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1949-2007)
内容
编辑推荐

对当代中国政府管理范式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实际历史过程和运动轨迹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反思与批判,对于实现政府管理范式的革命性转换,加快公共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考察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的发展变迁,探求其中的规律与应吸取的经验教训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有关公共管理的一般性理论研究

二 有关政府治道变革的理论研究

三 当代中国政府治道变革实践的研究

四 有关当代中国政府政治和管理活动(过程)、管理模式及其结果的研究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价值

 第四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公共管理及其范式转换

 第一节 公共管理相关概念考察

一 管理

二 行政

三 公共行政

四 公共管理

 第二节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第三节 公共管理的范式转换

一 范式与范式转换

二 中西方公共管理范式及其转换

三 结语

第三章 从统治、管理到服务: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演进轨迹

 第一节 统治型政府管理模式

一 前工业社会的社会特点及其政府管理模式

二 统治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理论支撑

三 统治型政府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四 统治型政府管理模式的价值取向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管理行政的兴起及其困境

一 管理行政兴起的背景

二 管理行政的理论基础

三 管理行政的运行机制及其特征

四 管理行政的内在缺陷及其困境

 第三节 西方国家的治道变革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兴起

一 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构建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的实践

二 公共管理模式的兴起与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出现

三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

四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五 公共服务型政府兴起的意义

第四章 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之一: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的确立与强化(1949—1978)

 第一节 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的确立与强化

一 确立与强化的背景和原因

二 确立与强化的过程

 第二节 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形成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二 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及其扩大化理论

 第三节 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一 以迅速实现执政者的政治目标为其宗旨

二 以政治运动为治国主要形式

三 以党政一体化的高度集权为其体制基础

四 以强制性管制为主要管理手段

五 以权力单一中心和权力单向度运行为治理机制

六 以政治立场、政治觉悟、政治表现作为任用和评价官员的主要标准

七 政府运行的低效能

 第四节 政治导向型政府管理模式对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评析

一 积极影响

二 消极影响

第五章 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之二:从政治导向型到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之转换(1978—2003)

 第一节 从政治导向型向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之转换

一 范式转换的背景和原因

二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模式确立与发展的过程

 第二节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 西方传统经济增长(或发展)理论

二 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

 第三节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的主要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一 将经济增长视为政府工作的最主要内容和目标

二 政府充当经济建设的主导性力量

三 政府是一个具有明确发展导向的强势政府

四 政府管理方式从直接管制向间接管理的转变

五 以经济增长作为考核政府及其官员政绩的最主要标准

六 政府运行整体效能不高

 第四节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的成效及其问题

一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导致的严重问题

第六章 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进之三:从经济导向型向公共服务导向型政府管理之嬗变(2003-)

 第一节 嬗变的背景和主要原因

一 “政绩合法性困局”

二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民主化进程的严峻挑战

三 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

四 中国公民社会的崛起

五 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需要

六 人类社会进入风险社会的压力

 第二节 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嬗变之主要表现

一 非典危机与我国政府管理模式转型的开始

二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

三 推进建构问责制政府’

四 地方政府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改革实践的发轫

 第三节 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主要制约因素剖析

一 权力(官本位)意识依然浓厚,服务意识还比较淡薄

二 制度缺失严重

三 对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理论认识滞后或不足

四 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滞后

五 经济导向型政府管理模式的惯性

六 公共管理中的沟通与互动不足

第七章 中西方公共管理发展轨迹及其交汇

 第一节 中西方公共管理发展轨迹比较

一 20世纪80年代前中西方公共管理的平行发展

二 20世纪80年代后中西方公共管理趋向交汇共进

三 21世纪的共同道路:走向以服务型政府为核心主体的公共管理

 第二节 中西方公共管理交汇的背景和原因

一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政治民主化潮流的严峻挑战

二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赶超竞争的巨大压力

 第三节 中西方公共管理交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一 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政府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

二 在学习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管理创新

 第四节 中西方公共管理交汇评析

第八章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嬗变之理论反思

 第一节 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历程的简要回溯

 第二节 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历程之多维理论反思

一 基于社会契约理论的考察

二 基于主权在民理论的检视

三 基于委托一代理理论的审视

四 基于马克思人本理论的解析

五 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考量

六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剖析

 第三节 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演变历程之启示

 第四节 中国公共管理范式重建之理论思考

第九章 建构中国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第一节 公共管理必须以人为本

 第二节 管理理念之抉择:从经济为本到以人为本

 第三节 公共性、服务性和合作共治性:公共管理的本质特征

 第四节 治道变革,建构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一 中国建构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 建构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促进合作共治

第十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嬗变与重构--当代中国公共管理模式转型研究(1949-2007)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褚添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77336
开本 16开
页数 3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6
出版时间 2008-10-01
首版时间 2008-10-01
印刷时间 200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1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