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党旗党徽党费的故事/红旗与金徽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1921年7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在1921年到1949年争取革命胜利的二十八年中,有无数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1949年后,在全国建设中,党员仍然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本书介绍了党旗、党徽、党费的故事,告诉你为党牺牲一切的精神。

内容推荐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旗党徽制度是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子组成的图案。本书介绍了党旗、党徽、党费的故事,告诉你为党牺牲一切的精神。

目录

上篇:党旗的故事

 党旗,永远飘扬!

 “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

 历尽曲折举红旗

 高举红旗帜,创造红世界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重新回到党旗下

 留得忠诚在人间

 万里天涯寄深情

 

中篇:党徽的故事

 党徽,永远闪光!

 安源煤矿星火红

 铁肩妙手铸丰碑

 星河璀璨映红都

 革命胜利靠武装

 确山来的共产党员

 小岗村掀起的大波澜(上)

 小岗村掀起的大波澜(下)

 

下篇:党费的故事

 党费,永远凝结着忠诚!

 第一份党费

 留在雪山草地的深情

 铭心刻骨的亲情

 革命前辈说党性

 “全部薪水都缴党费”

 母子同谱忠魂曲

 一个“逆子”的赤子情

 “红色品德”的“遗产”

 继承儿子的遗愿

试读章节

1922年,朱德离开了大山区,离开了戎马生涯十多载的军队,翻开了他生命中崭新的一页。6月,朱德到了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在这里,透过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他看到的是资本主义的近代科学并没有给中国的受苦人带来什么好处。他给旧上海下了一个结论:“上海太烂,不成样子!”

朱德很快离沪赴京,与曾在自己手下当参谋的孙炳文会合了。在彻夜的促膝畅谈中,他们谈到了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共产党,谈到了这个年轻政党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谈到各地在共产党领导下发起的工人运动,还谈到了那些在中国的洋老爷们用怎样恶毒的语言咒骂共产党……谈到这儿,两人都会心地笑了。朱德站起来,眼里闪着光,兴奋地来回走了几步,坦言道:“如果这个党被帝国主义者用最恶毒的字眼儿攻击和咒骂,就正好说明这个党是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也必然反对帝国主义的走狗——封建军阀。这个党,正是我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所要寻找的党啊!”经商议。他们决定立即去拜会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

说干就干,朱德迅速离京返沪。在上海,朱德先拜会了仰慕已久的孙中山先生。但因为对国民党已经失望,他谢绝了孙先生希望他重整滇军的要求,并将自己想出国去欧洲,去学习研究那里出现的社会主义的新运动、新理论的愿望也坦率地告诉了孙先生,并得到了孙先生的首肯。

可事情不随人愿。当朱德终于在上海闸北区的一间小屋里找到陈独秀,并且异常兴奋地将自己的家庭、经历、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一一道来,最后诚恳地提出想加入共产党时……陈独秀相当冷淡。其中道理也很简单——陈独秀怀疑朱德的入党动机。他无法理解,一个声名显赫的旧军队将军,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

朱德感受到的是失望,是痛心:为什么我这样一个苦出生的人,就因为人了行伍,就没资格参加革命?但这个打击阻止不了朱德和孙炳文对革命的向往。他们商量后决定,原计划不变,到欧洲,去马克思的老家寻找革命真理,寻找共产党!

1922年的9月,远涉重洋的朱德,终于在德国找到了刚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旅欧总支部”的负责人周恩来。英姿勃发的周恩来一见到比自己年长12岁的朱德,就亲切地问道:“请告诉我,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

朱德从周恩来的热情问话中感受到了理解和信任,他再也抑制不住心头的激动,将自己36年来的坎坷与困惑,特别是近几个月来的经历和苦恼,以及自己为寻找中国新的革命道路的全部所思所想,统统向这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倾诉出来。而且,他再一次恳切地提出,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

听了朱德的叙述,周恩来十分高兴。他认为,像朱德这样一位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作出过重大贡献,又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中国的黑暗现实有着清醒认识,并且为了寻找革命真理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不怕屡受挫折,不惜远涉重洋,甘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牺牲的人,完全应当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战士。他决定,与张申府共同做朱德入党的介绍人。朱德在这一年的1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艰难人生。

朱德入党后,领导并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后又亲自率领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秋收起义的部队胜利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朱毛红军”的总司令,同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红军之父”。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凡是最困难的关键时刻,总有朱德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在红军长征的途中,当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的紧要关头,朱德不顾个人安危,坚决执行中央的命令,在原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他顶住了张国焘纠集的一些人对他的攻击和谩骂,不顾张国焘叫嚣要杀了他的恶意威胁,沉着冷静的进行有力的反驳与说理。那时朱德只有一个念头:为了使红四方面军的队伍能北上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一定要坚持留下,要随部队一起走。张国焘也深知朱德做事为人正直,要想置他于死地,肯定不得人心,所以千方百计要把他排挤走。但朱德无论是在战马被张国焘指使人杀掉时,还是被张国焘撤销了实际领导职务时,甚至在警卫人员被调离、安全已没有了基本保障时……他从来没有过一丝一毫地动摇,他坚信,红四方面军的绝大多数干部一定会有看清张国焘的那一天。就这样,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年近50岁的朱德竟然随着红四方面军南下又重新北上,先后3次爬雪山过草地,走了大约四万里。

革命征战几十年,朱德以他对党和人民的赤诚,铸就了他高尚的“红色品德”。

朱德一生简朴,为人和蔼。自创建工农红军当军长开始,到担任八路军总司令,他都和普通战士穿一样的军装。为此还发生过不少笑话。因为帮助房东担水,被当作了“伙夫”。

新中国建立后,从中央领导机关进驻中南海起,朱德就在自己俭朴的卧室里挂上了一幅自书的箴言:“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勤俭建国家,永久是真言。”

P252-25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党旗党徽党费的故事/红旗与金徽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57306
开本 32开
页数 27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158
出版时间 2009-04-01
首版时间 2009-04-01
印刷时间 200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2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3-49
丛书名
印张 8.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