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全译插图版)/成功励志金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作为“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富兰克林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生。他那白手起家、通过自我奋斗成就一生伟业的传奇,正是美国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本书虽然是一本未完成的作品,却一直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励志作品之一,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热烈欢迎。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种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阅读本书,与一个伟大心灵对话,收获一份人生修养的智慧,完成一次实现美国梦的奋斗历程和完美道德的精神之旅。

目录

开头的话

家族轶闻

童年往事

愤然出走

初闯费城

交友之道

滞留伦敦

回到美洲

崭露头角

事业初成

两封来信

建图书馆

美德训练

出版《历书》

蒸蒸日上

筹建民团

热心公益

市政建设

意气之争

兵败如山

军旅生活

科学实验

逗留纽约

伦敦请愿

试读章节

我有一位伯父,他同样喜欢搜集家族轶事,有一次他交给我一些笔记,其中讲到关于我们祖先的一些事情。从这些笔记里,我知道我们这个家族在北安普顿郡埃克顿这个村子至少住了300年,不过在这以前究竟还有多少年,他就不知道了(也许是从他们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原本是一个平民阶层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那时候开始,当时全英国上下的人都在开始采用姓氏)。他们有30英亩的土地,以打铁为副业。直到我伯父这一代为止,我们家族一直保留着打铁这一行业,家中的长子总是被送去学习打铁。我伯父和我父亲都按照这个传统叫他们的长子学铁匠。当我在埃克顿查阅相关的户籍登记时,只找到了一份1555年以后的出生、嫁娶和丧葬的纪录,那以前的户籍登记册在那个教区已经没有了。从这份户籍登记里,我发现我是往前数五代的那位祖先的小儿子的小儿子。

我祖父托马斯生于1598年,一直住在埃克顿,直到他年纪大到不能干活时,他才去和儿子约翰住在一起。约翰是牛津郡班布雷村的一名染匠,我父亲就是给他做学徒的。我祖父就死在那里,葬在那里,我们在1758年看到了他的墓碑。他的长子托马斯住在埃克顿的房子里,后来把住宅和田产一起留给了他的独生女。他女儿和她丈夫(是韦灵伯勒的一个叫做费希尔的人)又把房产卖给了现在的主人伊斯特德先生。我祖父有四个儿子长大成人,他们分别名叫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乔赛亚。由于资料现在不在我手边,我只能尽量把我记得的给你写出来。如果那些资料在我离家以后未曾遗失的话,你可以在里面找到更多的东西。

托马斯跟他父亲学了打铁,但是他天资颖悟,在那时教区里最有名望的绅士帕尔默老爷的支持下读了书(我们几个兄弟也得到了同样的支持),获得了充当书记官的资格,还成了地方上有声望的人,也是北安普顿郡以及本村各种公益事业的一位主要推动者,那里的许多事情都和他有关。他颇受到当时的领主哈利法克斯的赏识和奖励。他死于旧历1702年1月6日,恰巧是我出生前的四年零一天。我记得,当我们从埃克顿的一些老人口中听到关于他的生平和个性时,你觉得和你所知道的我的情况十分相似,感到十分惊讶。你说:“他如果死在你出世的那一天,人们也许会认为是灵魂转世呢!”

约翰学的是染匠,我相信是染羊毛的。本杰明是一名丝绸染匠,在伦敦当学徒。他是个很聪明的人。我很清楚地记得他,因为当我还是一个孩子时,他曾经到波士顿我父亲那里,跟我们同住了好几年。他一直活到很大年纪,他的孙子塞缪尔·富兰克林现在还住在波士顿。他死后留下了一部两卷四开本的诗稿,里面有他一些写给亲友的即兴短诗,有一首寄给我的诗可以作为样本。

他曾经自己创造了一套速写法,并且教给了我。但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用过,所以现在把它忘光了。我的名字就是来自这位伯父,因为我父亲跟他感情特别好。他非常虔诚,经常去听著名传教士的说教,并且把他们的说教用他的速写法记下来,他身边有许多这样的笔记本。他也很热心政治,或许从他的地位来讲,他热心得有点过头了。最近,我在伦敦弄到了一套他搜集的从1641年到1717年间所有重要的政论小册子的汇编,从编号看来有许多册已经遗失了,但是还留下了对开本8本、四开本和八开本24本。一个旧书商人得到了这些东西,因为我有时候从他这里买书,他认识我,所以就把它们送到我这里来。看样子,它们是我伯父在去美洲之前留在伦敦的,这已经是五十多年以前的事了。在书边上他还加了许多笔记。

我们这个小小的家族很早就参加了宗教改革运动,在玛丽女王统治时期也一直坚信新教,当时,由于反对教皇,他们时常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他们有一本英文版的《圣经》,为了隐藏和保管这本《圣经》,他们把书打开,用带子绑在一个折凳的凳面底部。当我的高祖对着全家宣读经文时,他把折凳翻过来放在膝盖上,翻动带子下面的书页。他的一个孩子站在门口,假如瞧见教会法庭的官吏走过来,就赶紧通风报信。这时候,板凳又重新翻过来四脚落地,《圣经》就像原先一样藏匿起来了。这个故事我是从本杰明伯父那里听来的。我们家族一直信奉英国国教,差不多一直到查理二世统治的末年。那时候有一些牧师因为不信奉国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但仍在北安普顿秘密集会。本杰明和乔赛亚皈依了他们,而且终其一生都没有改变,不过家族里其他的人仍然继续信奉国教。

我父亲乔赛亚早年就成了家,在1682年前后带着妻子和3个孩子迁到了新英格兰。当时,非国教徒的宗教集会受到法律的禁止,而且时常受到骚扰,因此我父亲的熟人中一些有声望的人就想移居到新大陆,并劝我父亲同他们一起去。他们希望在新大陆可以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那里,我父亲的第一个妻子又生了4个孩子,后来他的第二位妻子又生了10个孩子,加起来一共是17个孩子。我记得有一次,我们13个孩子一起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这些孩子后来都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我是最小的男孩,只有两个妹妹比我小。我出生在新英格兰的波士顿。

我母亲是我父亲的第二个妻子,名叫阿拜亚·福尔杰,是彼得·福尔杰的女儿,他是新英格兰最早的移民之一。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科顿·马瑟在他那本名为《美洲基督教大事记》的美洲教会史中曾经对他加以揄扬,称他为“一个虔诚而有学问的英国人》。我听说他写过各种各样的即兴短诗,但是只有一首得以发表,我在好多年以前曾经读过这首诗。它写于1675年,是用当时民间流行的诗体写的,并且呈送给当时本地的市政官员。

这首诗拥护信仰自由,并且代表受迫害的浸礼会、贵格会和其他教派,将与印第安人的多次战争和其他降临在这个地区的种种灾祸归咎于这一宗教迫害,把它们看成是上帝对这一重大罪行的判决和惩罚,奉劝当局废止那些残暴不仁的立法。P3-6

序言

这是一本奇书。

第一是作者牛。本书的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出身贫寒,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他自立、奋发,通过多年持之以恒的自我学习和道德修养训练,最终在政治、商业、科学、社会活动等领域都卓然成家。在政治上,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德高望重,在《独立宣言》的起草和表决过程中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作为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代表,多次出访法国,依靠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使法国成为美国的重要盟友,为美国最终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商业上,他从一个印刷工起家,最后不但拥有自己的印刷厂、文具店、报纸,他名下的书店也成为美国销售额最大的书店。在学术上,只读过几年书算学校的他最终成为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的风筝实验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也使他获得了“第二个普罗米修斯”的美誉。富兰克林还是一个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创办了美国哲学学会,建立了美国第一家公共图书馆,帮助完善了北美的邮政体系……可以说,富兰克林的人生传奇是他的这本自传广受读者关注的基础。

第二是内容真。这本书虽然只是富兰克林对自己人生的回顾,但其中所蕴藏的丰富内涵却远非一般的自传可比。作者以一种极其忠实客观的态度描述了自己漫长人生中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对于自己的成就,他既没有洋洋自得,也没有刻意贬低,而是不矜不伐,娓娓道来。同样,对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他也没有回避歪曲、文过饰非,而是非常冷静地加以回顾,并进行了深刻反思。书中说到他与其兄的失和、他对未婚妻的薄情寡义,甚至还有他对朋友女友的调戏,在许多人看来,这些几乎都完全不应该与一位世界伟人联系在一起,但是富兰克林却很自然地说了出来,完全没有顾忌这些对自己的形象会有什么影响。法国哲学家卢梭的《忏悔录》,曾经被很多人视为自我反思的典范,在我看来,如果说到叙事的忠实和深刻,这本书决不在《忏悔录》之下。

第三是影响大。世间的名人自传可谓汗牛充栋,但很少有哪本能够像本书一样,在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被全世界各地的读者奉为指导自己人生道路的经典。富兰克林写作他的生平,原本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点回忆,但它却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富兰克林的_位朋友艾贝尔·詹姆斯在读到富兰克林自传的第一部分后感叹道:“假如您的传记公开出版之后(我想它一定会出版的),能够带领青年人模仿您早年的勤奋和节俭,那么这样一部作品对青年们将是多大的恩赐啊!我想不出,在活着的人当中,有哪一个人或者哪些人合起来,能够像您一样有这么大的力量,在美国青年中倡导勤奋、及早关注事业、俭朴、节制等更为伟大的精神。”

诚哉斯言!作为“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人”,富兰克林的一生是自我奋斗、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一生。他那白手起家、通过自我奋斗成就一生伟业的传奇,正是美国精神的最好体现。也正因为如此,本书虽然是一本未完成的作品,却一直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励志作品之一,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受到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热烈欢迎。甚至有人夸张地说:“90%的美国人都承认自己受到过这本书的影响。”即使在二百多年后的今天,这本书对读者树立人生理想、进行自身规划、实现个人目标,仍然有着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

原书没有章节,而是由富兰克林在不同时期完成的四部分回忆组合而成。为了便于阅读,译者对全书进行了分章。此外,由于本书成书于二百多年前,为了帮助读者了解书中所谈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译著中特意选用了200幅极有价值的精美插图,并配以详尽的图注,以期让读者更好地鉴赏全书的风味。

译者

2007年7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第一个真正的美国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全译插图版)/成功励志金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译者 逸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49787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4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