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帝实说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我们中国的封建时代,无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都可能发挥如此巨大惊人的能量,从而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命运!堪慰的是,现代的我们早已经摆脱了这种封建帝王的统治,而生活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通过本书我们有幸得以自由地回顾和品评历史,评点明皇帝的功过史实。

内容推荐

皇帝毕竟也是一个人,应该允许他具有他的优点和成功,缺点和失败。只是我们总希望前者多些后者少些。时在数百年之后,我们读史还是能够捉摸到他们的思想感情的脉络;他们的言行也颇有值得我们回过头来品味、思索、借鉴和警醒的地方。本书关注的是皇帝个人的作为,尤其是思想品格方面的表现。

目录

前言

洪武皇帝朱元璋

建文皇帝朱允坟

永乐皇帝朱棣

洪熙皇帝朱高炽

宣德皇帝朱瞻基

正统/天顺皇帝朱祁镇

景泰皇帝朱祁钰

成化皇帝朱见深

弘治皇帝朱祐樘

正德皇帝朱厚照

嘉靖皇帝朱厚熄

隆庆皇帝朱载重

万历皇帝朱翊钧

泰昌皇帝朱常洛

天启皇帝朱由校

崇祯皇帝朱由检

后语

附录

一、明帝简表

二、明职官简表

试读章节

大明皇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享年7l岁,是明帝中最长寿者。洪武朝(1368一1398)在皇帝位上31年。

朱元璋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之家,从小给地主放过牛。17岁那年,父母、长兄和幼弟在瘟疫流行中相继身亡。此后他也曾多年出家当过和尚。元末乱世的和尚也吃不饱,他在江淮一带云游乞食,饱尝生活之艰苦。

1352年春,时年25岁的朱元璋,投奔到占据濠州的反元红巾军中颇有实力的郭子兴部下,被郭子兴收为亲兵。他在军中表现智勇兼具,每次出战都能取胜,受到郭子兴的器重,把养女马氏嫁给他为妻,很快就成为一位得力的部将。他在军中注意学习,有了一点粗浅的文化基础。1355年郭子兴死后,他和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妻弟张天{;占同为郭军的主将。在三人中他虽然被排在末位,因善于运筹指挥,征战主要是由他主持的。不久后郭、张二人战死,他得独为大军的主帅,郭家的队伍也就成为朱家军了。

朱元璋养兵有方,用兵纪律严明,不许扰民,禁止士兵掠夺财富和女子。因此他的队伍受到百姓的欢迎,纷纷有人投奔而来,军事实力壮大很快。

为扩充地盘征战不止

此时他驻兵于江北一隅的和州(今安徽和县),虽然顶住了元军的围攻,却不利于更大更快的发展。他感到壮志难酬,乃在1356年东进渡江,进驻南京(当时称集庆,朱元璋改名应天),并且很快就在实际上建立起自己的军事、政治和经济的机构,俨然已是颇具规模的独立政权。

朱元璋深知:进了南京并不能松心,必须确保在南京站稳脚跟,然后才谈得上继续发展。当时在南京的四周,除了元代的臣下还占有一些州县之外,张士诚早在1353年就已经起义,攻占了高邮、泰州、兴化(今江苏同名地)等地,已于1354年自称诚王。他先于朱元璋渡江,占领了平江(今江苏苏州)、松江(今已划归上海市区)、常州(今江苏常州)等地,而且在朱元璋进入南京的同年(1356年)定都苏州。朱元璋却是在这之后才进入南京的。朱元璋到了南京,西、北两面都比较安全,但东面的张士诚时时都有可能西向取得镇江再进攻南京。因此朱元璋到南京后,便立即派出得力的大将徐达率兵从元将的手下攻占了镇江,以便守住南京东边的门户。

在南京的西、北、东三面尚称安全的情况下,朱元璋派出邓愈攻下了南京南面的门户广德(今安徽广德)。但广德西邻的宁国(今安徽宁国)有元将的重兵把守,朱元璋派出的徐达、常遇春当年(1356年)未能攻下。一直待到次年朱元璋亲率大军南下,才得以逼降朱亮祖,攻占了宁国。至此南京四面的门户已是相当的严紧。

朱元璋在南京安置儒士名流,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兴修水利,垦田种粮,认真备战,以求再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当时的形势是各路反元的豪强纷起,彼此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相让。他们不谈联合,各人心中所想的,都是并吞别人壮大自己,准备建国为帝。朱元璋首先避开强大而取弱小,从1357年到1359年先后攻占了抵抗力量比较薄弱而又各自分散的浙江富庶地区,使他的军事和后备力量都得以进一步加强。

P1-2

序言

读明史感慨良多。它的16位皇帝,可真使我不免大为吃惊。我当然也知道不能把皇帝等同于完美的圣贤,但是总该要求他们在品德和知识才能这两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水平吧?然而在某一方面水平低落的人物,却在明帝中有所出现。有的在两个方面都不强,甚至很差。而他们居然能够一个接着一个,高高在上地轮番统治着我们中华的大地和人民,近达三百年之久!天下的大事他们一个人随随便便地说了一句话,点头或摇头就算定数。他们个人的一思一念,一举一动,一喜一怒,不但可以毫无道理地决定一个人的福祸生死,而且迅即在广大的臣民中和辽阔的国土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可叹!我感到在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历史上,恐怕也只有在我们中国的封建时代,无论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都可能发挥如此巨大惊人的能量,从而影响着甚至决定着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命运!

这不能不说是在伟大的人类中不应该出现的一时极为反常的现象。而这个“一时”,在我们中华大地上的存在又未免太长久了。我们中国入在这一点上实在是大吃苦头啊!

堪慰的是,现代的我们早已经摆脱了这种封建帝王的统治,而生活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我们有幸得以自由地回顾和品评历史。

皇帝毕竟也是一个人,应该允许他具有他的优点和成功,缺点和失败。只是我们总希望前者多些后者少些。时在数百年之后,我们读史还是能够捉摸到他们的思想感情的脉络;他们的言行也颇有值得我们回过头来品味、思索、借鉴和警醒的地方。因此我就产生了一种愿望,想摸清明代各位皇帝的思想和性格,成功和失误。我在阅读中主要关注的是皇帝个人的作为,尤其是思想品格方面的表现。我觉得渐渐加深了对这16位皇帝的了解,对他们有了自己的看法。我所写出的这一些,并不是对史实做出延伸、添加、演绎或改编的“戏说”,也不是史料丰富的“正说”或“细说”。只是就我所认知的这些皇帝的主要表现方面力求实话实说,因此也就采用了《明帝实说》之名。

主观上的确是想要实话实说,不去故意捧高或贬低。但是,作为一个在20世纪饱受时代的洗礼,又已经步入21世纪的自由民,对数百年前封建皇帝的每一位,实在难说都能够做到毫无成见的客观冷静,褒贬恰如其分;还难免多少掺进个人的爱恶。有关明代的史料和学人著作卷帙浩繁,史实的选用和转述有的地方也可能失之偏颇。不当之处不该也不敢要求学友认同,而只是提供参考或探讨。

我诚恳地期盼着学友和专家们指正、批评乃至批判的意见。我深知这绝对不是什么对笔者的为难或打击,而是颇为耗费精力和时间、有益于笔者增长知识和继续进步的亲切友好的关注。我谨在这里预致深切的谢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帝实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凌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0724
开本 16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3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48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