百“碧眼胡儿”,更衬托出这支响箭的超凡魅力。诗人对“最有包孕”的时刻的捕捉十分敏锐独到,场面富有画面的鲜明生动,前人称其“可画于屏障”。

王禹■  王禹■(954—1001),字元之,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为人忠直敢言,屡屡受贬谪。他反对浮靡文风,提倡诗学杜甫、白居易。诗风简古淡雅。有《小畜集》、《小畜外集》。

村行

马穿山径菊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①。

万壑有声含晚籁②,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③。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④。

【注释】①信马:随马任意而行。野兴长:野游的兴致浓厚。②壑(he):山谷,山沟。晚籁(lai):傍晚时候,旷野因风吹,从各种孔穴中发出的声音。③“棠梨”二句:棠梨,一种落叶乔木。白雪,荞麦花是白色。④原:平野。

【评析】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傅因论妖尼道安罪,被贬为商州(在今陕西)团练副使,次年秋在商州作此诗。作者身处逆境,美好的自然景色抚慰着他忧郁的心灵,也带给他极大的审美愉悦。金性尧日:“诗人信马而行,信口吟来,人与马都显得悠闲自在。三四两句是传诵的名句。万壑本亦无声,因傍晚野风吹动而自成天籁,紧对下句无语的数峰,遂使有无相通,意趣天成。”(《宋诗三百首》)

P1-3

序言

鲁迅先生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以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宋诗的代表作家如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正是“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而宋一代的优秀诗作,正是无数诗人墨客在“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的极高起点上,求新求变,惨淡经营而成。宋人苦心孤诣营造的宋诗,终与唐诗双峰并峙,各领风骚,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宋代诗人与诗歌数量之大,远在唐诗之上,且流派众多,异彩纷呈。关于宋诗的分期,论者其说纷纭。吴小如先生将其分为三期,即宗唐期、变唐期与中兴期。宗唐期以宋仁宗庆历年间为分界线,以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欧阳修为中流砥柱。宋末元初的方回曾将这一时期的作品分为白体、昆体和晚唐体。白体以白居易为宗,代表诗人有王禹等;昆体即西昆体,以李商隐为宗,代表诗人有杨亿、刘筠等;晚唐体则以中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等为宗,代表诗人有林逋等。白体、昆体、晚唐体均以划除五代柔靡鄙芜诗风为宗旨,求取诗格之变,在宋诗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变唐期则从庆历年间到南宋初年。这是宋诗的极盛时期,名家辈出,名作迭见,拥有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等宋诗大家,尽变唐音。其中王安石为宋诗一代面目的成就者,苏轼诗成就最高,黄庭坚的诗影响最大。中兴期则指以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尤袤为代表的南渡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人大多与江西诗派结下不解之缘。诗坛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中兴局面,但总体成就不如北宋。

北宋诗人黄庭坚“最足以代表宋诗的特色,尽宋诗之变态”(缪钺《论宋诗》)。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在理论上及实践上均反映了宋诗的基本特色。元方回《瀛奎律髓》将杜甫、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标举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黄庭坚论诗歌创作应“以俗为雅,以故为新”,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江西派诗人在创作上刻意求新,不蹈故常,讲求技法与功力,“欲以人巧夺天工”,形成生新拗峭、瘦劲隽永的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深远,其余波及于晚清同光体诗人。

唐宋诗之争,南宋已然。钱钟书先生日:“唐诗、宋诗,亦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非日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谈艺录》)有关唐宋诗之异,缪钺先生有一段精妙的论述。“唐诗以韵深,故浑雅,而贵酝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析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渚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唐诗之弊为肤廓平滑,宋诗之弊为生涩枯淡。虽唐诗之中,亦有下开宋派者;宋诗之中,亦有酷肖唐人者。然论其大较,固如此矣。”

是以为序。

赵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宋诗三百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诗词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祖堃//赵晓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134774
开本 32开
页数 1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22.744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2
出版地 新疆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