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转折与新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历史转折为主题,选收论述1975年整顿、1976年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的“主题报告”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等重大事件和重要问题的论文十七篇。适合不同读者群体需要。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当代中国如何从“文化大革命”后期的困境中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的著作。

作者从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写起,叙述了从四五运动到粉碎“四人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的伟大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新路的打开;具体阐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主题报告”的形成过程,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通过过程;客观记述了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和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这一理论的贡献。

目录

一、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

二、当代中国文艺史上特殊的一页——1975年文艺调整述论

三、周荣鑫与1975年教育整顿

四、两种中国之命运的决战——1976:从天安门事件到粉碎“四人帮”

五、历史的转折与新路的打开——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前后

六、邓小平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七、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主题报告”的形成过程

八、理论工作务虚会的召开和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

九、“二为”方向提出和贯彻的历史回顾

十、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和通过

十一、在历史转折过程中邓小平怎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十二、陈云在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独特贡献

十三、1977—1982:胡乔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卓著贡献

十四、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比较

十五、中国是怎样走上成功之路的?

十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的历史回顾

十七、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试读章节

1975年整顿的显著成效

1975年整顿进行不过八九个月,成效十分显著。

通过整顿,“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批林批孔运动造成的动乱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军队完成了“三支两军”任务,开始实施缩编方案,步人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轨道。通过调整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干部,军队的领导权牢牢地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大批被长期关押、审查的老干部获得了解放,不少人重新分配了工作。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的领导重新恢复和建立起来。从中央各部委到各省、地、县,直到基层单位的各级领导,经过调整充实,逐步克服了软、懒、散的状态。派性斗争在全国各地得到了遏制。除个别地区以外,全国各地武斗停止了下来。随着文艺政策的调整,不少电影、戏剧、文学作品被解禁,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逐步活跃起来。农村政策的稳定和放宽,使得农副业生产和社队企业得到发展。整顿交通,改变了拥挤、争抢的混乱状况。总之,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社会秩序逐步趋于正常,全国上下呈现出安定团结的景象。

用经济建设的成就来衡量和检验,1975年整顿成就辉煌。整顿使工业交通战线的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3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全国工业总产值,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47.4%。1975年全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4467亿元,比1974年增长11.9%。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进出口贸易额147.5亿美元,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国防科技取得了“三星高照”(指1975年下半年连续成功地发射了包括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内的三颗人造卫星)优异成绩,令全世界刮目相看。财政收入815.6亿元,比1974年增长32.5亿元。整顿使这一年成为“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经济发展状况最好的一年。

1975年整顿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

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只用了短短八九个月时间,就把中国从持续九年的动乱中初步解脱出来,逐渐恢复正常,并开始改革开放,准备加快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写下了令人赞叹不绝的篇章。1975年整顿何以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效呢?

第一,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取得毛泽东的支持,来领导整顿。这是1975年整顿能够顺利发展的关键。1975年整顿,是以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为动因而进行和展开的。总体上说,整顿就是要贯彻落实毛泽东学习理论,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三项重要指示。邓小平把它概括、上升,创造性地提出以毛主席的“三项指示为纲”来指导1975年整顿。各个方面的整顿,有些是邓小平审时度势,主动提出,报告毛主席,得到同意、批准后进行的,如铁路整顿、钢铁整顿、国防科技整顿、党的整顿等;有些是毛泽东亲自提出,如军队整顿、文艺调整,邓小平组织调查研究,积极贯彻落实的。在整顿进行过程中,围绕反经验主义和评《水浒》,邓小平同江青一伙展开了斗争,毛泽东在这两场斗争中都支持了邓小平,有力地推动了整顿的发展。邓小平纯熟地运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整顿。在论述反对派性、增强党性时,邓小平从毛泽东领导延安整风时的“整顿三风”,讲到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阐述的“三大作风”,联系当前实际,学习和贯彻毛泽东最近提出的“三要三不要”原则。他还明确要求撰写阐述毛泽东关于整顿党的作风、关于双百方针的文章,请示毛泽东允许发表《论十大关系》以指导当前的整顿,反复强调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反对对毛泽东思想的庸俗化和割裂。在“文化大革命”九年后的1975年,以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来领导整顿,既是动员干部、群众,排除“四人帮”的干扰、阻挠的有力武器,也是取得毛泽东的支持和信任使整顿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第二,1975年整顿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同时又是广泛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来进行的。经历了九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以及长期低水平生活的困顿以后,全国上下,久乱思治,久贫思富。毛泽东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重申的建设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奋斗目标,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强调“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号召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到20世纪末把我国建成四个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这个目标而奋斗,得到全党全国的拥护和响应。而从铁路整顿开始,整顿的展开,采取了一竿子到底,直接诉诸群众的办法。中央文件直接传达到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用中央文件来教育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无论是批判资产阶级派性,调整领导班子,转变领导作风,落实党的政策,加强企业管理,恢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成生产任务,都依靠群众来进行、来完成。许多老大难问题的解决,以至整个1975年整顿的胜利,都是中央和地方、领导与群众很好地结合的结果,都是群众路线的胜利。

第三,抓住主要矛盾,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这是邓小平领导整顿迅速见效的重要经验。一是抓住要害,集中解决资产阶级派性和领导班子“软、懒、散”的问题。在纷乱复杂的局面中,邓小平对存在的主要矛盾看得很准。批林批孔运动再度引起社会动乱,其要害是资产阶级派性。而资产阶级派性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是由于少数坏头头篡夺了领导权,而党委领导班子怕字当头,“软、懒、散”。邓小平领导1975年整顿,着重抓了批派性和调班子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要害问题。广泛发动群众对资产阶级派性作斗争,把思想教育、政治攻势和行政措施、法律手段结合起来。对闹资产阶级派性的人,该调的调,该批的批,该斗的斗,限期改正,过时不改,不发工资,有的下放劳动;对个别坚持搞资产阶级派性的坏头头,予以逮捕,集中打击。与此同时,调配领导干部,解决软、懒、散的问题,建立起坚强的领导班子。二是突出重点。采用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在工交系统中选择铁路作为整顿的突破口,在铁路整顿中又确定以徐州为重点。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后,即在面上推广。运用徐州铁路整顿的经验不仅指导铁路系统整顿,而且指导整个工交系统的整顿。又运用徐海地区整顿的经验指导全国各地方的整顿。钢铁整顿首先抓八大钢的整顿,在八大钢整顿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太钢的经验,在整个钢铁系统推广。集中力量解决老大难问题,又用解决老大难问题的经验来指导全局,使整顿很快在面上推开,取得成效。三是掌握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地方和各部门、各行业,提出解决软、懒、散的问题;对军队,则提出要解决五个字:肿、散、骄、奢、惰。铁路整顿,强调铁路与地方要脱勾;钢铁整顿,则强调企业和地方要结合。

第四,不仅有总的路线、任务、方针,还有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从中央到地方、部门,到地区、企业,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有三个层次。一是用《工业二十条》和《科学院汇报提纲》来分别指导经济部门和教科文领域的整顿;二是用中央作出批示、转发文件的方式来提出某一方面整顿的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以统一思想,指导整顿;三是地区、企业或基层单位作出整顿的具体计划,大中型钢铁企业由企业、所在省市、冶金部三方联合签署“保证书”。中央文件,通过召开专门会议,采取中央与地方、部门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从部门、地方以至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中央作出批示、转发请示报告,提出整顿的具体目标、任务,规定具体的方针、政策、措施。所提目标、任务和方针、政策、措施,即体现了总体要求、吸收了既有经验,又适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第五,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坚决果断,敢于碰硬。邓小平的这种工作作风和战斗风格,也是1975年整顿迅速见效的重要原因。铁路整顿,钢铁整顿,国防科技整顿,都是说干就干,规定任务,限时完成;令行禁止,来不得半点含糊。邓小平提倡不怕被打倒的精神,提倡敢摸老虎屁股的精神,这种义无反顾、敢于碰硬的大无畏精神,是整顿制胜的法宝。在整顿过程中,邓小平自己也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我们看到,在1975年整顿中邓小平同“四人帮”在许多问题上通过各种方式展开了多种多样的斗争,他同江青、同张春桥、同王洪文,在政治局会议上,在接见会议代表时,在农业学大寨会议全体代表面前,都面对面进行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没有这种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1975年整顿的顺利发展是不可能的。

第六,善于用人。邓小平在后来谈论发现和使用人才时,曾回顾1975年整顿的经验:“一个人才可以顶很大的事,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搞不好。1975年我抓整顿,用了几个人才,就把几个方面的工作整顿得很有成效,局面就大不一样。”在1975年整顿中,邓小平对万里、张爱萍、周荣鑫、胡耀邦、胡乔木等委以重任,放手让他们领导一个方面的整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知人善任,这是邓小平的一个突出长处,也是1975年整顿成功的重要因素。

P29-3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转折与新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程中原//夏杏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7079
开本 16开
页数 3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08-08-01
首版时间 2008-08-01
印刷时间 2008-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7:46:29