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通史(卷4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普及图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新鲜的被现代文明之光照亮的国史,以“人”为聚焦中心,描述了先民们在不同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和族群融合:这是一部开放的置于全球视野中的国史,在整个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来叙述中国历史,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中华民族与全人类的关联;这是一部感性的可全面触摸到的历史,在文字叙说过程中配上了五千余幅精美插图,直观展示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是一部好看的能产生阅读快感的国史,通俗的文字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人耳目一新。本册为《三国两晋南北朝卷》。

内容推荐

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时代呼唤新的历史解读方式。呈现于读者面前的这部普及图文版《中国通史》吸收了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了季羡林先生倡导的“大国学”的全球史观;在揭示历史演进规律、民族兴衰因由和人物成败奥秘的同时,这部通史亦重视引导读者从历史预知未来能力的全面提升;所以,这是今天读者解读历史智慧的最佳范本。

这部《中国通史》,将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知道原来历史这么有趣。既可以读到有很高文学水平的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又可以当历史科学的教科书。可以说,本书是目前为止出版的通史当中最具可读性的版本。

历史不是抽象的文字叙说,应该是充满美感的、直观的历史。为了生动表现历史。本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图史体系,丰富的人物图、文物图、军事图和图片说明组成了一部前所未有的图说中国史,让读者赏心悦目,因此,本书也是一部最好看的中国通史。

目录

三国

东汉末世,群雄纷起

 黄巾起义

太平道和五斗米道/黄巾起义

 郡守们打着讨董卓的旗号

董卓立汉献帝/曹操起兵陈留/关东军兵陈酸枣/父子反目为

“美人”

 曹操实力发展壮大

曹操两征徐州/挟天子令诸侯

 刘备辗转四方

织席贩履的皇孙/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徐州牧/青梅煮酒论英雄

 江东蓄势

孙坚战死襄阳/孙策回取江南

魏、蜀、吴三国鼎立

 曹操统一北方

招降张绣,诛杀董承/官渡之战/曹操征乌桓

 孙权立足江东

孙策遇刺/屯田和讨山越/孙权讨黄祖

 赤壁之战

三请诸葛孔明/刘备南撤/唇亡齿寒/赤壁之战/曹操攻破马超、韩遂

 三分天下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备得益州/进位汉中王/孙、刘三争荆州/建安风骨/魏蜀吴三国建立

分久必合

 动荡中发展的三国

刘备兵败獍亭/吴蜀重修盟好/诸葛亮治蜀/七擒孟获/孙吴开发江南/诸葛亮六出祁山/卫温浮海至夷洲/司马懿智取公孙渊/

日本卑弥呼女王遣使来魏/扭丘俭东征高旬丽/蒋琬、费神治蜀/精于治国的曹操

 统一的趋势

姜维屡次北伐/吴魏交恶/东吴的王位之争/曹魏大权旁落/司马懿非人臣也/蜀亡

两晋

西晋统一全国

 西晋建立

司马氏代魏/竹林七贤/吴末帝孙皓/金陵王气黯然收

 短暂兴盛中的危机

太康之治/分封诸王埋隐患/驾羊车游幸后宫/白痴太子

内忧外患,分裂在即

 八王之乱

“何不食肉糜”/贾南风弄权/八王之乱

 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巴氐李氏大成国/匈奴刘渊称汉王/石勒从奴隶起兵/石勒投靠刘渊

 短命王朝的惨剧

晋军主力尽失/智囊团君子营/刘聪杀兄夺位/晋愍帝求降

东晋十六国

 暴虐的刘聪

陈元达冒死进谏/刘聪日益残暴骄奢/皇太子谋杀皇太弟

 晋室南渡

司马睿建康登基/“王与马,共天下”/经营江南/祖逖北伐

 匈奴势力在中原的消失

刘曜改汉为赵/最后的匈奴王/后赵灭前赵

 鲜卑族慕容氏的兴起

鲜卑辽东三部/大棘城一战成名/慕容魔身后之乱

 羯族的后赵政权

后赵皇帝石勒/暴君石虎/犹豫铸大错

兴亡交替

 各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慕容鱿建前燕/今是友,明为敌/王敦武昌叛乱/苏峻叛变

 有兴必有亡

三朝元老王导/慕容鱿统一辽东/桓温灭成汉/石虎诸子骨肉相残/冉闵下《杀胡令》

 前秦兴起

北伐梦落空/苻坚力挽狂澜/提拔王猛/前燕亡国

 前秦统一北方

桓温的野心/谢安东山再起/凉州风雨飘摇/苻坚统一北方

统一反成分裂之势

 淝水之战

苻坚一意孤行/兵败淝水

 北方再度分裂

慕容垂志在复燕/姚苌自称大秦王/苻坚困兽之斗/东晋的反攻

 北方的混战

慕容垂灭西燕/塞外强国北魏/灭后燕主力/鸠摩罗什译佛经/兄弟相残亡后凉

 东晋衰落

东晋内乱/渐趋融合的南北文化

 刘裕的专权

征孙恩、平桓玄/刘裕灭南燕、后秦

南北朝

南北对峙之势

 东晋灭亡

刘裕入主建康/刘穆之辅国

 北魏统一北方

拓跋硅连年征战/“成吾业者,必此子也!”/太武帝两攻统万城

 北魏的汉化

去“胡气”推进汉化/“国家之宝”古弼

 元嘉之治

铲除权臣/力主北伐的宋主/刘义隆排解内患

 元嘉草草,仓皇北顾

刘义隆一怒北伐/拓跋焘遭戏弄

政权盛衰、融合统一

 南北政权更迭

太监宗爱弑二帝/萧道成堂皇称帝/女政治家文明太后/“使黄金与泥土同价”/迁都洛阳与鲜卑汉化/有魄力的孝文帝/

南朝:萧鸾夺权

 南朝换代,北魏分裂

荒唐的萧宝卷/南齐各地纷纷造反/萧衍灭南齐/梁武帝舍身事佛/“恨石崇不见我”/侯景之乱

 北齐与北周

北齐代东魏/酒鬼皇帝高洋/北周代西魏

 天下归隋

南北朝的宗教、艺术与科技/陈霸先自封陈王/陈后主《玉树后庭花》/北方再度统一/杨坚篡权建隋/隋文帝统一全国/

中外文化的交融流通

附录索引:

 三国两晋南北朝文明历程表

 三国大事索引

 中国三国鼎立形势图

 两晋大事索引

 南北朝大事索引

 中国南北朝魏宋时期形势图

试读章节

三国

群雄纷起 三国英雄 魏蜀吴鼎立

今天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还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三国时期孙权在赤壁之战后依山而筑的石头城。东吴,加上之后的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合称六朝,均建都于此。

两汉持续了四百多年的大一统局面,到东汉末年已经到了土崩瓦解的地步。群雄并起,政局的混乱已经是一种趋势,在这个乱世谁是强者谁才能够存在下去。魏、蜀、吴三国脱颖而出,终于在群雄争霸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和智力,使军阀割据混战的局势转化为暂时局部统一的政权形式——三国鼎立。220年,北方的霸主曹操过世,曹丕登位,并逼汉献帝禅让,建国号魏;次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孙权踌躇再三,终于也在229年称帝,建立吴。

随后的曹魏政权虽然渐渐为司马氏所篡夺,但它的国力却日趋强大。在灭蜀(263)、代魏(265)后于280年灭吴,这样从汉献帝初平元年(190)董卓之乱以后延续了整整90年的分裂割据终于结束。三国鼎立时期虽然短暂,但它促进了由分裂局面到三家局部统一,进而实现全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三国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交往各具特色,充满生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

时势造英雄,这段时期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许攸、关羽、张飞、司马懿、陆逊,三国时期的这些人物是英雄也好枭雄也罢,忠臣也好叛臣也罢,胜者也好落败身亡也罢,每个人都在这个时代焕发出自己独特的风采,即使没有那部《三国演义》,他们的事迹在正史中也一样是精彩无限。

在经济方面,曹操在196年即募民屯田。除了屯田之外,曹魏又注意减免赋税,兴修水利,开辟良田,发展手工业、商业。因此北方遂由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变而为“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在蜀汉,主持政务的诸葛亮十分注重粮食生产。他分兵屯田,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农业,因此蜀国的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据载,蜀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常有一千多人在维护,成都“家有盐泉之井”,蜀锦更成为重要的财政来源之一。孙权对农业生产也甚为重视,曾实行屯田。吴国的冶铁、煮盐业颇为发达,青瓷制作更是其著名的特产。江东的造船业有了重大的发展,建安郡的侯官(今福建闽侯)是重要的造船中心。海路经常远航于东海、南海。大秦(罗马帝国)的商人亦通过南海来到吴都建业进行贸易。

至于文化方面,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皆极具文学才华,并称“三曹”。此外,清谈玄学在曹魏的晚期,亦日益流行起来,对中国的哲学有深远的影响。各国对于文教、科技事业都十分重视。相传蜀相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为当时十分先进的运输工具。医学方面,华佗的医术,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

三国时期,虽然战乱频仍,一度出现了“典籍散乱”、“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的局面,但由于刘表、曹氏父子、诸葛亮及孙权等人的极力提倡,经学、史学、科技、文艺等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这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至于中断,同时为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这种发展相辅相成的是中华优秀文化向边远地区及外域的传播与辐射,而通过这种播射又促进了更广大地区经济文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P2-3

序言

季羡林先生为本书题词曰:“普及中国史,提倡大国学。”这是一套人人可读的、全面展现中国历史和文明发展历程的全新版中国通史。本书可以当做中国大历史、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历史故事集,甚至中国文化史来读。全书有如一幅由远及近的画卷,连绵不断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说到历史,就要回到遥远的时间和空间。想想这个巨大的我们直观无法看到全貌的地球,在宇宙中小得像太平洋上的一粒尘埃。它的生成已有50亿年,它上面近五千年来发生的历史,形成了我们今天的现实。当我们知道我们今天面临的一切都与历史上重大的变化有关时,阅读历史就形成了一种随时会有收获的乐趣。民族的源流、文明的交流、帝国的更迭、宗教的传播、人类的命运、福祸的演变,乃至整个人类的前途,无不与历史有关。而我们要从现实看清历史,就要用全球的视野——全球史观来阐释历史。本书即以准确而生动的笔触描述了在世界背景下的中国文明的发展进程。

中国文明,卓尔不群、屹立东方,与西方文明交相辉映,本书通过两种文明的对比,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同时也了解了世界。

现在推出这样一部全新的中国通史,无论从现实需要上看,还是就历史发展上看,都是恰当其时。就现实需要上看,我们正处在一个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巨变时代,“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复兴的大业,中国在过去的历史进程中兴盛、中衰、复兴的奥秘,古往今来,日新又新的故事,都必将启示今人的前进。读史可以让我们登高望远,回顾与前瞻,从全部的中国史可以看出它指向的光明道路,尽管仍然曲折,但能给人以宽宏的心胸和广阔的眼界,增加历史的责任感和信心。从中国历史学发展上看,近百年历史研究的学术成果,近三十年对旧文献的新发现、新认识、新的大历史观的包容和重组,众多普通读者的对大家都能看懂并能引起兴趣的通史的需要,这都促成了我们这套书的出版。

这部通史有4个特点:

1.以严谨科学的学术成果为坚实基础而以讲说故事的方式细说历史。从中华民族的形成之时、发祥之地开始直至进入到近代社会的清朝结束。一部五千年历史化作现代的、生动的表述,带领着读者进入历史的隧道——不,这是历久弥新的辉煌的殿堂。娓娓道来的讲析,使尘封的历史焕发了神采。鲜活的历史化作了真实的故事,历史潜伏其中的规律与真相昭然若揭。摆脱了抽象的术语,赋予历史以激动人心的魅力,让读者兴趣盎然,充满生机。

2.立足现实观察历史,揭示其深邃的智慧。历史的功能在于据往以知来,预知未来是最大的智慧,而这种大智慧就寓于历史之中。西方史学家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流。”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世界在迅速缩小,未来充满了挑战,要瞻望未来,历史的智慧就越来越重要。本书在每一卷中都有时代水平的历史观和历史智慧的总结。这是一部“文简于古人,而理富于往籍”的“足以供社会之需”的历史书。回顾中国的过去,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具有宽宏气质,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尽管经历过太多的忧患、坎坷与灾难,但每次都能够汲取历史智慧,重新崛起,焕发。

3.这是一部历史百科全书式的中国大历史,完全不同于过去通史比较单一的朝代更迭的政经内容。本书全面系统地讲述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政治文明、经济成就、礼乐文明、军事智慧,以及汉字、中医药、艺术、四大发明等科技文明。阅读本书,犹如参观最新展陈、最全内容和最详实讲解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4.这是一部让人得到审美快乐的历史书。大史学家夏曾佑先生说:“历史必资图画。”本书创造了一个紧密配合文字的图史体系,如人物图史、文物图史、军事图史、艺术图史、科技图史、服饰图史等。以前所未有的经典、精美、丰富的图片,展现了动人心魄而又赏心悦目的直观的历史,让历史充满美感,是我们的大胆尝试。

殚精竭虑,以飨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通史(卷4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普及图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伯钦//李肇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94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6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45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