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四运动是个说不完的话题,它对现代中国的影响既深且广;五四运动也是个十分复杂的历史现象,任何解说似乎都难以概括它的全貌;五四运动更是一个十分敏感、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它与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书从多个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思潮与人物进行反思,试图澄清学界对五四的种种误读,对重建新的五四观进行初步探索。

内容推荐

本书从多个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思潮与人物进行反思,试图澄清学界对五四的种种误读,对重建新的五四观进行初步探索:五四运动有哪些成绩和缺陷?五四是否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五四与“文革”具有内在联系吗?中共五四革命话语系统是如何建立的?毛泽东对五四总司令陈独秀的评价为何前后竟然如此迥异?保守主义者如何通过批判五四、反思现代性来彰显自己的独特身份?他们是如何以反现代性的方式追求现代性?国民党为何要夸大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影响力?如何理解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钱穆、贺麟等对于五四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为什么说胡适是一位问题人物,也是研究五四绕不开的人物?保守的人说他太激进,激进的人又说他太保守;共产党批判他,国民党也不喜欢他;陈独秀、李大钊、梁漱溟是他的论敌,又是他的朋友。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五四运动的误读与重构

 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二、五四是全盘性反传统吗

 三、五四与“文革”关系甄别

 四、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

 五、五四运动的历史诠释与话语重构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四话语确立与演进

 一、中共早期领导人的五四观

 二、瞿秋白:五四认知模式中革命话语的初步确立

 三、毛泽东:对五四的官方解读

 四、毛泽东与陈独秀:五四青年对五四总司令的评价

第三章 保守主义视野中的五四运动

 一、现代新儒家的五四观批判

 二、哲学视阈中的学衡派五四观

 三、梁启超:五四功臣话五四

第四章 国民党人五四观的多元性

 一、孙中山与五四运动关系辨正

 二、朱执信:革命党理论家对五四的早期评估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蒋梦麟

第五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古今中西的矛盾及其化解

 一、儒学的历史承续及未来发展

 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诉求

 三、百年文化保守主义论衡

 四、五四时期古今中西之争回眸

 五、陈独秀与梁漱溟中西文化异同论

 六、郭沫若五四时期“泛神论”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

第六章 现代新儒学思潮研究

 一、新儒家“返本开新”论的实质

 二、援生命哲学八儒的现代新儒学

 三、梁漱溟生命化儒学的历史内涵与现代意义

 四、梁漱溟“新孔学”研究90年

 五、梁漱溟与冯友兰人生哲学之比较

第七章 胡适与友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回首五四(百年中国思潮和人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董德福//史云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75990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80
出版时间 2008-12-01
首版时间 2008-12-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1.107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